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隻腳
- 作者:Richard M. Cohen
- 譯者:朱恩伶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06-08-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059328
- ISBN13:9789867059321
- 裝訂:平裝 / 26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歡迎來到我的世界。我這世界裡有夢想,有一些病痛,還有一份打算用我自己的方式面對人生的堅定決心。
病魔在作者二十五歲那年來拜訪他,當時他是個年輕有為的電視新聞製作人,前途不可限量。青春正盛,事業伊始,作者卻必須展開與疾病的搏鬥,一戰便是三十年。他帶著疾病,念完新聞碩士課程,進入競爭激烈的新聞事業,前往中東採訪戰地新聞,追求愛情,完成自己。
他這趟人生過程是一個接受疾病、面對真相的考驗。
作者簡介
理查.柯恩(Richard M. Cohen)
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和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資深製作人,三度榮獲艾美獎以及無數新聞獎項。柯翰同時也是《紐約時報》〈保健版〉的撰稿人,目前與家人住在紐約市郊。
譯者簡介
朱恩伶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曾任《中國時報》記者、《誠品閱讀》主編,近年專事翻譯。譯有《她——身體的故事》(女書)等二十餘本書。
有時候,看起來我彷彿是靠著做白日夢度日的。我坐在曼哈頓最靠西邊的辦公室裡孜孜不倦地寫作,目光卻不時飄向遠方,越過樹梢和公路,凝望著赫德遜河,看平底載貨船吃力地逆流前進,溯河而上。我太了解那種感覺了,這段漫長的航程費力吃緊,任憑誰都受不了,人生何嘗不是一段負重逆流的奮鬥旅程!
我的臉整天都緊貼著電腦螢幕,我的背因為長時間彎腰駝背感到僵硬痠痛。保持這個尷尬可笑的坐姿實在迫不得已,因為我已經是個如假包換的盲人了,只有臉頰貼著螢幕我才能看得清楚,也才能工作。
我雖然偶爾偷瞄一下河面上的過往船隻,其實只有在心底我才看得見它們賣力前進的模樣,那些微小的細節在心靈深處變得栩栩如生。我的視力只是麻煩的開端,不聽使喚的四肢,和日漸麻木的身軀,才更進一步把日常小事變成艱鉅費力的不可能任務,逞強只會越幫越忙。
說來雖然奇怪,我確實熱愛我的人生,這是一個憑空幻想的作家胡謅不來的。我的人生在好久以前就走上一條人跡罕至的岔路。我是個新聞工作者,一個正在療養的全國聯播網電視新聞製作人,不過近來我更偏好寫作和教書生活,連過一天算一天按日計酬打零工也頗教人滿意。
我也是個有家室的人,我有個風趣可愛的妻子,她說起話來宛如連珠砲,她的名字叫做美樂蒂。看過《觀點》(The View)電視談話節目的人都認得她,美樂蒂就是坐在你家螢幕左邊那一位。美樂蒂.維耶拉(Meredith Vieira)是個剛剛嶄露頭角的明日之星,這個女人能言善道,在家裡更是風趣幽默。
我們有三個棒極了的小孩,他們對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看法。可別小看了班、蓋博和莉莉的影響力,我想是他們催白了我們的頭髮,又讓我們保有赤子之心。不過,還有一個不可抗拒的情況是我們全家人都必須要面對的,那就是我的健康遭透了,這個情況已經變成家裡每個成員的負擔,因為疾病本來就是全家人的事。
過去三十年來,我一直在跟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作戰。這種毛病干擾了我所做的每件事,也影響了我全身,從頭到腳都不放過。慢性病折磨人的痛苦指數雖然不高,早晚還是會造成傷亡。雪上加霜的是千禧年底,我又突然遇上另一個更殘暴兇猛的對手,結腸癌在一年之內兩度向我開火,進一步重挫了我的生活品質。
我變成了一塊專門吸引麻煩的磁鐵,生活在危險邊緣,無論對誰來說,這都是個危險的處境。這段人生經驗讓我多上了一課,過去我並不認識「cope」(應付並嘗試克服難題或困境)這個動詞,現在我對它再了解不過了。
三十多年前,大學剛畢業,我就在一個晴朗的春日抵達首都華府,暖洋洋的春風讓我產生一種健康幸福的感覺,感到信心滿滿,以為前途無量。可是好景不常,不到三年的光景,正當我的電視新聞記者生涯乘著水門事件的颶風扶搖直上時,我卻被自己的健康風暴所吞沒。病魔在二十五歲那年來造訪我,至今始終不曾離去。
我的世界突然天搖地動,人生旅程的風景和地形一夕變色,原本光明遠大的坦途,瞬間轉進蜿蜒搖擺的小路,把我從新聞編輯室推進手術室,然後再推入反覆咀嚼生命意義的境地。以前跑新聞時我的生活重心是驚天動地的世界大事,如今卻只為了維持個人的生命就傷透腦筋。
三十年來我努力搶救自己的生命,奮力把它從病魔的手中奪回來,這段過程我拚命爭取身體的掌控權,也不斷調整自己的視野。我在最熾熱的生命鎔爐裡鍛鍊過生存的技巧,我學到的心得是,現在的我比過去更堅強,適應力也更好,這是當初始料未及的事。我的視力不良,身體嚴重受損,這些都是多發性硬化症造成的損害證明。而結腸癌留給我一文不值的內臟,連破銅爛鐵都比不上。然而我的身體雖然越來越虛弱,我的鬥志卻越來越高昂,偶爾還意興風發。
我的臭皮囊並不是只有肌肉和神經而已,肉體這些線路雖然讓我的夢想短路,但我是誰,我的身分是什麼,這些全都歸我的頭腦管轄。我的存在就是從這個堡壘、從我的指揮站成形的。疾病的子民身心飽受病痛摧殘,懂得什麼叫失望。我們經常被病魔圍攻,這場戰爭我們既要奮力抵抗身體遭受到的襲擊,也要保衛腦袋的主控權。
跟病魔打心理戰有兩條陣線:一條是頭腦的戰場;一條是內心深處。我們一定要懂得保持高昂的鬥志,在這方面我遠比過去堅強。面對病魔的態度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武器,向來都奏效。心煩意亂的時候,一定要努力保持正面的念頭。我總是跟自己進行小規模的戰鬥,拚命遮住我的眼睛,不讓自己瞧見鏡子外那個日漸孱弱的刺眼身影。
自憐是毒藥,我可沒有時間同情自己,我得努力為我的未來奮鬥,我拒絕成為受害者。我們常常對自己的囚牢視而不見,把鐵窗和高牆視為理所當然。有時候這間牢房還是我們自己蓋出來的,我們甚至還加高倒鉤的鐵絲網。膽怯往往讓我們作繭自縛。
疲倦時我通常只要嘆口氣,聳一聳肩膀,輕輕說聲「我還可以寫本書」就好了。所以啦,我就真的寫了一本書。這是我「身不由己」的回憶錄,這是我對這個重要主題「反求諸己」的一次嘗試。我不寫痛苦,那未免太枯燥乏味了。這本書寫存活和茁壯,寫超越恐懼和自我懷疑以及,憤怒。美樂蒂和孩子們在這些英勇的戰役中想必傷痕累累。
這本書也不寫疾病,而是要追尋健康的生存意志。這並非唯一的答案,只是其中一個而已。應付和克服困境是一門個人藝術,這回事沒有科學處方,也沒有公式或客觀標準可以測量你的熟練程度,只能從你有多想活下去和你認為什麼能奏效來衡量。我不會開藥方,也無意指引他人。我只是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抓不穩的男人,努力想撥開眼前的迷霧看個清楚,這場濃霧在多年前的一場夢中飄來,至今尚未消散。
我還在學習如何應付並克服疾病帶給我的難題與困境,這顯然是我持續不斷的人生教育中最艱難的課程,似乎永遠也沒有上完的一天。對我而言,這門課是每天都要重新學習的。任何著名大學都不會開設「面對病痛的生命調適」課程,它也永遠不會出現在商品的廣告文案裡。想辦法面對逆境是人的本能,得靠自己來學。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所以,歡迎你進入我的世界,這裡有夢、有病,還有按照我的主意過日子的決心。這本書是我每天跟自己的對話;很樂意與你分享。我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心裡也很快樂,家庭又幸福美滿,幽默感正與日俱增。這本書按照年代,記錄了我掙扎奮鬥的歷程裡,「柳暗花明又一村」似的思維與情感。此刻我的士氣依然旺盛。明天再來問我,深信我還是不會被打敗的。
理查.M.柯恩 二00三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