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不發怒、不打罵也能教出好孩子
美國新英格蘭大學的史密斯教授(David Livingstone Smith,因為姓史密斯的人太多,所以通常會把他的中間名字寫出來以示區別)在他的《我們為何說謊》(Why We
Lie)一書中說:「說謊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它是一個超越法律和道德的求生本能」。我讀到這一句時,非常的不解,因為在修比較文學課時,老師說西方人痛恨說謊的人,日本人厭惡不知恥的人,中國人認為不感恩的人不足為人。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史密斯教授會認為說謊沒有好壞之分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讀到野人出版社這本新書《不是孩子愛鬧情緒,是他想說卻不會說!德國幼兒園的小小孩自我表達課》才瞭解,原來說謊真的沒有好壞的因素在內,是人們解決當下問題時的方法之一,先用騙,騙不過便用暴力了。當然這是史密斯教授從演化的觀點得出的結論,人比動物高級是不可以說謊的。
書中說到德國幼兒園的老師在訓練孩子脫離尿布自己上廁所(potty
training)時,會每兩個小時去提醒孩子一次,叫他們去上廁所免得尿濕褲子。有個2歲半的孩子在玩洋娃娃,不想起來去上廁所,便隨口騙老師說:「我上過了。」結果幾分鐘不到便尿到褲子上。這麼小的孩子不會存心騙人,她會騙是因為她不想做,便隨口找個理由打發掉老師。她說得這麼自然,這句謊言的確是她當下解決問題的本能。西方人認為孩子在沒有接受教育之前是個動物,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求生存,因此沒有好壞,也難怪西方人把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叫「it」,因為不會說話跟動物一樣,尚不配叫做人。父母一旦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便不會發怒了。
作者是一位觀察力非常敏銳的老師,書中每一則故事都非常吸引人,提供了父母和老師不用打罵,使孩子做出正確行為的好方法。德國幼兒園老師所用的其實就是我們在研究上所謂的「驅力(drive)」——引發孩子自動做出這個行為的欲望。在做動物實驗之前,我們通常二十四小時不給動物食物或水,迫使牠們為了生存,在實驗室中努力學習以換取水和食物。對人類,我們不能用生理上的驅力,我們便用心理上的驅力,使孩子自動逐步邁向目標。
做一個科學家需要觀察力,其實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觀察力,但是這個觀察力很難教,因為它需要足夠的背景知識才看得見,這是英文see和observation的差別,也是hear和listen的差別。看到書中德國的老師們在培養孩子的能力上的耐心與努力,使我們很汗顏,我們中國的父母太常替孩子說、替他做了,這會剝奪孩子練習的機會,反而使他們變得笨手笨腳。大腦的神經元一定要動才會連接得好,聯結得緊密。
我很欣賞德國老師的「適齡」觀念,一旦老師覺得這個孩子到了可以獨立完成這件事的年齡便不再替他做,只從旁指導而已。我曾在芬蘭看到一個3歲的男孩午覺起來穿長褲,他花了二十分鐘才把腿塞進褲管中(老師在旁觀看沒有出聲),想不到站起來時,老師發現他褲子穿反了,當下老師沒有叫他脫下再試,只是隨他去跟別的小朋友玩,他連續穿錯三天,到第四天時,他就穿對了,而且從此沒有再穿錯。孩子有從錯誤中改正的能力,但是在他努力了半天後,叫他脫下重穿會剝奪他的成就感,使他感到挫折與沮喪,以後便不想自己再穿了。所以父母常要放手讓他去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以後會一生受用不盡。
書中每一章節的例子都可以幫助父母更好的教導孩子,我極力推薦它!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作者序
0~6歲情緒發展關鍵期,大人的理解與引導,將大大影響孩子將來的情緒調節能力
從事幼教工作多年以來,我常常被人這樣問起:「妳當初是因為很喜歡小孩所以從事這份工作嗎?」對此我總笑著回答:「其實我是因為從事這份工作,才真正的喜歡上小孩。」這個答案總是引起的眾人的一陣驚呼,他們認為若沒有教育熱忱當做燃料去從事幼教工作,實在不可能做的長久。他們提出的質疑乍聽之下合理,但我認為就如同任何關係一般,時間一久,熱情與壓力相抵之下可能所剩無幾,日復一日的流水日常常令人心生乏味,我非常清楚,自己必須在這份工作中找到能永續利用的動能,不然教育就很難成為一生的職志。
坦白說,初執教鞭頭兩年,我時常都過得挺喪氣的,明明有認真備課,在班級管理上也費盡心力,孩子卻皮的像猴子上竄下跳,家長排山倒海的疑惑等著我回覆,似乎每天都有一堆處理不完的麻煩事。
現在的我則會興奮地發想有哪些學習活動會讓孩子躍躍欲試,他們如果想跑想跳也不用等到體育課,穿上外出鞋隨時可以出發,我漸漸的因為孩子狀況百出的類實境喜劇而愛上這份工作,因為家長的信賴託付而愛上這份工作,因為新挑戰新目標讓我不覺乏味而愛上這份工作。
我很幸運地找到這份工作裡取之不盡的再生能源,讓我不只單靠對小孩的喜愛來當作工作上前進的燃料,我因為對自己的情緒覺察能力進步了,也自然在面對孩子的情緒狀況時能更有技巧地處理。原來所有的一切,都與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呵護孩子長大是我們的責任,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會從此掉入教養的黑暗深淵裡。請記住,孩子的快樂,來自於爸媽(照顧者)的快樂。
誠如書中所提到的,幼兒園學齡的孩子有很多新的情緒體驗,但語言能力卻不見得能夠完整表達,此一時期大人對於孩子情緒的理解與引導,對孩子將來的情緒調節能力有莫大的影響。
在幼兒園時期,說話和情緒有著微妙的關聯,很多2、3歲時常鬧脾氣的小孩,在語言能力進步後,情緒也跟著穩定下來。德國幼教對於孩童情緒發展相當重視,幼兒園裡的自我表達與情緒控制一直是孩子社交能力是否可以升班的指標之一。正因為幼兒的情緒方面的發展基礎,在6歲左右大致底定,孩子的處理情緒的能力會進而影響在學習活動、自我表達、注意力及人際關係的表現,所以更不能輕忽其重要性。
仔細回想起來,教學頭兩年所受的氣和委屈其實大可避免。我當時承受孩子負面情緒的能力仍很生澀,表面上就算不動怒沒有拍桌大罵,但心裡的確感到不悅且挫敗。孩子的情緒赤裸裸地扔過來,我也用自己的情緒赤裸裸地反彈回去,沒有減震機制,毫無緩衝空間,孩子的情緒表現是釋出需要溝通的訊號,我漏接了不說,還跟著也一頭栽進壞情緒裡。
溝通,是情緒疏通很重要的一環。孩子說不好,那麼別說了,孩子找藉口,快別費脣舌,孩子回話,請他閉上嘴。父母或老師固然有不該棄守的大原則,但是讓孩子進入討論空間往往是更高層次的一個教養策略,因為不管是誰,都不可能永遠正確,我們難道不都希望,必要時,我們可以當孩子敞開心房的傾訴對象,告訴我們,為什麼他們不願意,或者做不到。對於大人的要求從來不質疑的小孩,往往只是情緒內隱不易察覺,此外也會有安全問題的隱憂。
之前寫出《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一書,是希望藉由我的經驗與觀察,給所有家長和老師有機會去瞭解另一種教育現場的梗概,所以書寫時將我在德國工作的所見所思盡量豐富且全面的呈現給讀者,然而有些重要的體會與發現,若一併收進書裡會難以一個篇幅帶過,於是這本書《不是孩子愛鬧情緒,是他想說卻不會說!德國幼兒園的小小孩自我表達課》便應運而生。
長期關注我臉書專頁的讀者應該清楚,上面文章的產量實在低得令人憂心,平均一個多月一篇文章,倒不是我惜字如金,也不是逆向操作,事實上我壓根沒有去想如何提高粉絲人數的經營策略,更沒有買廣告的行銷預算。我只能說,我的腦袋沒有那麼好使,教務工作佔據我大部分的時間。只有在心中的思考泡泡輕輕柔柔地飄過我腦袋時,才會在不需上班的週末夜裡,慢慢的把想法化成文字,所以發文的時間總是台灣週末的入夜時分,就當作是我個人私藏的教師月誌,悄悄分享給總是耐心等待的你們。
這本書,也是以這樣的心情與態度,在每個燒腦的週末夜裡和假日,一字一字地敲出來,希望我腦袋的思想泡泡也能透過這本書,柔軟地降落在你們的心中。
Dec. 10, 2018
夜,大雨
莊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