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作者序
找出台灣特色的資本主義,讓成功模式持續進步下去
張夏準
一九七○年代以前,日本是唯一不靠歐洲工業傳統便工業化的國家。想當然爾,背後的原因各方多有揣測。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日本與歐洲的封建制度較為類似,因此日本具有獨特的處境足以吸收「西方」科技;另外還有學者,尤其是日本經濟學家森島道雄,提到日本獨樹一幟的儒家思想,相較於中國或韓國強調個人的德性,日本人更重視集體的忠誠,藉由培養忠心又具紀律的勞動人口,促進國家工業化。
到了一九八○年代末期,我的祖國大韓民國(韓國)、中華民國(台灣)、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其他東亞經濟體也紛紛踏上了工業化的道路,因此那些著重於日本獨特性的論點不久便消失了。這些經濟體顯示,即使未藉助歐洲的工業傳統,依然可能出現工業化和廣泛的經濟發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香港以外(香港的地位確實獨特,先後依附英國和中國等更大的經濟體,卻又不是像新加坡那樣的城市國家),這些經濟體之所以能發展,是因為採取的經濟政策違背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的理論。日本、韓國與台灣運用高額保護關稅、進口配額、甚至實施進口禁令。所有亞洲「奇蹟」經濟體,都嚴格控管外國直接投資。新加坡也不例外,雖然對外商的態度遠比其他國家友善,但新加坡政府也透過規定土地(九○%是國有地)的使用來施加強大的影響力。這些經濟體全都大力贊助研發與員工培訓等知識創造活動。新加坡和台灣大幅運用國營事業,即使時至今日,台灣國內生產總值有超過一五%是來自國營事業,新加坡的比例則是二○%。
面對這些例證,主流經濟學家主張東亞國家是歷史規則的例外,認為除了東亞經濟體之外,當今世界上所有富裕國家都是奠基於自由市場與自由貿易政策。他們斷言,假如偏離傳統的政策在東亞國家奏效,只是因為他們具備與眾不同的條件,例如極度能幹的官僚體系、族群同質性高或儒家文化。因此,他們認為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政策依然是其他開發中國家的最佳選項,畢竟他們未承襲東亞經濟的文化和制度,鮮少能從東亞經濟體身上學到經驗。
即使我支持東亞發展策略,也難以完全否定這個論述。雖然眾所皆知的是,德國在十九世紀末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法國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效法東亞的產業政策,但現今富裕國家似乎大都成功落實了自由市場與自由貿易政策。
有鑑於此,連我自己都沒想到,現今不僅是東亞國家,而是幾乎所有富裕國家(荷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瑞士純屬例外)都採用所謂東亞模式的貿易與產業政策,以促進國家發展或追趕更先進的經濟體。從十八世紀初到十九世紀初,英國的關稅高居世界第一,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一直是世界上保護主義色彩最重的經濟體。最重要的是,東亞模式發展政策的經濟理論基礎,即所謂的「幼稚產業保護論」(infant
industry argument),也正是由美國首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彌爾頓首創。
換句話說,許多人原本視為「例外」的政策(這些政策的支持者也抱持相同看法)轉而變得「普遍」,幾乎所有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施行過,像是十八世紀的英國與現今的中國。有了這項觀念的改變,才可能理解東亞經濟奇蹟是資本主義史上(極為成功)的另一插曲,而不是在特定歷史轉捩點侷限於單一地區的特例。這項改變也讓人更容易看清現今富裕國家的虛偽與雙重標準,明明自己實施相關政策來促進經濟繁榮,卻禁止開發中國家使用,這就是我在二○○二年出版的Kicking
Away the Ladder一書中,所謂「踢開梯子」的自私現象。
然而,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並不僅限於貿易和產業政策。正如我在這本書中所指出,資本主義幾乎各個面向都存在迷思:舉凡市場(第1、16和22件事)、政府(第12、18、21和23件事)、企業和創業精神(第2、15和18件事)、生活水準(第3、7、10、11件事)、不平等(第3、13、14、15和20件事)等不勝枚舉。希望在讀完這本書後,讀者會了解許多原以為奠基於經濟學「科學」定律的資本主義教條,其實往往是子虛烏有。
這類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不僅僅侷限我們正確分辨當代資本主義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抑制了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們誤以為現狀實屬必然。本書提出另類理論欲取代主流的自由市場經濟學,並且借鑑台灣、南韓等東亞國家面對相同問題找到不同解方的歷史經驗,說明了想要解決資本主義衍生的相同問題,無論是貧富差距擴大或金融危機不斷重演,其實有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
我衷心盼望,本書有助台灣讀者用較不偏重意識形態、注重歷史事實的方式來理解資本主義,最好能認識其中不同類型,包括台灣特色的資本主義,從而讓史上數一數成功的資本主義模式持續進步下去。
英國劍橋
二○二○年四月
推薦序
在世界大變局之際反思資本主義
瞿宛文
如今,二十一世紀即將進入第三個十年,說世界正值大變局應不為過,而這樣的時刻正需要檢討既有的體制。此次天下雜誌重新出版南韓出身的劍橋經濟學者張夏準的兩本書,時機是再恰當不過了。《富國的糖衣》一書檢討後進地區經濟發展的理論迷思,而在《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中,作者則是要顛覆一般人對於資本主義的迷思。後者討論的資本主義普世理論,也正是前者的理論基礎,兩者密切相關。兩本書都提供了目前亟需的對資本主義的反思。
先說明一下大變局的歷史由來。二戰之後因為西方剛從經濟大恐慌以及二戰的痛苦經驗走出來,因此採取了較著重權力制衡的體制設計,並對資本的權力有所節制,政治上施行社會民主制度,經濟上依循主張宏觀調控的凱恩斯主義。戰後前二十年,在這體制下西方資本主義享有了一段繁榮復甦的黃金時代。然而到了一九七○年代,這個體制開始出現問題,通貨膨脹伴隨著經濟停滯,而宏觀調控政策難以如以往那般奏效,社會福利制度也受到詬病,因而西方社會產生了對體制走向的爭議。在思潮爭議中右翼勝出,新保守主義在政治上取得主導位置,經濟思潮方面新自由主義則成為主流,影響力從先進國擴散到全球。到了一九九○年代初冷戰結束後,資本主義體系似乎贏得了全面的勝利,以至於美國政治學者福山甚至認為「歷史已經終結」。
但是一九九○年代勝利時刻之後,在後進地區,實施新自由主義的負面影響卻開始逐步顯現。除了東亞少數地區之外,後進地區經濟發展持續滯後,貧窮仍甚為普遍,全球化卻帶來更大的經濟不穩定;例如其中自一九八○年代起忠實地施行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拉丁美洲,更是發現這種政策不單未能成功促進成長,且導致生產、物價及外匯高度波動,以至於經濟危機不斷。
同時,從一九八○年代起,以新自由主義為依據,美國領導西方積極地推動後進地區對外開放市場,華盛頓共識(自由化、私有化、財政緊縮)成為正統教條。在歐美積極推動下,全球化加快了速度,一則金融資本在全球範圍加速流動,再則在工業生產方面,生產日漸全球化,形成複雜且互相連結的全球供應鏈。從一九九○年代起,金融資本跨國的流量呈現倍數式成長,但卻缺乏較完善的全球性規範,金融危機實難以避免,因而先有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十年後再有在美國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
這波工業生產全球化從一九八○年代起加速發展,積極應變的東亞得以占據重要的位置,而中國在二○○一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快速跟進並融入全球生產鏈,因其規模龐大而成為世界的工廠。這發展高度影響了先進國的製造業。
從一九八○年代開始,歐美國家尤其美國,在全球推動全球化的同時,在國內施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各國政府甚少施行促進升級的產業政策,因而當製造業藍領工作大量流失時,卻未得到關注。同時,新保守派於一九八○年代取得主導權後,開始逐步放寬各種對資本的規範,其中諸多規範卻是源於上次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的痛苦經驗教訓後設立的。而放鬆規範可預期地導致財富逐步聚集於少數富人之手,然而他們卻大多吝於增加投資,以至於生產力增長放緩,薪資停滯。此外,如美國政府放寬規範之外,還一再降低富人稅,但大公司的高管卻是將多數利潤用來回購公司股票,以增進自身與股價相連結的薪資報酬,而只用少部分利潤來進行投資(例如可參見書中第14件事:美國企業主管的薪酬過高)。
換言之,從一九八○年代開始,西方施行新保守主義政治,以及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這種種發展的負面影響,在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被當時資本主義表面的榮景所掩蓋,未能得到應有的注意。但這新的政治經濟體制在實行數十年之後,造成的問題不單嚴重,並可說使得西方開始走向衰敗,以至於今西方貧富差距嚴重擴大、薪資停滯、隱性失業嚴重的局面,而這正是今日歐美普遍產生右翼民粹政治的主因。
此外,中國在二○○一年加入世貿之後,經濟快速增長,其占全球GDP的占比已從當時的四%增長到二○一九年的一六%。在二○○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積極救市,成為將全球經濟拉出危機的動力引擎,也因此大幅擴大了它在全球經濟的占比。中國經濟的崛起明顯挑戰了冷戰結束後美國獨大的國際秩序,也開始挑戰數百年來西方主導一切的局面。美國在因應挑戰之際,至今並未能顯現出包容的態度,如近來川普總統採取了對抗性的美國優先策略,使得國際秩序更是進入不穩定的狀態。而至二○二○年,新冠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美國在自身的應對準備上滯後,既未顯現以往主導救援世界的意願與實力,也不樂見如中國援助他國的作為。在不穩定的國際秩序下,疫情的發展與後果目前尚難預料,預計將更進一步改變既有的國際秩序。
至今,中國政治經濟的「硬實力」已初步挑戰西方的領導權,但在軟實力方面,尚未能對西方提出有效且全面的挑戰,或提供替代性的方案。不過如上述,西方的政治及經濟體制的運作品質顯著下降,因此在軟實力方面,西方典範已開始受到更多的質疑。
無庸置疑,這是一個大變動的時代。全球知識界也開始積極進行各種對資本主義的反思。例如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在二○一三年出版了《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這本書指陳資本主義必然會帶來所得與財富分配日益不平均的趨勢,而這本六百多頁的大書居然成為全球暢銷書,他也成為全球知名學者。他再接再厲於二○二○年出版了Capital and
Ideology,書厚度超過一千頁,但竟仍能立即進入暢銷排行榜。此次美國民主黨二○二○年總統候選人初選中,左翼聲音特別突出,如皮凱提在美國的學生與合作人也積極參與其中,為左翼候選人提出了徵收富人財富稅以支付全民健保的方案,雖未能被採用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他諸多國際知名學者也陸續推出批判與反思資本主義體制的著作,蔚然成風。如今二○二○年在新冠疫情橫掃全球的情況下,這知識趨勢必然會進一步加速地發展。
這正是張夏準出版這兩本書的背景,我們因此可以理解到他的《富國的糖衣》在二○○七年出版以後,為何會已有十七種語言的譯本,二○一○年出版《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至今則已有三十七種語言的譯本!此外,二○一四年出版的《拼經濟》也已有十八種。這在在顯示,反思資本主義體制並尋求替代或改良方案,已日益成為一個遍布全球的現象。
作者在這本《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中挑戰全世界一般人對於資本主義的看法。近四十多年來,世界通行的說法是新自由主義的版本,影響範圍不只是知識界,而其實是為全球一般人提供一個「如何看待世界」的「世界觀」,是一整套對於資本主義方方面面的論述。因此我們必須對各種問題重新思考,才能對既有體制有所反思,並進而尋求其他的方法以及改善的可能。作者以新穎的問答方式著手,選擇了二十三個有趣的且貼近平常人的問題來切入,應能有效地顛覆我們的舊思維,幫助我們檢討既有體制並進行反思。
例如,二十三件事的第5件事,就是新自由主義的「人都是追求私利的經濟理性人」的假設。作者指出一般人的驅動力其實很多元,絕不是只重謀求私利。經濟體制就是要能夠充分利用人類較好的動機,才能成功地運作,而不是成天糾察弊端。同時就像作者在第1件事中所說「沒有所謂的自由市場」,人類社會其實對市場運作設立了各種規範,如不能用童工等,倡議自由市場的經濟學者認為「追求私利的理性人在自由市場下,會帶來最大效率」,作者指出這從來就不是事實。相反的,經濟理性人的假設反而「合理化」破壞商業倫理的行為,因此「認為人性是最壞的,你所得的就是最壞的人性」。確實,一九八○年代以來,美國大公司弊案頻傳,以至於美國商學院開始加強商業倫理課程,並且有商學院教授要求經濟學教科書修改「經濟理性人」的假設。
再例如,書中第2件事是「公司經營不應以老闆的利益為出發點」,這令人聯想起二○一九年八月,鑒於美國貧富差距擴大,美國民主黨內徵收財富稅呼聲大增,由美國主要大企業執行長組成的商業圓桌會議協會(Business Roundtable)發表了一份聲明,認為公司管理人不應該再以「極大化股東價值」(Maximize shareholder
value)為經營目標,然而他們並沒有回應此書中提出的第14件事「美國企業主管的薪酬過高」的問題。實際上,美國大公司極大化股東價值的作法,早已被批評為鼓勵管理人過度重視短期財報,忽略長期投資。源於近年來社會要求改革的壓力,他們終於提出了管理目標應顧及其他相關者利益的說法,包括員工、供應商及廣大社會等,但實際作用尚待觀察。
我們已然處於大變局,到了二○二○年,原先看來似乎勢不可擋的全球化趨勢,竟然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被緊急叫停,更是加強了上述的檢討既有資本主義體制的必要性與急迫性,此書的重新出版也正是時候。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正是時候反思資本主義,理論再合理,終究抵不過現實
李華驎
伊索寓言裡有個家喻戶曉故事「螞蟻與蟋蟀」。
炎炎夏日裡,唱著歌的蟋蟀嘲諷著揮汗工作的螞蟻,但待大雪紛飛的冬天到來,儲糧的螞蟻得以倖存,而蟋蟀只能餓死,這是個提醒世人平時應儲蓄以防不時之需的故事。
但在現實世界裡,這個故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主掌萬物的天神發現,少了當主食的蟋蟀後,螳螂開始捕食蝴蝶,結果是大量的植物因為得不到授粉而消失,進而導致草食性動物跟著衰竭,最後是肉食性動物也得餓死,所有物種都面臨滅絕。於是為了解救萬物,天神下令螞蟻必須把食物分給蟋蟀。最終我們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辛苦儲蓄的人得了懲罰,貪婪玩樂的人反而沒事。這是個很明顯的理論與現實的悖論,或者用更通俗話說,理論推導的再合理,終究抵不過現實。
猶記得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韓國為了接受援助,不得不接受來自歐美專家的訓斥:政府過高的負債、對企業過度的保護與扶持,導致企業資源被無效率地運用(不能否認,這些話部份是對的)。結論是,韓國必須開放市場、引入外資,讓自己走向市場經濟。因為在追逐利益的私欲趨使下,市場自然會將資源分配達到效率最大化,傳統的政府介入經濟只會讓資源錯置。
然而在二○一九年,當面對來自中國與其他國家製造業的步步進逼時,資本主義的代表國美國的反應卻不是尊重市場機制而是提高關稅。或是更早的二○○九年金融風暴時,美國可不是任由「一隻看不見的手」讓市場自動修復,而是干預市場,直接祭出史上最大的救市方案。
當然你會說,這是因為二○○九年是「重大特殊情況」嘛!那難道一九九八年對韓國就不是重大特殊情況?或是說亞洲金融風暴只不過是對韓國的重大特殊情況,對歐美可不那麼特殊?
類似的情況其實也常在台灣上演,一直以來台灣政治人物都很熱衷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理由不難理解,國際貿易占台灣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很高,在自由貿易協定下免除關稅有助於台灣產品國際競爭力。
自由貿易理論主要基於經濟學上的比較利益法則(Comparative Advantage)。簡單地說,台灣很會做電子產品,澳洲養牛很便宜,如果台灣自己養牛,澳洲自己做電子產品,雙方人民都要被迫消費又貴品質又差的產品,如果台灣全力做電子產品、澳州全力養牛,彼此再透過貿易交換,二邊人民都可以享用又好又便宜的產品,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姑且不論台灣原本養牛的人能不能像理論所說的,拿了政府的補助或職訓後改行做別的產業,台灣是個小島又面臨著軍事上的風險,當大多數的糧食都因為「國外生產比較便宜」而仰賴進口,這真的對嗎?
再看看這次疫情之中,不就是因為資本主義主張,生產資源應該要放在最有效率的地方,結果擁有3M、GE和Medtronic……這些一線醫療器材品牌的美國,卻搞得口罩和呼吸器都要仰賴國外支援!待疫情過後,你認為美國政府還會同意企業把生產資源放在最有效率的地方嗎?
傳統經濟學看似很複雜,但其實只在討論二件事,如何把餅做大和如何把餅平均分配。主張把餅做大的是資本主義,強調把餅平均分配是社會主義,極端的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
眾所皆知,在資本主義vs.共產主義中,資本主義最終獲勝了,原因是在資本主義符合人心自利的心態,而且當餅愈做愈大時,透過社會福利或社會分配等手段,窮人也可以多吃一口。反觀餅愈來愈小的共產主義下,連富人能吃的餅也愈來愈小。
然而這樣的現象在二○○九年金融風暴後逐漸出現了變化。當以美國為首的政府以史無前例的金額和手法解救經濟,並讓經濟開始重獲活力後,大家卻發現社會的對立開始愈來愈大,原因是不少中低收入者發現餅又開始變大時,由於資產價格的快速上升,自己吃到的餅並沒有變大,反而變小了,因而開始反對政府,這從美國近年來快速興起的社會主義者(或自稱的進步主義者),或全球各地都陸續出現打著反建制派而獲取執政權的庶民總統,都可見一般。
不能否認,大多數的你我一直都是資本主義,甚至是全球自由貿易下的受惠者,可是此時或許應該省思,一個完全不受控的資本主義,或是無限制發展的自由貿易,真的好嗎?
本書是劍橋大學張夏準教授在二○一一年的著作,在金融風暴平息後,以二十三個例子提醒大家反思一些過去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資本主義觀念,並在最後一章提出個人建議的修補之道。在十年之後,全球再次因為疫情,面臨著資本市場,甚至是整體經濟市場的大挑戰,各國政府也不意外地祭出更大的救援方案的當下,再次閱讀張教授的著作或許可以給大家不同的思維。
(經營「RusRule」部落格,著有《公司的品格》)
你只知道新自由主義嗎?
林立青
對於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的大多數人來說,經濟學已經成為一門大學裡重要的學科,不管是各國的財經雜誌、政府官員,以及各種媒體,都已經接受了經濟學的權威性,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模型似乎可以解決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和需求,他們預測未來,規畫政策走向,立論著述,告訴社會大眾該如何對有限資源進行選擇,經濟學幾乎無所不在我們的世界裡面。
那個世界裡面的人們提倡新自由主義,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自己選擇,自己選的最好,而且不應該讓政府介入任何的經濟事務以避免浪費或者是腐敗,這個世界接受了這樣的說法一段很長的時間。
直到一次又一次的金融秩序失控,嚴重的經濟倒退後,我們才逐漸醒來,發現經濟學科並不能解決問題,那些極有說服力的論調都掩蓋不了經濟下滑時人們的痛苦和無助,尤其是經濟學家紛紛發現自己沒有辦法預測,沒有修正方式,也幾乎沒有辦法可以用既有的方法改變,人們發現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說的那一套,在面臨大型金融危機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用途。
這時候,經濟學家們開始反思,並且告訴世界上的人們,經濟學不是這樣子的,過去幾乎只有一種聲音蒙蔽了社會大眾,於是經濟學家回顧歷史,發掘過去社會每一個階段面臨的變化和過程,並且發現那些被淘汰的舊主張,其實是有時空環境背景的。在這些經濟學家之中,張夏準並非是喊得最大聲的一位,但絕對是最值得注意的一位,他這本書正是用各種方式提醒接受新自由主義的人們,回過頭來看看真實的歷史。
本書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張夏準全面性的告訴所有人,將經濟學過度誇大是錯誤且危險,結果是人們只相信已開發國家塑造過後的歷史,這不只對於開發中國家是危險的,更可能也傷害了已開發國家的人民,為了讓大多數的人認知到這樣的危險,作者挑戰了當今的主流經濟學觀點,並且強調真實的經濟學大多數只是常識,並且應該和政治和歷史發展軌跡一起看,才能發現經濟學其實不只有一種觀點和解釋方法,也不能盡信主流經濟學那些偏頗的假設和狹隘的發展藍圖。
這本書的每一個問題全部直指核心,尤其張夏準總是運用白話又精準的文字闡述過去經濟學的錯誤,包括了忽略價值觀的自由市場、帶有選擇性的觀點、對於政府部門的過度悲觀,以及對於私營企業的天真願景。直白的文字能帶來犀利的批評,也同時能夠證明經濟學並不是只能有一種解釋,這本書名是《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可是同時也刺激著讀者,該用別的方式去觀看這些重要的議題,如同其他的經濟學派和歷史上曾經有過的那些主張。
我認為這一本書不只適合發展中國家,更適合已開發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公民很可能接受經濟學的時間更久,更需要重新思考,並且換個角度來看世界,而台灣正在朝已開發國家的路上前進,這樣的思考和觀點,正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
我們不能只知道新自由主義的觀點,但你還知道多少呢?
(作家,著有《做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