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移動: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

跨「國」移動: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
定價:320
NT $ 282 ~ 333
  • 作者:陳香君
  •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 出版日期:2011-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049086
  • ISBN13:9789866049088
  • 裝訂:平裝 / 16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跨「國」GAN BA TE: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

  本書包含藝術家評論文章、策展論述與面對各式全球跨文化與國界的展覽所作的批判反思之文,內容雖然涵蓋了不同類型的藝術家與展覽,但也都同時反映了作者近幾年所側重的議題:思考當世界處在密集且劇烈的全球化過程之下,面臨人、事、物以及政治經濟體頻繁的地理移動與板塊重組,台灣當代藝術(史)如何回應如此的衝擊?處於邊緣,如何透過連結、對話而產生力量?

  本書一方面從牽涉台灣、中國的藝術創作與展演活動,閱讀分析藝術的全球遷移現象和意義;或從在地由下而上介入國╱家的藝術實踐,探問其內容、形式與藝術展演迴路所關係到的全球政經、歷史、文化關係;或從影像文化行動探索台灣與其他國家、地區邊緣在去帝國與解殖民上的想像連帶。另一方面則要探問台灣當代藝術在歐美、亞洲當代藝術中的位置,並探索其與後二者之間可能的穿越、連結、衝突與對話,亦即跨國關係的歷程與內涵。全書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針對個別藝術家所作的討論。第一章討論鄭淑麗的藝術如何為台灣所接受及其背後的意涵,並指出對鄭淑麗台灣身分的想像正是與對她作品的理解,產生一種錯位關係。第二章討論藝術家吳瑪□長期以來擅以犀利的性別角度批判男性的家╱國想像與她後來試圖拉開女性自身美學空間的轉折。第三章為替陳界仁於2009年在英國參與國際當代藝術大獎Artes Mundi展覽所寫的文章,縱述陳界仁作品中的創傷、抵抗、想像與行動連結的力量。第四章為對比在2002年雪梨雙年展中展出的兩位中國藝術家:蒼鑫與謝淑妮,對認同政治與寓言想像所展現出來的極大差異。

  第二部分為過去策劃過的、其中兩次最重要展覽的策展論述。第五章是「燕子之城」展覽論述,這個作為台灣當代藝術史上很早關心移工與移民問題的聯展,嘗試以藝術的角度為社會議題拉開歷史、地理與美學的空間。第六章是為第一屆台灣國際女性藝術節所策劃的女性藝術家聯展「網指之間」的策展論述,展覽結合了女性與科技議題,激發出多元而豐富的面貌。這兩次展覽中,都致力將台灣的展覽策劃帶進一個多元又縝密的思維與想像中,並且避免落入空泛與樂觀的架空議題中。

  第三部分為評論跨國展覽的文章。第七章討論2007年美國東西兩岸分別舉辦的跨國女性主義大展,批判其多元的表象之下可能落入的另一種中心主義陷阱。第八章討論2002年福岡三年展,並肯定其重建亞洲藝術主體性的努力。第九章接續之前的觀察,於2009年的福岡三年展,進一步提出在重建亞洲主體之外必須避免落入民族主義思維,並提出藝術作為亞裔邊緣藝術社群連結的可能與想像。

作者簡介

陳香君 1969~2011

  學歷:
  1992.6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B.A. in Philoso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5.3 澳洲雪梨大學美術史碩士(M.A. in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2006.3 英國里茲大學美術史博士(Ph.D. in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Leeds, UK)

  博士論文:〈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美學與性別差異〉(Beyond Commemoration: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the Aesthetics of Trauma and Sexual Differences),由知名英國女性主義藝術史學者Griselda Pollock指導,於2005年完成。

  經歷:
  2010.2~2011.1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聘專任助理教授
  2010.2~7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2008.8~2010.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2006.7~2008.6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Andrew W. Mellon跨國文化研究博士後研究員及講師
  2001~2004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
  2001 立法院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
  1997~ 2011獨立策展人
  1995~ 2011藝術評論人

  研究專長:
  當代藝術研究(台灣、亞洲、英美)、後∕殖民文化研究、跨國文化研究、創傷與記憶研究、藝術與性別研究、藝術評論與策展

  專書:
  《記憶的表情》,台北:三民書局,2006。
  《藝術檔案.社會閱讀》,台北:典藏,2004。

  活動暨展覽策劃:
  2010.1共同規劃「Griselda Pollock演講暨工作坊」
  主辦單位: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2010「看(不)見的風景:當代跨域性格的探索」
  展覽場地: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主辦單位: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2006「線索:吳瑪□」(re:thread: Wu Mali)
  展覽場地:英國布萊克本(Blackburn)BBC蘭克斯郡電台(Radio Lancashire)

  2006「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
  展覽場地:新樂園藝術空間、光點台北、聖多福教堂、林森公園、中山北路2-3 段

  2003第一屆台灣國際女性藝術節「網指之間:生活在科技年代」
  展覽場地: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1「心靈再現:台灣女性當代藝術展」助理策展
  展覽場地: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8「Haunting Houses by trace」
  in collaboration with artists Nicky Bird, Lynn Turner and Joan Morris
  展覽場地:Lotherton Hall, Leeds, UK

 

目錄

推薦序
猶如後記般的序文|史書美

導言
第一章、藝術遷移:鄭淑麗的藝術談「台灣人」與「(台灣)當代藝術」的時空
第二章、我的皮膚就是我的家╱國:吳瑪利□的《寶島物語》
第三章、想像的反帝國連線:陳界仁的影像行動
第四章、主體政治?寓言的存在?在奇幻的路途中
第五章、「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
第六章、網指之間——生活在科技年代中的人文變遷80
第七章、當代藝術與女性主義關係的轉變:以全球女性主義來思考
第八章、想像的工坊:從策展意識看2002年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
第九章、跨亞的藝術社群: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282
  2. 新書
    9
    $288
  3. 新書
    9
    $288
  4. 新書
    9
    $288
  5. 新書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