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松》是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數位藝述》系列(2011年~2015年)精神的延續,作為台灣數位藝術相關知識生產的新園地。藉由台灣數位藝術中心的民間機構力量,創辦藝術松學校影音導讀、Podcast與期刊出版,引薦更多數位藝術的當代思潮。我們強調,數位藝術(或科技藝術、新媒體藝術)不單是科技創新,更不僅是科技展示,更重要的是藝術實踐與人文思潮的齊肩並進,讓實踐與理論、研究平衡發展,共築論述與實踐的共構平台。
秉持著以「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之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本書特色
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秉持著以「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之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秉持著以「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之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目錄
0. 序文
《藝術松No.2:AI》發刊詞 | 黃文浩
1.專題序
邁向計算式創造力的未來景況 | 邱誌勇
2.專題文章
定義人工智能藝術:三個提議(Defining AI Arts: Three proposals)
原著 | Lev Manovich、翻譯 | 許夢芸
感覺、知覺,抑或是意識:關於人工智能主體生成的哲學思考 | 邱誌勇
音樂 × 人工智慧 | 林怡君
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介紹 | 蘇黎
AI-powered-Archive-in-the-Machine:談藝術典藏資料研究的數位視野 | 施登騰
超皮層:終端主體之後 | 林欣怡
人工智能為機器人注入「靈魂」? | 許夢芸
電子遊戲中的AI應用與展望 | 蔡遵弘
共筆:科技人談AI與藝術創作 | 張嘉淵、邱誌勇
3.AI 關鍵字
模式(Pattern)| 王柏偉
智能(Intelligence)| 王奕然、林映彤
「機器學習 & 深度學習」(Machin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 劉育成
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s)| 邱誌勇
4.藝術家專訪
鄭先喻 × 創作輕鬆談 訪談者 | 王柏偉、紀錄 | 胡育榕
5.國際視窗
機器智能:藝術力的新主體 | 吳柏瑤
深度學習與觀眾參與的藝術實驗場:德國ZKM媒體藝術中心智慧博物館計畫介紹 | 林子荃
6. 作者簡介
《藝術松No.2:AI》發刊詞 | 黃文浩
1.專題序
邁向計算式創造力的未來景況 | 邱誌勇
2.專題文章
定義人工智能藝術:三個提議(Defining AI Arts: Three proposals)
原著 | Lev Manovich、翻譯 | 許夢芸
感覺、知覺,抑或是意識:關於人工智能主體生成的哲學思考 | 邱誌勇
音樂 × 人工智慧 | 林怡君
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介紹 | 蘇黎
AI-powered-Archive-in-the-Machine:談藝術典藏資料研究的數位視野 | 施登騰
超皮層:終端主體之後 | 林欣怡
人工智能為機器人注入「靈魂」? | 許夢芸
電子遊戲中的AI應用與展望 | 蔡遵弘
共筆:科技人談AI與藝術創作 | 張嘉淵、邱誌勇
3.AI 關鍵字
模式(Pattern)| 王柏偉
智能(Intelligence)| 王奕然、林映彤
「機器學習 & 深度學習」(Machin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 劉育成
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s)| 邱誌勇
4.藝術家專訪
鄭先喻 × 創作輕鬆談 訪談者 | 王柏偉、紀錄 | 胡育榕
5.國際視窗
機器智能:藝術力的新主體 | 吳柏瑤
深度學習與觀眾參與的藝術實驗場:德國ZKM媒體藝術中心智慧博物館計畫介紹 | 林子荃
6. 作者簡介
序
序
《藝術松No.2:AI》發刊詞
黃文浩(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藝術松」第二期出版了,就在此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台灣也因為疫苗之亂而處於撕裂的狀態,我們可以清楚的意識到疫情正在改變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與方向,而科技正是這一波浪潮中最具影響力的關鍵。
文化與藝術在這一波時代巨變中擔負著怎樣的角色?這正是數位藝術基金會出版「藝術松」的目的之一,我們譯介國際的著作,邀請專家學者「提供與時俱進的專題文章」,並介紹國外館舍所具前瞻性的計畫和從事相關創作的藝術家。我們也邀請國內的傑出創作者與產業界領袖參與,以對話和共筆的方式開啟「關注同議題者的對話空間」。
這一期的「藝術松」我們探討的主題是關於人工智慧「AI」,這個對國內創作環境中仍屬陌生的領域。這是結合了快速運算、演算法與機器學習所衍生出來的領域,其發展與應用正迅速而且全面深入我們的生活,一個「智能科技」的時代已然成形,讓人期待也令人疑慮因此我們無法不加以關注,誠如主編邱誌勇教授所標示:我們唯有對這個「科技構造的生態系統進行人文社會學式的自我反思。」方能平衡面對自身處境。
一年只有一期的「藝術松」在對當代科技與文化的觀察書寫,量體上顯然不夠,但數位藝術基金會長期以來只能運用微薄的資源與人力進行具有遠大目標的計畫,雖然踽踽而行但仍有傑出的參與者不計代價的熱情貢獻,在此必須誠心感激並獻上我最高的敬意,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有識之士投入,讓這個出版計畫朝向更具創造性與想像力的方向發展,對當代科技、人文與藝術三方都具有啟發性的影響力。
專題序
邁向計算式創造力的未來景況
邱誌勇
近年來,各種數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不僅全面地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感官刺激、思維與經驗。其中,電腦已經被認定為是當代最重要的科技形式之一。做為數位科技高度發展的表徵,電腦伴隨著其他相關的電子儀器設備快速且激烈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從媒體的大量湧現、商業、研究、工業、教育、娛樂、健康醫療、軍事演練到日常生活等,人類存在的各個環節都已離不開電腦科技的應用。最終,隱身在電腦介面與機器人背後的「人工智慧(能)」(以下簡稱為「AI」,本專題將交互使用兩種中文譯法)更成為當代創新科技與人文社會結合的新領域;AI的學習能力已快速地追上人類學習知識的速度,透過快速運算、演算法與機器學習讓人工智慧超越生物智人(homo Sapiens)的能力。
不可否認,這種「計算式創造力」(Computational Creativity)對當代創新數位科技在文藝創製上的研究,關切著數位時代的全面到來之後,整體且普遍的應用所引發的一系列在人類生活世界的改變議題。在此數位情境之中,電腦程式對應思想邏輯、機械動力裝置對應身體感知律動,人類身體從將機器視為一項工具(科技/機器外在於身體之外),逐漸地與機器相結合(從『附著』attachment,到『體現』embodiment),更漸漸地與一種越來越不可被肉眼所見的機器或科技(電腦、網路、虛擬科技)相結合,人類也不斷挑戰自身的智力與肉身極限。以致,機器和資訊時代來臨之際,機器與AI一直以一種相互增強或補足人類能力的角色出現。如果未來機器越來越智能化與生命化,那麼我們是否能將機器視為是一個生命體?是否能與它建立起一種生命的共情。
在所有當代創新數位科技的研發上,機器人、人工智慧、5G、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被譽為是最具有發展力的科技產物,從商業營運、金融市場、醫療保健,到藝術創造,AI幾乎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所有面向。其中,機器人藝術可謂是雕塑、交互、AI互為主體的跨域實踐;機器人科技也以成為當今科技藝術跨域發展的實踐方式之一,如今人類生活越來越智能化,真正與智能科技實現雙向賦能的跨學科前衛藝術教育卻仍在發展中。
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成為當代社會的基礎設施之際,物理空間與數位空間邊際融合的智能科技時代已然成形,當代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業已成為全球新趨勢。此趨勢不僅推動著藝術語彙的革新,也影響著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這種跨域實踐的成果不僅在藝術與設計理論,更發生在由創意、技術與思辨組構而成的創新科技領域,創造出其社會價值、產業價值與創新服務。以致,藝術與科技的跨域融合,既具備當代藝術語彙發展的時代性,也是面向產業協力創新的必然之路。
藝術與科技的跨域實踐既涉及「科技藝術」(科技賦能藝術創作),也包含了「藝術科技」(藝術賦能科技創新)。當代世界中的人們對AI與機器人等創新科技所呈現的景況逐漸熟悉,其中包含了人們日常活動牽連到的技術範疇與涉入程度。正因為太熟悉而被忽視了如何對這種人們生活在其中的、由科技構造的生態系統(techno-system)進行人文社會學式的自我反思。有鑑於此,藝術松期刊秉持著「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的文化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命題,廣邀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進行深入的探究。
本期邀請到全球知名的媒體藝術理論的先驅者列弗・曼諾維奇(Lev Manovich),提供其文章〈定義人工智能藝術:三個提議〉(Defining AI Arts: Three proposals)作為破題,討論AI藝術的可能性。其實,曼諾維奇早已以一種激進的方式重新思考上述當代數位世代AI的本質,並認為「數位」其實是無數軟體技術、演算法、資料結構以及介面慣例,與隱喻的發展與累積下的結果,且所有「數位媒體」的新特質並非存在於媒體物件的「內部」,而是存在於其「外部」。這種逐漸朝向AI、數位資料與媒體軟體的運用涵蓋所有人們生活世界的範疇,所有資訊處理的類型均被符碼化為各種數字組合,使用者只能透過軟體應用程式將數字組合轉譯為感官可接收之再現方式來對資料進行有效存取。曼諾維奇在《人工智慧美學》(AI Aesthetics)一文中亦指出,人工智慧的原初的願景是「認知的自動化」。在〈定義人工智能藝術〉這篇文章中,他更進一步指出,大部分試圖將AI技術運用到藝術者還是都仰賴於過去對於「藝術」的認知,如今許多視覺藝術透過AI技術創造出看似現代主義繪畫,它們可能僅是模擬某些知名的現代藝術家的視覺表現,或是表現主義的變異。倘若我們接受這個較為保守的傾向,我們就必須接受「AI藝術只是對於歷史藝術的模擬」。此文提出最重要的批判性思考在於,人們是否擁有真正的「藝術人工智慧」?曼諾維奇認為或許還沒,因為這個過程中至少還涉及三個人類必須執行的選擇與控制——人類設計的網絡、演算法與人類創造的訓練設定。
在筆者的專文〈感覺、知覺,抑或是意識:關於人工智能主體生成的哲學思考〉中主要分為兩大部分,首先以「人造系統的創生」為命題,透過「仿生動力藝術」與「生物科技藝術」的藝術實踐,討論傳統機械美學如何轉化到當代感官知覺的探究。其次,以「機器選擇:從感覺結構到意識生成」為題,透過哲學論辯與科技劇場中的關於機器人應用的歸納分類,細究AI機器人是否能生成主體意識的可能性。最終,本文強調相較於AI主體性生成的提問,或許我們關注的焦點應從「演算法是什麼?」轉換成「在特定情境下,演算法做了什麼?」如果未來機器越來越智能化與生命化,那麼我們是否能將機器視為是一個生命體?是否能與它建立起一種生命的共情。
帶領台灣第一個AI樂團的林怡君以〈音樂×人工智慧〉為題,從音樂表演結合AI演奏者及音樂會的企劃人角色,將各AI音樂研究分為音樂練習、舞台應用,以及成果後端三項來做介紹。同樣在AI音樂上著墨甚深的蘇黎博士,以〈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介紹〉為題,引薦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多媒體技術實驗室的「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Music and Culture Technology Lab)。始於2017年,該實驗室的主要研究任務為開發各種數位訊號處理、機器學習以及多媒體系統技術,應用在整合音樂與多媒體人工智慧的議題上,橫跨音樂聆賞、分析、製作、展演等一切可能的音樂活動場域,期能構築具備人工智慧視角的音樂文化。
在博物館數位轉譯領域研究專精的施登騰則為文〈AI-powered Archive in the Machine:談藝術典藏資料研究的數位視野〉,探討導入AI技術,並透過t-SNE (t-分佈隨機鄰域嵌入法)對博物館科技與數位應用之「內容創意+數位技術」共構合鳴的可能發展,以及其在數位典藏資料之應用,特別是典藏即展示等概念與實務所提供的數位視野。此文從「新藝術賞析」形式去觀察數位展示的技術與價值。施登騰認為展覽就像說故事,而順著展品移動,留下的足跡就串連成「故事線」,並提出一個開放性的思考議題,即:可畫出這條線的是誰呢?是策展人、是展品、還是觀眾呢?
此外,本專題也邀請藝術家學者林欣怡從英國新媒體藝術先驅羅伊.阿斯卡特(Roy Ascott)在其倡議的「濕媒體」(moist media)中構建的「超皮層」(hypercortex)出發,透過論述試圖將身體、腦皮質(cortex)和龐大的訊息環境整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文章〈超皮層:終端機主體之後〉主張,在超皮層與濕媒體現身將近二十年後的今日,藝術仍試圖在演算法、科技控制論與人工智慧中尋找新的語言、新的隱喻、建構溢出現實的新方式以及重新定義自己的方法。從分散式意識的遠端調控,到沈浸式感知體驗(VR),新現實的建構(AR);從義肢式的科技身體物件延伸、到侵入式的生物科技。林欣怡強調我們已不再透過螢幕與技術交互作用,而是身體即介面與控制器,將科技「內嵌」於身體皮膚底下。內嵌於身體中意味著科技成為生理的一部分,並整合到我們的生物身體中,成為「自然」,科技成為我們,我們形成網絡,不再有分界。在深具思潮論辯的文章中,林欣怡認為我們仍須進一步追問:人們真的全然沈浸在新環境、新行為、新關係中了嗎?當科技不斷地試圖與知覺交感作用,在超皮層的分散智力網絡中,一切皆成為最小單位、碎形的分散主體,而我們只是不斷地朝向技術演化中的意識節點,如何重返物質與生態系統?
許夢芸則是從「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命題帶入,討論當人工智能系統被注入到機器人身上,當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之間完美結合後,是否如同為機器人注入「靈魂」?這個「靈魂」意味著什麼?是指「心智」、抑或「意識」?為了思考人類與機器人之間存在關係的內涵,文章「人工智能為機器人注入「靈魂」?」聚焦於「人型機器人」的發展脈絡上,探討科技,尤其人工智能的介入,為機器人注入了何等「靈魂」,藉以辯證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可能景況。
最後,在創新科技領域有深入研究的蔡遵弘則以〈遊戲中的AI應用與展望〉剖析當今電子遊戲(electronic games)中AI的諸多應用,從讓非玩家角色 (Non-Player Character,NPC)的行為更加豐富且自然,到透過AI技術優化遊戲體驗品質,都在當代AI的發展之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更甚者,遊戲開發者也透過讓AI進行遊戲進行除錯,或延展遊戲體驗、創造更多內容,透過了解遊戲中AI的應用發展,或許能一窺未來遊戲型態的無限可能。
藝術松創立的目的除了提供與時俱進的專題文章外,也期待透過軟性的策略開啟知性的議題,期盼成為關注同議題者的對話空間。在「共筆論壇」中以〈科技人談AI與藝術創作〉為題,邀請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暢談科技人除了對AI的開發與應用外,如何從人文、社會與藝術的角度,觀察AI的諸多可能性。而在「關鍵字」的專欄中,編輯群共選出四個與AI相關的專有詞彙——「模式」、「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生成式對抗網絡」——進行淺顯易懂的解說。在「藝術家專訪」中,我們深度訪問了知名的前衛藝術家鄭先喻。最後在「國際視窗」方面,我們綜整介紹了德國ZKM媒體藝術中心智慧博物館計畫,以及當前應用AI創作的國際藝術家,以其創作的風格、策略與作品內容。
不言而喻,隨著AI技術的發展,其用途也隨之發展;它使一切變得簡單、快捷、高效能和自動化,它被用於使人們專注於更大的願景。當具有高效能的AI終於涉足藝文領域,唯一的前提條件似乎就是創造力(creativity)和想像力(imagination)。然而,這個專屬於智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又如何在AI中成為可能?以及人類又如何以反思性的思考,重新面對新時代的科技產物?文化社會又面臨到什麼樣的挑戰呢?值得大眾深思,更期待本專輯可以提供當代研究者一些獨特的視野。
《藝術松No.2:AI》發刊詞
黃文浩(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藝術松」第二期出版了,就在此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台灣也因為疫苗之亂而處於撕裂的狀態,我們可以清楚的意識到疫情正在改變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與方向,而科技正是這一波浪潮中最具影響力的關鍵。
文化與藝術在這一波時代巨變中擔負著怎樣的角色?這正是數位藝術基金會出版「藝術松」的目的之一,我們譯介國際的著作,邀請專家學者「提供與時俱進的專題文章」,並介紹國外館舍所具前瞻性的計畫和從事相關創作的藝術家。我們也邀請國內的傑出創作者與產業界領袖參與,以對話和共筆的方式開啟「關注同議題者的對話空間」。
這一期的「藝術松」我們探討的主題是關於人工智慧「AI」,這個對國內創作環境中仍屬陌生的領域。這是結合了快速運算、演算法與機器學習所衍生出來的領域,其發展與應用正迅速而且全面深入我們的生活,一個「智能科技」的時代已然成形,讓人期待也令人疑慮因此我們無法不加以關注,誠如主編邱誌勇教授所標示:我們唯有對這個「科技構造的生態系統進行人文社會學式的自我反思。」方能平衡面對自身處境。
一年只有一期的「藝術松」在對當代科技與文化的觀察書寫,量體上顯然不夠,但數位藝術基金會長期以來只能運用微薄的資源與人力進行具有遠大目標的計畫,雖然踽踽而行但仍有傑出的參與者不計代價的熱情貢獻,在此必須誠心感激並獻上我最高的敬意,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有識之士投入,讓這個出版計畫朝向更具創造性與想像力的方向發展,對當代科技、人文與藝術三方都具有啟發性的影響力。
專題序
邁向計算式創造力的未來景況
邱誌勇
近年來,各種數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不僅全面地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感官刺激、思維與經驗。其中,電腦已經被認定為是當代最重要的科技形式之一。做為數位科技高度發展的表徵,電腦伴隨著其他相關的電子儀器設備快速且激烈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從媒體的大量湧現、商業、研究、工業、教育、娛樂、健康醫療、軍事演練到日常生活等,人類存在的各個環節都已離不開電腦科技的應用。最終,隱身在電腦介面與機器人背後的「人工智慧(能)」(以下簡稱為「AI」,本專題將交互使用兩種中文譯法)更成為當代創新科技與人文社會結合的新領域;AI的學習能力已快速地追上人類學習知識的速度,透過快速運算、演算法與機器學習讓人工智慧超越生物智人(homo Sapiens)的能力。
不可否認,這種「計算式創造力」(Computational Creativity)對當代創新數位科技在文藝創製上的研究,關切著數位時代的全面到來之後,整體且普遍的應用所引發的一系列在人類生活世界的改變議題。在此數位情境之中,電腦程式對應思想邏輯、機械動力裝置對應身體感知律動,人類身體從將機器視為一項工具(科技/機器外在於身體之外),逐漸地與機器相結合(從『附著』attachment,到『體現』embodiment),更漸漸地與一種越來越不可被肉眼所見的機器或科技(電腦、網路、虛擬科技)相結合,人類也不斷挑戰自身的智力與肉身極限。以致,機器和資訊時代來臨之際,機器與AI一直以一種相互增強或補足人類能力的角色出現。如果未來機器越來越智能化與生命化,那麼我們是否能將機器視為是一個生命體?是否能與它建立起一種生命的共情。
在所有當代創新數位科技的研發上,機器人、人工智慧、5G、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被譽為是最具有發展力的科技產物,從商業營運、金融市場、醫療保健,到藝術創造,AI幾乎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所有面向。其中,機器人藝術可謂是雕塑、交互、AI互為主體的跨域實踐;機器人科技也以成為當今科技藝術跨域發展的實踐方式之一,如今人類生活越來越智能化,真正與智能科技實現雙向賦能的跨學科前衛藝術教育卻仍在發展中。
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成為當代社會的基礎設施之際,物理空間與數位空間邊際融合的智能科技時代已然成形,當代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業已成為全球新趨勢。此趨勢不僅推動著藝術語彙的革新,也影響著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這種跨域實踐的成果不僅在藝術與設計理論,更發生在由創意、技術與思辨組構而成的創新科技領域,創造出其社會價值、產業價值與創新服務。以致,藝術與科技的跨域融合,既具備當代藝術語彙發展的時代性,也是面向產業協力創新的必然之路。
藝術與科技的跨域實踐既涉及「科技藝術」(科技賦能藝術創作),也包含了「藝術科技」(藝術賦能科技創新)。當代世界中的人們對AI與機器人等創新科技所呈現的景況逐漸熟悉,其中包含了人們日常活動牽連到的技術範疇與涉入程度。正因為太熟悉而被忽視了如何對這種人們生活在其中的、由科技構造的生態系統(techno-system)進行人文社會學式的自我反思。有鑑於此,藝術松期刊秉持著「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的文化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命題,廣邀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進行深入的探究。
本期邀請到全球知名的媒體藝術理論的先驅者列弗・曼諾維奇(Lev Manovich),提供其文章〈定義人工智能藝術:三個提議〉(Defining AI Arts: Three proposals)作為破題,討論AI藝術的可能性。其實,曼諾維奇早已以一種激進的方式重新思考上述當代數位世代AI的本質,並認為「數位」其實是無數軟體技術、演算法、資料結構以及介面慣例,與隱喻的發展與累積下的結果,且所有「數位媒體」的新特質並非存在於媒體物件的「內部」,而是存在於其「外部」。這種逐漸朝向AI、數位資料與媒體軟體的運用涵蓋所有人們生活世界的範疇,所有資訊處理的類型均被符碼化為各種數字組合,使用者只能透過軟體應用程式將數字組合轉譯為感官可接收之再現方式來對資料進行有效存取。曼諾維奇在《人工智慧美學》(AI Aesthetics)一文中亦指出,人工智慧的原初的願景是「認知的自動化」。在〈定義人工智能藝術〉這篇文章中,他更進一步指出,大部分試圖將AI技術運用到藝術者還是都仰賴於過去對於「藝術」的認知,如今許多視覺藝術透過AI技術創造出看似現代主義繪畫,它們可能僅是模擬某些知名的現代藝術家的視覺表現,或是表現主義的變異。倘若我們接受這個較為保守的傾向,我們就必須接受「AI藝術只是對於歷史藝術的模擬」。此文提出最重要的批判性思考在於,人們是否擁有真正的「藝術人工智慧」?曼諾維奇認為或許還沒,因為這個過程中至少還涉及三個人類必須執行的選擇與控制——人類設計的網絡、演算法與人類創造的訓練設定。
在筆者的專文〈感覺、知覺,抑或是意識:關於人工智能主體生成的哲學思考〉中主要分為兩大部分,首先以「人造系統的創生」為命題,透過「仿生動力藝術」與「生物科技藝術」的藝術實踐,討論傳統機械美學如何轉化到當代感官知覺的探究。其次,以「機器選擇:從感覺結構到意識生成」為題,透過哲學論辯與科技劇場中的關於機器人應用的歸納分類,細究AI機器人是否能生成主體意識的可能性。最終,本文強調相較於AI主體性生成的提問,或許我們關注的焦點應從「演算法是什麼?」轉換成「在特定情境下,演算法做了什麼?」如果未來機器越來越智能化與生命化,那麼我們是否能將機器視為是一個生命體?是否能與它建立起一種生命的共情。
帶領台灣第一個AI樂團的林怡君以〈音樂×人工智慧〉為題,從音樂表演結合AI演奏者及音樂會的企劃人角色,將各AI音樂研究分為音樂練習、舞台應用,以及成果後端三項來做介紹。同樣在AI音樂上著墨甚深的蘇黎博士,以〈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介紹〉為題,引薦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多媒體技術實驗室的「音樂與文化科技實驗室」(Music and Culture Technology Lab)。始於2017年,該實驗室的主要研究任務為開發各種數位訊號處理、機器學習以及多媒體系統技術,應用在整合音樂與多媒體人工智慧的議題上,橫跨音樂聆賞、分析、製作、展演等一切可能的音樂活動場域,期能構築具備人工智慧視角的音樂文化。
在博物館數位轉譯領域研究專精的施登騰則為文〈AI-powered Archive in the Machine:談藝術典藏資料研究的數位視野〉,探討導入AI技術,並透過t-SNE (t-分佈隨機鄰域嵌入法)對博物館科技與數位應用之「內容創意+數位技術」共構合鳴的可能發展,以及其在數位典藏資料之應用,特別是典藏即展示等概念與實務所提供的數位視野。此文從「新藝術賞析」形式去觀察數位展示的技術與價值。施登騰認為展覽就像說故事,而順著展品移動,留下的足跡就串連成「故事線」,並提出一個開放性的思考議題,即:可畫出這條線的是誰呢?是策展人、是展品、還是觀眾呢?
此外,本專題也邀請藝術家學者林欣怡從英國新媒體藝術先驅羅伊.阿斯卡特(Roy Ascott)在其倡議的「濕媒體」(moist media)中構建的「超皮層」(hypercortex)出發,透過論述試圖將身體、腦皮質(cortex)和龐大的訊息環境整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文章〈超皮層:終端機主體之後〉主張,在超皮層與濕媒體現身將近二十年後的今日,藝術仍試圖在演算法、科技控制論與人工智慧中尋找新的語言、新的隱喻、建構溢出現實的新方式以及重新定義自己的方法。從分散式意識的遠端調控,到沈浸式感知體驗(VR),新現實的建構(AR);從義肢式的科技身體物件延伸、到侵入式的生物科技。林欣怡強調我們已不再透過螢幕與技術交互作用,而是身體即介面與控制器,將科技「內嵌」於身體皮膚底下。內嵌於身體中意味著科技成為生理的一部分,並整合到我們的生物身體中,成為「自然」,科技成為我們,我們形成網絡,不再有分界。在深具思潮論辯的文章中,林欣怡認為我們仍須進一步追問:人們真的全然沈浸在新環境、新行為、新關係中了嗎?當科技不斷地試圖與知覺交感作用,在超皮層的分散智力網絡中,一切皆成為最小單位、碎形的分散主體,而我們只是不斷地朝向技術演化中的意識節點,如何重返物質與生態系統?
許夢芸則是從「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命題帶入,討論當人工智能系統被注入到機器人身上,當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之間完美結合後,是否如同為機器人注入「靈魂」?這個「靈魂」意味著什麼?是指「心智」、抑或「意識」?為了思考人類與機器人之間存在關係的內涵,文章「人工智能為機器人注入「靈魂」?」聚焦於「人型機器人」的發展脈絡上,探討科技,尤其人工智能的介入,為機器人注入了何等「靈魂」,藉以辯證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可能景況。
最後,在創新科技領域有深入研究的蔡遵弘則以〈遊戲中的AI應用與展望〉剖析當今電子遊戲(electronic games)中AI的諸多應用,從讓非玩家角色 (Non-Player Character,NPC)的行為更加豐富且自然,到透過AI技術優化遊戲體驗品質,都在當代AI的發展之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更甚者,遊戲開發者也透過讓AI進行遊戲進行除錯,或延展遊戲體驗、創造更多內容,透過了解遊戲中AI的應用發展,或許能一窺未來遊戲型態的無限可能。
藝術松創立的目的除了提供與時俱進的專題文章外,也期待透過軟性的策略開啟知性的議題,期盼成為關注同議題者的對話空間。在「共筆論壇」中以〈科技人談AI與藝術創作〉為題,邀請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暢談科技人除了對AI的開發與應用外,如何從人文、社會與藝術的角度,觀察AI的諸多可能性。而在「關鍵字」的專欄中,編輯群共選出四個與AI相關的專有詞彙——「模式」、「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生成式對抗網絡」——進行淺顯易懂的解說。在「藝術家專訪」中,我們深度訪問了知名的前衛藝術家鄭先喻。最後在「國際視窗」方面,我們綜整介紹了德國ZKM媒體藝術中心智慧博物館計畫,以及當前應用AI創作的國際藝術家,以其創作的風格、策略與作品內容。
不言而喻,隨著AI技術的發展,其用途也隨之發展;它使一切變得簡單、快捷、高效能和自動化,它被用於使人們專注於更大的願景。當具有高效能的AI終於涉足藝文領域,唯一的前提條件似乎就是創造力(creativity)和想像力(imagination)。然而,這個專屬於智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又如何在AI中成為可能?以及人類又如何以反思性的思考,重新面對新時代的科技產物?文化社會又面臨到什麼樣的挑戰呢?值得大眾深思,更期待本專輯可以提供當代研究者一些獨特的視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