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臺灣的閩南語、生活中的趣味臺語、閩南語參賽文稿、臺灣族群資料彙整筆記」四大章,共44篇,是作者研讀閩南語二十幾年的歷程紀錄,內容除了與閩南語有關的敘述以外,也收錄與臺灣往日日常生活相關的事情,讓年齡較長的讀者回憶過往,讓年紀較輕的讀者知道從前,並期待閱讀過的讀者能從作者端出的「雜菜麵」中,嘗出一句或一段受用無窮的閩南語話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文清
臺北市六張犁人,民國37年生
民國55年省立臺北商職畢業
民國67年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夜間部國貿系畢業
民國55~60年任職於臺灣玻璃公司
民國60~82年任職於中國信託銀行
民國82~85年臺南三冠王有線電視總經理
民國86~91年和信有線電視集團副總經理
民國91年通過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教學支援人員檢核
民國91年起任雙溪、康寧、景美國小鄉土語言閩南語教學人員
民國95年指導康寧國小參加臺北市親子話劇比賽獲第一名
民國98年參加全國語文競賽,獲閩南語演說社會組第五名
民國99年獲教育部臺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高級合格證書
民國104年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朗讀文章」範本提供
民國105年臺北市安溪同鄉會總幹事
楊文清
臺北市六張犁人,民國37年生
民國55年省立臺北商職畢業
民國67年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夜間部國貿系畢業
民國55~60年任職於臺灣玻璃公司
民國60~82年任職於中國信託銀行
民國82~85年臺南三冠王有線電視總經理
民國86~91年和信有線電視集團副總經理
民國91年通過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教學支援人員檢核
民國91年起任雙溪、康寧、景美國小鄉土語言閩南語教學人員
民國95年指導康寧國小參加臺北市親子話劇比賽獲第一名
民國98年參加全國語文競賽,獲閩南語演說社會組第五名
民國99年獲教育部臺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高級合格證書
民國104年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朗讀文章」範本提供
民國105年臺北市安溪同鄉會總幹事
目錄
臺灣的閩南語
01 臺灣話較粗俗!敢會?
02 臺灣話是蠻南話(蠻夷話)!敢是?
03 臺灣話有話無字?
04 臺灣話是按怎傳來的?
05 客家話、廣東話(粵語)、國(華)語佮閩南語的關係如何?
06 臺語佮國語為什麼差彼濟(那麼多)?
07 臺語佮國語無同的所在佇叨位?
08 臺灣話、閩南話、河洛話是毋是完全相同?
09 閩南話佮其他語言上無同的特點是啥物?
10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
生活中的趣味臺語
01 如何正確貼春聯
02 閩南語的旋律性
03 婚禮上的好話
04 通俗臺語的古典出處
05 實用的氣候諺語
06 有趣的對句
07 名字別號
閩南語參賽文稿
01 親子話劇比賽文稿:身體勇
02 親子話劇比賽文稿:孟母三遷
03 學生朗讀比賽文稿:懷念古早的過年
04 學生朗讀比賽文稿:阮的學校
05 演講比賽文稿:翁某相惜過一生
臺灣族群資料彙整筆記
00 前 言
01 強渡黑水溝,十去六死?
02 臺灣各縣市族群分布概說
03 問蒼茫臺灣,誰主沉浮
04 枝繁葉茂,或枝葉凋零
05 文獻仔細讀!再談人口
06 民以食為天,糧食夠嗎?
07 田多報少,稅少人不少!
08 改漢姓容易,學漢語難!
09 由臺灣俗語談臺灣血統
10 由臺灣歇後語談臺灣血統
11 由臺灣地名談臺灣血統
12 由臺灣族譜談臺灣血統
13 由臺灣平埔族信仰談臺灣血統
14 由臺灣漢人信仰談臺灣血統
15 由寺廟與神明會談臺灣血統
16 由臺灣平埔族習俗談臺灣血統
17 由臺灣漢人習俗談臺灣血統
18 由臺灣戲曲談臺灣血統
19 由臺灣分類械鬥談臺灣血統
20 明清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21 臺灣地區新舊地名對照
22 臺灣原住民的分類與原居地
參考書目
01 臺灣話較粗俗!敢會?
02 臺灣話是蠻南話(蠻夷話)!敢是?
03 臺灣話有話無字?
04 臺灣話是按怎傳來的?
05 客家話、廣東話(粵語)、國(華)語佮閩南語的關係如何?
06 臺語佮國語為什麼差彼濟(那麼多)?
07 臺語佮國語無同的所在佇叨位?
08 臺灣話、閩南話、河洛話是毋是完全相同?
09 閩南話佮其他語言上無同的特點是啥物?
10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
生活中的趣味臺語
01 如何正確貼春聯
02 閩南語的旋律性
03 婚禮上的好話
04 通俗臺語的古典出處
05 實用的氣候諺語
06 有趣的對句
07 名字別號
閩南語參賽文稿
01 親子話劇比賽文稿:身體勇
02 親子話劇比賽文稿:孟母三遷
03 學生朗讀比賽文稿:懷念古早的過年
04 學生朗讀比賽文稿:阮的學校
05 演講比賽文稿:翁某相惜過一生
臺灣族群資料彙整筆記
00 前 言
01 強渡黑水溝,十去六死?
02 臺灣各縣市族群分布概說
03 問蒼茫臺灣,誰主沉浮
04 枝繁葉茂,或枝葉凋零
05 文獻仔細讀!再談人口
06 民以食為天,糧食夠嗎?
07 田多報少,稅少人不少!
08 改漢姓容易,學漢語難!
09 由臺灣俗語談臺灣血統
10 由臺灣歇後語談臺灣血統
11 由臺灣地名談臺灣血統
12 由臺灣族譜談臺灣血統
13 由臺灣平埔族信仰談臺灣血統
14 由臺灣漢人信仰談臺灣血統
15 由寺廟與神明會談臺灣血統
16 由臺灣平埔族習俗談臺灣血統
17 由臺灣漢人習俗談臺灣血統
18 由臺灣戲曲談臺灣血統
19 由臺灣分類械鬥談臺灣血統
20 明清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21 臺灣地區新舊地名對照
22 臺灣原住民的分類與原居地
參考書目
序
序
這本書是筆者研讀閩南語時,為自己想知道的人、事、物做的筆記,後來很多親友也常問我這些人事物,所以將之印成書。對照於許多語言學專家,筆者應該算是自學生;專家的著作像大菜,這本書內容雜七雜八,所以稱為雜菜麵。本書學術性或許不足,惟應尚具趣味性,可以趣味讀物讀之。
筆者與閩南語結緣是在民國八十三年外調臺南時,當時隻身住臺南,晚上較空閒,適「育德文教基金會」開設「臺灣母語班」,本來係抱著殺時間的心情去參加,上完十二週課,卻讓我與閩南語結上不解之緣,三不五時就翻翻育德文教基金會給學員的一大堆教材,調回臺北後,還時常到新生南路巷內「臺灣的店」去逛逛,覺得喜歡或需要的書就買,所以書房裡與閩南語相關的書還算不少,不過這只是與閩南語結初緣而已。
民國九十一年時,教育部舉辦「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因為筆者即將自服務單位退休,退休後就有很多空閒時間,為了傳承快要消失的母語,所以就報名參加檢核。該檢核共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參加臺北市以筆試進行的篩檢,通過者再參加第二階段教育部的筆試篩檢,第三次是教育部以面試進行篩檢;面試有三項,一項是抽一段所謂「國語」的華語文章,即時以閩南語翻譯念出,一項是抽一首唐詩,以閩南語念出,最後一項是臺灣的歷史、地理、自然、藝術等抽出一科,先用閩南語演講三至五分鐘,再回答主考官的發問。因為篩檢是淘汰式的,所以筆者就很認真的讀取相關的書籍,並對重要的資料做筆記,那次參加檢核是筆者繼參加大學聯考以後最用功的一次,當然,有努力就有收穫,準備檢核時做的筆記是筆者重要資產。錄取為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後,有一週的講習,講師都是學有專精的學者,講習時的講義及筆記,更增加了筆者資產。
筆者出生、成長在農家,閩南語是筆者的母語,筆者和一般人一樣,能聽、能說流利的閩南語,不過對閩南語的源流、字詞等,完全是門外漢;經過民國八十三年臺灣母語班的上課,參加民國九十一年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的自習、講習,對閩南語的源流、字詞等稍有涉獵,於是就將我研習閩南語時想知道、也是一般人想知道的,寫成一篇〈臺灣的語言〉,內容大項為:一、臺灣話較粗俗!敢會?二、臺灣話是蠻南話!敢是?三、臺灣話有話無字?四、臺灣話是按怎傳來的?五、客話、廣東話(粵語)、國(華)語佮臺語的關係如何?六、臺語和國語為什麼差那麼多?七、臺語佮國語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八、臺灣話、閩南話、河洛話是不是完全相同?九、臺語和其他語言最不同的特點是哪些?(後來有人說題目不妥,在臺灣還有客家語及原住民語,題目應改為臺灣的閩南語比較好。)
筆者通過「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後,便至國民小學任閩南語教學支援人員,上課中三不五時將〈臺灣的語言〉的內容視時機作為教材的一部分,所以學生覺得閩南語課還滿有趣;筆者最常用的提示詞,是閩南語保留比較多的古時候的音、古時候的字、古時候的詞,說過幾次以後,當教課教到古音字或古詞時,筆者才說閩南語保留比較多的古時候的音,學生就替筆者說出古時候的字、古時候的詞。因緣際會,〈臺灣的語言〉曾在大臺北區十四個扶輪社演講,反應尚稱良好。有些扶輪社的社友在演講前的餐會上,跟筆者說閩南語是他的母語、也是他日常的溝通工具呢!其意思與表情顯示的好像是:「我的閩南語很好呢!閩南語還可作為演說的題目嗎?」當筆者紹介(介紹的古詞)完「臺灣的語言」後,那些社友行(走)來向我講:「今天之前,我毋知(不知)閩南語遮爾(這麼)深、遮爾古典、遮爾優雅。」
筆者的內人約在三十年前當過好幾年的小學愛心媽媽,學校的愛心媽媽群都會參加學校為她們開的繪畫班,繪畫班二十幾年來一直延續不斷,筆者退休後也會參加繪畫班的郊遊,所以跟她們很熟,當她們有需要時,都會問筆者有關閩南語的問題。筆者的老同事除了每三個月聚會一次外,平常也都有聯絡、往來,老同事相聚時也都會問筆者有關閩南語的問題,有時也會問嫁娶典禮上的好話。筆者已將入耄耋之齡,故記憶力愈來愈差,人家問的問題以前不必找筆記就可回答,現在有一些要去翻筆記才能回覆。想一想,如果現在不趕快整理,說不定以後連筆記放在哪裡都會忘掉,所以才動手整理。本書除了與閩南語有關的敘述以外,也收錄了與臺灣往日日常生活相關的事情,讓年齡較長的讀者回憶過往,讓年紀較輕的讀者知道從前,因為雜七雜八,所以取名為《閩南語的雜菜麵》。
五十二年前筆者剛進入職場時,待遇不高,有一本書當時很暢銷,筆者懷著期待的心情買了那本書,看完之後,發覺並不是整本書都那麼精彩,於是在辦公室發牢騷、碎碎念,當時有一位比筆者年長的同事林先生(後來成為某電器大品牌的創辦者)向我說:「小老弟,你看一本書,不可期待整本書都讓你滿意,如果一本書有一句或一段讓你覺得受益,你就夠本了。」他富有智慧的話給筆者很大的啟發,也希望買了本書的人,不會有五十年前筆者的牢騷。
以前從未想到會出書, 當年的筆記是為了參加甄試而做,因之有些文字沒有記載錄自哪位先生的哪本大作,如有引用,敬請包涵。本書的敘述,除了為保留臺語讀起來的節奏、韻味而國、臺語夾雜外,如有謬誤,敬請不吝指正。
這本書是筆者研讀閩南語時,為自己想知道的人、事、物做的筆記,後來很多親友也常問我這些人事物,所以將之印成書。對照於許多語言學專家,筆者應該算是自學生;專家的著作像大菜,這本書內容雜七雜八,所以稱為雜菜麵。本書學術性或許不足,惟應尚具趣味性,可以趣味讀物讀之。
筆者與閩南語結緣是在民國八十三年外調臺南時,當時隻身住臺南,晚上較空閒,適「育德文教基金會」開設「臺灣母語班」,本來係抱著殺時間的心情去參加,上完十二週課,卻讓我與閩南語結上不解之緣,三不五時就翻翻育德文教基金會給學員的一大堆教材,調回臺北後,還時常到新生南路巷內「臺灣的店」去逛逛,覺得喜歡或需要的書就買,所以書房裡與閩南語相關的書還算不少,不過這只是與閩南語結初緣而已。
民國九十一年時,教育部舉辦「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因為筆者即將自服務單位退休,退休後就有很多空閒時間,為了傳承快要消失的母語,所以就報名參加檢核。該檢核共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參加臺北市以筆試進行的篩檢,通過者再參加第二階段教育部的筆試篩檢,第三次是教育部以面試進行篩檢;面試有三項,一項是抽一段所謂「國語」的華語文章,即時以閩南語翻譯念出,一項是抽一首唐詩,以閩南語念出,最後一項是臺灣的歷史、地理、自然、藝術等抽出一科,先用閩南語演講三至五分鐘,再回答主考官的發問。因為篩檢是淘汰式的,所以筆者就很認真的讀取相關的書籍,並對重要的資料做筆記,那次參加檢核是筆者繼參加大學聯考以後最用功的一次,當然,有努力就有收穫,準備檢核時做的筆記是筆者重要資產。錄取為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後,有一週的講習,講師都是學有專精的學者,講習時的講義及筆記,更增加了筆者資產。
筆者出生、成長在農家,閩南語是筆者的母語,筆者和一般人一樣,能聽、能說流利的閩南語,不過對閩南語的源流、字詞等,完全是門外漢;經過民國八十三年臺灣母語班的上課,參加民國九十一年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的自習、講習,對閩南語的源流、字詞等稍有涉獵,於是就將我研習閩南語時想知道、也是一般人想知道的,寫成一篇〈臺灣的語言〉,內容大項為:一、臺灣話較粗俗!敢會?二、臺灣話是蠻南話!敢是?三、臺灣話有話無字?四、臺灣話是按怎傳來的?五、客話、廣東話(粵語)、國(華)語佮臺語的關係如何?六、臺語和國語為什麼差那麼多?七、臺語佮國語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八、臺灣話、閩南話、河洛話是不是完全相同?九、臺語和其他語言最不同的特點是哪些?(後來有人說題目不妥,在臺灣還有客家語及原住民語,題目應改為臺灣的閩南語比較好。)
筆者通過「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檢核」後,便至國民小學任閩南語教學支援人員,上課中三不五時將〈臺灣的語言〉的內容視時機作為教材的一部分,所以學生覺得閩南語課還滿有趣;筆者最常用的提示詞,是閩南語保留比較多的古時候的音、古時候的字、古時候的詞,說過幾次以後,當教課教到古音字或古詞時,筆者才說閩南語保留比較多的古時候的音,學生就替筆者說出古時候的字、古時候的詞。因緣際會,〈臺灣的語言〉曾在大臺北區十四個扶輪社演講,反應尚稱良好。有些扶輪社的社友在演講前的餐會上,跟筆者說閩南語是他的母語、也是他日常的溝通工具呢!其意思與表情顯示的好像是:「我的閩南語很好呢!閩南語還可作為演說的題目嗎?」當筆者紹介(介紹的古詞)完「臺灣的語言」後,那些社友行(走)來向我講:「今天之前,我毋知(不知)閩南語遮爾(這麼)深、遮爾古典、遮爾優雅。」
筆者的內人約在三十年前當過好幾年的小學愛心媽媽,學校的愛心媽媽群都會參加學校為她們開的繪畫班,繪畫班二十幾年來一直延續不斷,筆者退休後也會參加繪畫班的郊遊,所以跟她們很熟,當她們有需要時,都會問筆者有關閩南語的問題。筆者的老同事除了每三個月聚會一次外,平常也都有聯絡、往來,老同事相聚時也都會問筆者有關閩南語的問題,有時也會問嫁娶典禮上的好話。筆者已將入耄耋之齡,故記憶力愈來愈差,人家問的問題以前不必找筆記就可回答,現在有一些要去翻筆記才能回覆。想一想,如果現在不趕快整理,說不定以後連筆記放在哪裡都會忘掉,所以才動手整理。本書除了與閩南語有關的敘述以外,也收錄了與臺灣往日日常生活相關的事情,讓年齡較長的讀者回憶過往,讓年紀較輕的讀者知道從前,因為雜七雜八,所以取名為《閩南語的雜菜麵》。
五十二年前筆者剛進入職場時,待遇不高,有一本書當時很暢銷,筆者懷著期待的心情買了那本書,看完之後,發覺並不是整本書都那麼精彩,於是在辦公室發牢騷、碎碎念,當時有一位比筆者年長的同事林先生(後來成為某電器大品牌的創辦者)向我說:「小老弟,你看一本書,不可期待整本書都讓你滿意,如果一本書有一句或一段讓你覺得受益,你就夠本了。」他富有智慧的話給筆者很大的啟發,也希望買了本書的人,不會有五十年前筆者的牢騷。
以前從未想到會出書, 當年的筆記是為了參加甄試而做,因之有些文字沒有記載錄自哪位先生的哪本大作,如有引用,敬請包涵。本書的敘述,除了為保留臺語讀起來的節奏、韻味而國、臺語夾雜外,如有謬誤,敬請不吝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84
-
新書9折$324
-
新書9折$324
-
新書95折$342
-
新書95折$342
-
新書$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