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運無方 太極拳論秘譜匯宗

神運無方 太極拳論秘譜匯宗
定價:350
NT $ 277 ~ 495
  • 作者:何欣委
  • 出版社:大展
  • 出版日期:2016-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461105
  • ISBN13:9789863461104
  • 裝訂:平裝 / 377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套叢書共三本,分為經、論、解三編;從點、線、面、體,多角度、分層次立體解構太極拳的核心修煉秘旨,使太極拳之理、法、用,得到全景式的呈現。此編主要收錄了各派名家對太極拳之理法、體用所闡發的論述,這些精闢的論述均自實證實修、身體力行而來,乃歷代宗師一生經驗之結晶,可謂字字千金,彌足珍貴。

  本套叢書共三本,分為經、論、解三編,分別是《妙諦傳心——太極拳經秘譜匯宗》《神運無方——太極拳論秘譜匯宗》《微言大義——太極拳解秘譜匯宗》。

  經

  所謂經,路徑也、方法也,規矩準繩也。此編主要匯集了太極拳歷代宗師所傳承授受之口訣秘譜,其內容多言簡意賅,而其意蘊則微言大義,理法兼備;斯編廣納博收,抉微索引,所集內容之廣,前所未有。命名為《妙諦傳心——太極拳經秘譜匯宗》。

  論

  所謂論,論述也、闡發也,引申也。此編主要收錄了各派名家對太極拳理法所闡發之論述,這些精闢的論述均自實證實修、身體力行而來,乃歷代宗師一生經驗之結晶,可謂是字字千金,彌足珍貴;這些太極拳精論,對於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來說,必將會起到提攜引路之妙用。此編命名為《神運無方——太極拳論秘譜匯宗》。

  解

  所謂解,分解也、釋義也,乃先賢對拳經之解悟也。歷代傳承之拳經、拳論,大多皆直指真詮,其中之微言大義不經解釋,後學難明;但未經證悟,所解又未必得真,很多時候僅從文字義來理解,不一定即是太極之真意。本編彙集之論解,皆是歷代公認之太極拳宗師所闡述,以求其符合正知、正見、正論之訴求。此編命名為《微言大義——太極拳解秘譜匯宗》。

  意 義

  理法共參


  該套太極拳經、論、解匯集,三編一體,層層遞進,從點、線、面、體,多角度、分層次立體解構太極拳的核心修煉秘旨,使太極拳之理、法、訣、用,皆可透過本套叢書得以全景式的呈現,從而還原太極拳之本來面目;使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有理可循,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在日常練習中不至於蒙昧無依,趨入旁徑。

  此經、論、解三編,雖為一體,但各有側重,分別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太極拳之理法、練法、修法。同時,將各派先賢之拳論彙集一編,亦可供讀者逐一進行比對研究,互參互證,使太極拳之核心內涵更加透徹明晰,可謂是法訣俱全,真機畢現,實乃日常必備之資料,習拳悟道之圭旨。

  挽救資料

  此套太極拳經、論、解叢書,抉微索隱,鉤沉起軼,將散在各個論著裏的歷代太極拳宗師拳論均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整理和彙集,透過條分縷析地分類彙集整理,使歷代先賢之拳論資料得以眉目分明,理法兼備,顯明而直指,讀者無論是查閱抑或是研究,均可展卷而盡覽,一目而了然。

  其次,從傳承的角度來講,此經、論、解三編將歷代宗師之拳論整理彙集成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挽救和保存歷史資料,使這些珍貴的太極拳文字資料不至於隨著時間的久遠而散失,這也是太極拳在傳承發展過程中非常迫切的一件現實工作。

  所以,整理和彙集前賢之精論,對於太極拳文字資料的歷史留存,刻不容緩,意義重大。

  結 語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雖門派各別,但均各有得力。而太極拳作為一門內外兼修,煉養結合的優秀拳種,其拳理根植於我國傳統文化,伴隨著歷代前賢的傳承發揚,業已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深受各界人士所推崇和喜愛。其影響力之巨,適應人群之眾,傳播範圍之廣,可謂古今罕見。如今更是作為中華傳統武術的代表拳種,早已走出國門,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

  縱觀歷史,任何一個拳種,能夠經受住歲月的洗禮而流傳下來,最終成為一個知名的武術流派,最重要的根源和核心就是其背後的理法。而理法的形成,不僅僅取決於習武者的勤學苦練,更體現在習武者對這門武學的體認經驗與專業素養,繼而才能形成一套針對這一拳種的正確理論,並以此為基,最終濃縮為可堪參考借鑒的拳論。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歷史的久遠,太極拳這一優秀的拳種,和其他拳種一樣,在其傳承接續的過程中,也逐漸偏離了其固有的發展軌跡,以至形成如今門派林立,拳架萬別,理法蕪雜之局面。

  究其原因,固然有其歷代傳承接續過程中保守的一面,更多的則是一直以來其正確的理論體系,大多僅流傳於門內師徒之間的身傳口授,很少行諸於文字,即或有,亦皆深為秘惜,外人則更是難得一窺,是以碎金珠玉,難成牟尼寶珠一串,而在傳承接續的過程中,大量的先賢精論皆多有散失,以至於造成如今太極拳的發展似已進入了幾乎停滯不前的狀態,既無繼承,更無發展,雖愛好者眾,但大多僅流於枝葉而失其根本,漸迷其宗,漸失其真,只知其養生之效,而不知其搏擊之功,更難窺其入道之門。

  而筆者則認為,聖人無二心,太極無二道,天下太極是一家,本無二無別,所謂分別者,後人之錯用心也。理法蕪雜,必然會造成學藝不精。習拳者若其武學思想不能與祖師之論心有相契,則必難得真,所得亦必非正法。正所謂差之雖毫釐,繆之已千里也。

  而現今去古聖甚遠,又何以求其正呢?愚以為,自然應是以古聖先賢之語言為綱,字字體貼,細心體悟,以理指導其練,以練體悟其理,庶不至失其真蘊。

  基於此,筆者承擔起了彙集整理歷代太極拳宗師經、論、解之重任,利用如今資訊發達的便利條件,廣納博收,抉微索引,厘其次第,證其錯訛,匯為三編,以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參考學習之助,亦為防止這些珍貴歷史資料再次散失,挽救傳統文化的傳承接續,盡一點微薄之力。

  整理彙編此套叢書,工程可謂異常龐大。要從浩如煙海的前賢著作中,厘出其精華,其所涉資料之多,錄入工作之繁重,所費精力之巨,實非常人所能感受。有幸的是筆者在整理此書過程中,得到了很多熱心朋友的無私幫助,才使得錄入工作變得輕鬆一些。

  在此書即將付梓之際,特此對幫助過我的這些朋友致以誠摯的感謝!他們(所列名字不分先後)是江蘇無錫:陳道忠,浙江寧波:聞捷,湖北恩施:程鏖,湖南株洲:文志華,山西大同:陳越,四川自貢:林邦鑫,上海:徐強,杭州:唐諍皓,江西吉安:陳小鴻,湖南永興:周和平,浙江金華:盧金龍,廣東:李春霖、李金霖,武漢:楊帆,廣州:楊鎮澤,四川宜賓:余成,廣州:馮文斌、上海嘉定區:王永保 ,合肥:張智勇,長春:劉興鵬,合肥:吳強,河南南陽:賈國棟,江西贛州:郭小林,河北:孫利民、王崢,以及網友sufu、隨風巽、素風、浪打雲等。

  同時在這裏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太極拳授業恩師宋保年先生,感謝他一直以來對我的辛勤教誨,也正是由於先生的悉心傳授,才使我得以一窺太極拳之真傳正法,從先生所學,收穫良多,概難言表,值此書出版之機,特致銘謝!

  彙集說明

  1. 此套叢書廣納博收,是目前所見到的太極拳出版物中內容最系統,收集最完善的太極拳經、論、解彙編叢書。此套叢書的出版發行,無論是對於太極拳習練者和研究者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日常必讀叢書和學習參考工具書。

  2. 為保證本套叢書的含金量,其所收內容皆是歷史上公認之太極拳名家論述,均為正知、正見、正論,若讀者悉心鑽研,加以勤學善悟,則如有祖師親授,自可得窺太極之真諦。

  3. 本套叢書所收資料中,很多都是以前拳家秘而不宣之門內傳抄秘譜和資料,且不少資料都是首次公開,極富歷史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4. 本套叢書將歷代太極拳宗師之論述分為經、論、解三編,層層遞進,體用皆賅,條分縷析,理法兼備。使歷代散於各類資料中的太極拳經、論、解,均得到條理化、系統化的呈現,讀者無論是查閱抑或是參考學習,均會大有助益。

  5. 為了不悖原著之本意,對於一些古體字和異體字,則盡可能不做修改,以求不失其原意,但對於一些字已經形成約定俗成用法的字,則做了一定的修改,如「著」同「」、「準」通「准」、「劤」通「勁」、「體」通「体」。有心之讀者可比對參考研究。

  6. 新中國成立以前之拳家,大多誠篤務實,不重名利,亦肯平心下氣地踏實練功,所以其拳論、拳理大多從身體力行中感悟而來,無一浮詞,非常實用;所以本套叢書大多選擇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太極拳家論述為主,以求達到使讀者能夠真實受用之目的。

  7. 對於一些有爭議的優秀拳論,本套叢書則本著不設立場,不涉考據,秉承「依法不依人」的宗旨,僅收錄其內容,不參與發表過多的個人立場和看法,僅在拳論之後做出特別說明,以利於讀者自行瞭解辨析。

  8. 太極拳論過去大多在門內以手抄本的形式流通,輾轉抄寫,其中錯訛實在所難免,對於一些難以定奪孰對孰錯之字,均在其後括弧內附有其他抄本之對照文字,以供讀者對照參考。

  9. 本套叢書為了更加便於讀者參研,雖在內容上按派別來分卷,但在收錄立場上則本著不分派別、天下太極是一家的原則和共參共融的理念來進行彙集整理,所以只要是有深度、有見地的優秀拳論,均予收錄。

  10. 本套叢書雖經筆者嚴謹校勘,但限於客觀條件和本人的學識水準有限,加以手頭可供查閱資料的不足,所以在彙集整理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敬請廣大讀者朋友予以批評和指正,以利於再版時改正,以臻完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欣委


  字奮強,號逍遙散人、妙空子,居京師,業傳媒。醉心於傳統文化,久慕太極而未得明師,深以為憾。

  後因機緣巧合,偶觀武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宋保年老師演架;見其拳架小巧緊湊,摶氣內轉,起承開合,皆張弛有度;進退顧盼,均嚴謹得法;動作圓活自然,身法細膩入微。甫觀即知為太極真傳無疑,贊嘆之餘,心生欽服。遂由師兄楊理賾引薦,幸得師首肯,拜入門牆,得以一窺太極之全體大用,受教兩年,得益匪淺。惜愚資質魯鈍,未能盡悉堂奧,但求真向道之切心不改。本著尊重傳統,學思並進之原則,廣集前賢之論說,匯為三帙,以利同好共參而有得。

  若廣大太極愛好者,能於書中歷代前賢之一言、一句之精論而心有相契,並從中得益,誠愚之所願也。

  武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
  達摩易筋洗髓經內功傳人

  作者聯繫方式:
  QQ:2811529756
  郵箱:[email protected]
 

目錄

第一卷 太極拳之益
  太極拳之意義與優點 / 李先吾
  談太極拳之養身 / 董英傑
  太極拳能卻病延年 / 董英傑
  太極拳之與養生 / 陳炎林
  太極拳之與靜坐 / 陳炎林
  論太極拳在體育上之價值 / 胡樸安
  太極拳與生理衛生 / 吳志青
  太極拳有卻病延年之功及變化氣質之妙 / 吳志青
  太極拳之意義 / 田鎮峰
  太極拳之功效 / 田鎮峰
  太極拳與各種運動之比較 / 陳志進
  太極拳之品格功用 / 陳志進
  健康與武術 / 樂亶
  練太極拳之效益 / 陳微明

第二卷 太極拳之論
  太極拳發微 / 徐震
  太極徑中徑 / 向愷然
  武藝偶談 / 黃元秀

第三卷 太極拳之理
  太極拳論四篇 / 劉光斗
  太極拳內功精解
  太極門精到的堂奧
  太極門堂奧的質難
  內功要旨
  董英傑論太極拳 / 董英傑
  大小太極解
  太極虛實之解釋
  太極弓腿、坐腿之解釋
  太極拳經驗談
  陳炎林論太極拳 / 陳炎林
  論意與氣
  太極拳中氣之呼吸及運氣法
  十三勢解
  太極拳中節拿抓閉解
  吳志青論太極拳 / 吳志青
  力與勁
  沉、長、快
  中心與重心
  六合三摧說
  拳術傳薪錄 / 向愷然

第四卷 太極拳之體
  太極拳之體用論 / 楊澄甫
  太極拳之練習談 / 楊澄甫口述,張鴻逵錄
  太極拳術十要 / 楊澄甫口述,陳微明筆錄
  太極拳口訣秘傳(附序及按語) / 鄭曼青
  練習太極拳的要點 / 葉大密
  習練太極拳之要點 / 李先吾
  太極拳之要義 / 李先吾
  太極拳練法要領 / 董英傑
  學太極拳之初步 / 董英傑
  習太極拳之程序 / 董英傑
  太極拳綱要 / 喻潤川
  練習太極拳之順序與經歷 / 陳炎林
  太極拳之腰腿 / 陳炎林
  太極拳體用論解 / 陳微明
  太極拳練法的十二個基本要則 / 卞人傑
  練太極拳之經驗 / 向愷然

第五卷 太極拳之用
  太極拳械要義 / 陳炎林
  太極劍
  太極刀
  太極扎桿
  太極散手對打
  太極拳之體用論 / 黃元秀
  練拳次第方法及用法
  漫談推手之練法用法
  大捋
  散手
  練勁
  比試
  推手八法名稱釋義及其應用 / 李先吾
  論太極拳推手術 / 許禹生
  推手術八法釋名 / 許禹生
  太極拳應用推手 / 許禹生
  太極拳原理 / 喻潤川
  楊氏太極拳每式用法 / 喻潤川
  太極拳之體用詳解 / 金倜生
  練習太極拳之預備
  外部動作之預備練習
  內部運化之預備練習
  練習太極拳之注意點
  太極拳之體用答問 / 陳微明
  太極拳之單式練法
  太極拳之推手
  太極拳之散手
 



  太極拳為中國最為著名的內家拳之一,具有極好的養生與技擊效果。其既是拳術,又是道功,歷來為武術愛好者、文人、乃至道門中人所喜愛,時至今日,更成為大眾養生健身之法寶。

  太極拳源自太上玄門,肇始於三豐祖師,流於陳家溝,後經楊露禪宗師弘揚於京師,始廣為世人所知。其後再經武禹襄、李亦畬二位宗師發明理法,可謂圓滿無暇。

  太極拳傳承至今,已有數百年之歷史。在漫長的傳承、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陳、楊、武、吳、孫、趙堡等眾多流派,其派別、架勢雖然眾多,但莫不遵循「以柔克剛、運柔成剛」之理,這其中太極拳論的導向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試觀各派太極,從其淵源流別上可以看出太極拳的形成、演化過程。陳式太極是較為古老的一個流派,依然保存著大量少林和長拳的影子,比如震腳、跌叉、躥蹦跳躍等,體現了中國武術由外家向內家的過渡狀態。這是太極拳形成和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

  楊式太極拳,源於陳式太極,經過三代人的傳承、定架,形成了注重鬆沉、舒展、綿柔的特點,其行功平緩、勻速,勁力如綿裏裹鐵,且剔除了跳躍、震腳等外形較為剛猛的動作,改大槍架為虛實相間的虛步與弓步,邁步如貓行,可謂太極拳發展的第二個里程碑。

  武式太極拳,則素以法度嚴謹,架勢小巧,轉換靈活,外小內大著稱,較之各家太極,更注重理論之參究,例如傳世之《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十三勢行功心解》《五字訣》《撒放秘訣》等,皆出自武、李之手。武式太極對於太極拳理法之完備,可謂厥功甚偉,是太極拳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

  其後,再由楊式太極演化出偏於柔化的吳式太極拳,由武式太極拳演化出融太極、八卦、形意為一體的孫式太極拳,太極大家庭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太極拳數百年的演變中,各派歷代宗師留下了豐富的拳理拳論著作,其文約、其義深,且多為經驗之談,可謂研習太極之寶貴教程。然各家拳論歷來散見於各類書籍而少見彙集,實不便太極修行者查閱、研修。今有武式太極拳葛順成一脈之門人何君欣委,匠心獨具,以大願力,歷經數載,收集太極各派之拳理拳論善本、古本,復歷數月之善巧彙集、嚴謹校對,修正其中舛誤,始成今日之《太極拳經秘譜匯宗》《太極拳論秘譜匯宗》和《太極拳解秘譜匯宗》三部曲。此三部曲,可謂將民國以前之各派拳論著作收羅殆盡,堪為太極拳之百科辭典。

  何君欣委,治學嚴謹,其於道學、佛學乃至易筋洗髓經皆有較深研究,此次匯總之《太極拳經、論、解秘譜匯宗》,則更顯其修為。此三部曲,既可作為太極愛好者練習之理論依據,又可成為太極研究者收藏研究之寶貴資料。是書之出,或可成為太極愛好者人手一本之必備參考書。

  最後,希望此三部鴻篇巨著能為廣大太極愛好者帶來幫助,為太極拳界添一異彩。是為序。

武式太極第六代傳人
程式八卦掌第七代傳人 楊光(理賾)
全真伍柳仙宗傳人

自序

  術可傳乎,必得之於明師,身教言傳,庶幾可得其真意。藝可成乎,必勤於苦練,方可如春起之苗,未見其增,日有所長。道可證乎,必印之於先賢,按圖索驥,理法方可通融無礙,不至於趨入旁徑。

  太極拳者,體陰陽,運五行,察八卦,順乎自然之理,合乎虛無之妙,後天逆運,返乎先天之神技也。歷來皆口授身教,罕有文字問世。竊察其因,則有二端:其一,歷來習武者少能通文,是以雖心中默識,下筆則難以成文,故無法言其精微,此其一也;另古人保守,惜藝如金,拳論乃先賢畢生之心得,非遇載道之器則不輕易示人,知音者稀,自然傳之不廣,此其二也。如是者,斯技拳論歷來罕有傳播者,及至武派太極開山祖師武禹襄先生將得之永年鹽店之王宗岳拳論公之於世,方是太極拳有系統文字之始,亦造就了太極拳別開生面之春。

  考武禹襄宗師乃學富五車之飽學之士,喜文更好武,先得趙堡陳清萍授以真訣,同時又參以王宗岳拳論遺文,潛心默識,孜孜以求,精研斯技,融而化之,功夫遂臻入化境,終成一代太極宗師。是以效仿先賢,將一生精研之心得撰以成文,流傳後世,可謂是厥功至偉也。後習太極者,不論門派,均將其拳論奉為圭旨,研而習之,寶而珍之。宗師後傳之李亦畬、李啟軒諸公則接續其道脈,進一步對拳論擴而充之,增演妙諦,以廣流傳。而其他各流派宗師亦多有拳論傳世,殫精竭慮,闡述斯技之精微,各有得力,功莫大焉。

  拳論乃前輩先賢一生體悟之結晶,歷代宗師結集時無不精益求精,字字珠璣,點滴均從身體力行中感悟而來,可謂是慎重至極,無一浮詞,是以一字不可妄加,一字不可妄改。吾遍觀坊間諸譜,亥豕魯魚,錯訛百出者有之,次第顛倒者有之,胡亂篡改者有之,是以碎金珠玉難成牟尼一串。殊不知,技藝之精微妙義,差之雖毫釐,失之已千里,可不謹而慎乎?
無奈年代久遠,原傳譜文在歷代傳抄授受中均有散失,欲求其正,何其難也。但若順其自然,長此下去,歷代先賢凝聚心血之精論,必將愈傳愈歧,最終會流散於無,誠可惜也。

  有鑒於此,愚不懼資質魯鈍,廣搜各派秘譜,並參以坊間流傳之較精版本,相互比對參照,改其錯訛,厘其次第,經數月精校,終至雅而可觀,特結集成冊,出版印行,以永流傳。得斯譜加以勤學善悟,則如有祖師親授,按圖索驥,潛心默識,理法並舉,日久功深則必臻大成,斯不負歷代宗師之拳拳苦心於萬一。是為序。

武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
達摩易筋洗髓經內功傳人
何欣委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77
  2. 新書
    79
    $277
  3. 新書
    85
    $298
  4. 新書
    9
    $315
  5. 新書
    9
    $315
  6. 新書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