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研究戰後台灣現代主義世代的小說,以「戰爭」、「存在」、「世代精神」為切入點。戰爭背景與意象、存在主義思潮、世代精神三者在冷戰時期台灣的空間,既是並列關係,也是層遞關係。現代主義世代作家,他們從拋不掉的歷史與世界的「戰爭」框架,促使其對西方存在主義產生媒合與接受,使戰爭意象與存在主義在現代主義世代作家當中成為一種交織混雜的元素,最後表現在他們文本時,成為這一代作家特有的世代精神面貌。
在學術研究史上,本書延續七○年代以來鄉土文學論戰對台灣現代主義作品的第一讀,與解嚴前後為現代主義平反並經典化的第二讀,自我定位為現代主義經典的第三讀,期能從現代主義的研究中,細部分殊出一條存在主義文學的研究脈絡,並考察其與台灣「戰爭背景」之間的在地生成關係。
本書前後分七個章節,從歷史、記憶、思潮到作品,多面向考察台灣存在主義文學作品的媒合歷史成因及在地化面貌,並特別串聯世代作家在「戰爭」與「存在」之間的關係性思考。王文興《背海的人》、郭松棻《驚婚》、黃春明《看海的日子》、王禎和《嫁粧一牛車》、施叔青《倒放的天梯》與李昂《花季》……本書以現代主義世代的重要作品所表現的「境遇書寫」作品,去觀照存在主義如何受到現代主義世代作家的接受與轉化,並考究世代作家小說文本的在地化與經典化現象,以呈現世代作家整體的精神史樣貌。
本書特色
本書為榮獲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補助之優秀論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啟峰
1982年出生於雲林台西。2000年後移居中壢求學,開始接受一系列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研究的洗禮。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自由時報、新新聞周刊文字編輯,及萬能科技大學、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兼任講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系訪問學人(2010-2011),現為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創作與評論曾獲中大金筆獎新詩首獎、中大書評獎。研究興趣為現代小說、台灣文學,及西方現代文學理論。著有《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2008),部分論文收錄於《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喧囂與憤怒:《背海的人》專論-慢讀王文興2》、《無休止的戰爭:王文興作品綜論(上)-慢讀王文興3》、《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6 郭松棻》等學術專書,其餘論文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論文集與學術期刊。
黃啟峰
1982年出生於雲林台西。2000年後移居中壢求學,開始接受一系列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研究的洗禮。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自由時報、新新聞周刊文字編輯,及萬能科技大學、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兼任講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系訪問學人(2010-2011),現為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創作與評論曾獲中大金筆獎新詩首獎、中大書評獎。研究興趣為現代小說、台灣文學,及西方現代文學理論。著有《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2008),部分論文收錄於《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喧囂與憤怒:《背海的人》專論-慢讀王文興2》、《無休止的戰爭:王文興作品綜論(上)-慢讀王文興3》、《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6 郭松棻》等學術專書,其餘論文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論文集與學術期刊。
目錄
館長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歷史與記憶:從戰爭觀點重探國族創傷經驗】
第一節 熱戰與冷戰:台灣歷史中的兩道幽靈
第二節 隱而未揚的創傷:戰爭世代的集體記憶
第三節 多面向的存儲記憶:從回憶錄個案看創傷經驗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冷戰時期的末世情緒:現代主義世代對存在主義的接受與媒合】
第一節 重讀戰後「台灣現代主義」
第二節 危機時代的哲學:存在主義思潮的西方生發
第三節 冷戰下的戰爭創傷:存在主義在東亞的歷史媒合
第四節 人與境遇的文學:戰後第二代對「存在主義」的接受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被拋擲在外的「異鄉人」:現代主義世代的國族處境與流離書寫】
第一節 現代主義世代作家面臨的國族困境
第二節 被迫放逐:時空中幻滅的兩代外省人
第三節 自我放逐:流離海外的遊子魂
第四節 從「我」到「我們」:尋找失落家國的介入者
【第五章 齊克果式的「主觀真理」:現代主義世代的戰爭想像與恐怖書寫】
第一節 現代主義美學原則下的歷史自省
第二節 美學救贖:追悼父祖的敗退歷史
第三節 戰爭想像:死亡之前的人物內心剖析
第四節 被感知的「存在」:戰時體制下的恐懼遺緒
第五節 結語
【第六章 「薛西弗斯」的境遇啟示:存在主義精神之於現代主義世代的小說轉化】
第一節 精神範式與極限境遇:從沙特、卡繆到七等生
第二節 鄉土示例四家:黃春明、王禎和、施叔青、李昂的早期之作
第三節 美典範式一:王文興論
第四節 美典範式二:郭松棻論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結論】
後記
參考書目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歷史與記憶:從戰爭觀點重探國族創傷經驗】
第一節 熱戰與冷戰:台灣歷史中的兩道幽靈
第二節 隱而未揚的創傷:戰爭世代的集體記憶
第三節 多面向的存儲記憶:從回憶錄個案看創傷經驗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冷戰時期的末世情緒:現代主義世代對存在主義的接受與媒合】
第一節 重讀戰後「台灣現代主義」
第二節 危機時代的哲學:存在主義思潮的西方生發
第三節 冷戰下的戰爭創傷:存在主義在東亞的歷史媒合
第四節 人與境遇的文學:戰後第二代對「存在主義」的接受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被拋擲在外的「異鄉人」:現代主義世代的國族處境與流離書寫】
第一節 現代主義世代作家面臨的國族困境
第二節 被迫放逐:時空中幻滅的兩代外省人
第三節 自我放逐:流離海外的遊子魂
第四節 從「我」到「我們」:尋找失落家國的介入者
【第五章 齊克果式的「主觀真理」:現代主義世代的戰爭想像與恐怖書寫】
第一節 現代主義美學原則下的歷史自省
第二節 美學救贖:追悼父祖的敗退歷史
第三節 戰爭想像:死亡之前的人物內心剖析
第四節 被感知的「存在」:戰時體制下的恐懼遺緒
第五節 結語
【第六章 「薛西弗斯」的境遇啟示:存在主義精神之於現代主義世代的小說轉化】
第一節 精神範式與極限境遇:從沙特、卡繆到七等生
第二節 鄉土示例四家:黃春明、王禎和、施叔青、李昂的早期之作
第三節 美典範式一:王文興論
第四節 美典範式二:郭松棻論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結論】
後記
參考書目
序
自序
完成此部博士論文初稿至今,匆匆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回想這部書的催生過程,長路漫漫且百轉千迴,當初撰寫文稿的時間雖然只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但若加上摸索、思考、閱讀以準備撰寫這部書的前置工作,則長達六年,若再回頭看看這本書一些既有基礎的出發點,諸如郭松棻、李渝、現代主義、存在主義等重要內涵,這本書幾乎可以視為我從碩士以來,至博士畢業,將近九年時間的主要成果。
回首學術歷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碩班畢業後,博班休學前一年的掙扎,及休學那半年的點點滴滴。或者那一年半的奔波忙碌,只是為了面對這人生中的一段低潮時間。以及自己闖不過的關口:學術或不學術?當年的出走似乎是忠於自己,但後來重新來看,也許也只是一種變相的妥協於普遍社會的觀點罷了。在今天這個傳統文化走向邊緣,應用學科掛帥的時代。於是我強硬的說服了指導教授、家人,暫時中止博士班的一切,毅然的在雜誌社重頭開始。誰都沒有成功阻止那時一心離開的我。還記得,那半年,每個禮拜三的出刊日,我總是於夜與清晨之交,才攏起大衣,瑟縮的從黑漆漆一片的辦公大樓推門而出。風,是格外冷冽的。那一刻,彷彿,我走在這座城市的時間之外。在台北這座城市最寧靜的時刻裡,總讓我禁不住豎起寒毛。
總算,又熬過了一個跨越日夜的加班日。也不知道此時的內心到底是充實還是空虛的,只是習慣讓疲累的身體放空,並任由時間靜靜的流動著。那半年,我內心的某個部分,彷彿經歷一切洗鍊。然而,那洗鍊,卻也並非完全來自雜誌社的種種。
半年的時間裡,指導教授康來新老師依然先後安排我見了作家李渝與王文興。王文興老師與師母都說,我不一定要走純粹學術的路線,李渝則以她跟郭松棻也逃過家去搞保釣的例子說:「學文學的人,繞了一圈,有一天還是會回來的」,李渝老師要我先當作是一場中場休息。在許多個半夜下班的時間裡,我繼續埋首寫著將在加拿大研討會發表的王文興專題的論文,我有時認真懷疑,是否真已與學術完全脫離,但更暗暗感激我的指導教授康師不曾放棄屢屢叛逆的我。到了加拿大,於研討會遇到後來千里馬計畫在美國德州大學亞洲系的指導教授張誦聖老師,她也樂觀的說:「出去也好,回來才會甘心好好做學術」。
就像一個繞著拋物線走丟的羊群一樣,當我回到那原先眼前的青石階時,彷彿,我又回到正常的序列。那一年半對我到底是什麼?總有許多的聲音響著,值得嗎?但對我而言,那就是一段很漫長很漫長的旅程,在我心裡無限揮發著。如今回想起那段時光,或許多少有些年輕時候的不安於室,但仍然感到慶幸,關於那些時間的叛逆以及每一個掙扎著成長的日子,造就了日後生命的豐厚。
回到台灣文學研究,其實我對台灣小說家作品的閱讀甚晚,在大學以前,我的閱讀多集中於古典小說、現代散文與歷史傳記。直到大學,因為「思想方法」、「現代小說選讀」與「台灣文學」等課程的啟蒙,才開啟個人對「台灣文學」、「現代小說」與「文學理論」的興趣,並開始在修課上明確朝這幾個方向專研,一直至今,不知不覺這些版塊竟成了我後來在學界上的主要鑽研領域。這個時期懵懵懂懂的讀過王文興的《家變》與黃春明的鄉土小說系列,對於《家變》談家庭中父與子的人類原型關係震撼不已,對於黃春明那種對鄉土小人物的溫情筆端,則屢屢讓我想到童年以來家鄉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原來「現代」與「鄉土」在我的閱讀系譜上,早早便已有所端倪。
碩班時期因為對西方理論的新鮮與熱愛,大部分的研究重心幾乎都擺在理論的了解與再詮釋上,然而到了博班後,我研究課題變成如何把理論拉回到東亞與台灣實際的歷史脈絡上,在這點上,張誦聖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如何延展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及於前人於現代主義研究的豐碩成果外另闢蹊徑背景下,我逐漸注意到「戰爭歷史」與「存在主義思潮」之間微妙的關係,我自知這是個極有意義的研究課題,但也是塊十分燙手的山芋,因為要寫好這個論題,需要極多跨領域的材料與知識,並不是短期時間內可以做好的事。也因此,即使我花了三十萬字左右的筆墨想盡力去圓滿這個論題時,書稿付梓前我又重頭細讀了一遍我的這部書,仍未免覺得有頭重腳輕之感。希望未來持續精進此論題研究後,能用更簡練的文字說明清楚存在主義思潮與戰後台灣小說家及其作品間的關係。
郭松棻與王文興,是我從碩班以來即深受其作品的文字與內涵震撼的兩位作家,寫這部書的初衷來自於此,其文本章節最終談論的「存在主義精神的延續與深化」也是回到這兩位作家的作品與風格。希望透過這本書,多少能幫助讀者從更多的面向去瞭解以這兩個作家為代表的現代主義世代的經典性及其背後豐富的精神面貌,並且在西方理論與東亞自身的時空脈絡間有更清楚的梳理與連結。
關於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國科會在撰寫期間提供「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助」,以及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的「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補助,也感謝台文館副研究員顧敏耀學長多次耐心的提醒與叮嚀出版相關事項,更感謝秀威資訊出版社願意承接本書的出版事務,才使拙作得以出版問世。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自小因家境問題而失學的父親及屬於他們年輕時期的那個摩登時代。並以此記念剛於去年離世,我深感敬重的作家與老師──李渝。
黃啟峰 于板橋 2015/6/9
完成此部博士論文初稿至今,匆匆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回想這部書的催生過程,長路漫漫且百轉千迴,當初撰寫文稿的時間雖然只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但若加上摸索、思考、閱讀以準備撰寫這部書的前置工作,則長達六年,若再回頭看看這本書一些既有基礎的出發點,諸如郭松棻、李渝、現代主義、存在主義等重要內涵,這本書幾乎可以視為我從碩士以來,至博士畢業,將近九年時間的主要成果。
回首學術歷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碩班畢業後,博班休學前一年的掙扎,及休學那半年的點點滴滴。或者那一年半的奔波忙碌,只是為了面對這人生中的一段低潮時間。以及自己闖不過的關口:學術或不學術?當年的出走似乎是忠於自己,但後來重新來看,也許也只是一種變相的妥協於普遍社會的觀點罷了。在今天這個傳統文化走向邊緣,應用學科掛帥的時代。於是我強硬的說服了指導教授、家人,暫時中止博士班的一切,毅然的在雜誌社重頭開始。誰都沒有成功阻止那時一心離開的我。還記得,那半年,每個禮拜三的出刊日,我總是於夜與清晨之交,才攏起大衣,瑟縮的從黑漆漆一片的辦公大樓推門而出。風,是格外冷冽的。那一刻,彷彿,我走在這座城市的時間之外。在台北這座城市最寧靜的時刻裡,總讓我禁不住豎起寒毛。
總算,又熬過了一個跨越日夜的加班日。也不知道此時的內心到底是充實還是空虛的,只是習慣讓疲累的身體放空,並任由時間靜靜的流動著。那半年,我內心的某個部分,彷彿經歷一切洗鍊。然而,那洗鍊,卻也並非完全來自雜誌社的種種。
半年的時間裡,指導教授康來新老師依然先後安排我見了作家李渝與王文興。王文興老師與師母都說,我不一定要走純粹學術的路線,李渝則以她跟郭松棻也逃過家去搞保釣的例子說:「學文學的人,繞了一圈,有一天還是會回來的」,李渝老師要我先當作是一場中場休息。在許多個半夜下班的時間裡,我繼續埋首寫著將在加拿大研討會發表的王文興專題的論文,我有時認真懷疑,是否真已與學術完全脫離,但更暗暗感激我的指導教授康師不曾放棄屢屢叛逆的我。到了加拿大,於研討會遇到後來千里馬計畫在美國德州大學亞洲系的指導教授張誦聖老師,她也樂觀的說:「出去也好,回來才會甘心好好做學術」。
就像一個繞著拋物線走丟的羊群一樣,當我回到那原先眼前的青石階時,彷彿,我又回到正常的序列。那一年半對我到底是什麼?總有許多的聲音響著,值得嗎?但對我而言,那就是一段很漫長很漫長的旅程,在我心裡無限揮發著。如今回想起那段時光,或許多少有些年輕時候的不安於室,但仍然感到慶幸,關於那些時間的叛逆以及每一個掙扎著成長的日子,造就了日後生命的豐厚。
回到台灣文學研究,其實我對台灣小說家作品的閱讀甚晚,在大學以前,我的閱讀多集中於古典小說、現代散文與歷史傳記。直到大學,因為「思想方法」、「現代小說選讀」與「台灣文學」等課程的啟蒙,才開啟個人對「台灣文學」、「現代小說」與「文學理論」的興趣,並開始在修課上明確朝這幾個方向專研,一直至今,不知不覺這些版塊竟成了我後來在學界上的主要鑽研領域。這個時期懵懵懂懂的讀過王文興的《家變》與黃春明的鄉土小說系列,對於《家變》談家庭中父與子的人類原型關係震撼不已,對於黃春明那種對鄉土小人物的溫情筆端,則屢屢讓我想到童年以來家鄉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原來「現代」與「鄉土」在我的閱讀系譜上,早早便已有所端倪。
碩班時期因為對西方理論的新鮮與熱愛,大部分的研究重心幾乎都擺在理論的了解與再詮釋上,然而到了博班後,我研究課題變成如何把理論拉回到東亞與台灣實際的歷史脈絡上,在這點上,張誦聖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如何延展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及於前人於現代主義研究的豐碩成果外另闢蹊徑背景下,我逐漸注意到「戰爭歷史」與「存在主義思潮」之間微妙的關係,我自知這是個極有意義的研究課題,但也是塊十分燙手的山芋,因為要寫好這個論題,需要極多跨領域的材料與知識,並不是短期時間內可以做好的事。也因此,即使我花了三十萬字左右的筆墨想盡力去圓滿這個論題時,書稿付梓前我又重頭細讀了一遍我的這部書,仍未免覺得有頭重腳輕之感。希望未來持續精進此論題研究後,能用更簡練的文字說明清楚存在主義思潮與戰後台灣小說家及其作品間的關係。
郭松棻與王文興,是我從碩班以來即深受其作品的文字與內涵震撼的兩位作家,寫這部書的初衷來自於此,其文本章節最終談論的「存在主義精神的延續與深化」也是回到這兩位作家的作品與風格。希望透過這本書,多少能幫助讀者從更多的面向去瞭解以這兩個作家為代表的現代主義世代的經典性及其背後豐富的精神面貌,並且在西方理論與東亞自身的時空脈絡間有更清楚的梳理與連結。
關於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國科會在撰寫期間提供「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助」,以及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的「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補助,也感謝台文館副研究員顧敏耀學長多次耐心的提醒與叮嚀出版相關事項,更感謝秀威資訊出版社願意承接本書的出版事務,才使拙作得以出版問世。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自小因家境問題而失學的父親及屬於他們年輕時期的那個摩登時代。並以此記念剛於去年離世,我深感敬重的作家與老師──李渝。
黃啟峰 于板橋 2015/6/9
內容連載
二十世紀堪稱人類歷史中戰爭局面最為慘烈的一頁。以世界史的角度來看,1914-1918年爆發了以歐洲國家為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隔二十年,隨即於1939-1945年又從歐戰擴大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幅度席捲歐、亞、非、大洋各洲,全球人口泰半籠罩進戰爭與毀滅的陰影之中。以近代中國的角度來看,晚清以來,中國飽經內憂外患(太平天國之亂,與經歷西方各國的挑戰),民國後,軍閥派系間戰事不斷,又經歷長達八年(1937-1945年)的對日抗戰,及1946-1949年的國共內戰,顛沛流離的難民所在多是。以台灣的角度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台灣人開始受到日軍徵召至中國大陸與南洋打仗,島上居民則面臨美軍的轟炸,1945-1949年期間部分台籍軍人則被徵召至中國大陸戰場打國共內戰。國府遷台後,即使中國大陸戰場已大勢底定,國共沿海的零星戰事仍舊持續上演,如古寧頭戰役(1949年)、舟山登步島戰役(1949年,1950年5月國軍自動將軍隊全數撤回台灣本島,後改由中共解放軍佔領)、海南島失守(1950年)、一江山島失守與大陳島撤退(1955年)、八二三砲戰(1958年,此後中共仍不時對金馬外島發動小規模砲戰,至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結束才結束),從五○年代初到五○年代末,兩岸戰事從激烈的傳統肉搏戰,逐漸轉為「宣誓意味大於實質意義」的現代式隔空砲戰
,一直到六○年代之後,台灣國府與中共隔海對峙的局面逐漸趨於穩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79
-
新書79折$380
-
新書88折$422
-
新書9折$432
-
新書9折$432
-
新書9折$432
-
新書$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