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評論與介紹在跨語言、跨文化的傳遞中,作者有緣接觸到的特定文本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全書二十一篇雖長短有異,但目的則一:希望在原作、譯作與各自的脈絡間,以及作者、譯者與讀者間,搭建一座橋樑,扮演評論者與中介者的角色,彰顯原作、譯作的特色與意義,和譯者的角色與貢獻。
繼作者前一部翻譯論述《翻譯與脈絡》,本書依循前書揭櫫的「雙重脈絡化」理路,更著重於平易近人的評論與引介,以期與廣大的華人世界分享個人的心得與感想。本書的取向固然來自作者多年來身為譯者與學者的深切感受,也符合晚近翻譯研究中對於譯者與譯作的強調和重新評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單德興
國立台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歐美研究所所長,《歐美研究》季刊主編,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召集人,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學人及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人,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兼任教授,靜宜大學英文系兼任講座教授,香港嶺南大學翻譯系人文學兼任特聘教授,並三度獲得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傑出研究獎,第五十四屆教育部學術獎,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著有評論集《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翻譯與脈絡》、《薩依德在台灣》,訪談集《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與智者為伍:亞美文學與文化名家訪談錄》、《卻顧所來徑:當代名家訪談錄》,譯有《近代美國理論:建制.壓抑.抗拒》、《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文學心路:英美名家訪談錄》、《知識分子論》、《格理弗遊記》、《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等近二十本專書,主編及合編多種專書及期刊(含《全球屬性,在地聲音:〈亞美學刊〉四十年精選集》上、下冊〔與梁志英、唐‧中西合編〕),並與李有成先生、張力先生擔任《朱立民先生訪問紀錄》主訪。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美國文學史、亞美文學、文化研究、翻譯研究等。
單德興
國立台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歐美研究所所長,《歐美研究》季刊主編,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召集人,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學人及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人,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兼任教授,靜宜大學英文系兼任講座教授,香港嶺南大學翻譯系人文學兼任特聘教授,並三度獲得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傑出研究獎,第五十四屆教育部學術獎,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著有評論集《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翻譯與脈絡》、《薩依德在台灣》,訪談集《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與智者為伍:亞美文學與文化名家訪談錄》、《卻顧所來徑:當代名家訪談錄》,譯有《近代美國理論:建制.壓抑.抗拒》、《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文學心路:英美名家訪談錄》、《知識分子論》、《格理弗遊記》、《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等近二十本專書,主編及合編多種專書及期刊(含《全球屬性,在地聲音:〈亞美學刊〉四十年精選集》上、下冊〔與梁志英、唐‧中西合編〕),並與李有成先生、張力先生擔任《朱立民先生訪問紀錄》主訪。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美國文學史、亞美文學、文化研究、翻譯研究等。
目錄
001翻譯困難,評介不易
──為作者、譯者與讀者搭橋
經典與現代
011轉世與再生
──《希臘羅馬神話》的新譯與新意
019文學.經典.翻譯
──馬克吐溫歷險記
045落入語言的兔子洞裡
──愛麗絲中文奇遇記
073《一九八四》一甲子
──重讀歐威爾的預言與寓言
083勾沉與出新
──《張愛玲譯作選》導讀
091穿越時空的力道
──序《翻譯世界,想像未來》
疑義與評析
103疑/譯意相與析
──第二十二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文組綜合評析
121譯者的星光舞臺
──第二十五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文組綜合評析
135朝向一種翻譯文化
──評韋努隄的《翻譯改變一切:理論與實踐》
147 重訪天使島
──評《埃崙詩集》第二版
序言與引介
167 背叛與被叛
──哈金《背叛指南》之指南
179 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
──序薩克思《溫柔的復仇》
187大師小烹,金針度人
──序伊格頓《如何閱讀文學》
195翻譯研究的豐厚推手
──序《風箏不斷線:張佩瑤教授譯學研究紀念集》
205學科的旅行與翻譯
──序張旭《跨越邊界: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
211匯勘文學,省思文化,促進多元
──序《匯勘北美原住民文學:多元文化的省思》
越界與傳播
219 譯詩
──不可能的藝術?
225左右手之外的繆思
──余光中的譯論與譯評
229 齊邦媛
──台灣文學的國際推手
241 翻譯與冷戰
──今日世界出版社之美國文學譯叢
245 羅逖訪台始末
──一個思想傳播的個案記述
附錄
251原文出處
──為作者、譯者與讀者搭橋
經典與現代
011轉世與再生
──《希臘羅馬神話》的新譯與新意
019文學.經典.翻譯
──馬克吐溫歷險記
045落入語言的兔子洞裡
──愛麗絲中文奇遇記
073《一九八四》一甲子
──重讀歐威爾的預言與寓言
083勾沉與出新
──《張愛玲譯作選》導讀
091穿越時空的力道
──序《翻譯世界,想像未來》
疑義與評析
103疑/譯意相與析
──第二十二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文組綜合評析
121譯者的星光舞臺
──第二十五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文組綜合評析
135朝向一種翻譯文化
──評韋努隄的《翻譯改變一切:理論與實踐》
147 重訪天使島
──評《埃崙詩集》第二版
序言與引介
167 背叛與被叛
──哈金《背叛指南》之指南
179 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
──序薩克思《溫柔的復仇》
187大師小烹,金針度人
──序伊格頓《如何閱讀文學》
195翻譯研究的豐厚推手
──序《風箏不斷線:張佩瑤教授譯學研究紀念集》
205學科的旅行與翻譯
──序張旭《跨越邊界: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
211匯勘文學,省思文化,促進多元
──序《匯勘北美原住民文學:多元文化的省思》
越界與傳播
219 譯詩
──不可能的藝術?
225左右手之外的繆思
──余光中的譯論與譯評
229 齊邦媛
──台灣文學的國際推手
241 翻譯與冷戰
──今日世界出版社之美國文學譯叢
245 羅逖訪台始末
──一個思想傳播的個案記述
附錄
251原文出處
序
序言
翻譯困難,評介不易──為作者、譯者與讀者搭橋
本書是我繼《翻譯與脈絡》之後出版的另一本翻譯論述,收錄了九年間發表的二十一篇文章,其中五篇出版於2015年。前書的簡體字版最早於2007年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印行(2016年精裝修訂版),繁體字增訂版於2009年由台北書林書店印行(2013年修訂版)。我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參訪時,不時有讀者向我表示讀過該書,並有一些溢美之詞,足證華文世界對於翻譯研究的興趣,以及對該書的青睞。本書的第一篇文章發表於2007年,就時間而言,有如銜接前書,但內容與取向卻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
翻譯的範疇非常廣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謂無時無地無之,因此翻譯研究的領域也非常寬闊,允許以許多不同的角度與方式來探討。《翻譯與脈絡》為學術論述,著重於個案的深究與鑽研,幾乎都是三、五十頁的長篇大論。《翻譯與評介》則依循前書楬櫫的「雙重脈絡化」(dual contextualization)的理路,秉持著文學分享與文化協力的心態,評論與介紹在跨語言、跨文化的傳遞中,個人有緣接觸到的一些特定的文本以及觀察到的現象。其中文章長者近二十頁,短者只有三頁,雖長短有異,但目的則一:希望在原作、譯作與各自的脈絡之間,以及作者、譯者與讀者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扮演著評論者與中介者的角色,彰顯原作與譯作的特色與意義,以及譯者的角色與貢獻。這個取向固然來自筆者多年來身為譯者的深切感受,也符合晚近翻譯研究對於譯者的強調與重新評價。
在跨語言與跨文化的交流中,譯者佔有關鍵的地位。然而在一般認知中,譯者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與肯定,反而不時成為非難與責怪的對象,甚至如透明人般不存在。在晚近的翻譯研究中,譯者的角色與地位逐漸受到重視,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反」,但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筆者在《翻譯與脈絡》〈譯者的角色〉一文曾提到譯者可能具有的多重角色,並稍加論證,舉例說明,如中介者、溝通者、傳達者、介入者、操控者、轉換者、背叛者、顛覆者、揭露者/掩蓋者、能動者(agent)/反間者(double agent)、重置者/取代者(re[-]placer)、脈絡化者(contextualizer)、雙重脈絡化者(dual contextualizer),林林總總,足見其角色之繁複,作用之多樣。
《翻譯與脈絡》強調的是翻譯與源始文化和脈絡(source culture and context)、標的文化和脈絡(target culture and context)之間的關係,提出文字─文本─文學─文化四個層次(「四文」),並拈出「雙重脈絡化」一詞來彰顯認真負責的譯者所從事的不僅是文字的傳譯與文本的傳遞,還試圖達到文學的傳達與文化的傳揚,以期善盡跨語言與跨文化溝通的責任,促進異文化之間的了解與尊重。該書收錄的偏向於篇幅較長的學術論文,為筆者的翻譯研究論述首次結集出版。其實,身為譯者、外文學者以及雙語知識分子,筆者多年來也寫了更多範圍較廣、篇幅不一的文章,來評論與介紹跨語言與跨文化溝通的文本與現象,以期引發讀者的關注,其中部分結集成為本書。
本書以「翻譯與評介」命名,其中的「翻譯」具有雙重意涵:一則是指涉此書所討論的文本與現象──不論是具體的文本的迻譯,還是涉及異文化之間的交流、人物與事件;再則是筆者在評介這些文本與現象時必然涉及的再現與詮釋,而這些都可視為對被評介的文本與現象的進一步翻譯與演繹。如此命名的另一個用意,在於強調「評」與「介」的角色與作用。「評」字表示在特定時空與文化脈絡下的筆者,自有定位、利基與發言位置,而翻譯既然是跨文化的事件,就不僅限於單向的傳達或灌輸,受眾也並非全然消極被動,而是具有主體性與能動性(agency),可以根據各自的立足點,針對翻譯的文本與現象進行討論、對話與辯證,以期活化、深化跨語言的溝通與了解。「介」字則表示筆者作為跨語言實踐中的「介」紹者、中「介」者、「介」入者的角色,特別是「介」於作者、譯者與讀者之間的引介、媒介、推介的角色,以及襄助、協力、促成的功能,以強調其積極主動的面向。至於「介紹」中的「紹」字更有「引薦」與「接續」、「繼承」之意,希望除了能以文字與作者、譯者和讀者結交締緣之外,還能發揮緣緣相續的連鎖反應。
至於英文標題 “Translations and Criticisms”,其中 “translations” 的字義如同上述的「翻譯」,而 “criticisms” 則試圖涵蓋《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所臚列的大部分意涵:「批評或評斷任何東西的品質或優點之行動,尤其是下不利的評斷;挑錯,責難」(“The action of criticizing, or passing judgement upon the qualities or merits of anything; esp. the passing of unfavourable judgement; fault-finding, censure”);「評量文學或藝術作品的品質與特色之藝術;批評家的作用或工作」(“The art of estimating the qualities and character of literary or artistic work; the function or work of a critic”);「處理文學文件的文本、特色、構成與起源的批評之學」(“The critical science which deals with the text, character, 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literary documents”);以及「批評的行為;評論,評語;評論文章,批評」(“An act of criticizing; a critical remark, comment; a critical essay, critique”)。換言之,“criticisms” 一字雖較接近「評介」中的「評」字,但隱含了「借『評』而『介』」、「以『評』為『介』」的意思,因為除非有意惡評,否則花費心力進行評論大都意在「引介、媒介、推介」,而這也是筆者撰寫本書各篇文章的主要動機。
套用翻譯研究的術語,這些文字多為依附於翻譯文本的附文本(paratext),借力使力,順勢而為,旨在發揮評介與推廣的作用,讓人更廣為認識這些與文學和文化翻譯相關的人物和文本。這些文字在在透露出筆者對於翻譯的敬謹慎重,以及對於從事文學與文化翻譯者的尊敬推崇,因此不憚勞累,在自身繁重的研究、翻譯、訪談、行政工作之中,藉由多方機緣,把自己對於譯事與譯者的敬重,化為一篇篇長短不一的文字,與華文世界的讀者分享,希望在文學與文化的翻譯與傳播上略盡棉薄之力。
本書以評介為導向,除了有關齊邦媛老師與《埃崙詩集》那兩篇之外,其餘都是應邀撰寫的序言、導讀、緒論、評論、介紹等,看似比《翻譯與脈絡》通俗平易,然而為了深入淺出,所花的心思與前後的修訂不下於撰寫嚴謹的學術論文,正如獅子搏兔,全力以赴,代表了身兼學者與譯者的我,如何以評介者的角色,試圖更多方位地搭建起譯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樑。
全書分為四部。第一部「經典與現代」收錄六篇序言、導讀與緒論,評介的是具有經典地位的作品中譯,並試圖闡述這些譯作在現代華文世界裡的意義,依這些經典出現的順序排列如下:余淑慧翻譯的漢彌敦《希臘羅馬神話:永恆的諸神、英雄、愛情與冒險故事》(Edith Hamilton, Mythology: Timeless Tales of Gods and Heroes),王安琪的兩項國科會/科技部經典譯注計畫成果(馬克吐溫的《赫克歷險記》〔Mark Twain, Ad- 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與卡若爾的《愛麗絲幻遊奇境與鏡中奇緣》〔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邱素慧與張靖之翻譯的歐威爾《一九八四》(George Orwell, Nineteen Eighty-Four),張愛玲在冷戰時期為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翻譯的作品結集《張愛玲譯作選》,以及有關國科會/科技部人文社會經典譯注系列計畫的電子書《翻譯世界,想像未來》。由以上簡述可知這些文章所跨越的時空與向度之廣闊,以及聯繫西洋經典與現代中文讀者的用心。而余譯的《希臘羅馬神話》一年內便再版十數刷,馬克吐溫、卡若爾、歐威爾的傑作也一譯再譯,所評介的這幾個譯本後出轉精,在在見證了這些經典的歷久彌新,以及譯者的審慎行事。
第二部「疑義與評析」收錄四篇文章,前兩篇〈疑/譯意相與析〉與〈譯者的星光舞臺〉為實際批評(practical criticism),是應筆者的翻譯啟蒙師余光中老師之邀參與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評審(第二十二與二十五屆),針對譯文組得獎作品撰寫的綜合評析(譯詩組由余老師撰寫),根據以往個人親身體驗的基本功,針對得獎者的譯文字斟句酌,仔細推敲,甚至有吹毛求疵之嫌,卻是對文字的敬謹,對翻譯的敬重,當然也是對譯者的嚴肅坦誠以待。另兩篇為書評,〈朝向一種翻譯文化〉評論國際知名的翻譯理論家、翻譯文選家、多語翻譯者韋努隄的《翻譯改變一切:理論與實踐》(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Theory and Practice),除了闡釋作者的理念與發展,並且從台灣學者的視角提出商榷的意見。〈重訪天使島〉根據筆者鑽研二十多年的亞美文學,重探1990年代的長文〈「憶我埃崙如蜷伏」──天使島悲歌的銘刻與再現〉曾探討的《埃崙詩集》(Island: 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 1910-1940),評論此一華美/亞美(文學)研究奠基文本第二版的重大修訂、特色與意義,並藉此向開疆闢土的前輩學者致敬。
第三部「序言與引介」收錄的六篇序言討論的作品相當多元,分別為享譽國際的華人作家哈金最新的長篇小說《背叛指南》(Ha Jin, A Map of Betrayal),南非第一任憲法法院大法官、首屆唐獎法治獎得主薩克思的自述《溫柔的報復》(Albie Sachs, The Soft Vengeance of a Freedom Fighter),文學批評大家伊格頓的入門書《如何閱讀文學》(Terry Eagleton, How to Read Literature),香港翻譯研究學者張佩瑤的紀念集《風箏不斷線:張佩瑤教授譯學研究紀念集》,張佩瑤的高足、大陸翻譯研究學者張旭的專書《跨越邊界: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以及我國學者黃心雅、阮秀莉合編的論文集《匯勘北美原住民文學:多元文化的省思》。這些文本都涉及廣義的文學與文化翻譯,以及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都拓展了筆者的眼界。
第四部「越界與傳播」收錄的五篇文章篇幅相對較短,主要是回應不同場合的邀約,希望能發揮介紹與推廣的作用,分別討論譯詩之可能與不可能,余光中老師的譯論與譯評,台灣文學的國際推手齊邦媛老師,冷戰時期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叢,以及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家羅逖(Richard Rorty)首次訪台的始末。這些文章有別於先前的文本評介,而涉及可譯性與不可譯性,以及對於跨文化相關的人物與機構的評介。有關譯詩與余老師的兩篇文章是為了配合他八十大壽的論文集與學術研討會,將論文主旨刊登於2008年5月號的《聯合文學》與《印刻文學生活誌》,致力於將學院與社會接軌;有關齊老師之文是為了配合其回憶錄《巨流河》,發表於該書問世的2009年7月7日(遷台六十週年與七七抗戰紀念日);有關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叢之文是為了配合國科會的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有關羅逖之文則是追思這位應筆者之邀來台訪問的當代美國哲學界巨擘。
以上四類依文章性質區分,「出處」則將這些文章依出版順序排列,詳細註明出處,以誌這些評介文字發表的軌跡。所評介的對象與文本多是文學與文化經典,有些是師長朋輩,有些是外國學者友人,也有素未謀面的作者及其作品,這些都是筆者多年關切的議題,並聚焦於翻譯。
身為譯者暨學者──其實我的譯者身分早在學者身分之前──深切體認到翻譯是字斟句酌、硬碰硬的功夫,絲毫馬虎不得。個人藉由翻譯這個「借來的生命」(劉紹銘教授語)拓展不同的興趣與面向,接觸到遠較學術界廣大的讀者群。因此,翻譯是讓我出入於學院與社會之間的主要管道,以及與華文世界結緣的重要方式,尤其在不同場合遇到閱讀我翻譯之作的讀者,經常令我既驚且喜,體會到何謂功不唐捐,以及文字因緣的不可思議。翻譯研究則是我根據個人的經驗與知識,針對「四文」進行解析,分享一愚之得。因此,本書透過評介原作與譯作的文本與脈絡,期盼搭起作者─譯者─讀者之間的橋樑,多少能協助讀者達到讀書、知人、論世的效果,以增進跨語言與跨文化的溝通、學習、了解與尊重。
這些文章發表於2007至2015年之間,其中若干構思、撰寫於數度短期掛單的香港嶺南大學翻譯系。這些文章先前刊登於海峽兩岸的期刊或書籍,趁著出書之便統一格式與用語,偶爾加以必要的修潤與補充,使文字更為精確,內容更為翔實。少數幾篇因篇幅之限(如有關《希臘羅馬神話》、哈金與羅逖之文)或詮釋之異(如薩克思),原先刊出時略有刪節或更動,現已補全或改回,以本來面目與讀者見面。此外,相關照片增添了圖說,幾處補註晚近資料,並於每篇之首附加封面圖樣與書目資料,讓讀者可以一窺原貌,篇末註明出處,以利讀者檢索。
如果說本書收錄的序言、緒論與導讀是附文本,那麼綜括全書的自序就某個意義而言就是「序之序」、「附文本之附文本」,一則說明緣由,再則表明心跡,以示翻譯與筆者個人生命的重要因緣,以及在一己學術生涯中的關鍵地位。本書與《翻譯與脈絡》在理路上一脈相承,並增添在實踐上的評介推廣,用意在於連結翻譯與大眾、學院與社會。在此感謝邀稿的編者與譯者,讓筆者有機會藉由評介不同性質的翻譯文本與現象,多方位地思索翻譯相關議題,分享個人的看法,並與讀者交流。感謝李有成先生多年問學與鼓勵,黃碧儀小姐、陳雪美小姐協助整理與校訂書稿。書林出版公司蘇正隆先生一向大力支持我國的翻譯實作與研究,筆者最早由他出版的譯作《英美名作家訪談錄》是在1986年,距今整整三十年,第一本翻譯研究的專書《翻譯與脈絡》繁體字增訂版2009年由他出版,如今《翻譯與評介》又由他出版,分別呈現了個人翻譯實作、論述與評介等不同面向。因此,除了作者、譯者、編者之外,位處文化生產樞紐地位的出版者也是值得注意與肯定的,謹此致謝。
翻譯困難,評介不易──為作者、譯者與讀者搭橋
本書是我繼《翻譯與脈絡》之後出版的另一本翻譯論述,收錄了九年間發表的二十一篇文章,其中五篇出版於2015年。前書的簡體字版最早於2007年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印行(2016年精裝修訂版),繁體字增訂版於2009年由台北書林書店印行(2013年修訂版)。我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參訪時,不時有讀者向我表示讀過該書,並有一些溢美之詞,足證華文世界對於翻譯研究的興趣,以及對該書的青睞。本書的第一篇文章發表於2007年,就時間而言,有如銜接前書,但內容與取向卻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
翻譯的範疇非常廣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謂無時無地無之,因此翻譯研究的領域也非常寬闊,允許以許多不同的角度與方式來探討。《翻譯與脈絡》為學術論述,著重於個案的深究與鑽研,幾乎都是三、五十頁的長篇大論。《翻譯與評介》則依循前書楬櫫的「雙重脈絡化」(dual contextualization)的理路,秉持著文學分享與文化協力的心態,評論與介紹在跨語言、跨文化的傳遞中,個人有緣接觸到的一些特定的文本以及觀察到的現象。其中文章長者近二十頁,短者只有三頁,雖長短有異,但目的則一:希望在原作、譯作與各自的脈絡之間,以及作者、譯者與讀者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扮演著評論者與中介者的角色,彰顯原作與譯作的特色與意義,以及譯者的角色與貢獻。這個取向固然來自筆者多年來身為譯者的深切感受,也符合晚近翻譯研究對於譯者的強調與重新評價。
在跨語言與跨文化的交流中,譯者佔有關鍵的地位。然而在一般認知中,譯者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與肯定,反而不時成為非難與責怪的對象,甚至如透明人般不存在。在晚近的翻譯研究中,譯者的角色與地位逐漸受到重視,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反」,但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筆者在《翻譯與脈絡》〈譯者的角色〉一文曾提到譯者可能具有的多重角色,並稍加論證,舉例說明,如中介者、溝通者、傳達者、介入者、操控者、轉換者、背叛者、顛覆者、揭露者/掩蓋者、能動者(agent)/反間者(double agent)、重置者/取代者(re[-]placer)、脈絡化者(contextualizer)、雙重脈絡化者(dual contextualizer),林林總總,足見其角色之繁複,作用之多樣。
《翻譯與脈絡》強調的是翻譯與源始文化和脈絡(source culture and context)、標的文化和脈絡(target culture and context)之間的關係,提出文字─文本─文學─文化四個層次(「四文」),並拈出「雙重脈絡化」一詞來彰顯認真負責的譯者所從事的不僅是文字的傳譯與文本的傳遞,還試圖達到文學的傳達與文化的傳揚,以期善盡跨語言與跨文化溝通的責任,促進異文化之間的了解與尊重。該書收錄的偏向於篇幅較長的學術論文,為筆者的翻譯研究論述首次結集出版。其實,身為譯者、外文學者以及雙語知識分子,筆者多年來也寫了更多範圍較廣、篇幅不一的文章,來評論與介紹跨語言與跨文化溝通的文本與現象,以期引發讀者的關注,其中部分結集成為本書。
本書以「翻譯與評介」命名,其中的「翻譯」具有雙重意涵:一則是指涉此書所討論的文本與現象──不論是具體的文本的迻譯,還是涉及異文化之間的交流、人物與事件;再則是筆者在評介這些文本與現象時必然涉及的再現與詮釋,而這些都可視為對被評介的文本與現象的進一步翻譯與演繹。如此命名的另一個用意,在於強調「評」與「介」的角色與作用。「評」字表示在特定時空與文化脈絡下的筆者,自有定位、利基與發言位置,而翻譯既然是跨文化的事件,就不僅限於單向的傳達或灌輸,受眾也並非全然消極被動,而是具有主體性與能動性(agency),可以根據各自的立足點,針對翻譯的文本與現象進行討論、對話與辯證,以期活化、深化跨語言的溝通與了解。「介」字則表示筆者作為跨語言實踐中的「介」紹者、中「介」者、「介」入者的角色,特別是「介」於作者、譯者與讀者之間的引介、媒介、推介的角色,以及襄助、協力、促成的功能,以強調其積極主動的面向。至於「介紹」中的「紹」字更有「引薦」與「接續」、「繼承」之意,希望除了能以文字與作者、譯者和讀者結交締緣之外,還能發揮緣緣相續的連鎖反應。
至於英文標題 “Translations and Criticisms”,其中 “translations” 的字義如同上述的「翻譯」,而 “criticisms” 則試圖涵蓋《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所臚列的大部分意涵:「批評或評斷任何東西的品質或優點之行動,尤其是下不利的評斷;挑錯,責難」(“The action of criticizing, or passing judgement upon the qualities or merits of anything; esp. the passing of unfavourable judgement; fault-finding, censure”);「評量文學或藝術作品的品質與特色之藝術;批評家的作用或工作」(“The art of estimating the qualities and character of literary or artistic work; the function or work of a critic”);「處理文學文件的文本、特色、構成與起源的批評之學」(“The critical science which deals with the text, character, 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literary documents”);以及「批評的行為;評論,評語;評論文章,批評」(“An act of criticizing; a critical remark, comment; a critical essay, critique”)。換言之,“criticisms” 一字雖較接近「評介」中的「評」字,但隱含了「借『評』而『介』」、「以『評』為『介』」的意思,因為除非有意惡評,否則花費心力進行評論大都意在「引介、媒介、推介」,而這也是筆者撰寫本書各篇文章的主要動機。
套用翻譯研究的術語,這些文字多為依附於翻譯文本的附文本(paratext),借力使力,順勢而為,旨在發揮評介與推廣的作用,讓人更廣為認識這些與文學和文化翻譯相關的人物和文本。這些文字在在透露出筆者對於翻譯的敬謹慎重,以及對於從事文學與文化翻譯者的尊敬推崇,因此不憚勞累,在自身繁重的研究、翻譯、訪談、行政工作之中,藉由多方機緣,把自己對於譯事與譯者的敬重,化為一篇篇長短不一的文字,與華文世界的讀者分享,希望在文學與文化的翻譯與傳播上略盡棉薄之力。
本書以評介為導向,除了有關齊邦媛老師與《埃崙詩集》那兩篇之外,其餘都是應邀撰寫的序言、導讀、緒論、評論、介紹等,看似比《翻譯與脈絡》通俗平易,然而為了深入淺出,所花的心思與前後的修訂不下於撰寫嚴謹的學術論文,正如獅子搏兔,全力以赴,代表了身兼學者與譯者的我,如何以評介者的角色,試圖更多方位地搭建起譯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樑。
全書分為四部。第一部「經典與現代」收錄六篇序言、導讀與緒論,評介的是具有經典地位的作品中譯,並試圖闡述這些譯作在現代華文世界裡的意義,依這些經典出現的順序排列如下:余淑慧翻譯的漢彌敦《希臘羅馬神話:永恆的諸神、英雄、愛情與冒險故事》(Edith Hamilton, Mythology: Timeless Tales of Gods and Heroes),王安琪的兩項國科會/科技部經典譯注計畫成果(馬克吐溫的《赫克歷險記》〔Mark Twain, Ad- 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與卡若爾的《愛麗絲幻遊奇境與鏡中奇緣》〔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邱素慧與張靖之翻譯的歐威爾《一九八四》(George Orwell, Nineteen Eighty-Four),張愛玲在冷戰時期為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翻譯的作品結集《張愛玲譯作選》,以及有關國科會/科技部人文社會經典譯注系列計畫的電子書《翻譯世界,想像未來》。由以上簡述可知這些文章所跨越的時空與向度之廣闊,以及聯繫西洋經典與現代中文讀者的用心。而余譯的《希臘羅馬神話》一年內便再版十數刷,馬克吐溫、卡若爾、歐威爾的傑作也一譯再譯,所評介的這幾個譯本後出轉精,在在見證了這些經典的歷久彌新,以及譯者的審慎行事。
第二部「疑義與評析」收錄四篇文章,前兩篇〈疑/譯意相與析〉與〈譯者的星光舞臺〉為實際批評(practical criticism),是應筆者的翻譯啟蒙師余光中老師之邀參與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評審(第二十二與二十五屆),針對譯文組得獎作品撰寫的綜合評析(譯詩組由余老師撰寫),根據以往個人親身體驗的基本功,針對得獎者的譯文字斟句酌,仔細推敲,甚至有吹毛求疵之嫌,卻是對文字的敬謹,對翻譯的敬重,當然也是對譯者的嚴肅坦誠以待。另兩篇為書評,〈朝向一種翻譯文化〉評論國際知名的翻譯理論家、翻譯文選家、多語翻譯者韋努隄的《翻譯改變一切:理論與實踐》(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Theory and Practice),除了闡釋作者的理念與發展,並且從台灣學者的視角提出商榷的意見。〈重訪天使島〉根據筆者鑽研二十多年的亞美文學,重探1990年代的長文〈「憶我埃崙如蜷伏」──天使島悲歌的銘刻與再現〉曾探討的《埃崙詩集》(Island: 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 1910-1940),評論此一華美/亞美(文學)研究奠基文本第二版的重大修訂、特色與意義,並藉此向開疆闢土的前輩學者致敬。
第三部「序言與引介」收錄的六篇序言討論的作品相當多元,分別為享譽國際的華人作家哈金最新的長篇小說《背叛指南》(Ha Jin, A Map of Betrayal),南非第一任憲法法院大法官、首屆唐獎法治獎得主薩克思的自述《溫柔的報復》(Albie Sachs, The Soft Vengeance of a Freedom Fighter),文學批評大家伊格頓的入門書《如何閱讀文學》(Terry Eagleton, How to Read Literature),香港翻譯研究學者張佩瑤的紀念集《風箏不斷線:張佩瑤教授譯學研究紀念集》,張佩瑤的高足、大陸翻譯研究學者張旭的專書《跨越邊界: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以及我國學者黃心雅、阮秀莉合編的論文集《匯勘北美原住民文學:多元文化的省思》。這些文本都涉及廣義的文學與文化翻譯,以及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都拓展了筆者的眼界。
第四部「越界與傳播」收錄的五篇文章篇幅相對較短,主要是回應不同場合的邀約,希望能發揮介紹與推廣的作用,分別討論譯詩之可能與不可能,余光中老師的譯論與譯評,台灣文學的國際推手齊邦媛老師,冷戰時期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叢,以及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家羅逖(Richard Rorty)首次訪台的始末。這些文章有別於先前的文本評介,而涉及可譯性與不可譯性,以及對於跨文化相關的人物與機構的評介。有關譯詩與余老師的兩篇文章是為了配合他八十大壽的論文集與學術研討會,將論文主旨刊登於2008年5月號的《聯合文學》與《印刻文學生活誌》,致力於將學院與社會接軌;有關齊老師之文是為了配合其回憶錄《巨流河》,發表於該書問世的2009年7月7日(遷台六十週年與七七抗戰紀念日);有關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美國文學譯叢之文是為了配合國科會的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有關羅逖之文則是追思這位應筆者之邀來台訪問的當代美國哲學界巨擘。
以上四類依文章性質區分,「出處」則將這些文章依出版順序排列,詳細註明出處,以誌這些評介文字發表的軌跡。所評介的對象與文本多是文學與文化經典,有些是師長朋輩,有些是外國學者友人,也有素未謀面的作者及其作品,這些都是筆者多年關切的議題,並聚焦於翻譯。
身為譯者暨學者──其實我的譯者身分早在學者身分之前──深切體認到翻譯是字斟句酌、硬碰硬的功夫,絲毫馬虎不得。個人藉由翻譯這個「借來的生命」(劉紹銘教授語)拓展不同的興趣與面向,接觸到遠較學術界廣大的讀者群。因此,翻譯是讓我出入於學院與社會之間的主要管道,以及與華文世界結緣的重要方式,尤其在不同場合遇到閱讀我翻譯之作的讀者,經常令我既驚且喜,體會到何謂功不唐捐,以及文字因緣的不可思議。翻譯研究則是我根據個人的經驗與知識,針對「四文」進行解析,分享一愚之得。因此,本書透過評介原作與譯作的文本與脈絡,期盼搭起作者─譯者─讀者之間的橋樑,多少能協助讀者達到讀書、知人、論世的效果,以增進跨語言與跨文化的溝通、學習、了解與尊重。
這些文章發表於2007至2015年之間,其中若干構思、撰寫於數度短期掛單的香港嶺南大學翻譯系。這些文章先前刊登於海峽兩岸的期刊或書籍,趁著出書之便統一格式與用語,偶爾加以必要的修潤與補充,使文字更為精確,內容更為翔實。少數幾篇因篇幅之限(如有關《希臘羅馬神話》、哈金與羅逖之文)或詮釋之異(如薩克思),原先刊出時略有刪節或更動,現已補全或改回,以本來面目與讀者見面。此外,相關照片增添了圖說,幾處補註晚近資料,並於每篇之首附加封面圖樣與書目資料,讓讀者可以一窺原貌,篇末註明出處,以利讀者檢索。
如果說本書收錄的序言、緒論與導讀是附文本,那麼綜括全書的自序就某個意義而言就是「序之序」、「附文本之附文本」,一則說明緣由,再則表明心跡,以示翻譯與筆者個人生命的重要因緣,以及在一己學術生涯中的關鍵地位。本書與《翻譯與脈絡》在理路上一脈相承,並增添在實踐上的評介推廣,用意在於連結翻譯與大眾、學院與社會。在此感謝邀稿的編者與譯者,讓筆者有機會藉由評介不同性質的翻譯文本與現象,多方位地思索翻譯相關議題,分享個人的看法,並與讀者交流。感謝李有成先生多年問學與鼓勵,黃碧儀小姐、陳雪美小姐協助整理與校訂書稿。書林出版公司蘇正隆先生一向大力支持我國的翻譯實作與研究,筆者最早由他出版的譯作《英美名作家訪談錄》是在1986年,距今整整三十年,第一本翻譯研究的專書《翻譯與脈絡》繁體字增訂版2009年由他出版,如今《翻譯與評介》又由他出版,分別呈現了個人翻譯實作、論述與評介等不同面向。因此,除了作者、譯者、編者之外,位處文化生產樞紐地位的出版者也是值得注意與肯定的,謹此致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2
-
新書84折$234
-
新書85折$238
-
新書88折$246
-
新書88折$246
-
新書9折$252
-
新書9折$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