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全亮
自幼酷愛武術,習練多種拳法。20世紀70年代先后師從八卦掌名家李子鳴學習梁式八卦掌、太極拳名家王培生學習吳式太極拳。2005年創立「北京大興鳴生亮武學研究會」,現在全國及海外已設有48個輔導站,8個分會。2009年和2014年,分別主持申報吳式太極拳(北派)成為北京市市級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先後出版了8部太極拳、八卦掌方面的專著,發行光盤20碟,發表論文、文章300余篇。現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大興區武術協會名譽會長,《武當》雜志顧問。曾擔任央視《武林大會》傳統武術擂台賽專家評委、總裁判長,央視「武林盛典」訓練營主教練等。
張全亮
自幼酷愛武術,習練多種拳法。20世紀70年代先后師從八卦掌名家李子鳴學習梁式八卦掌、太極拳名家王培生學習吳式太極拳。2005年創立「北京大興鳴生亮武學研究會」,現在全國及海外已設有48個輔導站,8個分會。2009年和2014年,分別主持申報吳式太極拳(北派)成為北京市市級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先後出版了8部太極拳、八卦掌方面的專著,發行光盤20碟,發表論文、文章300余篇。現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大興區武術協會名譽會長,《武當》雜志顧問。曾擔任央視《武林大會》傳統武術擂台賽專家評委、總裁判長,央視「武林盛典」訓練營主教練等。
目錄
吳式太極拳的源流與發展
太極拳的起源
吳式太極拳的奠基與定型
南吳北王
吳式太極拳(北派)的四個里程碑
我與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概要
吳式太極拳(北派)的內容和特點
吳式太極拳的健身與技擊原理
吳式太極拳六原則
吳式太極拳的文化價值
傳統吳式簡化太極拳10 式
吳式太極拳的基本動作
10 式名目
動作圖解
傳統吳式簡化太極拳18 式
18 式名目
動作圖解
傳統吳式簡化太極拳28 式
28 式名目
動作圖解
附錄
傳統吳式太極拳十五論
受益者的回聲
太極拳的起源
吳式太極拳的奠基與定型
南吳北王
吳式太極拳(北派)的四個里程碑
我與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概要
吳式太極拳(北派)的內容和特點
吳式太極拳的健身與技擊原理
吳式太極拳六原則
吳式太極拳的文化價值
傳統吳式簡化太極拳10 式
吳式太極拳的基本動作
10 式名目
動作圖解
傳統吳式簡化太極拳18 式
18 式名目
動作圖解
傳統吳式簡化太極拳28 式
28 式名目
動作圖解
附錄
傳統吳式太極拳十五論
受益者的回聲
序
序
因與張全亮先生多年朋友的關係,在他的這本《傳統吳式太極拳入門訣要》付梓之前,我便見到了這本書的原稿。張先生的意思,無非是想讓我看完之後提些意見以便修改;而就我而言,則是沾了近水樓台的光,得以先睹為快。
看完之後,我覺得應該寫點什麼,把我對張全亮先生的一些了解和我看完這部書稿後的一些感受告訴讀者,以期為朋友們閱讀本書和學習吳式太極拳提供一些幫助。
對於張全亮先生,即便沒有讀過他的書,只要您是武術、特別是太極拳愛好者,恐怕多少都會對他有些了解。在眾多的報紙雜誌和電視節目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寫的文章或關於他的節目。而他所傳承的吳式太極拳,2009 年和2014 年先後被評定為北京市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這一切充分說明,張全亮先生的確是當代中國武林一個有很大影響力的重量級人物。
張全亮先生的成就,我以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他本人功夫上的造詣,一個是他在傳承和發展中華武術方面的突出貢獻。關於這兩方面的內容,我不想多說,因為各位所了解的,也許一點兒都不比我少。這裏,我只想和朋友們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張全亮先生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
說到張全亮先生成功的原因,我突然想到了張先生早年的一件事。那時,他還是個青年,在他的家鄉北京大興農村當黨支部書記。那裏的土地,是數十年來永定河決口的泥沙淤積而成的,下面如同篩子眼兒一般,無論給莊稼澆多少水、施多少肥,很快就會滲漏無遺。這對莊稼的生長十分不利,所以長久以來,全村人都靠吃國家供給的統銷糧過日子。為了解決這個漏水漏肥的問題,張全亮費盡了心思,最後想出了壓住「草雞毛」(透過植樹造林、打井灌溉把見風就起的流沙穩住)、削平「駱駝背」(把高低不平的沙丘推平)、堵上「篩子底」(改良土壤解決沙地漏水漏肥的問題)等辦法,帶領鄉親們解決了這個近20 年都解決不了的難題。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個神話,為此,張全亮先生還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執著、勤奮、刻苦、善於思考和總結,這是張全亮先生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我認為,這還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什麼?就吳式太極拳而言,開始時是出於對武術的癡迷、酷愛,而後來,則是出於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中華傳統文化的強烈責任心!因為如果沒有了這些,便沒有了動力;而沒有了動力,執著、勤奮、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等等,一切一切都將無從談起。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才會知道,我們要具有怎樣的精神、怎樣的態度、怎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地把太極拳學好、練好。
這一點,是我首先要告訴各位朋友的,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
現在,我再來說說張全亮先生在本書中所介紹的三個套路。
這三個套路,有的是在傳統套路的基礎上去掉了一些式子,然後再按照原來的先後順序重新組合到了一起,每個式子的動作都原封未動;有的則是抽取現成的式子組合而成的
全新的套路。所以,這些簡化後的套路,仍然是傳統套路,我們仍將其稱為傳統太極拳。
張全亮這樣編,完全是為學拳者考慮。首先,它好學,幾天就能學會。這就可以讓學拳者能夠很快地入門,並對學練太極拳產生興趣, 避免以往學了幾年還不知太極為何物的情況。拳諺有「十年太極不出門」之說,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另外,這幾趟拳,每趟認認真真練下來都不過幾分鐘的時間。所以,有時間就多打兩趟,沒時間就少打兩趟,還可以利用零散時間抓空來練。這就為那些實在難以抽出大塊兒時間練拳的人解決了難題。所以,我們實在應該為這樣的創編叫好。
這三套拳,一套比一套難度大。一套一套學下來,我們便會一步步入門,而後一步步登堂、一步步入室。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如果不是有幾十年學拳、練拳、教拳的經驗,是不可能創編出來的。這三套拳既然存在著這樣的關係,所以,朋友們一定要一套一套挨著練,不能「跳級」,一定要打好基礎再說。
張全亮先生是個責任心極強的人,本書的編寫過程,再一次說明了這一點。比如說,某個拳式,開始時是用六段話、六張圖片來說明,反覆推敲之後,如果覺得讀者可能還會有不清楚的地方,他就會再增加上兩段話、兩張圖,直到認為讀者不再有閱讀的困難時為止。要知道,這樣的地方,可不只一處啊!對於一個70 多歲的老人來說,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看張先生的稿子,我時不時會因他的這種認真而感動。他的這種認真,增加了我對他所講道理的信任和所傳授功夫的喜愛。
上面的這些,算是我的讀後感吧。希望它能對朋友們閱讀本書和學習吳式太極拳有些實際的幫助。
因與張全亮先生多年朋友的關係,在他的這本《傳統吳式太極拳入門訣要》付梓之前,我便見到了這本書的原稿。張先生的意思,無非是想讓我看完之後提些意見以便修改;而就我而言,則是沾了近水樓台的光,得以先睹為快。
看完之後,我覺得應該寫點什麼,把我對張全亮先生的一些了解和我看完這部書稿後的一些感受告訴讀者,以期為朋友們閱讀本書和學習吳式太極拳提供一些幫助。
對於張全亮先生,即便沒有讀過他的書,只要您是武術、特別是太極拳愛好者,恐怕多少都會對他有些了解。在眾多的報紙雜誌和電視節目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寫的文章或關於他的節目。而他所傳承的吳式太極拳,2009 年和2014 年先後被評定為北京市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這一切充分說明,張全亮先生的確是當代中國武林一個有很大影響力的重量級人物。
張全亮先生的成就,我以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他本人功夫上的造詣,一個是他在傳承和發展中華武術方面的突出貢獻。關於這兩方面的內容,我不想多說,因為各位所了解的,也許一點兒都不比我少。這裏,我只想和朋友們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張全亮先生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
說到張全亮先生成功的原因,我突然想到了張先生早年的一件事。那時,他還是個青年,在他的家鄉北京大興農村當黨支部書記。那裏的土地,是數十年來永定河決口的泥沙淤積而成的,下面如同篩子眼兒一般,無論給莊稼澆多少水、施多少肥,很快就會滲漏無遺。這對莊稼的生長十分不利,所以長久以來,全村人都靠吃國家供給的統銷糧過日子。為了解決這個漏水漏肥的問題,張全亮費盡了心思,最後想出了壓住「草雞毛」(透過植樹造林、打井灌溉把見風就起的流沙穩住)、削平「駱駝背」(把高低不平的沙丘推平)、堵上「篩子底」(改良土壤解決沙地漏水漏肥的問題)等辦法,帶領鄉親們解決了這個近20 年都解決不了的難題。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個神話,為此,張全亮先生還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執著、勤奮、刻苦、善於思考和總結,這是張全亮先生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我認為,這還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什麼?就吳式太極拳而言,開始時是出於對武術的癡迷、酷愛,而後來,則是出於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中華傳統文化的強烈責任心!因為如果沒有了這些,便沒有了動力;而沒有了動力,執著、勤奮、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等等,一切一切都將無從談起。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才會知道,我們要具有怎樣的精神、怎樣的態度、怎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地把太極拳學好、練好。
這一點,是我首先要告訴各位朋友的,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
現在,我再來說說張全亮先生在本書中所介紹的三個套路。
這三個套路,有的是在傳統套路的基礎上去掉了一些式子,然後再按照原來的先後順序重新組合到了一起,每個式子的動作都原封未動;有的則是抽取現成的式子組合而成的
全新的套路。所以,這些簡化後的套路,仍然是傳統套路,我們仍將其稱為傳統太極拳。
張全亮這樣編,完全是為學拳者考慮。首先,它好學,幾天就能學會。這就可以讓學拳者能夠很快地入門,並對學練太極拳產生興趣, 避免以往學了幾年還不知太極為何物的情況。拳諺有「十年太極不出門」之說,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另外,這幾趟拳,每趟認認真真練下來都不過幾分鐘的時間。所以,有時間就多打兩趟,沒時間就少打兩趟,還可以利用零散時間抓空來練。這就為那些實在難以抽出大塊兒時間練拳的人解決了難題。所以,我們實在應該為這樣的創編叫好。
這三套拳,一套比一套難度大。一套一套學下來,我們便會一步步入門,而後一步步登堂、一步步入室。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如果不是有幾十年學拳、練拳、教拳的經驗,是不可能創編出來的。這三套拳既然存在著這樣的關係,所以,朋友們一定要一套一套挨著練,不能「跳級」,一定要打好基礎再說。
張全亮先生是個責任心極強的人,本書的編寫過程,再一次說明了這一點。比如說,某個拳式,開始時是用六段話、六張圖片來說明,反覆推敲之後,如果覺得讀者可能還會有不清楚的地方,他就會再增加上兩段話、兩張圖,直到認為讀者不再有閱讀的困難時為止。要知道,這樣的地方,可不只一處啊!對於一個70 多歲的老人來說,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看張先生的稿子,我時不時會因他的這種認真而感動。他的這種認真,增加了我對他所講道理的信任和所傳授功夫的喜愛。
上面的這些,算是我的讀後感吧。希望它能對朋友們閱讀本書和學習吳式太極拳有些實際的幫助。
人民體育出版社資深編輯 李建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折$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