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珍惜身邊人/符榮師
食物的身體記憶/小西
味覺拾遺/小土
訪梁以瑚/小土
與michael wolf午間小敘/楊陽
食譜索引
情 love
當年與財哥結婚時的嘉賓題名繡緞,對我來說,就是一張結婚證明書。/陳賀春
只見數艘“躉船”一字排列,這就是擺設數十席“愛筵”的地方。/黎慧珍
拜堂時,低著頭,才僅僅在蒙面的蓋頭下見到丈夫拿著拜堂酒杯的手。/梁桂芳
第一次吃蜜餞雞時,還有妹仔服侍著吃呢!/李浩然 郭素英
苦日子 bitter days
窗外,警察在放煙霧彈。恐怖。我整天都不敢出外。/甘樹英
日本軍在船上給難民派發牛奶和一大條的長面包。/賴珍
那時候有日本軍人帶著劍槍來理發,嚇得理發師傅手忙腳亂……/何淑芳
年僅十二歲的我剛剛踏上故土,便被親父賣掉還債。/李妹女
不記得多少次要帶著弟妹躲到山上……/高舉濃
那些日子兵荒馬亂,听著磨芝麻的聲音,竟令人平靜下來。/黃翠萍
都是捱回來的,算是很好的了。/袁寬
兒時游戲 play
我們年紀小,最喜歡和朋友晚上守在椰樹旁,等椰子蟹來吃椰子。/容梅仙
有一次,兄弟姐妹趁著媽媽不在家,偷偷跟鄰居去放炮仗……/黃彩鸞
我家是種粟米的,順理成章,我要幫忙看守粟米田。/李羨有
我對中國文學和文化有研究,詩詞和歷史當然滾瓜爛熟。/李繼唐
我現在仍然保存以前穿的大襟衫。/梁崇
婆婆女書 i am
在我的家庭,只有男生才有機會上學。/王玉英
……就在那時決定“梳起不嫁”。/陸楮
同鄉稱我為“自由女”。/梁黃堅心
邊做邊學 i learn
我是念護士的,曾是一位校醫。/劉秀華
做了家庭主婦,才認真學煮飯。/梁紹錦 唐新瑤
到九廣鐵路工作,最先負責清潔火車頭……/朱許紫
我年輕時曾幫手開餅鋪。/麥張瑞意
你們知道大豐成雞欄在哪里嗎?/梁耀
日後我到商行工作,這一點日文倒派上用場。/潘女
我在五金廠工作了數十年,閑時愛與工友到荔枝角泳棚游夜水。/鄧景
我八歲開始就到市集買菜,回家煮飯給家人吃。/駱群卿
一早起來與一班伙計坐車到元朗飲早茶,回來後就開始鬼佬茶市。/韓國旋
要善待伙計,善待他人。/盧簡慧敏
氣得脹鼓鼓時,我就畫了很多雞泡魚,提醒自己要忍耐。/陳法興
回味 i taste
冬天時,每天四更起床燒柴煮飯,五更把丈夫叫醒吃“五更飯”。/李澗
電話還沒有普及,都得靠接線生接駁。/周華英
回鄉後,轉行在街邊擺檔賣涼茶。/林瓊
那時菜田叫作瓜地,什麼都種。耕田的人種什麼就吃什麼。/周蝶
每一件衣服也相當寶貴。以我家為例,每人只有三件衣服……/侯麗棠
見到那些活生生的禾蟲在蜷縮,嚇得我不敢走近。/鄧玉琴
每個人都會爭吃雞髀,我卻不會去爭。/游惠嬌
絕大部分技巧都是從李太和方太的烹飪節目中和書上慢慢學回來的。/陳惠卿
這就是我家的出品,味道與別不同之處!/嚴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