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如果有一本你想看的書,但它還沒有被寫出來,你就必須自己動筆。――――托妮.莫瑞森(Toni Morrison)
當我告訴別人我在幼兒園教書,不論對方是否從事教育工作,通常都會給我兩種回應:「你一定非常有耐心。這份工作我永遠做不來。」或是:「喔,你教的是嬰兒!」(說話的人通常會歪著頭,伴隨著甜美的微笑,並深情地將雙手放在他們的胸口。)而當我告訴別人,我採用「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PBL)來教4、5歲的學生時,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怎麼可能?他們還這麼小!」在我
開始教學生涯的頭幾年,對這樣的評論通常會一笑置之,對於其中所隱含的訊息也沒有想太多。大家認為學齡前兒童無法參與「專題式學習」,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還需要人照顧、缺乏基本技能,而且無法團隊合作。
不過,現在的我已經把這種評論,當做是替年幼孩子辯護的機會,讓大人知道一件重要的事:學齡前的孩子絕不只是嬰兒;他們是獨立且善於溝通的人,他們每天都能把豐富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帶進教室裡。是他們讓我充滿了熱情與好奇,去思考:他們是誰?他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們在一起學習的每一天都讓我感到驚訝與鼓舞,即使是在面對許多充滿挑戰的時刻(顯然很多)依然如此。
我是個非常幸運的人,在我展開教學生涯之初,甚至當決定要成為老師的那一天起,就能認識到「專題式學習」,並且因著它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塑造了我的教學方法。我之所以擁抱「專題式學習」,是因為這種學習方式的價值與我本身的價值觀不謀而合,都主張兒童是獨立且喜歡追根究柢的;學習必須是有意義的,並且發生在團體與他人的互動之中;孩子能夠且應該在生活環境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在歷經多年教學經驗後,我更加確信這些價值觀。對於能夠一路走在「專題式學習」旅程中,我一向充滿感激,如今更與我的兩位同事兼朋友阿曼達(Amanda Clark)和艾琳(Erin Starkey),一同協助更多老師開啟「專題式學習」的學習之路。
我們相信,不論年齡大小的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專題式學習」。學生藉由這種學習模式,將能夠學習許多關於他們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功課。他們可以盡情地提問、擬訂計畫,並且貫徹他們的想法。透過「專題式學習」,孩子不僅學到必須學習的內容,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加了解身為人和學習者的意義。他們能與同儕建立關係,也和老師以及更廣大的團體成員建立關係,並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專題式學習」巧妙地運用孩子們好奇的天性和興趣,讓他們探索與發現那些與自身生活直接相關、並影響到周遭人、事、物的有趣事物。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教學模式,在這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中,學生會學習主動地建構知識,來回答某個「驅動問題」(driving
question)或解決某項挑戰,最後在與同儕齊力合作下發表成果。所謂「專題」,指的是一個完整的學習單元,它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並且需要進行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的單元。它不能與老師們俗稱的「專題」做混淆,後者通常是一次性、動手操作的活動,例如製作立體圖、海報等。「專題式學習」是讓孩子投入嚴謹的探究活動,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它整合了基本的學業以及社會與情緒技能,並賦予孩子學習的遷移能力,讓他們在教室之外也能進行新的學習。
身為PBLWorks的全美教師會成員,我們有幸與來自全球各地、任教於各級學校的教師合作。許多國小與國、高中老師懷抱著熱情前來學習「專題式學習」,希望知道如何有效地帶領學生設計專題。有趣的是,有一些幼教老師仍然不相信「專題式學習」可以有效地應用在他們的教室裡。他們往往只是坐在工作坊裡搖頭思索,然後大聲宣稱:「當然,這種教學法對大一點的學生可行,但是我班上的孩子絕對做不來。」
「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們的遲疑?」我不斷思考這個問題,而當我問這些老師並請他們加以解釋時,他們透露出來的感受通常與所抱持的教育理念、當前的教學方式,或是對「專題式學習」的迷思有關。老師們經常提出的質疑是:「我的學生才剛學會認字,要如何參與研究和做專題?」他們假設年幼的孩子必須先被灌輸許多內容才能做專題,但光是做到這些,就沒時間做其他事情了。此外,老師們也不確定學生是否有能力獨立學習,以及是否能和同儕合作。他們很難想像年幼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成為積極主動的一員,能對專題進行反思、調整、提供和接受回饋。他們擔心「專題式學習」缺乏任何評量方式以衡量學生的發展,也不確定孩子是否成熟到能夠公開地分享學習成果。
身為作者的我們完全理解這些老師的考量、擔憂,以及可能面對的種種真實挑戰。我們曾經帶過幼兒班與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並輔導過學前班、小學低年級老師和學校的行政領導者。在本書中,我們將貢獻長期以來致力於兒童學習的研究,以及對於「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法的了解、體會與經驗,並特別針對幼兒階段的「專題式學習」做為本書主題,幫助讀者從頭準備就緒,帶著最年幼的孩子一起學習。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討論那些經常阻礙老師實施「專題式學習」的障礙和假設。每一章的開頭內容,都是蒐集自全國各地教師的某種特定心聲,我們會試圖在一章接著一章的內容中化解每個迷思與誤解。本書也將分享我在2018年至2019年的秋季,協助我在「過渡性幼兒園」(Transitional
Kindergarten,簡稱TK)的學生所完成的「戶外教室」專題,這群年約4、5歲的孩子最後設計出專屬於自己的戶外教室空間。我的班級是由一群來自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學生所組成。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將會遇見許多參與這個專題的孩子,並參與他們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從中你將會發現,3
至8歲幼兒發展階段的孩子是一個有能力、有想法、有覺察力的個體,他們能夠參與複雜且嚴謹的專題工作。
本書為讀者提供扎實的教學案例、學習體驗和教學策略,證明運用適宜的方法,便可以將「專題式學習」落實在年幼的學習者身上。在本書中,我們提供一些研究,幫助讀者克服存在於幼兒「專題式學習」的誤解。我們也刻意避免提供簡單的技巧和訣竅,轉而介紹比較實用的方法和策略,鼓勵讀者從嶄新的角度回頭檢視當前的做法。
在內文中,我們也設計許多與讀者輕鬆互動的機會,以及專欄名稱為「反思與連結」的輔導時間,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作者當中有一人坐在你的對面,陪伴你一同審慎地思考問題、連結你當前的做法,並在你計畫下一步時提供輔導與協助。在這篇前言之後,你會看到「幼兒專題式學習階段圖」,這份文件能幫助你辨識目前正在閱讀的構想,以及適合放入「專題式學習」的哪個階段。此外,我們還添加兩個具參考性的附錄,可做為內文提及相關內容時的延伸閱讀。
在閱讀每一章內容時,請保持開放的心態以尋求理解,並且試著想像「專題式學習」如何依照你所處的時空條件,在你的那群學生身上產生效果。我們知道每一種「教」與「學」的情境都會受到一系列獨特條件的影響,我們的目標是讓你親身體會「專題式學習」的可實踐性,為你在教室裡的成功教學做好準備。
實施「專題式學習」可能意味著必須改變你原本的某些教學理念,開始遵循建構主義的學習方法,並運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做法來計畫、管理、教學和評量。你可能還需要捨棄一些過去習以為常且得心應手的做法,或者對一些驗證過的教學策略進行調整。我們知道,一想到要再「多做一件事」,有時會讓人感覺窒礙難行,但是「專題式學習」並非在塞滿的時間表裡額外「多做一件事」。更清楚地說,它就是那件事,它就是那個工具,用來將學業技能與知識內容,以及社會與情緒技能有效地統整在一起,來為孩子的讀寫能力打下良好基礎,並鼓勵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扮演起積極主動的角色。
請務必記得,並沒有所謂的「完美專題」這回事。透過反思,總有一些可改進之處,書中提到的「戶外教室」專題當然也不例外。我們也知道,這個專題是在特定的時空(一個新的年級,加上一間空的教室)裡進行的,可能不容易複製與應用。但重點不在於「模仿」這個專題,而在於見證這些元素是如何在一個真實、並且與這個群體相關的背景之下,在這個時間和這個空間裡交織在一起的。「專題式學習」最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而且必須)適應你的學校團體,並且能應用在生活中。
我們很高興翻開這本書的你對於「專題式學習」感到興趣,誠摯地希望你能利用本書做為你的資源,也鼓勵你與夥伴進一步尋求額外的訓練,深入挖掘「專題式學習」的美妙,更歡迎你透過社群媒體跟我們聯繫。不論你現在處在「專題式學習」旅程中的何處,我們衷心盼望共同陪伴你走在這條實踐的道路上。
莎拉・列夫(Sara Lev)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