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精選集〈總序〉問了一個問題:「為何現在要出版這本書?」這個問題大概是任何一本書出版前,作者或編者都該問的一個問題。本精選集作者江燦騰教授亦不外。至於他的回答則是:回應當前臺灣的政治局勢,以及因應新世代的本土文化認知新潮湧現。然而,從比較長期的趨勢來看,眼前的局勢其實是三十年來所謂本土路線的延伸。所以本精選集放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有它的意義。
再者,所謂的「本土」在當前流行的語言中,往往和國族認同綁在一起,因而從目前的兩岸局勢與國際政治的運作邏輯來說,這種國族內涵的「本土」觀自然足以成說。
但就文化的視野來看,本土是和人的生活世界連結在一起的,沒有生活世界作支持的本土只會是抽象的意識形態的概念,即使這種意識形態多熱情,多麼可以召喚「虔誠信徒」,它仍是築基於空中之樓閣。因而,本書的作者江燦騰教授在此書中的想法,大概也都和落實真正的本土的想法有關。
如果我的臆測無誤的話,那麼,也許我們還可將眼前的政治局勢推到更深遠,也就是更深層的結構上考量。
臺灣的歷史斷點特多,斷裂的歷史難以累積文化的能量,也不易找到歷史的出路,這是臺灣人民無可避免的命運。但從殷憂啟聖、多難興邦的先民智慧來看,這種曲折的命運正是上天賦予臺灣人民特殊的歷史使命,問題是看我們如何轉化,化危機為轉機。
以我個人的理解以及我對江教授的理解,我們大概都很重視斷裂中的繼承,都希望在衝突中能看到辯證的發展,也就是從加法甚至乘法的觀點,而不是以減法的心態,看待歷史的行程。
從較宏闊的觀點看,臺灣史上幾個重要的歷史拐點,尤其1945臺灣光復、1949兩岸分治以及1661明鄭入臺,需要正視。這三個時間點雖然也含淚含血,歷史不可能清白無辜的。
但就歷史效應而言,它們有相當正面的歷史意義。即使1683年施琅入臺滅明,1895年日本將臺灣收編為殖民地,這兩次侵犯到中華文明原則的事件那麼令人不快,但我們依然可以從異族的殖民統治中汲取正面的能量。
上述這幾個數字都是歷史的斷點,但也都牽涉到結構的因素。如何分辨歷史演變中的主線與歧路,上升的方向與下墜的曲線,趨吉避凶,迎向坦然,端看臺灣子民的智慧。
如果回到當前的政經局勢來看,最根源性的問題是兩岸的分裂與對峙,而這個結構的問題是1949年馬克思主義文明與中華文明衝突的產物。
兩岸分別發展七十年來,當然內部各有許多驚人的變化。但1949年10月1日的中共建制與12月7日的國府遷臺,這兩次事件發生時的意義如果仍在,那麼,我們可以說文明衝突的因素仍需花時間解決。
臺灣在這種不對等的兩岸關係中,發展出以往臺灣及以往大陸所不曾有的新的政治與文化形態,這是比中國還中國,比臺灣還臺灣的模式。
而這個模式可以說是自明鄭以來,也可以說是自趙宋以來,大中華地區歷史發展的方向。作為現實弱勢一方的臺灣在發展中華文明的政治文化方面,是有重要意義的,它並不弱勢。
如果我們能從結構面看眼前的兩岸局勢,有些心理的癥結自可化解,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江教授從最高層的觀點俯視兩岸局勢的演變,曾提出以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為視座的觀察,他說這是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
所謂「雙源匯流」,意指現實的臺灣文化、教育繼承了日治臺灣的殖民現代化遺產以及1949年國府帶來的史無前例的大傳統中華文化遺產。
所謂「逆中心互動傳播」意指兩岸是在互動中互惠的,臺灣固受益於中國大陸的文化資源,但臺灣在現代化的轉型中,也影響了大陸。
筆者相信江教授的觀察是對的,雖然島內有些愛臺灣的朋友,愛臺灣的方式不太令人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