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亞、歐、非三大陸交叉點的阿拉伯世界曾經是全球商業中心,阿拉伯商人跨越遼闊的內陸和海洋,在亞、非、歐三大洲之間運送貨物。然而,後來世界中心向西方轉移,阿拉伯世界的財富隨之逐漸消逝。行走于絲綢之路、連接亞洲和歐洲的沙漠駝隊消失了。這意味著一個偉大商業時代的結束。
但目前,世界的中心正在發生又一次的轉移,阿拉伯世界正在崛起。而讓故事變得如此生動精彩的是阿拉伯世界的崛起以及同時發生的中國崛起。
新的全球政治和經濟秩序正在醞釀中,相關國家和區域的勢力在進行著合縱連橫。對于中國來說,區分誰是真正的戰略伙伴,誰是口頭上的戰略伙伴,誰不是伙伴非常重要。這種選擇一方面是基于國家的宏觀戰略選擇,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民間已有的聯系于溝通。面臨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就中國的戰略指向而言,有些舉措已經非常明顯,比如︰強化與多油、多金、金融危機中損失極小的阿拉伯世界的戰略聯系。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沙特出人意外的成為最大的援助國;2009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可以理解地選擇沙特為第一個出訪國。這背後有很多的故事和必然性,也折射了新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某種趨勢,本書即是對此趨勢的分析。
目錄
第一章 新絲綢之路︰阿拉伯世界重新發現中國
以中國之大,義烏只能算是個小城市,但它卻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的展覽廳是消費主義和全球化這一對孿生上帝的教堂,俘獲了各地商人的想象。“9‧11”後,阿拉伯商人第一次發現了義烏,並沿著他們祖先的足跡來到此地。義烏的當政者敏銳地抓住這一商機,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他們的到來。
第二章 中國的石油美元與石油爭奪
中國對于石油有不可抑制的渴望。截至2007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阿拉伯世界佔有世界石油總儲量的28%,大多用于出口。全球經濟增長活力充沛,強烈刺激了對石油的需求,油價一路飆升。石油價格的上漲直接影響著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為了向饑渴的消費者提供玩具、禮品和日用品等,攜帶石油美元的阿拉伯商人如洪水般涌入義烏的街道。
第三章 阿拉伯財富資金與伊斯蘭走廊的崛起
阿拉伯世界因為狂飆的油價聚集了令人咋舌的大筆財富,2008年,他們的國外資產達到1.4萬億美元,同年的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620億美元的資產只相當于這個數字的一小部分。中國在相當大程度上造就了它們的財富。阿拉伯財富基金在美國投資成百上千億美元,但自“9‧11”後開始改變,走上了多樣化道路,買入歐元和英鎊,並沿著“伊斯蘭走廊”,進入亞洲,來到中國。
第四章 當中國“走出去”的時候,敘利亞向中國學習
2006年6月,為了賣掉更多的汽車,中國的汽車制造商開著車,而不是騎著駱駝,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了敘利亞城市大馬士革。大馬士革有中國商人,義烏有阿拉伯商人,絲綢之路的貿易回來了。中國經常邀請敘利亞的學者和官員來北京學習,中國模式刺激了敘利亞的經濟改革,敘利亞政府試圖復制中國共產黨的成功。
第五章 青年婦女與阿拉伯世界的未來
深圳這個曾經沉睡的小漁村一躍成為擁有800萬人口的大都市,這一變化讓敘利亞的領導層瞠目結舌,他們想復制這一奇跡。但必須強調的是,中國青年婦女是中國發展模式不可或缺的神奇成分。對于嚴重歧視在外工作的青年婦女的阿拉伯世界來說,它們是否準備好接受阿拉伯青年婦女將成為勞動力的這一改變?
第六章 新公共關系戰︰半島電視台在中國
阿拉伯世界最受歡迎的衛視之一——半島電視台打破了西方媒體的壟斷,它不僅從阿拉伯世界的角度報道阿富汗戰爭,而且開通了阿拉伯國家與北京之間的溝通熱線。它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如今普通的阿拉伯人能夠及時看到來自北京的新聞,就如同看到來自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新聞一樣。而中國也在通過半島電視台來提升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中國政府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美國也正在奮力贏得這場公共關系之戰。
第七章 阿拉伯語與全球化語言
阿拉伯語被稱為“超級難”的語言之一。中國政府長期以來都十分重視語言在公關行動中的重要性。中國對阿拉伯世界石油的渴求,及阿拉伯世界對中國消費品的渴求促使中國政府培養了很多精通阿拉伯語的人才,這些人架起了通往阿拉伯世界的橋梁。而西方尤其是英語國家由于缺乏這種人才,致使在其與阿拉伯世界溝通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障礙。
第八章 給西方的啟示︰一個新的世界中心
2008年,凱雷集團——一家管理資產達800多億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私募基金——的創始人大衛‧魯本斯坦說,“我們認為世界經濟是圍繞著我們轉的,由我們的標準和意願主宰。但世界經濟的中心正在從以歐美為中心向以中東和亞洲為中心轉移”。當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物同時開始談論歷史性的全球平衡時,西方是時候開始傾听了。
以中國之大,義烏只能算是個小城市,但它卻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的展覽廳是消費主義和全球化這一對孿生上帝的教堂,俘獲了各地商人的想象。“9‧11”後,阿拉伯商人第一次發現了義烏,並沿著他們祖先的足跡來到此地。義烏的當政者敏銳地抓住這一商機,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他們的到來。
第二章 中國的石油美元與石油爭奪
中國對于石油有不可抑制的渴望。截至2007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阿拉伯世界佔有世界石油總儲量的28%,大多用于出口。全球經濟增長活力充沛,強烈刺激了對石油的需求,油價一路飆升。石油價格的上漲直接影響著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為了向饑渴的消費者提供玩具、禮品和日用品等,攜帶石油美元的阿拉伯商人如洪水般涌入義烏的街道。
第三章 阿拉伯財富資金與伊斯蘭走廊的崛起
阿拉伯世界因為狂飆的油價聚集了令人咋舌的大筆財富,2008年,他們的國外資產達到1.4萬億美元,同年的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620億美元的資產只相當于這個數字的一小部分。中國在相當大程度上造就了它們的財富。阿拉伯財富基金在美國投資成百上千億美元,但自“9‧11”後開始改變,走上了多樣化道路,買入歐元和英鎊,並沿著“伊斯蘭走廊”,進入亞洲,來到中國。
第四章 當中國“走出去”的時候,敘利亞向中國學習
2006年6月,為了賣掉更多的汽車,中國的汽車制造商開著車,而不是騎著駱駝,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了敘利亞城市大馬士革。大馬士革有中國商人,義烏有阿拉伯商人,絲綢之路的貿易回來了。中國經常邀請敘利亞的學者和官員來北京學習,中國模式刺激了敘利亞的經濟改革,敘利亞政府試圖復制中國共產黨的成功。
第五章 青年婦女與阿拉伯世界的未來
深圳這個曾經沉睡的小漁村一躍成為擁有800萬人口的大都市,這一變化讓敘利亞的領導層瞠目結舌,他們想復制這一奇跡。但必須強調的是,中國青年婦女是中國發展模式不可或缺的神奇成分。對于嚴重歧視在外工作的青年婦女的阿拉伯世界來說,它們是否準備好接受阿拉伯青年婦女將成為勞動力的這一改變?
第六章 新公共關系戰︰半島電視台在中國
阿拉伯世界最受歡迎的衛視之一——半島電視台打破了西方媒體的壟斷,它不僅從阿拉伯世界的角度報道阿富汗戰爭,而且開通了阿拉伯國家與北京之間的溝通熱線。它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如今普通的阿拉伯人能夠及時看到來自北京的新聞,就如同看到來自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新聞一樣。而中國也在通過半島電視台來提升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中國政府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美國也正在奮力贏得這場公共關系之戰。
第七章 阿拉伯語與全球化語言
阿拉伯語被稱為“超級難”的語言之一。中國政府長期以來都十分重視語言在公關行動中的重要性。中國對阿拉伯世界石油的渴求,及阿拉伯世界對中國消費品的渴求促使中國政府培養了很多精通阿拉伯語的人才,這些人架起了通往阿拉伯世界的橋梁。而西方尤其是英語國家由于缺乏這種人才,致使在其與阿拉伯世界溝通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障礙。
第八章 給西方的啟示︰一個新的世界中心
2008年,凱雷集團——一家管理資產達800多億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私募基金——的創始人大衛‧魯本斯坦說,“我們認為世界經濟是圍繞著我們轉的,由我們的標準和意願主宰。但世界經濟的中心正在從以歐美為中心向以中東和亞洲為中心轉移”。當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物同時開始談論歷史性的全球平衡時,西方是時候開始傾听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