自戰國以來,解老子、注譯《道德經》的著作之多,已近千部。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此產生了諸多不同的觀點。這些不同觀點基本都是圍繞著《道德經》的版本、句讀、字詞展開的,而對文章內容的解讀大多是一種“斷章取義”式的理解甚至是猜測,更未形成廣泛的統一認識。
近現代的學者們籠統地認為,老子的《道德經》是道家的哲學著作。此外,也未能對老子著作完整的思想內容給出確切的答案。兩千五百年來,究竟《道德經》是一部有著什麼具體功用的著作,一直都是個謎。
本書作者帶著這個問題,認真研究了多個版本的《道德經》,拜讀了古今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參閱了大量的古籍經典。經過多年的苦讀研究,終于發現了《道德經》的奧秘,解開了這個千古之謎,將《道德經》以不同于以往的面目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讀者若按照作者的思路再讀《道德經》,就會獲得截然不同的感受,從而完整地理解老子的真意。長期以來,有關傳抄造成書中錯訛的爭論,也將隨之煙消雲散。
作者解讀《道德經》的方法、視角是獨特的,應當說對其內容找不到第二種更為直接、更為合理的解讀,因此其正確性也是無可置疑的。本書別開生面,為老學研究注入了活力,做出了新貢獻。
本書共計14萬余字,竭力跳出純學術研究的範疇,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尤其適宜廣大人民群眾閱讀,是一部宣傳中國古老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