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不舍齋薪傳錄:陳新雄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鍥不舍齋薪傳錄:陳新雄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定價:880
NT $ 792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茂發前校長曾讚譽陳新雄教授的學術成就:橫跨經學、小學與文學三大領域,為中文學界共有之國寶;對學術推廣不遺餘力,充分表現其學術社群領導之才華;在刻苦環境中勵學而成就其大學問,充分發揮鍥而不捨之學術精神。有鑑於陳新雄教授的教導之恩,及其生前對學生無所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在陳教授逝世十週年之際,早期學生弟子們組織動員,籌辦「陳新雄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出版本專書,取陳教授書齋名訂為《鍥不舍齋薪傳錄》,以紀念陳教授對學術的薪傳與播種。本專書所收文章,除兩篇紀念特稿及一篇主題演講稿之外,另收四十四篇論文,分別隸屬於文字、聲韻、訓詁、詩詞以及勵學等五類,各篇內容雖然圍繞陳教授學術專長而議論,卻有不同面向的傳承性與啟發性。
 

目錄

圖版 I
陳新雄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I
不見星河見雁行──《鍥不舍齋薪傳錄》序言 林慶勳 1
特稿
遙寄陳新雄教授 丁邦新 1
陳新雄教授在日本的講演 瀨戶口律子 3
主題演講
陳伯元教授的學術成就與章黃之學的承繼發展 姚榮松 7
論述
《六書音均表》、《成均圖》兩「均」字不讀「韻」字辨 何大安 41
方言同源詞不規則對應的一種可能 楊秀芳 49
陳伯元先生論正字兼為異體管窺──以《異體字字典》「研訂說明」為例 呂瑞生 63
讀伯元先生之六書轉注說 李淑萍 81
談蘇軾與《說文解字》 沈寶春 97
從上博簡與安大簡的「絺」字談「希」字的讀音問題及古聲韻系統的分系問題 季旭昇 111
陳伯元先生等韻學之成就與影響 吳文慧 127
國語音變規律中的幾個「例外」探析 李峰銘 135
從《毛詩.合韻譜》談伯元師的古韻擬音 李添富 153
黃侃古音學與曾運乾古音學補說 李葆嘉 187
古音研究中的觀念與方法:審音、審韻、韻例辨析與《詩經》古韻三十一部構擬 張民權 213
陳伯元先生上古聲母學說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及其特色 張渭毅 233
陳伯元教授古音學蠡測──從《詩經》古音學出發 莊雅州 251
古韻通轉是某韻部字的個案行為,非韻部普遍行為論──論陳新雄教授《古韻三十二部之對轉與旁轉》的上古音價值 馮 蒸 275
陳伯元先生古韻分部之貢獻 葉鍵得 289
陳新雄教授論考古派和審音派 趙 彤 307
陳新雄先生上古韻部擬音之研究──紀念陳新雄先生逝世十週年 盧曉陽 319
陳新雄先生之「互訓」說 柯明傑 335
淺談《說文解字注》中的同義詞──以心部字為例 陳姞淨 353
腳色、角色考 陳彥君 367
《清華(伍).命訓》校詁釋例芻議──以「大命小命互動互成」為觀測標的 黃麗娟 383
陳伯元先生的親情之調──以〈與舍妹闊別〉二律、〈江城子〉為討論核心 王隆升 397
許國心猶在──蘇軾惠州詩探析 江惜美 411
十年常念伯元師 俞棟祥 429
陳伯元先生的「神州萬里詞」及其《中原音韻》的研究成就 張玉來 編述 439
東坡〈馬上賦詩〉──伯元師吟調精彩應用解析 陳貴麟 461
審音協律伯元師──以《和蘇樂府》為例 陳慶煌 477
《伯元倚聲.和蘇樂府》的藝術成就 黃坤堯 493
蘇軾與大覺懷璉之交游 黃惠菁 507
蘇軾〈次韻王鬱林〉探析 潘柏年 523
伯元師學問給予個人的啟示和影響 王三慶 535
我心中的伯元先生 朱小健 553
陳新雄先生的傳統學術人格對我的影響 施向東 563
關於國學教育的討論──《萬里飛鴻尺素書》述略 聶振弢 569
附錄
籌備委員會名單 591
協辦單位 592
捐款名錄 592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