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國界:台灣孩子.荷蘭父母的收養故事 (中英對照版)

愛,無國界:台灣孩子.荷蘭父母的收養故事 (中英對照版)
定價:320
NT $ 138 ~ 288
  • 作者:王美恩
  • 譯者:白瑪麗
  • 出版社:親子天下
  • 出版日期:2013-12-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41815X
  • ISBN13:9789862418154
  • 裝訂: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愛,不必靠血緣來定義,也不必被國界所侷限。
五位台灣之子,遠渡重洋來到鬱金香國度,跨國尋找幸福的收養故事。

  投入兒福領域近二十年的資深工作者、前兒童福利聯盟副執行長與知識長王美恩,
  從台灣到荷蘭,探訪原生家庭、收養父母與孩子的心路歷程,重新思索「親職」的真實涵意。

  每年,有將近兩百個等不到家庭收養的台灣之子,只好遠渡重洋,到國外落地扎根,尋找幸福。台灣看起來是先進國家,為何還需要國際收養?為什麼我們仍然無法照顧這群失依的孩子?

  是什麼「束縛」了我們,讓我們面對失依孩子時,缺乏更開放的收養態度?無條件地愛孩子,真的只能由血緣來決定?不論是為國內、國外天災的募款,台灣人的關懷絕對不落人後,總能在最短時間募到巨款,實在很難妄下結論說台灣人較無愛心。

  本書作者王美恩投入兒童福利工作近二十年。在十餘年任職兒童福利聯盟期間,除曾參與護送孩童到荷蘭收養家庭外,更詳細訪談、記錄了與收養家庭密切互動的過程。藉由五個被荷蘭家庭收養的台灣之子的故事,檢視我們到底少了哪些對待兒童的文明態度,同時也希望解開文化中對於收養的種種迷思。

  舉例來說,收養家庭如何啟齒與孩子深談「收養」事實?要讓孩子尋根嗎?如何看待孩子的「認同」議題?跨國借鏡荷蘭的收養制度,我們的社會支援體系還可提供什麼協助,幫助收養家庭的特殊孩子?

  書中不僅有宏觀的跨國制度面探討,更有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並且進一步引發作者回頭思索,探討「親職」角色的真實涵意。

本書特色

  任職兒童福利聯盟十餘年的資深實務工作者,近距離觀察收養家庭與孩子的第一手訪談記錄。
  跨越台灣與荷蘭兩地,宏觀思考「收養」議題在文化與制度面的差異,提供政策制定者參考。
  中英雙語對照,協助跨國收、養家庭跨越語言隔閡,窺見收養家庭最真實的生命故事。
  推廣「愛的接力賽」理念,附國內專業收出養機構「兒童福利聯盟」服務資訊與聯繫方式。

名人推薦

  兒童福利聯盟前執行長、立法委員 王育敏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行
  天主教福利會執行長 王長慧修女
  兒童福利聯盟社工處處長 白麗芳
  台北地院家事法庭法官 彭南元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楊蓓
  水牛出版社社長 羅文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美恩


  1967年生,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大學社會福利政策行政碩士,目前居住台北,愛狗與閱讀。
  從前是黑白分明講求正義的人生觀,現在認為這世界多數時間是灰的,幾乎沒有絕對的黑白存在,而中年人生體會是期待自己不論做什麼、說什麼、寫什麼,都能讓灰色多一點「真善美」的色調;透過「真善美」的追求,讓自己、他人、動物都能有尊嚴且自在地生活。

  曾擔任兒童福利聯盟副執行長、知識長十餘年;現為文字工作者、東吳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親子天下》顧問。擁有二十多年的社會福利工作經驗,著有《終結霸凌:洞察孩子內心世界,打破霸凌的惡循環》〈親子天下出版〉,譯有《青少年與家庭心理會談》〈學富出版〉。

譯者簡介

白瑪麗(Marie-Claude Pelchat)


  為旅居台北的加拿大人。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漂流的台灣之子

Part One 關於收養
01 全然的依附,單純的美好
02 外國人比較有愛心?
03 認同與尋根
04 血緣,不是愛的唯一條件
05 不自在的台灣收養文化

Part Two 我的台灣爸媽、荷蘭父母
06 獨生女伊娃
07 波勒斯這一家
08 山達與克里遜
09 理性羅珊、感性麗娜

後記  成為父母的意義

 

內容連載

像個人類學家似的,羅珊很仔細地觀察原生父母與姐妹們,搜尋自己跟家人的異同。如有雷同,不論是講話的樣子或是眼睛的弧度等等,她就好開心,覺得好有趣,看到基因遺傳的力量。

羅珊有位遠親姑姑經營道教廟宇,她會投入討論台灣民間信仰與宗教,是我認識的孩子中,唯一會在農曆年跑去阿姆斯特丹華人街,參與舞龍舞獅遊行等慶典活動的人。她用文化觀察的角度,把所思所感寫在用心經營的部落格,當中還有很多她對荷蘭文化的感觸,以及文學、電影、音樂、文化觀察的分析觀點。羅珊還會繪畫、素描、攝影,不時把水準之上的作品展現在部落格。如果在台灣,我們會稱她為「文青」吧。不光如此,由於大學修的是設計,上班之餘羅珊還接案做平面設計,「手巧」的她,自己縫製手提袋,鈎織披肩、毛衣,真是多才多藝。

21 歲以前的羅珊為了調整縫合嘴型,總共動了7 次手術。當年,她因為原生家庭無法負擔唇顎裂的醫藥費用而被安排收養,她笑著說「醫院這回事,我可是熟悉得很!」住院、開刀、療養、出院的程序,長大後的羅珊可以自己去辦所有手續,看起來是個獨立的女生。

羅珊也是虔誠基督徒,積極參與教會活動。這次我到荷蘭,她才剛從羅馬參加教會活動回來,碰到我還是不忘跟我討論WDGX(Wo DeGu Xiang,《我的故鄉》)的季刊內容。這本由羅珊擔任總編輯的季刊,專門提供台灣的相關訊息、文化歷史、旅遊景點等,讀者都是收養台灣孩子的荷蘭家庭。透過季刊中,收養父母可以認識孩子的「祖國」,一旦收養孩子想了解台灣,季刊就成為實用的素材。

製作刊物正是羅珊擅長的事,她說是養父鼓勵她成為季刊的編輯,「I am so enjoying it !」羅珊帶著慣有的甜美又溫柔的笑容說。她曾經說過想寫書,寫有關自己成長的故事,很正向地看待自己擁有「兩個家」的狀況,也很滿足命運中有收養的安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3
    $138
  2. 電子書
    7
    $224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85
    $272
  5. 新書
    85
    $272
  6. 新書
    88
    $282
  7. 新書
    9
    $288
  8.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