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風雅:顧渚山傳

曠世風雅:顧渚山傳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張加強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67287
  • ISBN13:9787208067288
  • 裝訂:202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以浙江省長興縣顧渚山為主要描寫對象、主旨為闡述中國悠遠深厚的茶文化的文化散文集。作者以豐富翔實的文獻史料、以才華橫溢的文筆、以深沉的文化憂思和對家園的摯切熱愛 , 將顧渚山一千多年來的茶香山魂以極富藝術感染力的形象展示在讀者面前。


張加強,1956年出生於浙江海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長興縣作家協會主席。從事文學創作多年,對江南文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主要代表作品有:《風雨江南》、《傲骨禪心》、《烏鎮依舊》、《千秋獨行》等。曾獲「魯迅風」等五個全國性散文獎項。
 

目錄

品山之境(代序)
第一章 一座超然的山
顧渚山,一個春天的童話
夫概,踏青一夢三千年
項羽,難得沽名一霸王
紫筍茶,氣韻流年古茶山
月下踏訪明月峽
金沙泉,天和地的造化
竹筏上的群山
壽聖寺,竹林深處的慧光
急程貢茶,漫山旌旗望長安
古銀杏,靈品之獨立,世間之尤物
太湖石,最是可人玲瓏石
大自然的創意
第二章 靈性之葉
透過仙霧見茶聖——陸羽
世界第一家茶工廠——貢茶院
遠嫁的女兒啊!茶為伴——文成公主
引得天子低頭來——唐皇與紫筍茶
一山一道,顧渚風流
一鳥報春山泉醒——喊山拜泉
綠茶里的人性
山道彎彎兩豪傑——斗茶兩詩人
藝術化了的諫書——袁高茶詩
仙家雲鶴遠——茶神刺史
遺世的小屋——陸羽草堂
人文化了的山水——顧渚山
第三章 盛世華章
找一處心靈的靜觀——四十刺史藏深山
讓排場變得神聖——杜牧
自水口入茶山——李郢
白鷺飛過——張志和
英雄拜茶——顏真卿
又是雨前問紫筍——白居易
明月清風本無價——耿沛
別出心裁的大賽——境會亭茶宴
一茶一水一芙蓉——李冶
白清風多高潔——孟郊
歷代風流盡無奈——《茶經》八序
一座山的哲學賞析
第四章 一種文化的誕生
閑筆中的永恆——顧渚山摩崖石刻
對一部《茶經》的解讀——經典了的茶
悟禪茶一杯——道宣
掙脫束縛的一片綠葉——皎然
腋下生風只因茶——盧仝
曲終人不見——錢起
千金買斷顧渚春——蘇東坡
何必幾世作茶仙——陸龜蒙
書畫里的茶香——茶山圖騰
古董里的商業文明
大隱隱於茶
第五章 重返顧渚山
聖茶的回歸
那山頂的一抹余輝——羅齊茶
山中修得文人茶——許次紓
陶庵夢憶羅齊茶——張岱
深山里的貴族氣——品茗之境
當仕途遭遇了茶——品茗三縣官
抄錄成著為一茶——冒辟疆
茶後壁上觀雅興——蕭洵
一壺青山——泥土構築的風流
襲一身唐風——小鎮上的茶客
嘗一口遠古茶、史前水
空山新雨後:一座山與一種文化(後記)
 

品山之境 王旭峰

自然本是客觀存在,無心無欲,所謂天地不仁,視萬物為芻狗。但因人生情,竟會形成倒置關系,比如赤壁山,若無三國英雄大戰,若無東坡前後作賦,豈有後世形象。所以人們會說赤壁是為三國而生,是為東坡而生的。

顧渚山亦如是。

古往今來,為某一座山吟詩作畫行書著文者,天下滔滔。然而,真正要以學者姿態,文士筆墨,執子弟之禮,報兒女情懷,為一座家園之山著書立傳,我環顧四周,長興張加強乃第一人也。

在作者之前,這座山曾經為許多人而生。所以顧渚山是一座重復為人而生的山。作者本意是要敘述顧渚山那一次次重生的歷史時刻,不曾想從而使他自己的敘述也進入了重生。而顧渚山,亦因為無數次的重生,進入了永恆的光榮行列。

顧渚山在湖州長興,從大的地理環境上看,它屬於長江流域的太湖流域,人類最適合居住的地方。而顧渚山的具體位置,則在吳根越角的浙北——浙江、江蘇和安徽的三省交界地帶。天目山余脈從西南延伸過來,緩緩漸入太湖,顧渚山就是這將入未入水中的天目山余脈的最尾端。而西北方向,則樹起了一座由啄木嶺、黃龍頭、懸腳嶺構成的天然屏障,海拔雖然只有五百多米,在杭嘉湖平原上,那就是拔地而起的高山了。這一組山峰向東南方向緩緩地伸展過來,一直抵達濱湖平原。

像顧渚這樣的山,怎麽可能沒有魂魄呢?顧渚是有大魂的,此魂大寫一個字:茶!

中國茶區,從長江上游的四川巴山開始,沿江東下,經過武漢,九江,就到了下游的太湖流域。這里的氣候、雨量和土質,都是最適合茶葉生長的。歷史上曾做過湖州刺史的張文規在提到顧渚山之水金沙溪時曾說:大澗中流,亂石飛滾,茶生其間,尤為絕品。後人不惜重蹈先人覆轍,再三再四文系顧渚山,實為一個核心——作為顧渚山之魂的「茶」。

然而 ,史書記載顧渚山的最初被人青睞,卻非象征和平的茶,乃是因為君王的霸業和春秋的混戰。二千多年前吳王夫差的弟弟夫概,為了防備越國的侵略而踏勘邊關地形,上了顧渚山。登高遠眺,自然心胸開闊,見那浩渺太湖,盡收眼底,那太湖流域的水中島渚,星羅棋布,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欲望油然而生,脫口而出:顧其渚次,原 平衍,可為都邑之所。顧渚山,作為這座山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據說夫概回到無錫梅里之後,成功地說服了吳王夫差,因此,「夫差顧望欲以為都」。好在因為吳越戰事激烈,遷都之事不過一議,並未實施,從歷史長河看,戰事讓位於茶杯中,顧渚之魂從此有了誕生的可能。

沒有陸羽,作者還需要會為這座家鄉的山樹碑立傳嗎?陸羽就是顧渚的山神,就是顧渚的山魂,他是以茶的形象出現在顧渚山的。身為湖北天門人的陸羽,或許是聞著從顧渚山飄來的茶香,一路尋尋覓覓,來到江南這座當時並不出名的山巒的吧。顧渚山沒有辜負這位曠世茶聖,紫筍茶成為當時中國最佳的貢茶,貢茶院成為中國第一座皇家茶葉加工廠。聞香識唐朝,在對以陸羽為核心的唐代湖州的事茶集團進行細致准確的敘事過程中,我們聞到了飄來的陣陣茶香。這個一千多年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朝代的味道,是茶香。

這樣,我們就絲毫不奇怪,為什麽這部長達十幾萬字的傳記寫了那麽多關於顧渚的政治、經濟、宗教、地理風貌、物產,乃至人物命運、詩文軼事,卻又會無處不滲透著茶的馨香了。

要把這一千多年以來的茶香山魂以美以科學以智慧的方式敘述下來,是一種幸福的「登山運動」。作者選擇了這樣一條「山路」。許多年前,他曾經帶我入顧渚山,進明月峽,踏山茶地,尋摩崖石刻,訪貢茶院,飽金沙水,品紫筍茶。在我的「茶人三部曲」之第三部《築草為城》中,我用了較多的篇幅把人物故事情節放在了顧渚山。今天,作者把我作為背景的這些搬到了前台,顧渚山成了一個大寫的人。

張加強的文字很好,有足夠的能力來駕馭這部大作。史料在這部作品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經過作者梳理之後的史料,讀來文氣充沛,才思橫溢,意韻深遠,美感迭出。作者具備的形而上思考,加之對家園的熟悉,對素材的掌握,以及對文化隨筆這樣一種文化樣式的長期實踐,使他具備了對這部作品的寫作信心。這些文化和文學的准備,對這部作品的成功,都是極為重要的。

必須有這樣的心理准備,那就是,以地域人情風貌為寫作對象,是有可能寫小的,甚至寫的比所屬的地域更小。風情,風貌,風物,都是被一個特定的地域限制的,要從中發現大,寫出大,首先自己就要大。張加強做到了。他是一個大氣的作家,江南在他筆下豐厚細膩,並無小家之氣。顧渚山因此才能夠在他的敘述中,成為了一座偉岸的山,一座文化上的不可重復的高山,一座歷史上的深不可測的深山。

這座山正在迎接著自己的節日——顧渚山下的人們,不會讓這樣一座洋溢著從唐朝飄來的茶香的江南之山白白散發香氣的,它正等候各位山人來品。而作者則一手釋卷,一手握茶,站在顧渚山口,以待同道之人。

是為序。

2006年11月6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