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燕趙自古多俠士,也許是地靈人傑,風水使然吧!廣府楊家得武當嫡派太極拳,薪火相傳,聲震華夏,名垂宇內,沒有楊家於京都首傳太極,就沒有今天的太極拳盛世,經各支系傳人的不懈努力,交相輝映,蓬勃發展,使太極拳成了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文化代言,成為一張靚麗名片,一朵絢麗的奇葩。
太極一詞源自《易經》,是指陰陽二氣的平衡統一。何為陰陽二氣?老陰老陽者水火也,少陰少陽金木也,土居中宮本陰陽,構建成五行四相陰陽二氣的太極系統。
拳者權也,權衡之術。顧名思義,太極拳術是在太極系統的理論指導下,外引肢節筋骨,內導經穴氣血,從而達到人體陰陽二氣的平衡,人體自身的陰陽平衡,成一小太極狀態,進而達到與環境與社會的陰陽和諧,形成一個大太極,是故陰陽平和是太極拳修煉之主旨,非圖恃武逞霸也。
張三豐祖師云:「欲令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為作技擊耳。」
在太極拳楊系第五代傳人中,有一位功高德厚的人,他就是楊家太極拳第四代宗師振基公的高徒—胡貫濤師父。古云:口傳一人,書教萬世,胡師父發心廣傳太極正法,著書立說,他所寫的《楊振基傳太極拳內功心法》一書,將楊氏太極拳門內秘傳的內功、無極功、築基功、周天功、渾圓功等首次公開,述前人之不述,為後世太極之梯航明燈,是師承秘法並理論與實踐的結果。
在太極拳發展史上,由於諸多原因,形成傳拳不傳功之規,雖然拳架傳播很廣,然於內功之法少數人得傳,基本上是家族內傳。
胡師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特殊的環境因緣,終得楊家太極內功之骨,擅化發透勁。其所傳授的太極拳具養生與實戰並重的鮮明特色,不但能正確地詮解太極拳譜,並將其拳術體系演練得淋漓盡致,當世高手也。
吾自幼好武慕道,廣涉武當內家龍門派、太乙門、松溪丹派、太和門、二儀門諸派武藝,於甲午春月在武當山五龍宮清修期間,遇華山派李萬茂道長訪武當,與其一見如故,切磋交流武功、醫道和易圖玄機,相談甚歡,後應道長之邀下山訪太極拳於廣府城,並引薦我認識胡師,得胡師開示太極理法,並親演太極拳術,觀其拳架湧、壯、飄、透,大拙藏巧,與世俗之太極操絕然不同。
後又與我搭手,吾被一股強大的渾圓內勁籠罩,不敢妄動,大感不妙,知今日遇到高人,遂誠心執弟子之禮求教,蒙師不棄,首開山門,忝列門牆,稍窺太極拳法之堂奧。
太極內功,是太極祖師智慧的結晶,是楊家幾代傳人無私奉獻的結果,是胡師父練武一生的心血。書成,師問序於我,吾不擅文,但為弘揚太極文化而不揣文才之淺陋,濡筆書之,是為序。
詩云:「武當內家太極拳,養生技擊震武壇。楊氏誠心守衣缽,承上啟下功千秋。」
武當全真龍門十九代玄裔
武當松溪丹派十三代傳人
林圓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