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五章,分別探討犯罪學與犯罪預防之基本概念,台灣犯罪狀況與評析,古典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實證犯罪學與犯罪預防,批判犯罪學與明恥整合及修復式司法,犯罪預防之模式,犯罪被害人保護與犯罪預防,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警政變遷與犯罪預防,少年非行、慢性習慣犯、性侵害犯罪、毒品犯罪、貪腐犯罪及跨境犯罪等之防治。整體而言,本書理論基礎完整,體系層次分明,詳盡中肯,讀者可靜心領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許福生
學 歷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日本明治大學法學部訪問學者
美國休士頓大學城中校區刑事司法學系訪問學者
現 職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暨警察政策研究所教授
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
衛生福利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推動小組委員
法務部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委員
法務部廉政署廉政會報委員
法務部毒品審議委員會審議委員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委員
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指導委員
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副理事長
台灣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防暴聯盟常務理事
台灣減害協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犯罪學會理事
中華警政研究學會理事
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監事
台北市澎湖同鄉會理事
著 作
變動時期的刑事政策,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3年)。
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2005年)。
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元照出版社(2010)。
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2010)。
犯罪被害人保護之政策與法制(共著),新學林出版社(2013)。
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的問題與對策(共著),元照出版社(2013)。
許福生
學 歷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日本明治大學法學部訪問學者
美國休士頓大學城中校區刑事司法學系訪問學者
現 職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暨警察政策研究所教授
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
衛生福利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推動小組委員
法務部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委員
法務部廉政署廉政會報委員
法務部毒品審議委員會審議委員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委員
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指導委員
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副理事長
台灣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防暴聯盟常務理事
台灣減害協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犯罪學會理事
中華警政研究學會理事
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監事
台北市澎湖同鄉會理事
著 作
變動時期的刑事政策,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3年)。
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2005年)。
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元照出版社(2010)。
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2010)。
犯罪被害人保護之政策與法制(共著),新學林出版社(2013)。
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的問題與對策(共著),元照出版社(2013)。
目錄
序文
目錄
圖表次
第一章犯罪學與犯罪預防之基本概念
第二章台灣犯罪狀況與評析
第三章古典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
第四章實證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
第五章批判犯罪學與明恥整合及修復式司法
第六章犯罪預防之模式
第七章犯罪被害人保護與犯罪預防
第八章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
第九章警政變遷與犯罪預防
第十章少年非行之防治
第十一章慢性習慣犯之治理
第十二章性侵害犯罪之防治
第十三章毒品犯罪之防治
第十四章貪腐犯罪之防治
第十五章跨境犯罪之防治
目錄
圖表次
第一章犯罪學與犯罪預防之基本概念
第二章台灣犯罪狀況與評析
第三章古典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
第四章實證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
第五章批判犯罪學與明恥整合及修復式司法
第六章犯罪預防之模式
第七章犯罪被害人保護與犯罪預防
第八章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
第九章警政變遷與犯罪預防
第十章少年非行之防治
第十一章慢性習慣犯之治理
第十二章性侵害犯罪之防治
第十三章毒品犯罪之防治
第十四章貪腐犯罪之防治
第十五章跨境犯罪之防治
序
犯罪,可謂是社會上有害的行為。至於犯罪學,仍以科學方法研究犯罪及其防治對策。研究犯罪學主要目的,為預防犯罪及減少犯罪以維持社會秩序及增進社會和諧,其理論可包含古典犯罪理論、實證犯罪理論、批判犯罪理論、犯罪理論整合論;另其基本內涵主要包含有犯罪測量、法律社會學、犯罪原因論、犯罪類型研究、刑罰學、犯罪被害者學及犯罪預防。另外犯罪預防,係指設計那些可預防、控制、排除及降低實際發生犯罪數量與犯罪恐懼感的所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著重於個人情況的改善,同時亦涵蓋其社會與物理環境的整頓,並可在犯罪發生之事前、事中及事後進行,以達到不想犯罪、不必犯罪、不敢犯罪、不能犯罪及不再犯罪之「五不」預防策略。
個人於大學進入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就讀,便對犯罪問題產生相當濃厚興趣;研究所進入警察政策所研習警政,惟卻在偶然的機緣下,撰寫有關刑事法學方面的碩士論文「強姦罪立法之研究」,奠定了日後對刑事法學的基礎,特別是2001年夏前往日本明治大學法學部從事一年研究,使我對刑事法學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博士班則就讀犯罪防治研究所,實際參與犯罪實證之調查研究工作,並撰寫有關刑事政策方面的博士論文「兩極化刑事政策之研究」;2007年夏又前往美國休士頓大學城中校區 (University of Houston Downtown)刑事司法學系從事半年的研究,使我對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目前則教授「犯罪學」、「刑事政策」、「犯罪預防理論與實務」、「婦幼安全理論與實務」、「少年非行理論與實務」及「刑事證據法」等課程;並且兼任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執行長,實際從事推展中輟生輔導、犯罪防治及加強法治教育工作,可說均圍繞於以犯罪為研究客體,以防制犯罪為終極目的的學科領域上。
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夢想,希望能撰寫一本有關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及刑事政策方面的教科書,以便能以科際整合的觀點來研究犯罪問題及防制對策。正是「有夢最美,築夢踏實」,經過多年來不斷耕耘,「刑事政策學」初版終於2005年發行,而於2010年修訂再版並更名以「犯罪與刑事政策學」發行。由於「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內容含蓋「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及「刑事政策學」,因而將此書內容加以重新檢視補充,分別改以「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及「刑事政策學」發行。
本書「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共分為十五章,分別為第一章犯罪學與犯罪預防之基本概念,第二章台灣犯罪狀況與評析,第三章古典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第四章實證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第五章批判犯罪學與明恥整合及修復式司法,第六章犯罪預防之模式,第七章犯罪被害人保護與犯罪預防,第八章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第九章警政變遷與犯罪預防,第十章少年非行之防治,第十一章慢性習慣犯之治理,第十二章性侵害犯罪之防治,第十三章毒品犯罪之防治,第十四章貪腐犯罪之防治,,第十五章跨境犯罪之防治。
縱使個人才疏學淺,行之於外難免會有所疏漏,尚請各界先進及讀者不吝指正,但仍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對國內犯罪學與犯罪預防方面的研究有所助益。再者,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特別是警大的每一份子,若沒他們的教導與鼓勵,無法完成本書。最後,僅以本書獻給最摯愛的生活伙伴邱美戀女士,因有她的鼓勵,本書才得以完成。
許福生 2016.02.01
于研究大樓443室
個人於大學進入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就讀,便對犯罪問題產生相當濃厚興趣;研究所進入警察政策所研習警政,惟卻在偶然的機緣下,撰寫有關刑事法學方面的碩士論文「強姦罪立法之研究」,奠定了日後對刑事法學的基礎,特別是2001年夏前往日本明治大學法學部從事一年研究,使我對刑事法學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博士班則就讀犯罪防治研究所,實際參與犯罪實證之調查研究工作,並撰寫有關刑事政策方面的博士論文「兩極化刑事政策之研究」;2007年夏又前往美國休士頓大學城中校區 (University of Houston Downtown)刑事司法學系從事半年的研究,使我對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目前則教授「犯罪學」、「刑事政策」、「犯罪預防理論與實務」、「婦幼安全理論與實務」、「少年非行理論與實務」及「刑事證據法」等課程;並且兼任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執行長,實際從事推展中輟生輔導、犯罪防治及加強法治教育工作,可說均圍繞於以犯罪為研究客體,以防制犯罪為終極目的的學科領域上。
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夢想,希望能撰寫一本有關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及刑事政策方面的教科書,以便能以科際整合的觀點來研究犯罪問題及防制對策。正是「有夢最美,築夢踏實」,經過多年來不斷耕耘,「刑事政策學」初版終於2005年發行,而於2010年修訂再版並更名以「犯罪與刑事政策學」發行。由於「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內容含蓋「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及「刑事政策學」,因而將此書內容加以重新檢視補充,分別改以「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及「刑事政策學」發行。
本書「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共分為十五章,分別為第一章犯罪學與犯罪預防之基本概念,第二章台灣犯罪狀況與評析,第三章古典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第四章實證犯罪學派與犯罪預防,第五章批判犯罪學與明恥整合及修復式司法,第六章犯罪預防之模式,第七章犯罪被害人保護與犯罪預防,第八章風險社會與犯罪治理,第九章警政變遷與犯罪預防,第十章少年非行之防治,第十一章慢性習慣犯之治理,第十二章性侵害犯罪之防治,第十三章毒品犯罪之防治,第十四章貪腐犯罪之防治,,第十五章跨境犯罪之防治。
縱使個人才疏學淺,行之於外難免會有所疏漏,尚請各界先進及讀者不吝指正,但仍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對國內犯罪學與犯罪預防方面的研究有所助益。再者,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特別是警大的每一份子,若沒他們的教導與鼓勵,無法完成本書。最後,僅以本書獻給最摯愛的生活伙伴邱美戀女士,因有她的鼓勵,本書才得以完成。
許福生 2016.02.01
于研究大樓443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71折$409
-
二手書71折$410
-
新書95折$551
-
新書95折$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