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作為聽覺教育的音樂教育
Wilfried Gruhn/音樂教育權威、『音樂:孩子的學習世界』創辦人 德國弗萊堡大學音樂教育榮譽教授
學習音樂,就像學習語言一樣,是從傾聽開始,而最先用到的就是耳朵。在演化生物學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一個爭議性的問題:人類究竟是先會唱歌,還是先會說話呢?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人們可以看到,唱歌與說話、曲調與語言,很可能都從同一個根系中發展出來,很多神經細胞資源都是共用的。如此,音樂方面的經驗,乃從傾聽開始積累,通過這種積累形成了一種聽覺詞彙。這種詞彙,會在往後唱與說的過程中展現出來。身體、呼吸與嗓音就形成了音樂行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媒介,而這些媒介還會通過傾聽與運動得以進一步強化。因此我認為,作為聽覺教育的音樂教育,是一種有趣且最基本的音樂教育方式。
本書作者Reinhild Brass, 把很多對小學生們進行聽覺探索方面極富價值的建議盡皆彙整起來。這種對聽覺的探索,連同發聲與樂器,一起構成了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Arnold Schönberg 在他的和聲學裡為音樂引入了若干新元素,他在書中斷言:聽覺是一個音樂家的全部智慧所在。John Cage 在對他的新學員問候時,總是風趣地說:「Happy New Eears
(祝新耳朵快樂)!」音樂課,作為聽覺教育,或者作為審美感知教育的一種方式,在上世紀七○年代就已成為極具競爭力的音樂教學理念之一。祈願本書成為一位足以激奮我們的全新良師,讓我們在音樂素質的培養中,把音樂放到中心的位置,而以聲響與節律作為瞭解音樂之前的經驗基礎。 (Freiburg, 2009.9)
推薦序二
呵護孩子的聽覺發展--讓傾聽自己內在聲音成為可能
潘鍇/中國里拉琴療癒師 、《探索聽覺教育之路》 校閱者
我自幼學習音樂至今近35年,從學習音樂、教授音樂到成為音樂治療師也快20年了。2015年我和宇文智龍老師到德國和幾位音樂大師見面,由《自由的心聲》作者Tina老師引薦,認識了德國聽覺教育和聽覺療法協會的主席-萊音老師(Reinhild
Brass)。見習萊音老師的音樂課後覺得她的教法簡直太新奇而獨特了,對孩子聽覺的發展和保護做到了極致。因此邀請萊音老師到中國開辦聽覺教育工作坊,後來我們一起又和歌德館音樂教育部門合作,開始為期三年的華德福音樂教師培訓。通過幾年的接觸我發現,萊音老師的音樂教學活動完全是站在「道」的層面,她教的不是技術,而是音樂的最高層面內容,目前這個領域我還沒有見到能超過她的人。
她在上課作聽覺遊戲的時候,完全就是一個老小孩,帶著一幫大小孩和小小孩玩聲音,太神奇!太好玩了! 她只用一周的時間就把聽覺教育第一冊寫完了,這速度完全是下載啊!本書請到我的德語教師車訊老師,他是大連化物所的高級物理研究員,車老師對翻譯水準要求特別高,一遇到不明白之處就會給萊音老師打電話交流,如此往復翻譯工作進行了三年,車老師也快80歲,耳聰目明,超級嚴謹。
這本書介紹了1-8年級的兒童聽覺發展,聽覺遊戲和具有療癒品質聲音的樂器。適合音樂教師和家長在學校和家庭中實際操作,希望在電子媒體氾濫的今天,藉由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聽覺教育方法和遊戲保護好孩子的聽覺感官,如此,在可見的未來,孩子們學習樂器、外語乃至發展第六感的直覺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具備傾聽自己內在聲音的能力才有可能性。( 寫於2018年6月23日本書出版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