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年秋天,三艘荷蘭克拉克大帆船來到澎湖灣,和明朝對戰、在東亞劫掠,從此改變了澎湖與台灣的命運。
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人相繼東來,交織成無比複雜,精彩萬分的悲喜劇。
海盜與海商勾心鬥角,日本豐臣秀吉想征服世界而征戰朝鮮,明朝大將帶領水師對戰荷蘭紅毛船,歐洲崛起大國將內部戰爭延伸至海外殖民地。
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場戰爭、每一次交易的背後,都有著曲折豐富、精彩無比的故事,在此時此刻,交會於澎湖。
故事,必須先從澎湖說起。
1624是台灣的轉捩點,是英雄與海盜、東西文明交會的瞬間,台灣的全球化命運,自此開啟。
顏思齊,作為個福建漳州青礁的子弟,因殺官宦之僕,逃到日本平戶。後結合志士,反抗慕府壓迫而流亡台灣,於魍港上岸,建十寨成開台基地。那是大航海時代伊始,一切秩序尚未建立,海洋世界沒有國際公法,沒有規則的時代,他如何在海洋爭霸的時代生存?
1624年,荷蘭在紐約建立一個貿易站,開啟如今世界第一大都會紐約的歷史。
這一年,世界的版圖已經改變。台灣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這是一個人,一群兄弟,一個大時代,兩種文明衝擊的故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渡
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大山大水,以及無盡的沙漠。最喜歡的電影是《永遠的一天》。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以及歷史紀實《有溫度的台灣史》、《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等十餘種。
楊渡
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大山大水,以及無盡的沙漠。最喜歡的電影是《永遠的一天》。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以及歷史紀實《有溫度的台灣史》、《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等十餘種。
目錄
《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
序曲
一, 從魍港出發
二, 勇者的血脈
三, 海上風雲
四, 平戶時代
五, 1624,風雲交會台灣
六, 顏之死與龍崛起
七, 全球化首部曲
致謝
年表
《澎湖灣的荷蘭船——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
導言|澎湖.臺灣.東亞史與全球化
上部|荷蘭人怎麼來到澎湖/1604年
下部|從澎湖到臺灣/1622—1624 年
結語|命運交會的島嶼
序曲
一, 從魍港出發
二, 勇者的血脈
三, 海上風雲
四, 平戶時代
五, 1624,風雲交會台灣
六, 顏之死與龍崛起
七, 全球化首部曲
致謝
年表
《澎湖灣的荷蘭船——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
導言|澎湖.臺灣.東亞史與全球化
上部|荷蘭人怎麼來到澎湖/1604年
下部|從澎湖到臺灣/1622—1624 年
結語|命運交會的島嶼
序
推薦序
十七世紀的歷史對全世界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數以萬計的歐洲人第一次來到亞洲做起殖民的生意,這個生意有賺有賠,卻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因為不少人還沒來到亞洲就已經葬身海底。這時期,歐洲人以強勢的武力,占領了世界大部分的區域,進行資源掠奪以及後來的商業貿易,為其國家或個人賺取不少利益。雖然那時候的亞洲國家武力普遍較弱,但入侵者對於氣候和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引發的戰爭,也奪走許多外來者的生命,然而這些砍頭的旅程還是屢見不鮮,樂此不彼。
對於這個時代的在地者,遇到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擁有那麼強大的武器,他們可能心懷期待、緊張、懷疑、害怕等各種想法,但也只能被動以對。而人類的社會,原本也就是弱肉強食的思維,有利可圖之事,絕對不會放棄,所以荷蘭與明朝在澎湖觸發第一次的相遇也不足為奇,但對於該地及周邊來說,將面對一個極大的挑戰。
《澎湖灣的荷蘭船——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一書,為楊渡先生的另一巨作,本書以十七世紀的澎湖為背景,論述了荷蘭與澎湖的第一次相遇,觸發了一連串的有趣故事。本書承繼以往楊先生歷史小說之特色,運用相當多的史料,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相當寫實,讓讀者身歷其境,彷彿是劇中的小角,饗饕著往日大事。
澎湖是東亞海域的航海指標,無論是該區域的南北向航行(臺灣東部航線除外)或者是東西向航行,大部分的航線皆以澎湖為中繼站,或是航海的導航地點,猶如非洲的好望角或是模里西斯。正因如此,元朝之後,海外貿易興盛,政府開始在澎湖設置據點觀察海上變化。幾百年後的荷蘭人,也正好經過此區域而來到了澎湖,他們想以澎湖為據點,作為貿易站、軍事防禦地點,編織在這個區域精彩的歷史故事。
當時期的中國,可以稱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然而船舶和火砲威力還是比不上荷蘭,但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相較則是天壤之別,至少讓荷蘭不敢輕舉妄動。即便荷蘭於1604年占領澎湖,最後明朝在地利和人和的優勢下,勸退了荷蘭。1622年荷蘭人又再度來到澎湖,這次更為強硬,不想輕言放棄,過程中的外交戰,你來我往,爾虞我詐,相當精彩。但形勢比人強,明朝還是讓荷蘭摸摸鼻子,只能轉占大員了。
本書除了以史料為基礎的寫作特點之外,另一項特點,則是完整記錄了人、事、物的素描,讓讀者在閱讀之後增廣見聞,更能掌握該時期的重要事蹟,這樣的寫作方式更是費心,實屬不易。再者,文筆流暢、淺顯易懂的寫作技巧,符合現代人的速讀需求。另一方面,作者以單元的方式鋪成主題大綱,除了順著時間軸的講述之外,也兼顧各單元的論述,得以成為獨立之一篇,方便讀者隨意抽取閱讀,亦能快速掌握要義。
澎湖的歷史開啟了臺灣的世界舞臺,這一段歷史相當精采,作者認真的爬梳浩瀚史料,將這幾十年的荷蘭與明朝的交往歷史,以更貼近當代人的寫作技巧呈現歷史記憶,值得好好地細細品味。
荷蘭文很難懂,古代的文言文也很難懂。不過,就是把荷蘭文和文言文都練得虎虎生風,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兩度占據澎湖的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也還是很難懂。幸運的是楊渡寫了眼下這本書。他以清楚的邏輯和流利的文筆,述說了這一段與臺灣四百多年來的發展糾纏不休的故事,帶進了海洋史與全球化的概念,擴大了你我的視野。
不過,歷史究竟是歷史,已經過去很久的事和現在的個人生活沒有直接的關聯,可以冷靜地批判瞭解,很適合「用電影的慢動作」方式細細地看、慢慢地看,不時停下來仔細想一想。本書作者廣泛蒐集資料、巧妙鋪排,讀者披覽之餘,一方面在知識上默默增長,他方面也可以讓思慮在時空中無限奔馳!
楊渡的歷史敘事總是帶給讀者一種時間與空間、宏觀與微觀交織的視野。這本書不僅說著澎湖群島的海洋故事,也牽動著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及東亞、東南亞各地,既是地域史,也是東亞史及全球史。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擺脫歐洲大航海論述的十七世紀東亞史觀,也翻轉中心與邊陲的偏見,藉由史實的考證,讓東亞的主體性得以浮現,也重新看到臺灣的價值。這是全球地域學的歷史回顧,也是二十一世紀臺灣再出發的契機。
這本《澎湖灣的荷蘭船──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是楊渡先生繼《在臺灣看見歷史》、《有溫度的臺灣史》和《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之後的臺灣史钜作,闡明澎湖自古就是攻臺成功的關鍵地位。
楊渡先生的歷史論述實事求是,能公正地說出當時的實情,揭露荷蘭殖民者劫掠福建、廣東沿海的殘酷行徑,如捕抓人民賣到巴達維亞當奴隸,甚至抓了太多就「乾脆丟下海去餵魚」。他一方面檢討明朝中央政府缺乏面向海洋時代的世界觀,是明朝落後的原因;一方面,他也讚揚具遠見卓識的官員,如胡宗憲、周起元、張燮等,知道地方上海商實際情況,瞭解世界局勢,不斷提出對策,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他們面對歐洲國家一點也不自卑,反而很好奇的跟利瑪竇學習西方的天文地理幾何學。
楊渡先生雖非專業史家,但他在搜集和解析中外歷史文獻不輸專業行家,尤其能擺脫臺灣主流史學界追隨「歐洲人所養成的優越感與亞洲人的自卑感」的治史立場,公正對待歷史,更勝於時下為殖民史觀所陷的臺灣主流史家多多。
十七世紀的歷史對全世界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數以萬計的歐洲人第一次來到亞洲做起殖民的生意,這個生意有賺有賠,卻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因為不少人還沒來到亞洲就已經葬身海底。這時期,歐洲人以強勢的武力,占領了世界大部分的區域,進行資源掠奪以及後來的商業貿易,為其國家或個人賺取不少利益。雖然那時候的亞洲國家武力普遍較弱,但入侵者對於氣候和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引發的戰爭,也奪走許多外來者的生命,然而這些砍頭的旅程還是屢見不鮮,樂此不彼。
對於這個時代的在地者,遇到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擁有那麼強大的武器,他們可能心懷期待、緊張、懷疑、害怕等各種想法,但也只能被動以對。而人類的社會,原本也就是弱肉強食的思維,有利可圖之事,絕對不會放棄,所以荷蘭與明朝在澎湖觸發第一次的相遇也不足為奇,但對於該地及周邊來說,將面對一個極大的挑戰。
《澎湖灣的荷蘭船——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一書,為楊渡先生的另一巨作,本書以十七世紀的澎湖為背景,論述了荷蘭與澎湖的第一次相遇,觸發了一連串的有趣故事。本書承繼以往楊先生歷史小說之特色,運用相當多的史料,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相當寫實,讓讀者身歷其境,彷彿是劇中的小角,饗饕著往日大事。
澎湖是東亞海域的航海指標,無論是該區域的南北向航行(臺灣東部航線除外)或者是東西向航行,大部分的航線皆以澎湖為中繼站,或是航海的導航地點,猶如非洲的好望角或是模里西斯。正因如此,元朝之後,海外貿易興盛,政府開始在澎湖設置據點觀察海上變化。幾百年後的荷蘭人,也正好經過此區域而來到了澎湖,他們想以澎湖為據點,作為貿易站、軍事防禦地點,編織在這個區域精彩的歷史故事。
當時期的中國,可以稱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然而船舶和火砲威力還是比不上荷蘭,但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相較則是天壤之別,至少讓荷蘭不敢輕舉妄動。即便荷蘭於1604年占領澎湖,最後明朝在地利和人和的優勢下,勸退了荷蘭。1622年荷蘭人又再度來到澎湖,這次更為強硬,不想輕言放棄,過程中的外交戰,你來我往,爾虞我詐,相當精彩。但形勢比人強,明朝還是讓荷蘭摸摸鼻子,只能轉占大員了。
本書除了以史料為基礎的寫作特點之外,另一項特點,則是完整記錄了人、事、物的素描,讓讀者在閱讀之後增廣見聞,更能掌握該時期的重要事蹟,這樣的寫作方式更是費心,實屬不易。再者,文筆流暢、淺顯易懂的寫作技巧,符合現代人的速讀需求。另一方面,作者以單元的方式鋪成主題大綱,除了順著時間軸的講述之外,也兼顧各單元的論述,得以成為獨立之一篇,方便讀者隨意抽取閱讀,亦能快速掌握要義。
澎湖的歷史開啟了臺灣的世界舞臺,這一段歷史相當精采,作者認真的爬梳浩瀚史料,將這幾十年的荷蘭與明朝的交往歷史,以更貼近當代人的寫作技巧呈現歷史記憶,值得好好地細細品味。
——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
荷蘭文很難懂,古代的文言文也很難懂。不過,就是把荷蘭文和文言文都練得虎虎生風,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兩度占據澎湖的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也還是很難懂。幸運的是楊渡寫了眼下這本書。他以清楚的邏輯和流利的文筆,述說了這一段與臺灣四百多年來的發展糾纏不休的故事,帶進了海洋史與全球化的概念,擴大了你我的視野。
不過,歷史究竟是歷史,已經過去很久的事和現在的個人生活沒有直接的關聯,可以冷靜地批判瞭解,很適合「用電影的慢動作」方式細細地看、慢慢地看,不時停下來仔細想一想。本書作者廣泛蒐集資料、巧妙鋪排,讀者披覽之餘,一方面在知識上默默增長,他方面也可以讓思慮在時空中無限奔馳!
――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楊渡的歷史敘事總是帶給讀者一種時間與空間、宏觀與微觀交織的視野。這本書不僅說著澎湖群島的海洋故事,也牽動著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及東亞、東南亞各地,既是地域史,也是東亞史及全球史。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擺脫歐洲大航海論述的十七世紀東亞史觀,也翻轉中心與邊陲的偏見,藉由史實的考證,讓東亞的主體性得以浮現,也重新看到臺灣的價值。這是全球地域學的歷史回顧,也是二十一世紀臺灣再出發的契機。
——江柏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這本《澎湖灣的荷蘭船──十七世紀荷蘭人怎麼來到臺灣》是楊渡先生繼《在臺灣看見歷史》、《有溫度的臺灣史》和《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之後的臺灣史钜作,闡明澎湖自古就是攻臺成功的關鍵地位。
楊渡先生的歷史論述實事求是,能公正地說出當時的實情,揭露荷蘭殖民者劫掠福建、廣東沿海的殘酷行徑,如捕抓人民賣到巴達維亞當奴隸,甚至抓了太多就「乾脆丟下海去餵魚」。他一方面檢討明朝中央政府缺乏面向海洋時代的世界觀,是明朝落後的原因;一方面,他也讚揚具遠見卓識的官員,如胡宗憲、周起元、張燮等,知道地方上海商實際情況,瞭解世界局勢,不斷提出對策,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他們面對歐洲國家一點也不自卑,反而很好奇的跟利瑪竇學習西方的天文地理幾何學。
楊渡先生雖非專業史家,但他在搜集和解析中外歷史文獻不輸專業行家,尤其能擺脫臺灣主流史學界追隨「歐洲人所養成的優越感與亞洲人的自卑感」的治史立場,公正對待歷史,更勝於時下為殖民史觀所陷的臺灣主流史家多多。
——徐泓|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廈門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