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普拉絲詩集(普拉絲經典詩集,全球唯一完整中譯本)

精靈:普拉絲詩集(普拉絲經典詩集,全球唯一完整中譯本)
定價:300
NT $ 70 ~ 264
  • 作者:雪維亞.普拉絲
  • 原文作者:Sylvia Plath
  • 譯者:陳黎張芬齡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3-09-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39718
  • ISBN13:9789861739717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人,不過是塵土,在我看來,醫治塵土不會比寫詩更有意義。
一首好詩可以烙印人心,讓人在哀傷、病痛或失眠時拿出來反覆咀嚼。

詩人陳黎、張芬齡完整中譯X精采導讀X豐富譯註
普立茲獎得獎詩人、自白派早逝才女備受爭議作品集

美國詩壇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集之一」
POETS.org譽為「開創先河之書」
奠定普拉絲世界詩壇地位代表作

  她,在美國詩壇寫下一頁傳奇。
  她,讓多少讀者為之傾心,也為之嘆息。
  她,在身後留下歷經五十年纏繞不去的流言蜚語。

  《精靈》為普拉絲死前留在書桌上的手稿,一九六五年版《精靈》於普拉絲辭世後,由其夫泰德‧休斯編輯出版。時隔四十年,普拉絲之女弗莉達‧休斯重編此書,出版還原版,忠實呈現出普拉絲的內心世界,她以極殘酷、惡毒的意象、字眼或語調,影射她的丈夫、她的母親、她的父親、她丈夫的情婦,以及她熟識的友人,以致當初休斯在編選《精靈》時將十多首詩作抽換掉,弗莉達悉數予以還原。

  時隔五十年,台灣詩人夫妻檔暨英美詩作翻譯巨匠陳黎與張芬齡,以弗莉達‧休斯還原版為本,輔以精采導讀與精闢譯註,佐以具體而淺白的文本解讀及豐富周邊資料,首度帶領台灣讀者完整認識這位讓世人談論不盡的天才女詩人。

作者簡介

雪維亞.普拉絲(Sylvia Plath)

  一九三二年生於美國波士頓,一九六三年自殺身亡。以半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瓶中美人》(The Bell Jar)、詩集《精靈》(Ariel)及《巨神像》(The Colossus)享譽文學界,並於一九八二年榮獲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普拉絲詩作以自白風格著稱,早年已顯露寫作天分,八歲時即於報上發表詩作。一九五○年獲獎學金進入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就讀,主修英文,得遍各種寫作獎項與獎學金,一九五三年暑期獲得至Mademoiselle雜誌擔任客座編輯的機會,《瓶中美人》以此段經歷為藍本,同時也反映了普拉絲精神崩潰的個人歷程。一九五五年以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自史密斯學院畢業後,普拉絲獲獎學金至英國牛津大學就讀。

  表面看似順遂的普拉絲,終其一生無法揮卻幼年喪父的陰霾,收錄在詩集《精靈》中的詩作<爹地>(Daddy)也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於史密斯學院就讀期間,普拉絲即曾服安眠藥意圖自殺。於牛津大學就讀期間,邂逅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兩人於一九五六年結為連理,婚後育有一子一女,一九六二年因休斯外遇而分居。普拉絲死後,休斯繼承了著作處理權,先後將其詩作及日記編輯出版。

  二○○三年,以普拉絲與休斯之戀為題材的電影Sylvia(台灣片名:瓶中美人)上映,由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主演。

  二○一三年,普拉絲逝世五十週年,美國出版商紛紛以出版追思這位自白派才女詩人。Faber & Faber出版社出版普拉絲詩選,並重新設計發行《瓶中美人》及《普拉絲日記》五十週年紀念版。Harper、St. Martin's Press及Scribner等出版社皆分別有普拉絲傳記問世。

  相關著作
  《瓶中美人(50週年紀念版)》

譯者簡介

陳黎

  本名陳膺文,一九五四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凡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金鼎獎等。

張芬齡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評論集《現代詩啟示錄》等。與陳黎合譯有《拉丁美洲現代詩選》、《聶魯達詩精選集》、《當代世界詩抄》等十餘種。曾多次獲得梁實秋文學獎詩翻譯獎及散文翻譯獎。

 

導讀

  普拉絲生前出版的詩集有《巨神像及其他詩作》,死後由她的丈夫休斯編選出版的詩集有:一九六五年,英國版《精靈》(Ariel);一九六六年,美國版《精靈》(Ariel);一九七一年,《渡河》(Crossing the Water)和《冬樹》(Winter Trees);一九八一年,《普拉絲詩合集》(Sylvia Plath: Collected Poems),收錄普拉絲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三年間所寫的二二四首詩作,並且選附其五十首少作(Juvenilia)。一九八二年,普拉絲以這本詩合集成為首位死後獲頒普立茲獎的詩人。

  我們翻譯的這本《精靈》,以二○○四年出版、普拉絲女兒弗莉達寫序的「還原版」《精靈》(Ariel:The Restored Edition)一書為本,書中收錄的四十一首詩作全都是普拉絲生前所選定,詩作中譯也悉依普拉絲生前排定的順序付印。普拉絲在手稿目錄倒數第二首詩〈蜂群〉標題前後加上括號,「還原版」《精靈》因此以附錄的方式將之列於書後。這是普拉絲自殺前的最後遺稿,擱放在書桌上的黑色彈簧活頁夾內,原稿的首頁清楚地打出書名:《精靈及其他詩作》(Ariel and other poems)。這本詩集以「愛」(love)字開頭(第一首詩〈晨歌〉的第一個字),以「春天」(spring)結尾(最後一首詩〈過冬〉的最後一個字),普拉絲似乎有意藉此告訴讀者此書涵蓋了她從婚姻破裂前到最後決定展開新生的心靈狀態,充斥其間的則是絕望、苦痛、抑鬱、嫉妒、焦躁、怨恨、憤怒、復仇、嘲諷、無助……等諸多複雜情緒交錯的情感層面。

  在這本普拉絲親訂版《精靈》裡,有一些詩作頗為赤裸地呈現出普拉絲內心底層最私密、幽微的情感和情緒,她以極殘酷、惡毒的意象、字眼或語調,影射她的丈夫,她的母親,她的父親,她丈夫的情婦,她丈夫的叔叔,她的鄰居,以及她熟識的友人。這也是為什麼當初休斯在編選《精靈》時會將下列十多首「具有個人針對性」的詩作抽換掉:〈捕兔器〉、〈沙利竇邁〉、〈不孕的女人〉、〈一個祕密〉、〈獄卒〉、〈偵探〉、〈蕾絲伯斯島〉、〈另一個人〉、〈嘎然而逝〉、〈閉嘴的勇氣〉、〈失憶症患者〉。

  《精靈》之詩風格獨具,技巧純熟,憂鬱的氣質和哀愁的情調瀰漫其間。
  普拉絲寫自我感官與情感的體驗,親子之情,寫母女關係,寫父女情結,寫女性自覺,寫諸多複雜情緒交錯的內心世界。她晚期的作品有許多是在一種極端神經質和創作力旺盛的情況下寫成的,意象一個接著一個湧現,滿溢的情緒以極強的力道釋出,兩大主題——恐怖且難以駕馭的人性經驗,傀儡似無意義的人際關係——左右著她的想像。她曾這樣形容自己晚期的詩:「瘦瘦長長的,像我自己一樣。」當然,絕不僅止於形體上的相像,這些詩是普拉絲企圖反擊並超越那些縈繞其心的許多感情鬱結的記錄;我們可以說她的作品往往是一個小小的寓言,她企圖透過寓言的建立來超越原來的處境或心境,正如艾佛瑞茲所說:「這種秩序的詩作是殘酷的藝術。」半世紀以來,她的詩名和作品被人們渲染上幾分傳奇的色彩,如果普拉絲活得久些,詩藝是否會更上一層樓,誰也沒法預言,因為她的詩作似乎和死亡是密不可分的。

  由於她是近代作家,當初論者以為還無法騰出時間的距離來評估她在文學史上的最終地位,她詩中過於狂烈、過於內塑的語調是否對後代讀者也具有同樣的衝擊力,似乎也仍待時間來裁定,但現在大家都同意,她在二十世紀詩壇已確然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其秀異、獨特一如她的前輩女詩人,十九世紀的狄瑾蓀(Emily Dickinson, 1830-1886)。

  接受麥田出版社邀約翻譯這本詩集,對於嘗試譯詩工作逾三十年的我們,別具意義。我們在師大英語系就讀期間(一九七二—七六),因為對現代詩的興趣,時常在一起閱讀或搜尋中外現代詩資料。畢業後對詩的熱情有增無減,乃思藉著翻譯,較有系統地閱讀些東西。一九七七至七九年間,陳黎服預官役於空軍,擔任英語教官,頗多空閒時間,張芬齡則於一九七八至八○年間就讀於台大外文研究所——這段期間是我們有計劃譯介外國現代詩的開始。我們先從英國詩人拉金(Philip Larkin),休斯,以及休斯的另一半——普拉絲著手。在當時的台灣,要獲得一些比較新的資訊似乎並不易,不像現在可以透過多樣實體或網路書店購得,足不出戶,東西就寄到你家。甚至不必購書,上網搜尋、下載,幾個動作,要的資料一次到位。

  一九七八年前後,我們在中山北路的書店找到了一本翻版的普拉絲小說《鐘瓶》,又於牯嶺街舊書攤買到一本原版精裝的普拉絲詩集《精靈》,帶給我們蠻多閱讀的樂趣。後來以張芬齡之名在《中外文學》月刊一九七九年二月號、三月號發表了〈雪維亞.普拉絲其人其詩〉,介紹了這位名震大西洋兩岸、只活了三十歲的天才女詩人。她和休斯兩人可說是英語現代詩壇的金童玉女,然而她的自殺身亡,她與休斯間的恩恩怨怨,更成為二十世紀文壇持久不衰的熱門話題。

  我們很高興大學畢業三十多年後做成這本詩集的翻譯,一方面延續了當初與普拉絲的因緣,一方面向這位去世半世紀的天才女詩人致敬。

 

內容連載

弗莉達.休斯談《精靈:還原版》

哈潑科林斯(HarperCollins)出版公司的大衛.瑟曼奇(David Semanki)——此《精靈》版本的編輯——當初提示我母親這些詩作的原始編排可能會是一本好書時,我認為是個很棒的構想。我覺得將我母親編排的《精靈》印出,與父親於一九六六年在此地出版的《精靈》選集做一對比,會是很有趣的事。我父親當初編排時刪掉了若干涉及朋友和家人的較具撕裂性之詩作,他希望在他設限的範圍內盡可能呈現我母親作品的最佳風貌。

被抽換掉的《精靈》詩作可隨時在我母親的《詩合集》找到,但是那不同於呈現在你們眼前這本書,一個自身具足的東西。這本「還原版」尊重我母親臨死的編排,並且包括了實際原稿的重現;父親的編排則收錄了一些受世界矚目的她晚期、最好、最有力的詩作,選自和《精靈》資料夾一起擱放在她書桌上的作品。

當大衛問我是否願意寫前言時,我心想這是一個透過作品與母親相處的機會(以我從未有過的方式),因為在三十五歲以前,我不曾讀過她的任何詩作。

事實上,除了小時候讀過幾首父親所寫的童詩,我也不曾讀過他的詩作。

我應該說明一下,我父母的作品都曾出現在學校的課程中,我不得不說服授課老師們,說我不可能研讀它們,因為若考試得低分,意味著我父親教我的對他作品——以及我母親作品——的看法是錯誤的;若考試得高分,則等於作弊,即使我對那些看法充耳不聞。

但是,我之所以拒絕閱讀我父母的詩作,還有其他私人的理由。其中一個理由是:當時我正值倔強、任性的青少年期,不想讓自己的詩作和他們的詩作有任何傳遞花粉的關係。當時我正努力尋找自己的作品風格,在那個時候,「詩人」一詞和「父母」是同義字。

另一個理由則是母親的死太常被媒體或好奇、感興趣的人提起,讓我覺得喪母之痛一直是新的、近期的傷口,彷彿她才剛死不久。對我而言,她之所以有名,似乎只是因為她自殺了。我渴求她的自殺不要受到如此多的關注,不要成為他人眼中最重大的成就或存在的焦點,反而讓詩作淪為附庸之物。因此,每回我在書店看到我母親的書,我都會將之拿起,想像如果她還活著會如何,然後忍不住落淚,不得不離開書店。

在寫《精靈》的前言時,我有機會鼓起勇氣與她的生命產生交集,了解在寫這些詩時她是如何駕馭她可觀的能量和能力,如何用與父親分居一事去界定她其他所有痛楚,如何運作她的情感,讓每一種情感成為她樂器的弓弦,供她使喚,為她歌唱。她的一生或許短暫,但透過她的作品,她讓它變得有價值;無論人們對他抱持何種看法,我父親都要讓他們知道她存在的價值。因此,每個版本的《精靈》都具有其各自的意義,雖然這兩段歷史殊途同歸。

──摘自本書之「《精靈》泛音」單元;
弗莉達.休斯是詩人,也是雪維亞.普拉絲的女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3
    $70
  2. 二手書
    53
    $160
  3. 二手書
    6
    $180
  4. 二手書
    6
    $180
  5. 二手書
    63
    $190
  6. 新書
    79
    $237
  7. 新書
    79
    $237
  8. 新書
    88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