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文學角度,探討南朝作家描寫或想像的都城建康以及荊州、江州等地域。全書共分六個章節,第一章「安全之城」,探討江海書寫與建康的連結;第二章「神聖之城」,從佛教地景與權力結構探討都城的空間意涵;第三章「繁榮之城」,論南朝作家透過書寫長安洛陽,折射其都城建康;第四章「毀滅之城」,探討經歷浩劫的前中後三個時期,建康書寫呈現的差異。最後兩章則將重心放在建康以外的空間,第五章論南朝作家的荊州書寫;第六章則論南朝作家的江州書寫。希望從空間論述出發,探討文學作品背後紀實、想像、創傷、權力等複雜的面向,以及其所象徵的多元文化意涵。
目錄
前 言:真實之城與想像之城
一、安全、神聖、繁榮之城
二、都城毀滅記事
三、被權力核心包括在「外」
四、小結:空間的想像與紀實
1 . 安全之城:江海天險與家國想像
一、「江海」作為一道防線,或一種題材
二、「江海」作為現實生活的共同體
三、「江海」天險的確立與最終結局
四、小結:江海與家國想像
2 . 神聖之城:從山林到城市的佛教空間
一、山林佛教與城市佛教
二、山林佛教:東晉山林佛教的地景書寫
三、從城市到山林:遊寺詩的權力結構
四、城市佛教:建康的佛教地景與權力運作
五、小結:佛教與城市的權力互涉
3 . 繁榮之城:京洛書寫與都城隱喻
一、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
二、錯把「建康」作「京洛」?
三、當「地理」成為「歷史」
四、小結:記憶與慾望之城
4 . 毀滅之城:都城的毀滅書寫與創傷記憶
一、都城毀滅的前、中、後三階段
二、寫在毀滅之前:世界的讖象
三、寫在毀滅之中:創傷的不可再現
四、寫在毀滅之後:創傷的延遲反饋
五、小結:寫在毀滅之中,也寫在毀滅之後
5 . 都城之外(一):南朝作家的「荊州書寫」
一、南朝內部的「西方」與「東方」
二、民俗的收編:《荊楚歲時記》
三、傳說與現實:荊州的傳說與讖象
四、體驗與經驗:「荊州」的對照與苦辛
五、小結:寫作與空間的相互召喚
6 . 都城之外(二):南朝作家的「江州書寫」
一、「東」與「西」的中介空間
二、在地與正統:江州的中介意義與文化意涵
三、聖山與仙境:鮑照、江淹的「廬山」書寫
四、另一種山水體驗:何遜、陰鏗的江州意象
五、小結:「中間」的經驗
結 論:羅馬城裡(外)的羅馬人
附 圖
參考書目
一、安全、神聖、繁榮之城
二、都城毀滅記事
三、被權力核心包括在「外」
四、小結:空間的想像與紀實
1 . 安全之城:江海天險與家國想像
一、「江海」作為一道防線,或一種題材
二、「江海」作為現實生活的共同體
三、「江海」天險的確立與最終結局
四、小結:江海與家國想像
2 . 神聖之城:從山林到城市的佛教空間
一、山林佛教與城市佛教
二、山林佛教:東晉山林佛教的地景書寫
三、從城市到山林:遊寺詩的權力結構
四、城市佛教:建康的佛教地景與權力運作
五、小結:佛教與城市的權力互涉
3 . 繁榮之城:京洛書寫與都城隱喻
一、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
二、錯把「建康」作「京洛」?
三、當「地理」成為「歷史」
四、小結:記憶與慾望之城
4 . 毀滅之城:都城的毀滅書寫與創傷記憶
一、都城毀滅的前、中、後三階段
二、寫在毀滅之前:世界的讖象
三、寫在毀滅之中:創傷的不可再現
四、寫在毀滅之後:創傷的延遲反饋
五、小結:寫在毀滅之中,也寫在毀滅之後
5 . 都城之外(一):南朝作家的「荊州書寫」
一、南朝內部的「西方」與「東方」
二、民俗的收編:《荊楚歲時記》
三、傳說與現實:荊州的傳說與讖象
四、體驗與經驗:「荊州」的對照與苦辛
五、小結:寫作與空間的相互召喚
6 . 都城之外(二):南朝作家的「江州書寫」
一、「東」與「西」的中介空間
二、在地與正統:江州的中介意義與文化意涵
三、聖山與仙境:鮑照、江淹的「廬山」書寫
四、另一種山水體驗:何遜、陰鏗的江州意象
五、小結:「中間」的經驗
結 論:羅馬城裡(外)的羅馬人
附 圖
參考書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361
-
新書95折$361
-
新書95折$361
-
新書95折$361
-
新書95折$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