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大約二十多年前,台灣人民開始對民主自由表達出較強烈追求意願,連帶激起台灣本土意識抬頭,其中最具體表現就是對處於奄奄一息之台灣語文突然恢復生機。自1990年代起,出現幾種台語字典、辭典,對於台語未來發展卻產生各種不同論述見解,在拼音方面首先出現教會(基督教)羅馬拼音字衍生種,後來又有自創品牌,在文字方面更分成羅馬拼音字和漢字兩派,而漢字派又因個人主張選用不同漢字來表達,一時間幾乎是「百家齊鳴」,筆者曾受遠流出版公司之託參與校對一本大字典,當時才體會到找出正確台語漢字是一件大工程。校完後,筆者就下定決心,一切從頭開始,積極收集有關台語資料(包括書籍、專論等),對漢語音韻、漢字本意探源再下工夫研究。在1992年及1998年得到台原出版社發行人林經甫先生鼎力支持出版《實用台語詞彙》、《台語入門新階》,反應還可以,而《實用台語詞彙》竟然有三刷,筆者深感欣慰。2004年暑假承蒙僑務委員會邀請前往美國做12場台語教學示範,5月初決定受邀時,得到僑務委員會贊助,在出發前趕工完成出版《簡明台語漢字音典》。2005、2006年暑假受美國台灣人同鄉會及長老教會邀請前往美國各做10場台語文演講,得到當地台胞熱烈歡迎和肯定,幾位前輩一再鼓勵筆者繼續發表研究心得。2006年自美國回台後,亦積極投入鄉土語言教學,一些臺語教師希望筆者能以實用、趣味性筆調編作一系列有關語言、聲韻、文字研究書籍,一則可供中文或其他語言系所學生做為聲韻、文字學之入門參考,二則做為一般人了解漢語聲韻、字音及字義演變之知識性讀物,於是將筆者近十多年來苦心研究分享讀者大眾,幫助有心學者得到捷徑來探索漢語之堂奧精華。筆者認為可將《淵遠流長話臺語》當做認識臺語之基礎讀本,由衷盼望能讓大眾了解「台語保存古代文字音韻」、「台語是化石級語言遺產」,更深入一層體會「台語之優美典雅」。
本書共分12章,包含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聲韻、聲調了解台語實際發音(漢語古音)及台語、北京話根源:
第1章探討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等名稱之實際內涵。
第2章介紹台語根源以及台語由泉州、漳州、廈門三大音系組成,並且探討「河洛話」之起源。
第3章介紹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先讓讀者了解本書所採用之標音符號,以便體會後述文中之實際發音。本書採取國際音標和ㄅㄆㄇ注音符號並列方式,提供讀者選擇較熟悉方式來拼音。
第4章介紹台語三大音系、特殊腔調及聲韻。
第5章介紹台語「規則變調」及「不規則變調」之原則及實際運用情形。
第6章介紹台語口語中實際發生之變韻,進一步發現該等台語漢字真面貌(解決不知實際正字之困擾)。
第二部分包含:
第7章何謂反切?漢字發音如何切合?當讀者了解聲韻學入門之基本原則,對於其他古籍之論述自然更加容易通曉理解,成為本書最大實用之處。
第8章舉例說明語漢字基本八聲調符合古代切韻,證實台語保存古代聲韻,當讀者能發出正確台語聲調音韻,所有古代聲韻立即重現於今世。
第9章介紹聲韻學入門書──康熙字典,成為印證「台語保存古代聲韻」之最有說服力根據。
第10章介紹字形及聲韻方面重要古籍,指引有志者做進一步研究。
第11章以台語古音解讀古文,台語如同一把珍奇鑰匙,開啟古韻大門可探知古文真正原意,使得本書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第三部分使讀者學以致用:「利用台語學日語」
第12章從日文假名印證台語保存漢唐古音,「利用台語漢字發音學日語」成為學習日語捷徑,亦使得本書具有特殊實用性,提高本書附加價值。
本書引用資料最主要是參考康熙字典。
一、康熙字典原書所載之「字母切韻要法」
因不少新修編版本之主事者大都已不解古代聲韻,對於原書在字典正文前之「字母切韻要法」等附錄資料,自認為在今日已失原有價值而刪去。實在是因為不少漢字由切韻法所得之正音和當今之北京話發音相差甚大,亦即北京話之漢字發音無法用古代字書之切韻法來表示,講白了,就是切不出來,尤其是北京話無入聲,所以根本無法和古音有所連結。而臺語漢字發音是正宗古音,因此字字相符。請讀者詳見本書所引之例。
茲先舉三例說明:
1.「失」見《廣韻》:「式質切」,「式」發「siék」取「s」及陰入調為聲母、「質」發「chít」取「ít」及陰入調為韻母,切合成陰入調「sít」。「式」、「質」在北京話發「ㄕˋ」去聲、「ㄓˊ」陽平聲,切不出「ㄕ」。
2.「而」見《廣韻》:「如之切」,「如」發「jî」取「j」及陽平調為聲母、「之」發「chi」取「i」及陰平調為韻母,切合成陽平調「jî」。「如」、「之」在北京話發「ㄖㄨˊ」陽平聲、「ㄓ」陰平聲,切不出「ㄦˊ」。
3.「吃」見《集韻》:「欺訖切」,「欺」發「khi」取「kh」及陰平調為聲母、「訖」發「kít」取「ít」及陰入調為韻母,切合成陰入調「khít」。「欺」、「訖」在北京話發「ㄑㄧ」陰平聲、「ㄑㄧˋ」去聲,切不出「ㄔ」。
二、選自新修編版本康熙字典附錄之「歷代重要字書表」中所列之
1.《說文解字》2.《玉篇》3.《類篇》4.《切韻》5.《唐韻》6.《廣韻》7.《集韻》8.《禮部韻略》9.《韻會》10.《平水韻》11.《中原音韻》12.《洪武正韻》等上述十二本書,其係康熙字典在每一個字之發音、釋義方面引用最多的字書。
其次是參考許成章大師所著之「臺灣漢語辭典」、陳冠學大師所著之「臺語之古老與古典」,其中舉了不少例說明臺語漢字出自古籍,可上推論語、孟子、禮記、漢書、世說新語等。
對於諸位前輩、讀者一再支持、鼓勵及愛顧,筆者在此謹致最高敬意和謝意。
筆者王華南為序於2015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