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裡的精神分析:監所性侵犯治療的困局 × 語言的想像

圍牆裡的精神分析:監所性侵犯治療的困局 × 語言的想像
定價:380
NT $ 300 ~ 361
  • 作者:彭奇章彭瑋寧蔡榮裕
  • 出版社:無境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601707
  • ISBN13:9789869601702
  • 裝訂:平裝 / 308頁 /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每一位性侵犯行者,雖然各有他們的創傷和辛酸,但是也有更多受害者的淚水需要被看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者多年來嚴謹的工作和討論後,覺得這本書是目前可以拿出來見世面的想法,讓大家稍微看到治療監所性侵犯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這些不是最後的定論,不排除在適當時候,再以其它文字來消化我們一路上所經驗的內容。也就是,仍有很多話還沒有說完,還有很多經驗,片片斷斷的型式,如記憶的孤島般,等待我們再以文字作為橋樑,串連起來。

  如果要精準表達這本書的意圖,是嘗試以精神分析的臨床經驗和理論,消化性侵犯行者的說法和態度,並試圖在裡頭,尋找,是否還有餘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彭奇章


  若有光心理治療所所長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治療師督導
  臺北監獄外聘心理治療師

彭瑋寧

  臺北監獄心理師
  矯正署毒癮戒治科心理師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學員

蔡榮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資深督導
  高雄醫學大學《阿米巴詩社》成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兼執行委員會委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運用和推廣委員會主委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委員會副主委

 
 

目錄

推薦序
無所不在的鎖鍊與現實/楊添圍
無限聯想的自由/吳建昌
先行者的足跡/王俸鋼
取徑潛意識探尋人心幽密/朱春林
改變/沈勝昂
圍牆裡的光/黃俊棠
【監所性侵犯治療的困局】
「精神分析取向」運用於性侵犯團體的技術地圖
/蔡榮裕、彭奇章、彭瑋寧
性侵害強制治療相關法規沿革及其形成之特殊治療場域
/彭瑋寧
實務經驗的開展與分析思維的引入/彭奇章
衝突與啟迪的相交會/彭奇章
外在現實vs.心理真實/彭瑋寧
羅生門中的人性與幻想:再談否認/彭奇章
治療關係中的第三者:評估/彭奇章
難以承受的失落/彭瑋寧
〈實錄〉某一次加入新成員後的團體歷程/彭瑋寧
關於性侵犯的再犯課題和想像/蔡榮裕、彭奇章、彭瑋寧
論語言的想像蔡榮裕
論聽故事論說話
論自我論自體
論被動論主動
論退行(退化)論擁抱
論涵容(containment)論溝通
論意義論空虛
論見證論罪惡感
論戰爭論餘地
論乳房論陽具
論父親論自由
論自戀


之一:誰來自風和日麗/彭奇章
之二:一顆等待萌芽的種子/彭瑋寧
之三:尋找,是否還有餘地?/蔡榮裕

 
 

【生活】應用精神分析叢書策劃 | 李俊毅 /
精神分析與司法,誰比誰真實?


  ……the ego is not master in its own house.
   (Freud, 1917, SE17, p143)

  佛洛伊德這一句經典敘述道出:「自我無法當家作主」的殘酷事實,這結結實實打擊了人們的自戀。精神分析認為人的心智活動並非決定於自我,而是取決於無意識,然而,這個無意識心智空間卻充斥著各種原始慾望與誘惑,諸如性、暴⼒等等。

  對於佛洛伊德而言,性偏差並非後天形成,而是與⽣俱來的,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人為何會有性偏差,而在於人們如何讓性特質朝常態發展。精神分析認為人一旦在性心理發展過程某⼀環節受到挫折而被迫停滯不前,往後很可能導致嚴重程度不一的成人性偏差⾏為,或稱為性倒錯,而這理應構成許多成人性犯罪者背後的病態機轉。躺椅上的性犯罪者⾝形因此變得異常模糊曖昧,他們或許在某個階段以受害者倖存著,卻在某個時間點搖⾝一變成為施暴者,如此分裂的⼈格讓診療室中充滿 驚奇與挑戰。

  對於司法實務⼯作者⽽言,性犯罪⾏為的認定必須與無意識這個概念保持一定的距離,因此精神分 析這樣的思維或許是個災難,然而,過於倚賴歷史事實(historical truth)作為性犯罪者的唯⼀判定依據,結果往往讓性犯罪者的身形扁平化與表面化。況且,「假性記憶症候群」(false memory syndrome)以及許許多多不可考的陳述事實(narrative truth)其實源自無意識幻想,這讓性犯罪的歷史事實認定變得更複雜難辨,但卻是精神分析⼯作的重要元素。精神分析與司法本質上的差異,讓兩者之間的合作既⽭盾又充滿想像。

  性犯罪者因為僭越無形的⼼牆而犯罪,結果被監禁在實體的圍牆內;精神分析⼯作者則在實體的圍牆內,試圖打開性犯罪者的心牆。瀰漫在密閉圍牆內的各式原始衝動,必然考驗著扮演涵容者角⾊的精神分析工作者,這絕對是個挑戰,艱鉅的挑戰。

 
 

內容連載

蔡榮裕、彭奇章、彭瑋寧/
關於性侵犯的再犯課題和想像
     
在監所裡執行治療相關工作的團體,自然是被賦予國家機器所期待的目標,尤其是這些犯行者不能有再犯的行為。但是目標就是目標,不是一出發就可以馬上走得到的。在本文裡,我們談論一些潛意識世界的欲望和精神機置,如自我、超我、原我等概念,也談一些心理防衛機制。談論這些概念時,我們沒有忘記想像如何避免犯行者再犯的課題,只是面對這些複雜的心理機制仍得踏穩腳步,從最基本的了解開始。這個最基本的了解是,避免犯行者再犯的課題仍是個難題,而這是讓努力者感到挫折或不安的緣由。至於「精神分析取向」能夠在實質上幫什麼忙?坦白說,我們仍是抱持著保留的態度,雖然這種保留的態度可能被誤解為是無用的,或者是不夠積極。我們無法反駁這些說法,但是仍得站在實質運作過程裡不斷地問自己,我們真的能夠幫上這些犯行者嗎?這種疑問不是要讓事情變得寸步難行,而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裡,藉由精神分析取向的知識和想像,作為我們觀察這些犯行者的基礎。

我們面對的現實和多年前已經不同了!至今一直有人在監所裡處遇性侵者,尋找可以處理的方式。不過我們相信不論是何種處遇模式,通常都是聚焦於如何避免在假釋或者刑滿出獄後是否會再犯。這一直是個難題,涉及的是目前存有的各式心理治療模式是否能夠有效避免再犯?或者這種保證能夠維持多久才算數呢?

因此,在目前的處遇基礎已經有所不同了,尤其是對於性侵犯的心理假設。例如,除了性本身的滿足外,還有論述強調在性侵過程所呈現的,對於權力使用的愉悅;或者是否犯行者是因為缺乏足夠的道德感;或者是對於犯案後的懲罰不夠自覺;或者是犯行者有其它的精神疾病,並受那些疾病的影響而出現了犯行。

不論從認知了解或道德感的問題,大致上都會是強調如何讓個案知道他們的確犯了罪,並在這些假說上要如何處理的另一種假設。不少犯行者除非是脫離現實或者是死不認錯的反社會人格者,他們通常多多少少知道要說些什麼,尤其是認錯和懺悔罪行,這是被當作基本條件,甚至被當作是犯行者有改善的證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00
  2. 新書
    79
    $300
  3. 新書
    79
    $300
  4. 新書
    79
    $300
  5. 新書
    85
    $323
  6. 新書
    95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