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不神經: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和病患一起走過的路

神經不神經: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和病患一起走過的路
定價:320
NT $ 90 ~ 332
  • 作者:蔣永孝林進修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8-02-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50787
  • ISBN13:9789570850789
  • 裝訂:平裝 / 20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醫路上有你真好!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最真誠的行醫手札

原來這些疾病要看神經外科!
18位病患的就醫故事,神經類疾病的診療過程,
醫病雙方敞開心胸、聆聽彼此、啟發彼此的現場紀錄!

  身為一名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非常清楚正確診斷的重要性,一個誤診,健康可能就此受創。正因為深深體認到:在健康之前,身為醫者背負著無可迴避的責任,他總要求自己靜下心來,耐心聆聽病患的故事,再從聆聽的過程中了解對方的病情,做出正確診斷。

  對很多人來說,腦脊髓疾病代表的是癱瘓和死亡,一聽到要動刀治療,更覺得恐佈,常避之唯恐不及,但如此一來不是錯失治療黃金時機而使得病情日漸惡化,就是四處尋求偏方或民俗療法,最後以悲慘收場。

  其實,腦脊髓疾病只是身體病痛的一種,神經外科手術也沒有想像中可怕,只要及早就醫,及早確診並治療,大多患者可獲得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這本書,就是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行醫三十多年來,聆聽、陪伴病患對抗疾病的生命紀錄;闡述所有和神經外科有關的疾病並不可怕,期能導正一般人錯誤的就醫觀念,積極迎向人生。

名人推薦

  蔣醫師學養豐富、技精術粹,為人沉著穩健,對待病人熱心負責,深受病患敬愛與信賴。──前三軍總醫院副院長 鄒傳愷

  蔣主任把行醫近三十年的寶貴經驗化為文字,透過一篇篇精彩故事,完整呈現他一路陪病患走過病痛折磨的點點滴滴。──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李祖德

  十八位病患的故事,篇篇平易近人,感傷中有溫馨,淚眼裡亦見詼諧,就像發生在你我身邊親友的身上似的。──前外交部長、駐美代表 程建人
 
 

作者介紹

口述者簡介

蔣永孝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杜蘭大學醫務管理碩士,美國印地安大學醫用神經生物學博士,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教授與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中心主任。

  1958年次的雙魚座男性,他長期致力研究腦外傷、腦血管疾病、腦瘤、巴金森氏症、脊椎疾病與神經再生醫學等領域,並渴望了解日新月異的所有醫學新知,長期為臺灣神經外科及脊椎外科醫學深耕,每次都要旁邊同事好說歹說才要乖乖吃飯,常以雙魚式幽默鼓勵病人,認為其個性與心情會決定病情,快樂擁抱人生當下的每一秒,才是真正掌握幸福的關鍵。

撰文者簡介

林進修


  成功大學化學系畢。曾任中華民國醫藥衛生記者聯誼會會長,於記者生涯中曾獲兩屆曾虛白新聞獎、兩屆新聞金鼎獎及三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著有《他們都愛健康》、《白袍下的熱血-臺北醫學大學在非洲行醫的故事》、《愛從赤道零度開始-臺北醫學大學醫者烙印非洲之旅》、《以病人為中心的美好-北醫擠身國際醫療機構的傳奇》、《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邱文達:航向健康的舵手》及《從日出到日落的守護-雙和醫院滾動醫療團在馬紹爾群島的故事》等書。
 
 

目錄

推薦序

認知與考驗◎鄒傳愷
真正的醫者◎李祖德
先生緣,主人福◎程建人

突然當機的大腦│嗅神經部位腦膜瘤
肋骨斷不停│庫興氏症
燈泡老是不夠亮│腦下垂體腫瘤
綠巨人浩克變身記│末端肢體肥大症
無敵鐵金剛死裡逃生│惡性膠質細胞瘤
嘴抖眼斜一美人│半邊顏面神經痙攣
錯亂的日記本│蝶骨翼腦膜瘤
咳到沒有明天│奇阿裡畸型
發麻的右手中指│室管膜瘤
太極高手走不穩│額葉部位腦膜瘤
重癱病人長照義工│僵直性脊椎炎
大年初一鬼門開│顱腦損傷
同病相憐姐妹花│腦血管動脈瘤
中場人生重出發│腦溢血
腦傷後的數字強人│顱腦損傷
水男孩重生記│頸椎創傷
天花板人生│腦性麻痺

後記◎蔣永孝
 
 

推薦序

認知與考驗
鄒傳愷


  人類的神經系統包括大腦、脊椎及其周邊神經,這些組織結構主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律動,以及應對外界環境的衝擊,一旦有了病變或損傷,就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影響到人的意識、行動與感覺,甚或維生機能無法延續,而需仰賴外力扶持或危及到生命安全。

  本書所提到的許多案例,雖不能概括各類病因,但足以印證不同的病因諸如損傷、腫瘤、先天器質異常、老年退化病變等,遲早會侵蝕人的生活機能或生命。有感於神經疾患發生時的表徵是隨病情進展階段而迥異,因此常增加臨床診斷上的困難,一般而言,早期得到正確的診斷在治療效果上是較好的,可是對於神經外科醫師來說,這極具挑戰性,也考驗其學養、技能和經驗。

  基於對神經病患的及早正確診斷和治療效益期盼,本人在此特別推崇蔣永孝醫師。他於民國七十二年至九十六年間於三軍總醫院接受完整神經外科學訓練,後擔任神經外科部主任,表現傑出,獲禮聘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服務,本人當初有幸與其共事,得以在臨床方面相互切磋,獲益匪淺。

  蔣醫師學養豐富、技精術粹,為人沉著穩健,對待病人熱心負責,深受病患敬愛與信賴,歷年來經其仁心仁術診治痊癒的病患頗眾,本文案例僅係部份神經症狀比較複雜、最終有幸接受蔣醫師診治得癒者,誠屬良醫良相、功同再造,特此為序。

真正的醫者
李祖德


  認識蔣永孝主任已有多年,從早年在三軍總醫院服務,到近年轉換跑道來臺北醫學大學體系繼續付出心力,他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既是醫術精良、視病猶親的醫者,也是國際知名的腦神經醫學專家,他那有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永遠是病患及家屬最堅實的依靠。

  二○一八年初春,他把行醫近三十年的寶貴經驗化為文字,透過一篇篇精彩故事,完整呈現他一路陪病患走過病痛折磨的點點滴滴,有傷痛,有淚水,也有歡笑和更多的相知相惜。這本《神經不神經:神經外科醫師蔣永孝和病患一起走過的路》,值得你我一看再看,從中體會如親人般緊密的醫病關係,為這個逐漸冰冷疏離的社會注入一股暖流。

  早年醫療不發達,醫療資訊更不普及,很多人對疾病不夠了解,且常有錯誤認知,其中又以神經外科相關疾病最為明顯,以訛傳訛下,一旦被診斷出脊椎或腦部出現病變而需要開刀治療,總是退避三舍,咸認為風險太大,萬一不小心傷到周邊神經,恐會癱瘓一輩子。時至今日,就算醫療技術已大為精進,這種因錯誤認知而衍生的恐懼感依舊存在,延誤病情的憾事還是一再重演。

  看多了這種悲慘結局,蔣永孝主任決定挺身而出,以醫療專業及多年臨床經驗為經,他和病患之間的互動為緯,娓娓道出十八位病患的故事,無非想告訴更多的人,疾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面對疾病的鴕鳥心態,以及因此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這些寫入本書的病人,有的罹患腦膜瘤,有的因車禍導致顱腦損傷,有的飽受腦下垂體腫瘤之苦,有的突然被診斷出惡性膠質細胞瘤,有的則是先天腦性麻痺,或是跳水不慎導致頸椎外傷而出現肢體癱瘓,他們個個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也走過辛酸歲月,但他們沒有放棄自己,才能揮別罹病陰霾,走出生命幽谷,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

  《神經不神經》是蔣永孝主任的第一本書,字裡行間流露著他溫文敦厚的個性,以及他對病患無微不至的呵護。他是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更是位真正的醫者。

先生緣,主人福
程建人


  臺灣醫療水準之高舉世聞名,醫術好的醫師比比皆是,然而術德兼備富有愛心與耐性的良醫並不常見,蔣永孝主任無疑是其中的之一。

  認識蔣主任已四、五年,當時內子飽受脊椎疼痛之苦,不良於行,原期盼退休後遊山玩水、走訪國內外舊友的許多計畫難以實現,非但她過得辛苦,全家的生活作息也受到影響。

  面對這樣的情況,雖然多方打聽、看診就醫,但是未見改善,反而日趨嚴重。所幸在一位醫師朋友介紹下我們去看了蔣主任。臺灣有句俗諺:「先生緣,主人福」,大意就是病患和醫師投緣,醫病關係融洽,就醫後病情應會逐漸好轉,重拾幸福人生。第一次見到蔣主任,看他對待病患那種專業清晰的陳述,親切認真的態度,使我們瞭解病情全貌,放下緊張徬徨的心情,聽取蔣主任的建議,接受到最好的治療,我們終於體會這句俗諺的真正意涵。

  內子經他確診是腰椎滑脫導致不良於行的病因後,隨即安排開刀手術,幾小時下來困擾內子多年的症狀終告解除。檢視她在手術前後的身體狀況與心境,可以用「判若兩人」來形容。

  腰椎滑脫應不是大毛病,但不積極主動治療,拖久了往往會變成大麻煩。一般說來,病患消極就醫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醫療常識不足,另一則是害怕,深怕萬一要動刀,若稍有不慎會出現肢體癱瘓等嚴重後遺症,因而選擇逃避。早年這種可能性是比較高,但是現在由於醫學突飛猛進,早已今非昔比。

  不管是哪個原因,諱疾忌醫的後果通常都不好,蔣主任把行醫三十年的經驗,化為文字,出版《神經不神經》這本大作,無非是在提醒民眾應時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健康出問題,就應到醫療院所檢查及治療,踏出就醫的第一步,也就有了不同的新選擇。

  仔細閱讀這本書裡所寫十八位病患的故事,篇篇平易近人,感傷中有溫馨,淚眼裡亦見詼諧,就像發生在你我身邊親友的身上似的,其中幾篇的罹病過程和我內人相仿,讀來特別有感。蔣主任視病猶親的醫者情懷,也讓病患願意重新選擇不同的人生。

  人生百年,難免會有病痛,只要積極面對,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大都可獲得緩解甚至痊癒。健康也是基本人權,不分人種、膚色,也不分貧富、貴賤,如何呵護屬於自己的健康,其實就存乎一心而已。

後記

蔣永孝


  《神經不神經》,這是我的第一本書,它記錄了三十幾年行醫生涯的點點滴滴,雖酸甜苦辣兼而有之,我寧願選擇甜美的那些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

  行醫是條辛苦而孤獨的路,選擇神經外科這個領域更是如此。這段漫長歲月裡,我要特別感謝眾多病友的陪伴,他們陪我走過年少輕狂的青澀歲月、中壯年的成熟穩重,也陪我深入探索專業的醫療領域,在他們的陪伴下,我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醫者。

  這本書就是把我和他們之間的互動過程寫下來,不去批判醫療的錯誤,也不去區分孰優孰劣,因為沒有任何一位病人在走進診間那一剎那,額頭上就寫了我得了什麼病,他們都需要醫師靜下心來耐心診斷,再給予最適宜的處置。

  我始終相信,疾病和疾病之間的重疊性很高,每位病人從生病到就醫的過程中,都是一個很特別的故事,也都值得和大家分享。正因如此,我真心希望藉由每位病友的故事,分享就醫時的辛酸與快樂,期能給讀者一個參考,今後若有類似狀況時,有個依循,可以求助並得到醫師的幫忙。

  就醫過程中,病人難免會先後掛好幾個醫師的門診,這並不代表醫師的專業能力不夠,而是疾病和疾病之間原本就有太多的重疊性,不容易一次就確診出來。我們真要感謝這些病人可以如此勇敢地面對病痛,透過他們的看診紀錄,才能協助排除一些可能性,及早確診及治療。

  透過這本書,我誠摯希望所有讀者要隨時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一發現身體出現異樣,就應立即就醫,千萬不要相信自己可以度過這一關,因為一旦度不過,疾病就會變得更加嚴重,增加治療難度。

  行醫三十餘年來,我要感謝所有病友,他們的生病過程讓我學得更多,進而去幫助更多人。就醫療照護而言,他們都是我的老師,我才能提供下一個病人更精準的醫療。

  我更要感謝一路走來的多位老師,包括施純仁、鄒傳愷、吳志呈、林烈生、王有智、邱文達、蔡行瀚、林欣榮等人,沒有他們的指導和教誨,就沒有今天仍站在醫療最前線的我。

 
 

內容連載

眼抖嘴斜一美人(半邊顏面神經痙攣 鄭李月英)
 
「阮某真美!」
 
二○一七年夏至隔天的午后,萬里無雲,天氣熱得連柏油路都像在冒煙。
 
那天,連續趕幾個行程的鄭勝夫和鄭李月英這對夫妻終於可以稍稍喘口氣,在捷運紅樹林站對面的住家大樓大廳喝杯咖啡,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光。深情望著結縭近半世紀的牽手,鄭勝夫不禁脫口而出,連聲讚美。
 
難道,她以前就不漂亮嗎?
 
像個突然被抓包的小學生,已七十七歲高齡的鄭勝夫漲紅了臉,搖搖手急忙補上一句,「不是啦!她以前就很美很美,只不過現在更美。」
 
「連我爸也這麼說。」鄭李月英聽了樂不可支,話匣子也開了。「我爸五十多年前就說,除了個子稍微嬌小一點外,他這個寶貝女兒還真是美呢。」
 
這些話是事實,鄭李月英大半輩子都是出了名的美人胚子,只有十年前開始深受半邊顏面痙攣所苦以來,不時在耳邊繚繞的讚美才漸行漸遠。對她來說,那幾年是一段充滿折磨而灰暗的過往,讓她不勝唏噓。
 
眼嘴抽動 按摩針灸都無效
 
剛開始,右眼下方俗稱臥蠶的下眼瞼會偶爾抖動一下,大約一、兩週一次,若不特別留意,忍一下就過去了,其實也沒什麼。只不過,這惱人的抖動越來越頻繁,就算她想視而不見,不去理會,也難以如願,後來甚至連右側嘴角也開始抽動,讓她驚覺不妙,開始尋求解決之道。
 
她曾去做臉部按摩,也看過中醫,卻沒多大效果。在朋友介紹下,她鼓起勇氣到某家醫學中心針灸,從臉部到頭頂,密密麻麻扎了很多針。躺在診療椅上休息時,針灸科主任剛好帶一群學生經過,不禁驚呼出聲:「怎會這樣?」
 
原來,她躺著不動,右臉和頭頂的那些細針竟然無風自動,全都搖個不停。那位針灸科主任不禁搖搖頭,直說他行醫這麼多年來,從來沒碰過這種事。
 
看著這一幕,鄭李月英突然感到萬分沮喪,「我是不是沒有救了?!」
 
在那家醫學中心連續針灸了一個月,症狀沒有明顯改善,讓她深受打擊,心情盪到了谷底,對針灸也不再抱任何希望。那一陣子,只要有人介紹某個地方的按摩有效,她就去試試;有人誇說某種西藥、保健食品甚至秘方可改善症狀,不管多貴,她也是買來就吃,結果還是沒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8
    $90
  2. 二手書
    44
    $140
  3. 電子書
    65
    $208
  4. 二手書
    72
    $230
  5. 二手書
    75
    $240
  6. 二手書
    75
    $240
  7. 新書
    79
    $253
  8. 新書
    79
    $253
  9. 新書
    79
    $253
  10. 新書
    79
    $253
  11. 新書
    85
    $272
  12. 新書
    9
    $288
  13. 新書
    9
    $288
  14. 新書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