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
臺灣的民間信仰,豐富而多元,除了早年先民渡海來臺時隨身攜行的原鄉神明香火在各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外,亦有不少是亂世中為了保家衛民所犧牲,或因官逼民反等種種抗爭,成為明知不可為而義所當為的俠者、英雄,最後慷慨赴義,身後受到百姓景仰而被立祠祭祀。這些特殊的傳說輾轉流傳下來,化為文字,透過作者一步一腳印踏查、口訪後,與大家分享關於祂們的「奇廟」故事。
本書特色
你也許聽過希臘羅馬神話、星座故事,對漫威、DC的男女超人、蝙蝠俠、復仇者聯盟等各路英雄如數家珍,甚至到日本旅遊時會特別搜尋該區的神社,收集專屬御守或繪馬。但,你知道住家街頭巷尾的那間廟,有什麼傳說故事嗎?讓作者帶你一探高雄在地廟宇背後,那些人與神的傳說。
• 26篇高雄在地廟宇故事,精采程度更勝西洋神話
• 看故事亦同步複習百年來的高雄歷史,一舉兩得
• 篇末附有廟宇、宗祠地址,讀完一腔熱血澎湃可以立即出發拜訪
•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景文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小說作者賴祥蔚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自仁
1972年生,高雄市鳳山人,正修技術學院工管系畢業,從事機械設備業擔任物流組長一職,平時利用閒暇之餘從事文史方面的寫作,曾在2009年及2010年獲文建會所舉辦的「臺灣大百科全書」徵稿比賽兩屆年度總冠軍,2016年出版臺灣歷史武俠小說《刀俠劉仁》、2018年出版圖文書《臺灣奇廟故事》,目前就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自營部落格,亦以筆名於網路媒體發表多篇歷史角度的美食研究與廟宇故事。
劉自仁
1972年生,高雄市鳳山人,正修技術學院工管系畢業,從事機械設備業擔任物流組長一職,平時利用閒暇之餘從事文史方面的寫作,曾在2009年及2010年獲文建會所舉辦的「臺灣大百科全書」徵稿比賽兩屆年度總冠軍,2016年出版臺灣歷史武俠小說《刀俠劉仁》、2018年出版圖文書《臺灣奇廟故事》,目前就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自營部落格,亦以筆名於網路媒體發表多篇歷史角度的美食研究與廟宇故事。
目錄
總序——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謝貴文
推薦序——泣血抵抗、驚心動魄的俠義傳奇/羅景文
推薦序——廟宇暗藏臺灣秘密/賴祥蔚
作者序——從武俠到文史的這條路/劉自仁
盜俠──大寮後庄朱伯公祠
祖師公傳奇──永安竹仔港文興宮
九蓮姑娘──旗山竹峰寺與九蓮祠
血芒果──鳳邑城隍廟
帝爺鬥媽祖──九曲堂北極殿
典寶溪風雲──梓官聖安宮
殤滾水──燕巢滾水觀水宮
六班長──橋頭三德里三山宮
筆秀清庄事件──橋頭筆秀天后宮
陸厥修與吳哮──橋頭五里林明德淨寺
林憨面──彌羅港清和宮
獵日風暴──田寮牛稠埔龍鳳寺
捨身勸善施聖公──岡山公館忠聖堂
失落的媽祖──美濃天后宮
赤山之戰──鳥松大將廟
安兵陣──六龜吳大將爺廟
虎媽鍾大娘──美濃龍蘭窩威武祠
水利三恩公──美濃龍肚水仙宮
狀元柴──鼓山山海宮
文曲星卓肇昌──梓官中崙城隍廟
烏鬼戰士──燕巢鳳雄里元帥府
雙俠──九曲堂萬應公廟
聖君爺──美濃劉宮壇聖君宮
仙人開圳──六龜水圳恩公祠
戴罪替死──美濃安樂壇伯公祠
小貓的崛起──鳳山百姓公福德祠
推薦序——泣血抵抗、驚心動魄的俠義傳奇/羅景文
推薦序——廟宇暗藏臺灣秘密/賴祥蔚
作者序——從武俠到文史的這條路/劉自仁
盜俠──大寮後庄朱伯公祠
祖師公傳奇──永安竹仔港文興宮
九蓮姑娘──旗山竹峰寺與九蓮祠
血芒果──鳳邑城隍廟
帝爺鬥媽祖──九曲堂北極殿
典寶溪風雲──梓官聖安宮
殤滾水──燕巢滾水觀水宮
六班長──橋頭三德里三山宮
筆秀清庄事件──橋頭筆秀天后宮
陸厥修與吳哮──橋頭五里林明德淨寺
林憨面──彌羅港清和宮
獵日風暴──田寮牛稠埔龍鳳寺
捨身勸善施聖公──岡山公館忠聖堂
失落的媽祖──美濃天后宮
赤山之戰──鳥松大將廟
安兵陣──六龜吳大將爺廟
虎媽鍾大娘──美濃龍蘭窩威武祠
水利三恩公──美濃龍肚水仙宮
狀元柴──鼓山山海宮
文曲星卓肇昌──梓官中崙城隍廟
烏鬼戰士──燕巢鳳雄里元帥府
雙俠──九曲堂萬應公廟
聖君爺──美濃劉宮壇聖君宮
仙人開圳──六龜水圳恩公祠
戴罪替死──美濃安樂壇伯公祠
小貓的崛起──鳳山百姓公福德祠
序
總序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產業、信仰、風俗等差異更大,全面性的文史工作有必要盡速展開,也因此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歷史博物館策劃「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希望結合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有計畫地依主題與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與書寫出版,以使高雄的文史工作更具成效。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不是地方志書的撰寫,也不等同於地方史的研究,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其一、文史采風不在書寫上層政治的「大歷史」,而在關注下層社會的「小歷史」,無論是一個小村落、小地景、小行業、小人物的故事,或是常民生活的風俗習慣、信仰儀式、休閒娛樂等小傳統文化,只要具有傳統性、地方性與文化性,能夠感動人心,都是書寫的範圍。
其二、文史采風不是少數學者的工作,只要對地方文史充滿熱情與使命感,願意用心學習與實際調查,都可以投身其中。尤其文史工作具有地方性,在地人士最瞭解其風土民情與逸聞掌故,也最適合從事當地的文史采風,這是外來學者所難以取代的。
其三、文史采風不等同於學術研究,書寫方式也與一般論文不同,它不需要引經據典,追求「字字有來歷」;而是著重到田野現場進行實際的觀察、採訪與體驗,再將所見所聞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下來。
如今,這套叢書再添劉自仁《亂世中的人神傳說──奇廟高雄故事》專書出版,為高雄的文史工作開啟另一新頁。期待後續有更多有志者加入我們的行列,讓這項文史工作能穩健而長遠的走下去。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總編輯
謝貴文
導讀
從武俠到文史的這條路
我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在鳳山的眷村長大,大學就讀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畢業,從事的工作也是機械設備製造業,可以說跟文史一點關聯都沒有,八竿子也打不著,然而,我之所以會去接觸到這塊,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我從小就喜歡閱讀武俠小說的關係,也常利用閒暇之餘從事這方面的寫作。
所以當2005年圓神出版社推出了「臺灣武俠小說」徵稿活動,就引起我不小的興趣,因為往昔的武俠小說都是以中國大陸為背景,鮮少有以臺灣為背景的武俠小說,也因此在我還沒開始寫臺灣武俠小說之前,從來就沒想過要去深入地認識臺灣,去瞭解這塊我生長的土地。
於是透過收集小說題材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對於臺灣的歷史認知是多麼地淺薄,但生於臺灣、長於臺灣,又怎能不熟知臺灣,所以我開始在網路中搜尋臺灣的歷史,卻意外接觸到文化部還在文建會時期所舉辦的「臺灣大百科全書」徵稿比賽活動,並有幸連續榮獲兩屆年度總冠軍,可惜臺灣大百科全書卻在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之後,併入國家文化資料庫,不再開放協作,於2014年7月15日走入歷史,正式停辦。
但經過這幾年撰稿下來,不知不覺中,我不僅貢獻出不少詞條,也從中吸收了許多關於臺灣的知識,尤其是民間信仰,除了早年先民渡海來臺,隨身攜行的原鄉香火在各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神祇之外,亦有不少是早年因疫病、意外等種種原由而客死異鄉,或因歷經數百年來的民變衝突,為了保家衛民所犧牲的先民,而受到百姓景仰被立祠祭祀膜拜,祂們背後所流傳的故事,其實都與臺灣歷史是息息相關的,可以從這些傳說中,重新以另一種角度來認識臺灣。
所以我在參加「臺灣大百科全書」徵稿比賽這幾年從事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累積了不少故事,因此我除了在2016年創作出臺灣歷史武俠小說《刀俠劉仁》外,更在2018年選擇幾則頗具特色的神明傳說付梓,出版了《臺灣奇廟故事》一書,獲得不小的迴響,於是2019年再接再勵,以《奇廟高雄》獲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所舉辦的「第三屆寫高雄出版計畫」的獎助。
全書除了收錄《臺灣奇廟故事》中關於高雄的兩篇故事,另外24篇都是親至廟宇實地拍攝記錄,並訪談廟方或當地耆老,再以報導文學或短篇小說方式撰寫的全新創作,將高雄各地頗具特色的「奇廟」故事彙集成書,用字淺顯,易讀易懂,適合老少閱讀,當然,這寥寥數篇故事雖不能概括整個高雄境內所有廟宇的傳奇,但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期許未來有更多同好能繼續為這塊土地的歷史執筆記錄。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產業、信仰、風俗等差異更大,全面性的文史工作有必要盡速展開,也因此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歷史博物館策劃「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希望結合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有計畫地依主題與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與書寫出版,以使高雄的文史工作更具成效。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不是地方志書的撰寫,也不等同於地方史的研究,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其一、文史采風不在書寫上層政治的「大歷史」,而在關注下層社會的「小歷史」,無論是一個小村落、小地景、小行業、小人物的故事,或是常民生活的風俗習慣、信仰儀式、休閒娛樂等小傳統文化,只要具有傳統性、地方性與文化性,能夠感動人心,都是書寫的範圍。
其二、文史采風不是少數學者的工作,只要對地方文史充滿熱情與使命感,願意用心學習與實際調查,都可以投身其中。尤其文史工作具有地方性,在地人士最瞭解其風土民情與逸聞掌故,也最適合從事當地的文史采風,這是外來學者所難以取代的。
其三、文史采風不等同於學術研究,書寫方式也與一般論文不同,它不需要引經據典,追求「字字有來歷」;而是著重到田野現場進行實際的觀察、採訪與體驗,再將所見所聞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下來。
如今,這套叢書再添劉自仁《亂世中的人神傳說──奇廟高雄故事》專書出版,為高雄的文史工作開啟另一新頁。期待後續有更多有志者加入我們的行列,讓這項文史工作能穩健而長遠的走下去。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總編輯
謝貴文
導讀
從武俠到文史的這條路
我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在鳳山的眷村長大,大學就讀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畢業,從事的工作也是機械設備製造業,可以說跟文史一點關聯都沒有,八竿子也打不著,然而,我之所以會去接觸到這塊,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我從小就喜歡閱讀武俠小說的關係,也常利用閒暇之餘從事這方面的寫作。
所以當2005年圓神出版社推出了「臺灣武俠小說」徵稿活動,就引起我不小的興趣,因為往昔的武俠小說都是以中國大陸為背景,鮮少有以臺灣為背景的武俠小說,也因此在我還沒開始寫臺灣武俠小說之前,從來就沒想過要去深入地認識臺灣,去瞭解這塊我生長的土地。
於是透過收集小說題材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對於臺灣的歷史認知是多麼地淺薄,但生於臺灣、長於臺灣,又怎能不熟知臺灣,所以我開始在網路中搜尋臺灣的歷史,卻意外接觸到文化部還在文建會時期所舉辦的「臺灣大百科全書」徵稿比賽活動,並有幸連續榮獲兩屆年度總冠軍,可惜臺灣大百科全書卻在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之後,併入國家文化資料庫,不再開放協作,於2014年7月15日走入歷史,正式停辦。
但經過這幾年撰稿下來,不知不覺中,我不僅貢獻出不少詞條,也從中吸收了許多關於臺灣的知識,尤其是民間信仰,除了早年先民渡海來臺,隨身攜行的原鄉香火在各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神祇之外,亦有不少是早年因疫病、意外等種種原由而客死異鄉,或因歷經數百年來的民變衝突,為了保家衛民所犧牲的先民,而受到百姓景仰被立祠祭祀膜拜,祂們背後所流傳的故事,其實都與臺灣歷史是息息相關的,可以從這些傳說中,重新以另一種角度來認識臺灣。
所以我在參加「臺灣大百科全書」徵稿比賽這幾年從事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累積了不少故事,因此我除了在2016年創作出臺灣歷史武俠小說《刀俠劉仁》外,更在2018年選擇幾則頗具特色的神明傳說付梓,出版了《臺灣奇廟故事》一書,獲得不小的迴響,於是2019年再接再勵,以《奇廟高雄》獲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所舉辦的「第三屆寫高雄出版計畫」的獎助。
全書除了收錄《臺灣奇廟故事》中關於高雄的兩篇故事,另外24篇都是親至廟宇實地拍攝記錄,並訪談廟方或當地耆老,再以報導文學或短篇小說方式撰寫的全新創作,將高雄各地頗具特色的「奇廟」故事彙集成書,用字淺顯,易讀易懂,適合老少閱讀,當然,這寥寥數篇故事雖不能概括整個高雄境內所有廟宇的傳奇,但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期許未來有更多同好能繼續為這塊土地的歷史執筆記錄。
劉自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