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藝術史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的研究通常各行其道、少有交集,因為在多數情況下,他們的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有著極端的差異性,甚至在處理同一類問題時也會明確展現出這種差異。不過,有關「藝術再現」的本質問題為三個領域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基礎,本書所輯錄的三篇既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講座文稿正是這種交流的體現。
恩斯特‧漢斯‧宮布利希的《藝術與錯覺》(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一書最能激發學者們對「藝術再現」問題的興趣,此書對該問題的後續研究產生了深刻影響。在對該書的評論中,尼爾森‧古德曼呼籲學者重視其哲學意義。古德曼還透過自己的著作《藝術語言》(Language of
Art)引發哲學家對這些問題更深層的興趣。「塔爾海默講壇」(Thalheimer Lectures)第二系列的講座薈萃了藝術史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對「藝術再現」問題的思索,這些思索將會對這個研究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宮布利希教授的論文〈面具與面容〉以他在《藝術與錯覺》中一個有關漫畫的論述章節為基礎。在本文中,宮布利希將該議題拓展到了對「相貌相似性」(physiognomic
likeness)此問題的整體性詰問。此詰問的關鍵在於,在某一個個體豐富多變的面部表情──不僅情緒變化會影響表情,較長的時間跨度也會使面容發生改變──之中是如何存在一種支撐性的身分特徵。圍繞對特徵的學習、洞見、熟練掌握,宮布利希引領讀者見識豐富多樣的案例,以及許多針對此論題或相關論題的文獻範例。這些論述反映出宮布利希對心理學理論的興趣,這興趣更加突出地體現在他對「移情理論」(the
theory of empathy)的辯護中:他將該理論視為一種適用於多種──關乎「相貌相似性」識別的──現象的解釋。
在朱利安‧霍赫伯格的論文中,占據中心位置的不是「移情理論」,而是視覺感知中伴隨掃視過程而被喚起的種種預期。霍赫伯格提出的這個理論具有包容性,被認為能夠在不依賴於兩種古典感知理論──一種是被他稱為「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經驗主義理論,另一種是與之相對的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又譯完形心理學)──的情況下揭示視覺組織的基本原理。
霍赫伯格教授爭論的焦點是,當我們在看一幅畫時,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並不能僅僅依靠視覺系統中的特定刺激物來獲得解釋。他還辯稱,即便不根據特定刺激物而是運用腦域活動理論(a field-theory of brain),也依然不能消除此解釋難題。取而代之,霍赫伯格認為,視知覺所涉及的是「有目的的技能型序列行為」(skilled sequential purposive
behavior)。他滿懷興致地追蹤視覺行為的序列狀態,如何導致我們視覺世界圖案形成的許多根本特徵。他尤其關切與藝術再現關聯甚切的有關「客體的經典形式」(the canonical forms of
objects)的學說,透過對我們的視覺期待所編碼的東西做理論闡述──解釋了這些經典形式得以形成的基礎。正是在這一點上,以及在關於「表達」(expressiveness)和「移情」(empathy)的討論中,霍赫伯格的論文與宮布利希的觀點有了直接連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儘管在其他一些方面有不同意見,霍赫伯格證實了宮布利希的那些觀點。
麥克斯‧布萊克的論文初看與前兩位學者關係較遠,因為前兩位學者關注的是感知過程,而布萊克想要說明的是一個從屬於「概念分析」的問題:當我們說一幅畫「描繪」(depicts)或「再現」(represents)了某些事物的時候,這意味著什麼?儘管布萊克運用的方法及他所關注的事實類型與前兩位學者完全不同,他在分析中涉及的議題卻與另外兩篇文章的主要論題直接相關。例如,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都不認同用「陳述因果經歷」(the
causal history
account)說明一幅畫描述一個特定客體的意義,但他們並未在文章中證實此觀點確切有誤。事實上,這恰恰是許多行外人樂於接受的說法;而且,一旦這種說法被接受,就會導致審美理論上的不良後果,具體涉及到寫實性再現、抽象、藝術真理等方面。如果適時閱讀了《藝術與錯覺》並且領悟了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的這兩篇論文,讀者就能避免這些錯誤認知。因而,布萊克教授在文中的敏銳聲明意義重大,提出「對因果經歷的陳述」並不足以充分說明構成再現的原因。同樣,布萊克對於「作為錯覺的描繪」(depiction
as illusion)的批判性分析,與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關於「圖像性再現」(pictorial representation)的觀點直接相關。
當然,布萊克論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並不局限於上述議題;例如,他對於「資訊」概念現今的用法做出批判性分析,就對釐清這幾乎已無所不在的概念具有重要貢獻。此外,他的論文還提出了一些關於哲學分析的有趣議題,闡述了各種判準如何形成一個集群(skein),從而切合我們對特定概念的用法,即使這些判準單獨看時不足以為該概念提供充分且必要的特徵。
宮布利希和霍赫伯格兩位教授的研究也將引起行內同仁的特別興趣:宮布利希教授聚焦的是一個具有顯著重要性的中心問題,霍赫伯格教授提出了一種能將各種實驗資料合併在一個理論框架內的方法。 這些論文因而在其各自的領域內均出類拔萃,而且它們同樣也會受到藝術史家和心理學家的歡迎。
本系列講座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哲學系發起,由塔爾海默基金會(Alvin and Fanny Blaustein Thalheimer Foundation)資助,在此一併致謝。
莫里斯‧曼德爾鮑姆 Maurice Mandel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