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創新突破 躍升國際/遠東集團暨元智大學董事長 徐旭東
談起元智大學的成立,其實有幾個背景。首先,遠東集團徐故創辦人有庠先生─我的父親,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工業人」,更是熱心的「公益人」。有庠先生與其他企業家不同之處在於,他並非功成名就後才想到要做公益,而是在事業處於萌芽階段就決定回饋社會,所以遠東集團最早的公益事業足跡要追溯到一九六○年代。時至今日,集團對於公益事業的投入,早已超過新台幣五百億元,並且內生為企業文化,可以說是創辦人早年奠定好的基礎。
「元智」名稱的由來是有庠先生為了紀念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祖父,陸續以此名諱成立了「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一九七六年)、「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一九七七年)與「元智工學院」(一九八九年)等公益機構。尤其興辦學校,更是創辦人念茲在茲者,因為先父名字中的「庠」字,正是古代教育機構的名稱。元智工學院成立後不負先父期待,辦學績效突出,一九九七年獲准改名為「元智大學」。比元智大學更早期,遠東集團就先成立了「亞東技術學院」與「豫章工商」,教育事業方面有很完整的規畫。醫療方面,則有「亞東醫院」與「遠東聯合診所」,以及推動科技創新的「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形成了遠東集團的公益體系。
平心而論,國內的教育環境不利於私立大學發展,主要是教育部主導國家教育資源的分配,分配的重心又以國立大學為主,以至於私立與國立大學之間處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下。但國外的情形恰恰相反,第一流的高等學府往往來自私立體系,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等,最大的差異是國外大學來自民間資源的挹注已成常態。元智雖屬國內大學後進者,但由於遠東集團長期全力支持,持續推動創新,建立獨特的教學特色,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屢次在各項大學評比名列前茅,更獲得「國家品質獎」肯定,創校短短二十二年便躋身台灣頂尖私立大學之列。
元智的成就,得感謝歷任兩位校長:王國明校長、詹世弘校長與現任彭宗平校長,帶領學校同仁一起成長。深信元智的成功辦學經驗,必然有可以提出探討之處,藉以推動國內教育環境的突破與創新,因此催生出《元智密碼》這本書。
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在全球化趨勢下,世界變「平」了,過去的資源障礙,包括資金、技術、設備、產品都不再是關鍵,真正影響企業競爭成敗的因素,正是優質化的人力資源,因為一切策略追根究柢都是要靠「人」去執行。很高興看到多年來元智培育出來的校友在社會上有相當優異的表現,其中也有不少人服務於遠東關係企業,都獲得主管的好評。每年我都會寫一些勉勵的話給元智畢業生,並且年年出席畢業典禮,因為我們要為國家、社會培育更多有用的人才,我衷心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元智人,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面對未來的挑戰,元智大學幾年前就致力發展雙語教學、走向國際化的發展,這些方向都十分正確,但是腳步還要加快,因為世界變動太迅速。元智的優勢是藉著遠東集團的平台,與產業界有極佳的互動,所以可以走出學術的象牙塔,擁抱這世界的挑戰與機會。為了與世界接軌,元智大學規畫中的「藝術校園專區」,我特別邀請到全球知名的建築大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Dr. Santiago
Calatrava)提出他在亞洲的第一件作品;未來在遠東的捐助下,專區中將有飲水思源、緬懷集團創辦人的「有庠紀念館」,還有世界一流的「表演藝術館」,元智也將在專區中成立「藝術學院」,結合建築美學──與文化內涵,透過表演藝術與資訊傳播科技,匯集台灣的創作能量,成就元智的國際化願景,提升桃園地區的建築水準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遠東集團經歷一甲子淬鍊而出的企業文化是「誠勤樸慎」再加上「創新」,《元智密碼》就是來自對創新的執著。本書印證了元智近年來的努力與成果,期許學校能夠百尺竿頭、更上層樓,邁向亞洲私立大學典範的目標。遠東集團不走簡單的路,無畏艱辛、堅持創新,推動國際化,重視社會責任,才能在撲朔迷離、變化萬千的局勢中,大步向前,走出自己的路。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世人將會看到元智大學未來持續不斷的創新突破與躍升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