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事人中心療法創始人羅傑斯對臨床心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在近50年中改變了臨床心理學界的面貌。
作為心理學業用書,它詳細介紹了當事人中心療法的產生、發展和前景,並通過案例記錄的重現向讀者展示了該理論運用的特點及原則,直觀易懂。同時,書中對該療法在社會生活如教育、公司管理中的運用的實例分析也頗具現實意義。
除了配有大量豐富的案例以外,專業水准高也是本書的特色之一。主要作者羅傑斯可說是心理學界泰斗人物,學術主張非常權威,對心理治療領域影響巨大。
 

目錄

原書編者序
作者前言
第一部分 當今的當事人中心治療
第一章 當事人中心治療的發展特性
第二章 咨詢員的態度和取向
第三章 當事人體驗到的治療關系
第四章 治療過程
第五章 三個其他問題:移情、診斷、適用性
第二部分 當事人中心療法的運用
第六章 游戲療法
第七章 以集體為中心的心理治療
第八章 以集體為中心的領導及管理
第九章 以學生為中心
第十章 咨詢員與治療師的培訓
第三部分 心理學理論的啟示
第十一章 人格和行為的理論
參考文獻
主題詞中英文對照
譯後記
 

20世紀是科學的天下,而心理學更是從哲學卓然獨立自主了。20世紀初葉,在馮特(W.Wundt,1832—1920)和費洛伊德(S.Freud,1856——1939)的倡導下,科學心理學誕生了,有人稱之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一勢力。20世紀中葉,在華生(J.B.Watson,1978—1958)和斯金納(B.F.Skinner,1904—1990)的鼓吹下,行為主義心理學開結果了,有人稱之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二勢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歷了朝越兩次戰爭,美國在心理上失去了信心,開始向歐洲和亞洲尋找人文典范,羅傑斯(Carl Rogers,1902—1987)和羅洛·梅(Rollo May,1909——1994)開創了人本心理學,有人稱之為第三勢力。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馬斯洛(A.Maslaw,1908——1970)和沈娥(June Singer,1918—2004)啟發之下,人本心理學與精神心學合流了,有人稱之為心理學的第國勢力。

中國的心理學界跟著西方的主流亦步亦趨,因而對第一勢力和第二勢力的專著翻譯有如雨後春筍,而對第三和第四勢力作品的譯介則有如鳳毛麟角。有見於此,我們就想把翻譯的主要對象限制在後者之內,但也歡迎其他的經典作品以及超越於第三、第四勢力之外的名著。

當代的「心理學名著」絕不局限於美國。我們計划在今後若干年內再挑選出25部作品,挑選標准是這些作品在心理學界「產生巨大影響並被各類文獻反復引用,成為研究者的必讀著作」。只因所知有限,而且眼光不足,因此誠懇地歡迎同行的專家和廣大的讀者群,給我們提供一些「名著」,以便納入我們今後翻譯的新書目之中。

最後,我要節錄三段當代心理學家的名言來作本序的結束:

羅傑斯是中國文化的知音,他曾兩次訪問中國,而對未來的人類抱著最大的也最樂觀的看法。他從人本心理學出發,不但描繪了明天世界的輪廓,更刻畫了明天人類的特質。他說:

這個新世界將是更人性的,也將是更人道的。它將探索並發展人心與精神的甘美和潛能。它將制作更完整更完善的人體。它將成為一個更尊重個人的世界,它將更珍惜這最寶貴的資源。它將成為一個更自然的世界,一個對自然更愛護更尊重的世界。它將發展一種更具人性的科學,一種奠基在新觀念上的而又不太僵硬的科學。新世界的科技將以增進人類和自然的和諧為目的,而不是助長對它們的剝削。由於個人感受到自己有權、有能、有自由,新世界將得到創造性的解放。

科學改革的風、社會改革的風以及文化改革的風,都在強烈地吹起了。這些風會將我們卷起,吹向那明天的新世界,就是那剛才描述過的新世界。這新世界的中心就是我描述的那一群明天的人類。

這就是以人為中心的未來的電影劇本。我們可以選擇,至於我們選擇與否,它似乎已在頑強地改變著我們的文化。這些改變正朝著人性化的方面邁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