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
1.1 個體經濟學的發展與特質 2
1.2 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 7
1.3 研究個體經濟學的目的 8
1.4 理論與模型 8
1.5 本書的章節結構 9
2 供給與需求及價格機能 11
2.1 市場與產業 12
2.2 需求法則與需求曲線 13
2.3 供給法則與供給曲線 16
2.4 供給與需求-市場的均衡 21
2.5 需求彈性 26
2.6 供給彈性 36
3 供給與需求原理的應用 43
3.1 需求法則的應用 44
3.2 供給法則的應用 48
3.3 供給與需求的循環變動 53
3.4 政府的干預 56
3.5 課稅與補貼-供需彈性的應用 56
4 消費者的選擇行為 66
4.1 消費者的偏好與效用 67
4.2 消費者的預算限制 81
4.3 消費者的選擇 86
4.4 時間限制與消費者的選擇 90
4.5 無異曲線分析法的應用 92
5 個別需求與市場需求 107
5.1 個別需求 108
5.2 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 117
5.3 市場需求 125
5.4 需求的外部性 127
6 消費者的跨期選擇 136
6.1 消費者的預算限制 137
6.2 消費者的時間偏好 139
6.3 消費者的跨期選擇 140
6.4 利率變動對跨期消費的影響 143
6.5 所得變動對跨期消費的影響 151
6.6 信用限制 153
6.7 通貨膨脹下的跨期選擇 156
7 不確定情況下的消費者行為 161
7.1 不確定性與風險 162
7.2 消費者的風險偏好 166
7.3 降低風險的方法 175
7.4 買保險又賭博 181
8 廠商與生產 187
8.1 廠商的出現與發展 188
8.2 廠商的目標與組織 192
8.3 廠商的生產函數 199
8.4 廠商的短期生產函數 202
8.5 廠商的長期生產函數 208
8.6 規模報酬 217
8.7 技術進步 221
9 生產成本 227
9.1 成本的定義 228
9.2 短期成本函數 228
9.3 長期成本函數 233
9.4 規模經濟 245
9.5 長期成本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的關係 247
9.6 範疇經濟 250
10 完全競爭市場 254
10.1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質 255
10.2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256
10.3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269
10.4 剩餘需求曲線與需求彈性 271
10.5 完全競爭產業的長期供給 274
10.6 完全競爭市場的優點 277
10.7 完全競爭市場的缺點 279
10.8 完全競爭市場與價格機能 280
11 完全競爭理論的應用 285
11.1 競爭的意義 286
11.2 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 287
11.3 政府對完全競爭市場的干預 290
11.4 限制廠商加入市場 291
11.5 課稅與補貼 293
11.6 價格支持與價格限制 301
11.7 地下人體器官買賣市場 309
11.8 進口配額與關稅 311
12 獨佔市場 318
12.1 獨佔廠商的目標-追求最大的利潤 320
12.2 完全獨佔市場的短期均衡 321
12.3 完全獨佔市場的長期均衡 327
12.4 需求彈性與獨佔利潤 328
12.5 獨佔與利潤 334
12.6 獨佔地位的創造與維護 336
12.7 獨佔的優點與缺點 341
12.8 政府對獨佔廠商的管制 347
13 獨佔廠商的差別取價 358
13.1 差別取價的目的 359
13.2 差別取價的種類 360
13.3 跨期差別取價 369
13.4 兩段訂價法 372
14 寡佔市場 384
14.1 Cournot 模型 389
14.2 Bertrand 模型 395
14.3 Edgeworth 模型 397
14.4 Stackelberg 模型 400
14.5 異質寡佔-Bertrand 模型 406
14.6 領導性寡佔市場 409
14.7 合作的寡佔市場(高度寡佔) 413
14.8 市場佔有率模型 423
14.9 寡佔市場的經濟績效 425
15 獨佔性競爭市場 429
15.1 獨佔性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430
15.2 獨佔性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431
15.3 品質相同的獨佔性競爭 433
15.4 獨佔性競爭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444
15.5 獨佔性競爭的經濟績效 444
16 廠商的價格行為 450
16.1 成本加成訂價法 451
16.2 目標價格訂價法 453
16.3 成套銷售訂價法 456
16.4 搭配銷售法 458
16.5 清倉大拍賣(一物兩價法) 459
16.6 間接市場區隔 461
16.7 傾銷 462
16.8 資訊產品的訂價 464
16.9 其他的訂價法 465
17 廠商的策略 473
17.1 掠奪性訂價法 474
17.2 限制性訂價法 476
17.3 超額產能策略 482
17.4 品牌氾濫策略 485
17.5 降低生產成本 488
17.6 提高競爭廠商的成本 493
17.7 廣告策略 493
18 賽局理論與競爭策略 501
18.1 優勢策略 504
18.2 Nash 均衡 506
18.3 囚犯的兩難 508
18.4 重複賽局 511
18.5 序列賽局 513
18.6 阻止加入策略 517
19 獨佔與寡佔理論的應用 524
19.1 政府對不完全競爭廠商課徵租稅 525
19.2 進口配額對國內獨佔廠商的影響 530
19.3 開放進口對國內獨佔廠商的影響 532
19.4 Cournot-Nash 模型在國際貿易的應用 534
19.5 產業內廠商的水平合併 536
19.6 產品的耐久性與獨佔力 538
20 生產要素市場 546
20.1 完全競爭的生產要素之需求 547
20.2 完全競爭的生產要素之供給 550
20.3 完全競爭要素市場的均衡 555
20.4 完全競爭要素市場廠商的均衡 556
20.5 不完全競爭要素市場廠商的均衡 562
20.6 雙邊獨佔 564
20.7 最低工資與失業 566
20.8 地租與經濟租 567
21 利率、投資與教育投資 574
21.1 資本財、投資與現值 575
21.2 投資資金的需求 579
21.3 投資資金的供給 586
21.4 利率的決定 587
21.5 風險與投資 588
21.6 教育投資 592
21.7 耗竭性資源 597
22 一般均衡與經濟效率 603
22.1 一般均衡與局部均衡 604
22.2 交換的效率 606
22.3 公平與效率 616
22.4 生產效率 619
22.5 完全競爭社會的一般均衡 624
22.6 國際貿易 625
23 資訊不對稱市場 633
23.1 資訊的蒐集-效用極大 635
23.2 品質不確定與資訊不對稱 639
23.3 逆向選擇 641
23.4 資訊不對稱的解決方法 644
23.5 市場訊號 645
23.6 道德風險 648
23.7 當事人與代理人的問題 652
23.8 勞動市場的資訊不對稱-效率工資 656
24 外部性與公共財 661
24.1 外部性 662
24.2 外部性的解決辦法 665
24.3 外部性、財產權及寇斯定理 672
24.4 私有財與公有財 675
24.5 共同財產 676
24.6 公共財 679
24.7 公共財的供給 680
24.8 外部性與產業結構 681
數學附錄 686
第4章附錄 686
第9章附錄 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