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你生病了,卻只能在小房間裡對一個陌生人訴說
「請問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
如果你以為看過心理諮商師的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恐怕你要大失所望了。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電影裡「躺著看診」的情節都是假的。諮商室裡根本沒有任何可以躺下的家具,有的只是一把椅子,而且很可能是IKEA的特價款。讓患者坐下的地方,旁邊有一個小茶几,上面放著一盒超廉價的面紙(如果你知道一個禮拜會用掉五盒面紙,我保證你也不會特地去買舒潔。)
時鐘掛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超貴的鐘點費究竟花費到哪個地步。但是諮詢師一定會跟你說:「現在是專屬於你的時間。」你會不停地聽到這句話。
六年前的某一天,我開始無法停止哭泣,我躲在被單裡將近兩個禮拜的時間,這個狀況持續了整整六個月,半年後我才能正常上班,回復正常人的生活。
我是蜜雪兒․湯瑪斯。我是一個作家。我喜歡美甲,我長得像是辛普森家庭裡的一個人物,我每天都吃抗焦慮藥物。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寫一本關於憂鬱症的書,就像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得憂鬱症一樣。
我經歷的憂鬱並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或是對什麼東西「受夠了」。那是一種醒來就想死的感覺,那是你渴到想哭卻沒有辦法走到廚房喝水的感覺,因為你沒有辦法拿杯子、沒有辦法打開水瓶、沒有辦法把水倒進杯子裡,你就是對任何事都「沒有辦法」。你會開始兇朋友、你會摔家人的門,因為你再也無法承受他們對你的愛。
想像一下,當你生病了。
你生病了,卻必須對家人、朋友跟同事保密;你得躲在一個小房間裡,告訴一個陌生人這個祕密,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你還希望這個人會了解你,並且幫助你--這是因為,你怕和你共事的人會發現你有精神疾病。
如果你的疾病是糖尿病、腳踝扭傷或胸腔感染,你會選擇隱匿嗎?那為什麼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就會感到羞恥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超過三億人患有憂鬱症,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英國大約每四個人當中,即有一人有精神方面的狀況。精神問題伴隨而來的「羞恥感」和「污名」,讓人們很難尋求最需要的協助,假如他們有認知到自己需要協助的話。
如果我們每天都把精神健康需求擺在優先順位,就能積極地改善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整個社會。我把這本書取名為《我爛透了的心理治療師》,因為去跟治療師見面,是我開始負責我的精神健康的第一步(或失誤)。
我想要分享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如何度過生活,不是只有「從生病到痊癒」的過程,而是在患病和康復之間「每一天」的管理過程。我會和你鉅細靡遺地分享,用「故障的大腦」生活會是什麼樣子──衰弱的精神健康會影響你生活中所有一切,從選擇要跟誰約會、你能處理哪一種工作,甚至當你無法面對擁擠的超市、缺乏認知力而無法自己外帶食物、無法決定自己要吃什麼晚餐。我希望這本書能為那些和我有相同狀況的人帶來安慰,這當中包含曾經幫助我康復的實際作法,而當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要約會、工作、花錢或做其他事情時,這些方法還持續幫助我管理我的憂鬱症。
這本書是我的真實經歷,雖然我認為這些經驗很有限。身為一個異性戀的白人女性,我的精神疾病並沒有因為我的種族或性向而加劇人們對我的偏見。我不曉得如果我被醫生判定為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病患或邊緣型人格障礙會是怎樣。我沒有毒癮,我的疾病不會讓我變得兇暴。如果我願意的話,我可以隱藏我的精神疾病,但其他人可能無法做到。所以,當我公開我的精神疾病故事時,同時也會分享不同的人所分享的故事,像是產後精神健康狀況改變的人、有生理疾病而直接導致心理疾病的人、精神健康在三十、四十、五十歲或年紀更大時改變的人、因為工作而有生理及心理健康風險的人。
上述這些人都曾經寫信給我,用他們的文字告訴我他們的經歷。因此,有些故事的文字妳可能會覺得過時或帶有歧視,例如瘋人院、瘋子、精神錯亂。這些事情很多人都會討論,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確實存在我們生活之中。
當我病得很重並經歷嚴重憂鬱期時,我看了、聽了所有我能取得並改善病情的資源。在我閱讀許多努力、誠實、出色的心理專家得著作之後,我覺得這些資料真的很無趣,大部分我得到的資訊都讓人感到痛苦、無趣、乏味,而且平淡無奇。坦白說,這真的令人沮喪,而且沮喪是我最不需要的東西。不過,基於對人類的尊重,我不能告訴你這些書的書名。
在寫這本書時,我聽到各種有精神健康症狀的故事,這讓我了解到,即使我們能尋求一百萬種資源,但我們得找到最適合我們的方式,適合我們瘋狂的特別症狀。我希望你也能找到對你而言合適的方式。
我希望那些正經歷人生最孤單且害怕時期的人,這本書能成為一個支持你的朋友。我希望這能幫助你向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和伴侶說出你的精神疾病,也能幫助我們改變我們的想法並讓我們能討論我們的內心。
蜜雪兒‧湯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