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協精神臺灣詩

文協精神臺灣詩
定價:380
NT $ 266 ~ 300
  • 作者:廖振富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2021-10-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942827
  • ISBN13:9789862942826
  • 裝訂: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片土地長出來的臺灣詩──
 
探勘一百年前文協志士們豐美多元的古典詩詞,
以淺近易解的詮釋與當代社會對話。
 
  遙想百年前成立的文化協會,著眼關懷臺灣人的精神與價值,結合仕紳階層與知識青年,共同致力臺灣社會改造及文化啟蒙運動,包括在各地辦演講會、巡迴電影放映、發行報紙雜誌、設置讀報社、辦理夏季學校、創立中央書局等各種途徑,喚起民心覺醒,宣揚民主理念、掀起一波波的臺灣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
 
  在這些文協志士們所創作的古典詩篇詞作裡,可以看見殖民統治下的他們:追求自由民主、反殖民意識、關心弱勢民眾、批判迷信、重視女權、土地認同、對臺灣文化及庶民生活的關注等精神。
 
  然而這些情懷,與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並無差別:
 
  「歷劫尚當甘墜落,幾生修得到芳菲?」
  ──林幼春〈獄中感春賦落花詩以自遺〉
  因治警事件而入獄服刑的林幼春,將自身際遇緊扣落花來抒懷,描述自己堅定不悔的志向與純潔的節操不染雜塵。
 
  「風濤萬里重洋隔,欲吐哀音只賦詩。」
  ──林獻堂〈步文芳君冬日雅集原韻〉
  反映國民政府來臺時的紛亂時局,並在字裡行間的濃厚悲愁中,看見林獻堂一生始終以臺灣民眾為念的衷懷。
 
  「革故應思設置,天心自古從民意。」
  ──蔡惠如〈敬依醉落魄調並和元韻〉
  以蔡惠如一貫的瀟灑神態,展現追求臺灣前途的決心,更反映他不屈服於日本殖民政權的信念,積極爭取臺灣人權益的嶄新思維。
 
  「欲替同胞謀幸福,也應悟到死方休。」
  ──賴和〈送林獻堂先生之東京〉
  林獻堂為臺灣議會請願運動奔波不停的寫照。賴和歌頌了林獻堂想為同胞謀幸福的崇高人格,且抱有至死方休的大愛精神。
 
  精選跨越五十年的臺灣文化協會四位詩人畢生代表作六十二首──
  引領讀者進入臺灣歷史、山川、以及個人抒懷的風土世界。
 
  本書由臺灣文學教授廖振富擔負引路人,藉由各領風騷的四位臺灣文化協會鬥士──林幼春、林獻堂、蔡惠如、賴和之詩篇詞作的細讀賞析,深入勘探他們的內心世界,進而思考何謂「文協精神」,提供當代人借鏡省思。
 
  作者試圖彰顯文協時代臺灣古典詩的進步性與時代性,讓一般大眾有機會閱讀有血有肉、能激盪性靈的好詩,並且完整揉合了臺灣古典詩裡可親可敬、可悲可歎的萬千面貌,正是與你我緊依相連的在地意識與現代精神。
 
本書特色
 
  ●適合閱讀群:中學以上的學生、學校教師,與有興趣吸取新知的一般國民。
 
  ●蒐錄林幼春、林獻堂、蔡惠如、賴和共62首詩篇詞作,以白話譯解、字詞注釋,與當代觀點之賞析,使人人皆讀得懂、讀出興趣,甚至受到感動。
 
  ●詩詞創作年代跨越1899~1952年,完整記錄臺灣從日治到戰後初期時代動盪的變貌。
 
  ●收錄19幅臺灣文化協會創立前後之重要事件與人物的史料照片。
 
真情推薦
 
  陳耀昌 醫師,《島之曦》作者
  黃美娥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施如芳 劇作家,臺大戲劇所、北藝大劇創所兼任助理教授
  ──專文推薦
 
  林銘聰 林幼春之孫 
  林承俊 林獻堂曾孫、明台高中副校長 
  蔡海如 藝術家、蔡惠如曾孫女 
  賴悅顏 賴和長孫 
  ──家屬專文迴響
 
口碑好評
 
  廖振富教授著手整理這個門口長期被釘上「不得進入」的文學花園,打掃了廢園,也開始引水灌溉,終於有了這本《文協精神台灣詩》,讓我們重睹、體驗百年前臺灣先賢的文采斐然及正氣凜然。──醫師,《島之曦》作者 陳耀昌
  
  作為一本主題詩選,書中多首作品可以直接視為政治文學,尤其沛然莫之能禦的反抗精神,更是文協鬥士詩人們在臺灣古典詩歌史上所具有的獨特性,而這些實是文協百年留給臺灣的可貴資產。──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黃美娥
 
  讓讀者讀一首詩得見一段歷史、一方風土、一個境界……四位各領風騷的詩人,某些方面志同道合,更多方面又是各異其趣的。──劇作家,臺大戲劇所、北藝大劇創所兼任助理教授 施如芳
 
  林幼春透過一支健筆,大力批判日本治臺的不合理措施及侵略中國的野心,表現出巨大震撼的力量,民族骨氣與個人豪氣每每流露於筆端。──林幼春之孫 林銘聰 
 
  獻堂先生的詩作風格清新,不使用艱澀的典故,給人十分真誠的印象,並且處處可見他人道關懷的精神。──林獻堂曾孫、明台高中副校長 林承俊
 
  在經過廖振富老師精心為惠如十多首詩詞研究所做的譯解、注釋與賞析中,首次發現了能與之對話的一道曙光。那是來自惠如本人生命情境在意識流轉之間,所曾經直接生產的言說與藝術力,一旦讀者跨越那道古文與象徵博引的門檻,美與感知便赫然出現眼前。──藝術家、蔡惠如曾孫女 蔡海如
 
  文協年代文協青年的臺灣漢詩,蘊藏許多作者抒發情感、懷抱理想和紀錄時代的內容。廖老師以他古典文學素養,為讀者「譯解」「注釋」「賞析」,提供易讀版本,作古典文學普及化的工作,很有意義,令人佩服。──賴和長孫 賴悅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振富
 
  臺中人,臺灣師大文學博士,曾任臺灣師大臺文所教授、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現任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著有《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晩清到二二八》《櫟社研究新論》《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林癡仙集》《林幼春集》《在臺日人漢詩文集》《臺中文學史》(與楊翠合著)《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以文學發聲:走過時代轉折的臺灣前輩文人》《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等書。
 

目錄

推薦序   故園花草有誰憐:重新整理被塵封的日治臺灣文學花園 陳耀昌
推薦序   情動的力量——文化鬥士的風雅與壯志 黃美娥
推薦序   文協百年,詩人不死 施如芳
自序     引光照路,大步向前
導讀

輯一 林幼春
生平與作品簡介
諸將
過鹿港
席上觀劇有感
美總統威爾遜
初夏月下蓮塘獨步
華盛頓
鐵礮碑成自題長句志感
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
獄中感春賦落花詩以自遣
獄中十律
獅山紀遊雜詠
秋晚寫哀
癸酉初夏萊園小集

輯二 林獻堂
生平與作品簡介
登圓山

討蕃
過仙臺弔佐久間總督
石榴
熱海
春日山行
辛巳中秋景薰樓觀月
車中看月
步文芳君冬日雅集原韻
聞廣播有感
次鏡邨氏鎌倉晤談有感原韻
上野觀櫻
三月一日聞雷
壬辰五月下旬喜少奇由臺灣來勸余歸臺

輯三 蔡惠如
生平與作品簡介
追懷劉壯肅
獄中有感
浪淘沙
鵲踏枝
蘇幕遮
敬依醉落魄調並和元韻
東風齊著力
意難忘
渡江雲
滿庭芳
調高山流水

輯四 賴和
生平與作品簡介
乙卯元旦書懷
讀臺灣通史
送林獻堂先生之東京
不幸之賣油炸檜的
繫臺北監獄
出獄歸家
吾人
月琴的走唱
月光
田園雜詩
夕陽

家屬迴響
重新認識祖父的巨大形象 林銘聰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林承俊
海如認識惠如相關片段的幾則速寫 蔡海如
文協精神臺灣詩「賴和篇」讀後心得 賴悅顏
 

推薦序
 
情動的力量——文化鬥士的風雅與壯志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 黃美娥
 
  今年(二○二一)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各地紛紛舉行紀念活動,廖振富教授在此刻出版《文協精神臺灣詩》,自有向先賢致敬之意,同時可讓讀者大眾注意到臺灣文化協會志士們的古典詩歌創作面貌;此外,臺灣文化協會的設立,原本旨於推廣新文化啟蒙運動,因此在極力鼓吹大眾學習白話文的風潮下,一般反而忽略協會成員中有不少長於漢詩書寫,例如林獻堂、林幼春、王敏川、陳逢源、蔡惠如、賴和、陳虛谷、莊垂勝等均擅此道,廖教授特別選出其中四人作品集結成書,可謂別具意義。
 
  其次,透過本書,除了有助提醒注意文協分子組成複雜,新舊文人兼有,又由於書中作品涵蓋層面甚廣,從中不僅可見反殖民、反封建、爭自由「文協精神」之表露,因廖教授也將林幼春、林獻堂、蔡惠如、賴和其他類型詩篇、詞作一併收錄,遂得使詩人生命樣貌和創作趨向更為顯豁;尤其,書中以深入淺出方式,精要說明相關「生平簡介」「作品簡介」,以及針對作品譯解、賞析,故使本書成為認識四位詩人及其作品內涵的極佳鎖鑰。
 
  不過,在日治時代,關於漢詩寫作這件事,既屬風雅,也係日常。正因如此,有一個有趣的問題頗堪玩味,為什麼這些可以終日浸淫詩藝為樂的詩人,卻願意成為獻身社會運動的志士?雖然,如梁啟超曾經勸勉林幼春「勿以文人終身」,但這樣就能激勵詩人義無反顧前行嗎?而有了志士身分之後,面對時代與事件,究竟會寫出怎樣的詩歌內容?志士詩人的作品,有何特色或魅力?首先,想要由詩人轉變成為志士,洵非易事。賴和曾在〈阿四〉這篇具有自傳色彩的小說中,坦白自己的內心世界。當蔣渭水要推薦他擔任文協理事時,不禁有「在此時尚非可死之日,願乞把理事取消」的怯懦和畏縮;而在〈寂寞的人生〉一詩中,也陳述加入文協之後,「可憐受著指摘身,朋友雖然不厭棄,帶著思想危險人,自己也著來迴避」,顯示一旦成為文化的鬥士、思想危險之人,不單內心寂寞,甚至會註定整個人生的寂寞。
 
  但,終究四個人最後的選擇,是成為文協的志士、文化的鬥士;而且難得的是,他們的大無畏選擇,曾經藉由詩詞披露,傳達出對抗日本殖民政權的信念,故使其人作品在寄託風雅、抒發情志之餘,更蘊含一種巨大能量,甚至有導引改變他人意識和行為的可能,即使在今日讀來尚可感受箇中散發著刺激人心的力量,此從本書若干詩詞,可以略窺一、二。那麼,志士詩人筆下在意之事為何?茲舉數例說明。蔡惠如〈敬依醉落魄調並和元韻〉,他強調「革故應思設置,天心自古從民意」,「革故」即汰舊,隱含了革命和維新之意;思設置,則透露不會任意被擺佈,且想要有一番規劃和布置。再者,「思」字也暗示了文協志士會是一群有謀略的策劃者,至於所有的革故和設置行動,都將秉持「天心」而為,天心所依從的正是「民意」。以上,簡短兩句,一方面潛藏鼓動顛覆舊勢力的意味(此處既想和日本殖民體制相抗,亦要與辜顯榮「有力者大會」頡頏),一方面則欲建構以民為本的新意識,清楚呈現蔡惠如的改革立場和思想意識。而想要改變舊有局勢的心情,還可在其〈東風齊著力〉獲見,這首送別林獻堂前去東京展開請願運動之作,「幾時改造,夙志總能償」相較前面,採取了更加直白的方式來發聲,呼告「改造」向來是心中最大的吶喊。
 
  又,同樣描寫送別到東京請願者之作,尚有林幼春〈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詩中「一往情深是此行」,所說既是志士們對多次前往東京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義舉的深情無悔,也是送別者表達對蔡培火三人此行難測的別情依依,最末「臨歧一掬男兒淚,願為同胞倒海傾」,翻轉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詩意,不同於多情兒女的依戀,林幼春和遠行三人原本該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卻反而在臨別之際淚如雨下,因為這是為了同胞而大哭、痛哭,而「倒海傾」更暗示了請願運動將是條漫長的路。另外,賴和〈送林獻堂先生之東京〉「欲替同胞謀幸福,也應悟到死方休」,刻畫了林獻堂為臺灣議會請願運動奔波不停的寫照,其中「同胞」「死方休」兩個關鍵詞,亦與林幼春前作有相近之感,賴和歌頌了林獻堂想為同胞謀幸福的崇高人格,且抱有至死方休的大愛精神。相形之下,他甚至慚愧表示「愧我戀生甘忍辱,多君先覺獨深憂」,而以獨自承擔深沉憂思的「先覺者」來稱許林獻堂。 
 
  當然,賴和也絕非戀生忍辱者,否則不會在治警事件之後被關,於〈繫臺北監獄〉寫出「幽囚身是自由身」,如此豪邁爽朗的詩句;就如同蔡惠如〈獄中有感〉「幾年提倡新民會,此日翻為國士囚」,雖在事件中變成階下囚,他指出身羈獄中卻不是普通的囚犯,而是「國士囚」,對於自己滿是驕傲,更顯一身風骨。換言之,本書中收錄治警事件相關的詩歌,字字雖艱辛,但句句皆壯語。
 
  以上,摘錄本書詩歌的吉光片羽,可見蔡惠如呼籲改革的洞見、林獻堂為同胞謀幸福之大志,字裡行間便已映照文協志士風采;而林幼春、賴和作品對於請願運動者的敬重與支持,雖然文協在一九二七年之後出現分裂局面,協會成員也存在左、右路線之別,但二人詩篇,著實為志士之間深厚緊密的同志情誼,留下美好見證,同時再現了「共」「群」作為文協組織互動特質的珍貴。也許回顧過往,抗爭和改革之事,未必通盤實踐或獲勝,但彼此之間相濡以沫、扶持前進的合作身影,卻是文協志士留給後世的動人一頁。至於賴和、蔡惠如獄中詩,恰恰說明了他們用生命追求自由,日本殖民體制這座大監牢永遠無法囚禁他們的身體與靈魂,他們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整體而言,《文協精神臺灣詩》收錄的四位文協志士作品,相較於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書中有許多更接近於變風變雅之作,這些亂世裡的詩歌聲,如此盪氣迴腸,百年迄今仍然具有召喚大眾的情動力。當然,書中內容豐富,遠遠超過本文介紹,在上述之外,志士詩人的胸襟、視野和見識,對於臺灣歷史、時代、人物的看法,有更多存於集中,有待讀者細細咀嚼。大抵,作為一本主題詩選,書中多首作品可以直接視為政治文學,尤其沛然莫之能禦的反抗精神,更是文協鬥士詩人們在臺灣古典詩歌史上所具有的獨特性,而這些實是文協百年留給臺灣的可貴資產。
 
自序
 
引光照路,大步向前
 
  這本書在臺灣文化協會創立百年的時刻出版,既是為了回望,更是為了前瞻。
 
  本書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挖掘有血有肉的臺灣古典詩詞,鬆土培育,以淺近易解的詮釋與當代社會對話,讓更多人感受臺灣文學之多元與豐美。其二,透過四位臺灣文化協會成員作品的細讀賞析,探勘其心靈世界,進而思考何謂「文協精神」,以提供當代人借鏡省思。
 
  臺灣文化協會,是日治時期臺灣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組織,由蔣渭水與知識青年發起,結合以林獻堂為首的仕紳階層,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七日在臺北正式成立。其後又與在日本留學的臺灣知識菁英「新民會」匯聚合流,分別在島內、島外分進合擊,堪稱是將臺灣由前現代進入現代社會,一股最大的推動力量。
 
  當時文協菁英有感於臺灣在被日本殖民的處境下,臺灣人知識不足,思想保守,造成各方面的落後,與階級地位的不平等。透過發行報紙雜誌、巡迴演說、電影放映、戲劇公演、開辦書局、夏季學校等各種方式,致力提升臺灣人的文化,引進新知。另一方面,以組織群體的力量向日本當局爭取自由民主。當時文化協會的重要主張,包括引介新知、破除迷信、改革民俗,追求兩性平權、關懷弱勢,批判殖民體制、宣揚人權與平等觀念等。
 
  雖然臺灣文化協會在一九二七年分裂,其後左、右翼各自又有不同的演變發展,卻是日治時期臺灣各種政治與文化組織的源頭,其歷史意義不應被遺忘。今年恰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週年紀念,許多官方與民間單位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然而,一來全世界受困於險峻的世紀瘟疫大災難,二來臺灣社會普遍性的歷史失憶症,對臺灣的文學與歷史,因陌生而無感,因無根而浮盪,本書正是試圖彌補此一不足而寫。
 
  從文學的角度觀察,臺灣文化協會成員中有不少新舊文學的創作能手,一九二○年代臺灣新文學之興起,更與臺灣文化協會致力於文化啟蒙息息相關。文協機關刊物,從《臺灣青年》《臺灣》雜誌,到後來的《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則早已被文學史論述認定是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搖籃。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文協的領導人物多半都具備相當的漢學素養,不論是年齡較長的進步仕紳階層,如楊宜綠(風車詩社楊熾昌之父)、林獻堂、林幼春、蔡惠如等人,或是稍年輕的知識青年王敏川、賴和、陳逢源、謝星樓、陳虛谷、莊垂勝、葉榮鐘、林秋梧,幾乎都是古典詩詞的能手,分別留下或多或少的作品。而不擅長寫詩的蔣渭水,幾度入獄時也常寫作「仿古散文」批判殖民統治。影響所及,以新文學見長的吳濁流、吳新榮,也都有漢詩作品留存。
 
  文協人物的古典詩詞,創作主題涵蓋:追求自由民主、反殖民意識、關心弱勢民眾、批判迷信、重視女權、土地認同、對臺灣文化及庶民生活的關注等等,不但非常豐富,且兼具在地意識與現代精神。
 
  基於雙重因素,臺灣古典詩詞長期被漠視,導致絕大多數國民欠缺認識、閱讀的機會。其一,中小學教科書只選唐詩宋詞,幾乎看不到臺灣在地的詩詞。其二,當代人所熟知的臺灣文學,多半侷限在日治時期的新文學(涵蓋中、日文),以及二戰結束迄今的現當代新詩、散文、小說等。而文學史論述在談到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時,常主觀認定舊文學從此一蹶不振,使讀者產生舊文學就是迂腐空洞、脫離現實的偏見。
 
  因此,本書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試圖彰顯文協時代臺灣古典詩的進步性與時代性,讓大家有機會閱讀有血有肉、能激盪性靈的好詩。編寫之初,陸續蒐集二十多位文協成員及女性詩人的作品,但由於總數太多,規模過於龐大。最後決定先鎖定四位文協人物的詩詞編成本書。原因請參考「導言」說明。
 
  這是我在玉山社出版的第三本書,首先要感謝玉山社總編輯魏淑貞女士,不計市場盈虧,長期支持我的寫作構想。還有沈依靜小姐,在編輯過程中的細心協助。玉山社創立二十多年來,堅持臺灣價值,深耕臺灣文史著作出版,讓人感佩,而我有機會從讀者轉換為作者,倍感榮幸。另外,這次我還大張旗鼓,敦請陳耀昌醫師、黃美娥教授、施如芳老師三位撰寫推薦序。他們與我都因共同的關懷而結緣,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深刻的閱讀觀察,非常感謝三位對這本小書的鼓勵。
 
  最後,更要特別感謝:賴和長孫賴悅顏先生、林幼春之孫林銘聰先生、蔡惠如曾孫女蔡海如女士、林獻堂曾孫林承俊先生,四位都接受我冒昧的邀約,以家屬身分寫下迴響文章。閱讀這四篇文章,猶如開啟風景各異的四扇門窗,讓人對臺灣近代史的曲折演變及未來發展,有更深刻的省思。
 
  出版一本小書如此勞師動眾,看似小題大作,目的無非是想喚起更多人的興趣與關注,期待我們都能從前輩走過那段黑暗與光明並存的時代中,找回更多對臺灣文化的自信與認同,藉以引光照路,不畏橫逆,大步向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266
  2. 新書
    7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