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譜釋義: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

太極拳譜釋義: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
定價:432
NT $ 432
  • 出版社:大展
  • 出版日期:2020-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463159
  • ISBN13:9789863463153
  • 裝訂:平裝 / 431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任何歷史傳統都是不可能真正斷裂的;特別是宋明以降,武術已經完全從兵技巧中分化獨立出來,開始有了拳法和器械的專著和專篇。明清以來,則開始有了綜合操作理論的哲學化成熟拳理著作,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則是舞陽鹽店發現的(王宗岳)《太極拳譜》。

  本書透過對《太極拳譜》所載文本理論內容的文化學分析,不但可以為初學者提供一個助學的拐棍,可以為掌握這個拳譜的理論和文化價值提供參照,而且還可以為探究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提供某種啟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阮紀正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退休研究員,男,1944年生,廣東中山沙溪聖獅村人。1957年起自學習武,1959年初改練太極拳,為民間知名業餘太極拳師。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曾長期在47軍農場和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勞動鍛鍊,當過農村基層幹部、縣五七幹校教員,又從事過水稻雜交制種等工作,並當過縣民族中學教員。

  1980年12月調回廣東從事建材技工教育,又曾兼職廣州武術館教練、廣州精武體育會太極拳總教練等,曾任中國武術學會第二屆委員、廣州體育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體育史分會顧問,廣州武術協會顧問、佛山武術協會名譽會長,並兼粵、港多個武術團體顧問;1984年底因武術提供機遇「專業歸口」調廣東省社科院從事理論研究工作,曾任哲學原理研究室主任並聘為哲學研究員,還兼廣東省哲學學會、廣東省系統工程學會等多種學術團體理事。

  2004年退休後,轉本院老專家工作室工作,並一度受聘為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教授和廣東省政府參事、暨南大學中印比較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等。現已全面退休,但仍掛名廣東省儒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老子文化學會顧問,仍掛常務理事、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國學教育促進會副會長等。
 

目錄

序:煙雨看透是青山—余功保
序論:以技體道—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
第一章・論「神」:《太極拳論》—陰陽之母
第二章・論「形」:《太極拳釋名》—八門五步
第三章・論「體」:《十三勢歌》—意氣內煉
第四章・論「用」:《打手歌》—就勢黏走
附錄:風骨氣概—與太極拳研究家阮紀政的對話
修訂版後記

 
 



煙雨看透是青山—余功保


  在中國禪宗的公案中,有一則著名的論述認知境界的說法,即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所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徹悟之時,「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這既是禪修的境界,也被認為是人生的三個境界。

  其實,太極拳的習練、研究,也同樣可依照這三個境界來認識、感悟。

  初學太極拳,我們所接觸到的一招一式,清晰明確,拳就是拳,規律性很強,依照拳的規則練拳,中規中矩,即為「學會」,此時「看拳是拳」。進一步深造,逐漸感悟到招式之外的許多東西,對每一練法、要領,在不同階段體會有所不同,對傳統的拳理、拳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析,自己讀來,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認知,於是拳有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拳又不是拳」了,這一階段會產生很多的困惑、迷惑。這種「惑」便是進步的台階,就是有了自己的感悟,拳由別人的東西練成了自己的東西,此即為「學好」。

  到了第三階段,對許多疑惑有了答案,或有了自己的解決方法、思路,原來看似複雜的「紛紛擾擾」,都變得簡單了,即為「學成」,「看拳又是拳」了。

  一般學拳的人都能達到第一種境界。一部分人透過努力,勤奮鍛鍊,用心思索,也能實現第二種境界。但要體驗到第三種境界的妙處,並非所有習拳者都能有此「造化」。需要有好的老師指導,有對拳的「悟性」,有堅持不懈地長期鍛鍊等諸多條件的合成,其中一個重要的有效因素,就是研讀好的、高水準的太極拳研究著作。

  阮紀正先生所著的《太極拳譜釋義—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就是這樣一本值得學拳者閱讀的書。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太極拳古典拳論和太極拳思想的書,而且研究的是太極拳歷史上最為著名、最為重要的典籍,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並且以此為核心,對中國太極拳的理論體系進行了全面解析。應該說,這是一項難度性較大的工作。所以長期以來,很少有人進行如此全面的精細探考,現在阮紀正先生得以實現這一課題的研究,並將成果問世,對太極拳研究是具有很積極的意義的。

  太極拳是一種知性技術,要完整、精準地把握它,除了技術要領的理解之外,要有一定的理論修養。研究古典拳論無疑是一種提高理論修養的良好途徑,也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途徑。

  但古典拳論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難點:

  難點之一,是語言問題。古今文字有一定差異,古文字的一字多義,一些字對今天的閱讀者來說還存在一定的歧義等,都會給當代人閱讀古典拳論帶來一定的障礙。難點之二,語境問題。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背景中,含義有了變化。在拳論中,某些詞也具有了特定的指義,如果不瞭解太極拳的特性,不熟悉太極拳的語境,在理解上可能產生偏差。難點之三,語義問題。文字表面上的含義,和它所蘊含的拳學精義,往往不是簡單的對應,望文生義就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難點之四,語感問題。就是太極拳論的書面語言與具體的技術規範之間的對應與感受。

  太極拳論來源於實踐,並非空洞的泛泛之論,而是具有確切的實際意義,是在習練中有「感」而「應」,將書面語言與實踐操作準確貫通,這不僅要求閱讀者、研究者有較高的理論素養,還要有深刻的實踐體會。

  王宗岳太極拳論研究類似於數論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既易又難。

  易者,凡練拳者,到處都是說王宗岳拳論者,已被說濫,乃至流俗。無論怎樣都能說出點東西。

  難者,正因為已經流俗,若能雅,說出自己的東西,就很不容易了。它是最基礎,卻又是最艱深。

  研究王宗岳太極拳論較之其他拳譜面臨更多的難點。

  阮紀正先生經由多年的積累,突破了許多障礙,克服了諸多的難點,呈現了一本完整的太極拳研究佳作。

  紀正先生是我的學長,他1968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在他身上依然看到濃郁的北大學人的風骨氣概。

  與紀正先生初次相識是1989年,在成都體院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武術科學論文研討會上。那也可稱得上是一次群賢畢至的「武林學術盛會」,參會的許多人後來都成了武術界學術研究上獨當一面的權威。紀正先生的武術研究論文《試談太極拳的文化學研究》備受矚目,作了大會報告,並獲優秀論文獎。因為是北大校友,自然交流多些,談到很多武術研究方面的觀點、課題,印象中那是非常流暢的對話。

  其後多年中,無論是見面的交談,還是電子郵件的往來,對太極拳研究的許多方面我們都進行了廣泛的溝通,而在這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紀正先生對太極拳的「深情」。

  太極拳研究不是紀正先生的本職工作,也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功利」的收穫。但他始終對太極拳傾注了滿腔的熱情,並且將自己的許多精力、時間投入其中,數十年不輟,其用心之專,涉獵之廣,恆持之久,即使是武術專業人員也比較罕見。在青年時期學習太極拳時,他遍訪百家,廣會名手,練套路,練推手,嘗試各種流派的太極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拳師」。

  ●武者阮紀正

  我以為,太極拳是一種至情至性之道,非性情中人,難以契合其中的堂奧。「情」到深處,金石為開,方可登堂入室。浮光掠影,只能是空中樓閣或過眼煙雲,不識廬山真面目。

  阮紀正先生正是一位執著追求太極之道的性情中人。

  每次從他飛揚縱論太極理法時熱烈的眼神,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熱情的勃動,他把太極拳融匯在了他生命程序之中。正因為他感受到了太極拳帶給人生命的歡愉與價值,他也就發自內心地將其向社會推介,使之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這已是一種文化責任感。《太極拳譜釋義—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即凝聚濃縮了他的熱情與才學。

  ●學者阮紀正

  2007年底,他的一本社會科學著作獲得全國性的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優秀獎,他來京領獎,並交給我這本《太極拳譜釋義—太極拳理的文化學分析》最後的定稿,囑我寫序。

  我仔細拜讀後,覺得這是一本少見的太極拳學術研究力作。不僅是該書的研究結論,也包括其中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值得廣大太極拳研修者學習、借鑑。

  ●研究太極拳如同看一幅中國山水畫

  遠觀,鬱鬱蒼蒼,遼闊浩蕩;近看,線條飛揚,起承轉合。然其中虛實表裏的明晰,不僅要用眼,更要用心。

  太極拳的研究,如透過煙雨看青山,既要有遠觀的整體性把握,有宏觀性的大思維,更需要走進去的切入,只有走進去,才能見真面目。這就需要有「實作」的體驗與體悟。

  紀正先生正是這樣一個具備了對太極拳研究大思維和實作能力的學者。如此,才能做得起、做得好這篇文章。他在本書中藉助王宗岳《太極拳論》為理論支點,但又並不侷限於該論本身,而是縱論了與之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特別是其中關於生命智慧的核心內容。這就使這本書具有了更廣泛的文化意義。

  太極拳的發展近些年來取得了很大成就,相比較而言,太極拳的研究還有很多需要開拓的地方。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能「守中」,要「靜氣」,我始終認為,從事太極拳的研究沒有靜氣是難以做好的,不能以功利之心來作太極拳的研究。紀正先生就是一位能沉下心來,凝神靜氣從事研究的人,「守中」就是要保持學術上的獨立性,能堅持自己的學術觀點,當然這種觀點是以科學的論證分析為基礎的。學術也是要講究「氣節」,不為名利、權貴、小集團利益,而是為學術的科學與真實。讀此書我們更感受到作者的這種追求。

  這本書凝聚了阮紀正先生很多的心血,精益求精,他曾多次將修改的書稿發給我進行討論,也使我成為最早的受益者。

  我想,阮先生這本書是看透太極拳這座山的望遠鏡、顯微鏡和放大鏡。願更多讀者透過本書的閱讀更清晰認識太極拳,獲得一條入得青山採寶歸的通道。
 
余功保於北京
(本序作者余功保是中國著名的武術文化研究專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