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文討論海德格爾早期弗萊堡講座中的現象學。作者從題域和方法兩個角度上探討海德格爾這個時期的形式顯示現象學。就題域來說,海德格爾試圖突破胡塞爾現象學的“知識”或“理論”局限,深入到“前理論的”層面,即所謂前理論的“原始東西”;就方法來說,海德格爾沉思和實踐了他所謂的“形式顯示”的思路和言路,以此力求與傳統哲學的形式化思想方法劃界。作者認為,“形式顯示”的現象學方法乃是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之前的現象學哲思的最富特色和創意的成分;而由于這種方法上的探索也影響到後期海德格爾的思想道路,因此一般而言,它也標志著海德格爾全部思想的現象學特質。

德國著名思想家馬丁‧海德格爾早期弗萊堡時期(1919—1923年)的講座和論文被視為海德格爾思想的真正開端。作者在其中嘗試了以“形式顯示的現象學”為標識的思想和表達的革新實踐。本書收錄海德格爾這個時期的三篇重要論文,外加三個講座稿的關鍵章節,為中國讀者提供了進入前期海德格爾哲學的基本讀物。


孫周興,1963年生,哲學博士,專業從事德國哲學,現象學哲學研究。現為同濟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系、同濟大學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說不可說之神秘》、《我們時代的思想姿態》等;編有《海德格爾選集》等;譯有《路標》、《尼采》等。
 

目錄

總序 孫周興
編者前言
體驗結構的分析
哲學觀念與世界觀問題
評卡爾‧雅斯貝爾斯《世界觀的心理學》
形式化與形式顯示
對亞里士多德的現象學闡釋
實際性解釋學的現象學道路
編譯後記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曾諷刺德語,說它只配用來與馬講話。其時為16世紀上半葉,馬丁‧路德通過翻譯《聖經》而初創德語——詩人海涅說,路德把《聖經》譯成了“一種還完全沒有出生的語言”。自那以後,作為一個文化單元的德意志才算上了路。德意志在歐洲常被稱為“中央之國”(das Land der Mitte),至少在文化學術上這大概是可以成立的。

馬丁‧路德為德意志確立了一個優良傳統。有統計資料顯示,作為被翻譯的文字,德語僅次于英語和法語,位居世界第三;而在把其他文字譯成本民族語言方面,德語則在世界上佔居首位——德國竟是當今世界第一翻譯大國!

看來這個德意志最合乎魯迅先生的理想了:既會“摹仿”又會“創造”。而這個理想自然也可以意味著:不會“摹仿”亦不會“創造”。先生還說:如果再不“拿來”,再不“摹仿”,那就依然無助,依然無望,終將落個“恨恨不已”而已。

我們設計的《同濟‧德意志文化叢書》,宗旨正在于體現魯迅先生的理想:摹仿與創造並舉。叢書相應地分為“譯作”與“著作”兩個系列,此外加上《德意志思想評論》。只要好書好文,門類大可不限,但大抵以詩(學)與哲學為重——也算應了洪堡老人的教誨:一個民族的文學(文化)的永恆成果,首推詩與哲學。

叢書名目上標以“同濟”兩字,固然是為了彰顯吾校與德國、德語、德意志文化之歷史淵源,但也決不劃地為牢,而是以此邀請學界同仁伸出同濟之手,協力推進我國的德國文化翻譯與研究事業。

孫周興
2003年8月8日于滬上同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