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十年之約: 明斯特雕塑展
自1977年起,每隔十年,雕塑項目展都會在德國敏斯特市舉行。2017年的雕塑項目於6月10日開幕,35位藝術家及藝術組織參展,分別來自19個不同國家及地區,以各種多元的媒介如錄像、表演藝術、媒體藝術等等重新探索雕塑和當代藝術的意義與邊界,共同思考人與公共空間、身體這些雕塑項目展覽40年來不停關注的議題。來到第五十個年頭,敏斯特雕塑項目展但仍保持著自己緩慢的節奏,在藝術旅遊、雙年展盛行的世代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
敏斯特雕塑項目展覽的種種故事要由二戰後的德國說起,1955年是卡塞爾文獻展第一次開幕,它既被認為是對於納粹藝術風格的反省,也被作為恢復和接續了前納粹時期的歐洲現代主義,被稱為第二波現代主義浪潮。當時現代主義的二次潮流已經在杜塞爾多夫、科隆、法蘭克福等城市興起,但並沒有進入德國大部分城市的日常生活。敏斯特這座戰後徹底重建成中世紀模樣的「偽古城」有著對於傳統的執著,納粹的理想主義美學依然是市民心中藝術指標,這個歷史脈絡就造成了敏斯特雕塑項目展覽對現當代的關注,一方面呼應當時在德國對現代美術的熱潮和需求,一方面革新納粹時期留下的審美觀。
封面:Jeremy Deller, Speak to the Earth and It Will
Tell You (2007–2017), © Skulptur Projekte
2017, Photo: Henning Rogge
自1977年起,每隔十年,雕塑項目展都會在德國敏斯特市舉行。2017年的雕塑項目於6月10日開幕,35位藝術家及藝術組織參展,分別來自19個不同國家及地區,以各種多元的媒介如錄像、表演藝術、媒體藝術等等重新探索雕塑和當代藝術的意義與邊界,共同思考人與公共空間、身體這些雕塑項目展覽40年來不停關注的議題。來到第五十個年頭,敏斯特雕塑項目展但仍保持著自己緩慢的節奏,在藝術旅遊、雙年展盛行的世代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
敏斯特雕塑項目展覽的種種故事要由二戰後的德國說起,1955年是卡塞爾文獻展第一次開幕,它既被認為是對於納粹藝術風格的反省,也被作為恢復和接續了前納粹時期的歐洲現代主義,被稱為第二波現代主義浪潮。當時現代主義的二次潮流已經在杜塞爾多夫、科隆、法蘭克福等城市興起,但並沒有進入德國大部分城市的日常生活。敏斯特這座戰後徹底重建成中世紀模樣的「偽古城」有著對於傳統的執著,納粹的理想主義美學依然是市民心中藝術指標,這個歷史脈絡就造成了敏斯特雕塑項目展覽對現當代的關注,一方面呼應當時在德國對現代美術的熱潮和需求,一方面革新納粹時期留下的審美觀。
封面:Jeremy Deller, Speak to the Earth and It Will
Tell You (2007–2017), © Skulptur Projekte
2017, Photo: Henning Rogge
編者的話
什麼亞洲沒有藝術記者與編輯
這個月的專輯份量如羽毛一樣輕,也如濃湯濃郁入口。因為我們有「敏斯特雕塑項目」的實地報導,也有「德國文件展」的深與淺的論述。在其中一篇從外國媒體 Metropolis雜誌轉載,由作者 iLiana Fokianaki撰寫的
《雅典第十四屆文件展實錄》一文中,我們看到作者論述德國與希臘輿論爆出的火爆議題,在透過文件展這個展覽項目提出對政治、經濟、全球化、難民等相關話題的討論。如非資深記者或是藝評人,如非在藝術圈浸淫初一片人脈,如非在各領域的知識有所涉獵,這篇文章不可能如此出位、辛辣與徹底。即使身在亞洲的我們,彷彿看到了亞洲當代藝術與西方當代藝術主體間的一大段距離(我們也清楚這距離一直都差得很遠),仍感覺辛辣味在口遲遲不退,痛快且深入問題中心。
我從未對香港的藝術新聞界有任何期望,因為似乎它也從未形成一個「界」,僅僅是如走馬燈、來來去去不斷更換、一群尋找工作糊口的人。有點悲哀,且相當遺憾。自1999年第一次到威尼斯參觀雙年展,這十幾年竟也去了威尼斯超過六次。每一次參加這世界最大的藝術展,與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傳媒接觸、交往及深談,你學到的不僅是很多,還有一種尊重。這些西方藝術新聞工作者大多年紀不輕,長期浸淫在記者行業,尤其是藝術這一塊,對藝術理解、報導材料與深入藝術圈,仍興趣勃勃與持續關注。但一接觸到亞洲的傳媒,常常青嫩地讓人驚訝,而報導閱讀起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新聞」在一般的類別,例如政治,是一個很受人尊重的職位,如果你可以獲得報社安排出席國家元首到訪的記者會,並且被「挑選」發言,那是畢生必須經歷一種「榮譽」,並不是所有的記者都有這樣的份量。同樣地,在藝術界,如果國外知名的音樂家或是指揮家來到本地,可以獲得專訪的機會,那是無比的榮譽,通常僅有資深的藝評者有機會被恩典,而記者編輯僅僅可以安排在記者會發問(且大部份時間都沒有問題可以提出)。當然視覺或是表演藝術家如戲劇或是舞蹈類則另當別論,可能是藝評者本來就少,資深的更不容易,藝術家別說要挑選訪問者,能夠抓到記者專訪,公關公司就會死巴著不放了。原因是,藝術界的新聞人才少之又少,瞭解的藝術的人更是零丁的可憐,可以做「人物專訪」的只要文筆夠好都可以勝任,聊聊這次展覽的經過與創作的想法,一般的記者都仍然可以應付。但要找到一個可以四通八達,瞭解藝術家創作、藝術界八卦與深刻評論當今藝術的人,一萬個當中不知可否找到一個。這是在香港藝評界與藝術新聞界嚴峻的問題。加上記者轉職如走馬燈,要培養藝術新聞人才如雪上加霜。
薪資不夠嗎?抱歉,絕對與政治新聞界一樣。但政治界的記者一浸就是十年,你一兩年不到的資歷怎麼講都是低。因為沒有「創新」紀錄,如何締造高薪資水平。環境不好嗎?藝術記者不用像狗仔隊一樣隨時扮特務,公關深怕你嫌不夠高級,還會要主辦單位專找高級餐廳,優雅嘛!藝術怎能是茶餐廳的水準。急著出稿無法產生深入的材料?一個藝術新聞通常都會一周後出版,即時性的消息發放新聞稿擷取還會出錯,一星期讓你咀嚼、深入材料與思考評論,為何時間不夠?絕大原因是「知識」不夠、觸覺不夠(因為教育缺乏)與「態度」不夠(以為藝術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我們批評對「新聞」這行業不夠尊重、不夠認真的工作者,卻絕對需要即使表現不夠好也要藝術新聞的人員。因此,惡性循環,終究草草收場。行業裡仍然沒有專業的藝術新聞人員,僅有「人物專訪」高手。
資深人員透過人脈、消息網絡與內線,取得第一手新聞且要判斷正確。亞洲的藝術新聞記者似乎除了找熱點(如故宮展,不登展品的稀有性及藝術性,卻緊張運輸成本與保險金額,以為抓到社會關心的議題就可以聳動視聽),還有大師膜拜(動不動誰都是「大師」,真正的大師大概要當「神」才能跟那些才登上檯面的「大師」有所區隔吧!),再不然就是生活取景(生活休閒類雜誌的取向,藝術如吃飯、上廁所與旅遊一樣)。
藝術,已經是一個生態,只差社會的認同、政府的支持與教育的態度改變。藝術進入社區、藝術家深入學校做工作坊與極優惠的票券供學生參與,這些政府長期在坐,但改變了什麼?十年前已經在做,十年間也還在做,現在還是一潭死水。我們期望怎樣的藝術報導與生態?我常常在思考,連M+放廣告都選擇放在生活雜誌,而捨棄藝術類的雜誌,這個文化生態還有什麼希望?(總編輯:樊婉貞)
這個月的專輯份量如羽毛一樣輕,也如濃湯濃郁入口。因為我們有「敏斯特雕塑項目」的實地報導,也有「德國文件展」的深與淺的論述。在其中一篇從外國媒體 Metropolis雜誌轉載,由作者 iLiana Fokianaki撰寫的
《雅典第十四屆文件展實錄》一文中,我們看到作者論述德國與希臘輿論爆出的火爆議題,在透過文件展這個展覽項目提出對政治、經濟、全球化、難民等相關話題的討論。如非資深記者或是藝評人,如非在藝術圈浸淫初一片人脈,如非在各領域的知識有所涉獵,這篇文章不可能如此出位、辛辣與徹底。即使身在亞洲的我們,彷彿看到了亞洲當代藝術與西方當代藝術主體間的一大段距離(我們也清楚這距離一直都差得很遠),仍感覺辛辣味在口遲遲不退,痛快且深入問題中心。
我從未對香港的藝術新聞界有任何期望,因為似乎它也從未形成一個「界」,僅僅是如走馬燈、來來去去不斷更換、一群尋找工作糊口的人。有點悲哀,且相當遺憾。自1999年第一次到威尼斯參觀雙年展,這十幾年竟也去了威尼斯超過六次。每一次參加這世界最大的藝術展,與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傳媒接觸、交往及深談,你學到的不僅是很多,還有一種尊重。這些西方藝術新聞工作者大多年紀不輕,長期浸淫在記者行業,尤其是藝術這一塊,對藝術理解、報導材料與深入藝術圈,仍興趣勃勃與持續關注。但一接觸到亞洲的傳媒,常常青嫩地讓人驚訝,而報導閱讀起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新聞」在一般的類別,例如政治,是一個很受人尊重的職位,如果你可以獲得報社安排出席國家元首到訪的記者會,並且被「挑選」發言,那是畢生必須經歷一種「榮譽」,並不是所有的記者都有這樣的份量。同樣地,在藝術界,如果國外知名的音樂家或是指揮家來到本地,可以獲得專訪的機會,那是無比的榮譽,通常僅有資深的藝評者有機會被恩典,而記者編輯僅僅可以安排在記者會發問(且大部份時間都沒有問題可以提出)。當然視覺或是表演藝術家如戲劇或是舞蹈類則另當別論,可能是藝評者本來就少,資深的更不容易,藝術家別說要挑選訪問者,能夠抓到記者專訪,公關公司就會死巴著不放了。原因是,藝術界的新聞人才少之又少,瞭解的藝術的人更是零丁的可憐,可以做「人物專訪」的只要文筆夠好都可以勝任,聊聊這次展覽的經過與創作的想法,一般的記者都仍然可以應付。但要找到一個可以四通八達,瞭解藝術家創作、藝術界八卦與深刻評論當今藝術的人,一萬個當中不知可否找到一個。這是在香港藝評界與藝術新聞界嚴峻的問題。加上記者轉職如走馬燈,要培養藝術新聞人才如雪上加霜。
薪資不夠嗎?抱歉,絕對與政治新聞界一樣。但政治界的記者一浸就是十年,你一兩年不到的資歷怎麼講都是低。因為沒有「創新」紀錄,如何締造高薪資水平。環境不好嗎?藝術記者不用像狗仔隊一樣隨時扮特務,公關深怕你嫌不夠高級,還會要主辦單位專找高級餐廳,優雅嘛!藝術怎能是茶餐廳的水準。急著出稿無法產生深入的材料?一個藝術新聞通常都會一周後出版,即時性的消息發放新聞稿擷取還會出錯,一星期讓你咀嚼、深入材料與思考評論,為何時間不夠?絕大原因是「知識」不夠、觸覺不夠(因為教育缺乏)與「態度」不夠(以為藝術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我們批評對「新聞」這行業不夠尊重、不夠認真的工作者,卻絕對需要即使表現不夠好也要藝術新聞的人員。因此,惡性循環,終究草草收場。行業裡仍然沒有專業的藝術新聞人員,僅有「人物專訪」高手。
資深人員透過人脈、消息網絡與內線,取得第一手新聞且要判斷正確。亞洲的藝術新聞記者似乎除了找熱點(如故宮展,不登展品的稀有性及藝術性,卻緊張運輸成本與保險金額,以為抓到社會關心的議題就可以聳動視聽),還有大師膜拜(動不動誰都是「大師」,真正的大師大概要當「神」才能跟那些才登上檯面的「大師」有所區隔吧!),再不然就是生活取景(生活休閒類雜誌的取向,藝術如吃飯、上廁所與旅遊一樣)。
藝術,已經是一個生態,只差社會的認同、政府的支持與教育的態度改變。藝術進入社區、藝術家深入學校做工作坊與極優惠的票券供學生參與,這些政府長期在坐,但改變了什麼?十年前已經在做,十年間也還在做,現在還是一潭死水。我們期望怎樣的藝術報導與生態?我常常在思考,連M+放廣告都選擇放在生活雜誌,而捨棄藝術類的雜誌,這個文化生態還有什麼希望?(總編輯:樊婉貞)
雜誌目錄
004 Column
回歸戲曲之美 — 以秦腔為例
《源泉》— 建築於開放的極右與極左之間
讓影像吟唱著環境悲歌:評《我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林泰州影像個展
中國(的)抽象藝術
荷蘭的迷霧
青少年參與藝術模式 (上)
文字的刀刃:藝術評論的斷想
2017 「國際阿卡貝拉音樂藝術節」: New York Voices的特色阿卡貝拉(A Cappella)
012 Feature
十年之約: 明斯特雕塑展
敏斯特城市的化妝師
專訪敏斯特雕塑項目策展人瑪麗安·瓦格納(Marianne Wagner)
敏斯特雕塑項目策展人瑪麗安·瓦格納(Marianne Wagner)給觀眾的話
公共雕塑的邊界: 敏斯特的 九件(偽) 公共雕塑
延伸閱讀: 第十四屆卡塞爾文獻展
雅典第十四屆文件展實錄
038 Preview
香港海事博物館:《鯊魚與人類》
香港歷史博物館:《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錯彩鏤金: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
神戲劇場《搞大電影》
「舞蹈新鮮人」系列:程偉彬《獨.蝸》、邱加希《純生》
「多媒體無限」系列:魔幻燈影劇場(捷克)《移形換映》
雙人默劇 —《全日禁區》
香港城市室樂團 — Max Emanuel Cencic音樂會
安徒生與莫札特的創意劇場(AM創意)《我的媽媽是Eny》
身聲劇場《春釘》
故事工廠《莊子兵法》
ADT組合語言舞團 × 複象公場《嗚·呼·哀·哉》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深淵》
熱蘭蔗城紀事 — 羅懿君個展
「無所不在的藝術-台灣磨石子」
《光.合作用.當代亞洲同志議題展》
「閒暇者的忙碌凝視─陳純虹個展」
溯古風潮興起!第七屆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帶您重溫底片印樣!
047 Visual + stage
談寫作的沿革和變化
第 31 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選擇」
非洲巨聲即將登陸香港
獅子山下的大師班
心靈與物質的互動
FOGSTAND &&&&&&
典亞藝博及 2017 嘉德典亞藝術周
天麟學校 Central Saint Martins 作品集創作
暑期課程
058 Music
還可以靠贏比賽成名嗎?
漫談柏林愛樂首席指揮
九月,你可以期待的四場音樂會
066 Listing
070 Lifestyle
神
九龍台的本地薑週末後記
音樂節與台灣搖滾的興衰
回歸戲曲之美 — 以秦腔為例
《源泉》— 建築於開放的極右與極左之間
讓影像吟唱著環境悲歌:評《我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林泰州影像個展
中國(的)抽象藝術
荷蘭的迷霧
青少年參與藝術模式 (上)
文字的刀刃:藝術評論的斷想
2017 「國際阿卡貝拉音樂藝術節」: New York Voices的特色阿卡貝拉(A Cappella)
012 Feature
十年之約: 明斯特雕塑展
敏斯特城市的化妝師
專訪敏斯特雕塑項目策展人瑪麗安·瓦格納(Marianne Wagner)
敏斯特雕塑項目策展人瑪麗安·瓦格納(Marianne Wagner)給觀眾的話
公共雕塑的邊界: 敏斯特的 九件(偽) 公共雕塑
延伸閱讀: 第十四屆卡塞爾文獻展
雅典第十四屆文件展實錄
038 Preview
香港海事博物館:《鯊魚與人類》
香港歷史博物館:《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錯彩鏤金: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
神戲劇場《搞大電影》
「舞蹈新鮮人」系列:程偉彬《獨.蝸》、邱加希《純生》
「多媒體無限」系列:魔幻燈影劇場(捷克)《移形換映》
雙人默劇 —《全日禁區》
香港城市室樂團 — Max Emanuel Cencic音樂會
安徒生與莫札特的創意劇場(AM創意)《我的媽媽是Eny》
身聲劇場《春釘》
故事工廠《莊子兵法》
ADT組合語言舞團 × 複象公場《嗚·呼·哀·哉》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深淵》
熱蘭蔗城紀事 — 羅懿君個展
「無所不在的藝術-台灣磨石子」
《光.合作用.當代亞洲同志議題展》
「閒暇者的忙碌凝視─陳純虹個展」
溯古風潮興起!第七屆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帶您重溫底片印樣!
047 Visual + stage
談寫作的沿革和變化
第 31 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選擇」
非洲巨聲即將登陸香港
獅子山下的大師班
心靈與物質的互動
FOGSTAND &&&&&&
典亞藝博及 2017 嘉德典亞藝術周
天麟學校 Central Saint Martins 作品集創作
暑期課程
058 Music
還可以靠贏比賽成名嗎?
漫談柏林愛樂首席指揮
九月,你可以期待的四場音樂會
066 Listing
070 Lifestyle
神
九龍台的本地薑週末後記
音樂節與台灣搖滾的興衰
內容簡介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
《art plus》傳承《am post》,繼續以跨文化藝術的方向發展,並會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我們希望超越界限和距離,加上與信念相近的流通網路合作,從他們最大的連鎖網絡及各區的文化地點,以更廣更多的平台接觸大家。《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給自己不斷地加分,生命才會充滿意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