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卓軍「近未來的交陪:台南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相關論述首次有系統集結成書。
● 臺灣獨特之「交陪美學論」第一本專書
● 評論爬梳國內外相關重要文獻、學術研究、及當代重要展覽、影像、表演、藝術季等作品
● 全書裝幀設計由入圍多屆金曲獎及金蝶獎知名設計師羅文岑操刀
「交陪 Kau-Puê」——含有交易、買取之意。(廈門話)
交際應酬、互盡友誼、彼此密切往來。(臺詞辭典)
街境守望、社區聯防、友境出陣、誼廟互挺。(《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
五百年前,西方社會幾乎所有人都擁有對神或魔性力量的信仰,至今這種信仰只是眾多選項之一。五百年後,經過西方和日本的殖民、政權交替,臺灣民間信仰與廟宇文化中的交陪組織,至今仍維持活力不墜,影響著庶民社會的文化藝術表現語彙。
本書作者龔卓軍任教於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為近年臺灣最具能量、創意和影響力的藝術學者及策展人之一。
二〇一七年在臺南蕭壠文化園區策展之「近未來的交陪: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以紮實的田野調查先行,將臺灣民俗與宗教文化以藝術理論、美學觀點梳理廓清,並邀集跨域藝術家進行創作上的精彩交陪對作,令此展備受好評迴響,引起廣泛討論,並獲第十六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肯定。此後作者延續策展及書寫藝術評論不輟,逐步建構出臺灣獨有的「交陪美學」概念。
本書為作者繼二〇〇七年《身體部署》的當代哲學理論之後,首度集結系列評論,直陳其十年策展實踐內蘊的藝術理論,讓地方文化面向世界文化,藉廟會藝術提煉當代藝術,從民間廟宇之間的動態「交陪境」,打造出一條屬於臺灣文化蘊育的獨特美學思路。
書中分成「理論」、「影像」、「展演」、「跨域」四大部分,以系列性的策展研究書寫,構築爬梳「交陪美學」的深層內涵,試圖探討當代藝術和民間藝術之間的交互滲透和內在張力,勾勒出藝術話語新路徑。
本書涉獵評論之議題/作品之關鍵字:
交陪論:後祭祀圈中的當代藝術
潘春源/潘麗水/傀儡謠/洪通/黃志偉/神紋樣/八吉祥/鬼魂的迴返/邊緣藝術/陳秋山/廖慶章
影像論:起咒出神的身影系譜
臺灣狂公子/臺灣美學文件/張照堂/林柏樑/沈昭良/陳伯義/港千尋/多孔世界/東南亞攝影/民族誌詩學
展演論:館閣陣頭的身體與當代巫山水
蔡小月/南管館閣/陣頭/雲端香路/無垢舞蹈劇場/行者/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土方巽/孿主體/舞踏/黃蝶南天舞踏團/秋田鎌鼬美術館/帳篷劇/海筆子/Zomia
跨域論:亞際連帶與限界藝術
佐渡島/日惹/香港/仙台/總爺/蕭壠/東海岸/越後妻有/里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龔卓軍
1966年出生於嘉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通識中心、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2007年起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2006年發表《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一書,2007年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010年起擔任《藝術觀點ACT》季刊主編,2011年獲國家出版獎特優獎。譯有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及莫里斯.梅洛龐蒂的《眼與心》等書。策畫參與的「近未來的交陪」展覽,獲2018年第16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獵人帶路:曾文溪溯源影像誌》獲2021年第45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
近年來進行多項大規模當代藝術界的田野調查及策展工作,能量驚人、影響深遠:
● 2013年:「我們是否工作過量?」/臺北誠品畫廊
● 2014年:「絕對不純粹」東亞論壇:報民/AABB—臺南/東京交流計畫
● 2014:「東亞.駐村.對話—r:ead#3」/臺南藝術公社
● 2014:「鬼魂的迴返: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臺北鳳甲美術館
● 2017:「近未來的交陪: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臺南蕭壠文化園區
● 2017:「想要帶你遊花園:民樂交陪藝術祭」/臺中文化創意園區
● 2018:「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 2019 :「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臺北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 2021:「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高雄市立美術館
● 2022:「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Mattauw大地藝術季」/臺南總爺藝文中心
龔卓軍
1966年出生於嘉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通識中心、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2007年起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2006年發表《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一書,2007年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010年起擔任《藝術觀點ACT》季刊主編,2011年獲國家出版獎特優獎。譯有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及莫里斯.梅洛龐蒂的《眼與心》等書。策畫參與的「近未來的交陪」展覽,獲2018年第16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獵人帶路:曾文溪溯源影像誌》獲2021年第45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
近年來進行多項大規模當代藝術界的田野調查及策展工作,能量驚人、影響深遠:
● 2013年:「我們是否工作過量?」/臺北誠品畫廊
● 2014年:「絕對不純粹」東亞論壇:報民/AABB—臺南/東京交流計畫
● 2014:「東亞.駐村.對話—r:ead#3」/臺南藝術公社
● 2014:「鬼魂的迴返: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臺北鳳甲美術館
● 2017:「近未來的交陪: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臺南蕭壠文化園區
● 2017:「想要帶你遊花園:民樂交陪藝術祭」/臺中文化創意園區
● 2018:「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 2019 :「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臺北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 2021:「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高雄市立美術館
● 2022:「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Mattauw大地藝術季」/臺南總爺藝文中心
目錄
自序
第一部 交陪論:後祭祀圈中的當代藝術
第一章 交陪美學論:後祭祀圈中的當代藝術處境
第二章 面向近未來的神祇:當代藝術・脫寺廟藝術
第三章 陌生的藝術意志・評論的空缺:洪通展與贊境展中的紋樣宇宙
第四章 神紋樣:從力量物件體系到宇宙萬物劇場
第五章 變換政府・跨越語言:民間信仰美學辯證及其三重否定
第六章 身體與影像的重新部署:邊緣藝術與媒介轉換
第二部 影像論:起咒出神的身影系譜
第七章 影像的占領・交陪的抗拒:信仰與民俗的攝影史辯證
第八章 破身影×民間藝術:《臺灣美學文件》中的身影系譜
第九章 起咒的姿勢:張照堂與攝影主體性的追尋
第十章 逆向:林柏樑・照明的邏輯與光線的邏輯
第十一章 存在部署、精神生產與生態智慧:林柏樑的「浮槎散記」
第十二章 注意力、聲光機器與生命政治:短論沈昭良的「STAGE」
第十三章 多孔廟埕・交陪大舞台:陳伯義的影像場域
第十四章 氣態分子・出神影像:港千尋的「超自然」攝影與民間信仰
第十五章 多孔世界與東南亞攝影:人類世中的交陪美學
第十六章 民族誌詩學(Ethno-poesia)的開展
第三部 展演論:館閣陣頭的身體與當代巫山水
第十七章 吟遊花園綿延時:「想要帶你遊花園」與館閣場所的當代時空
第十八章 「雲端香路・數位陣法:陣頭和他們的產地」的策展方法與歷程
第十九章 百褶之行・夢土之花:《行者》的觸覺影像
第二十章 百境練身勢・棲足巫山水:論《吃土》中的境身力場
第二十一章 多重附身:土方巽與孿主體的內在平面劇場
第二十二章 疾走的地靈・舞踏的交陪:鎌鼬美術館的鄉里藝術祭
第二十三章 激進寫實與集團交陪:論《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
第二十四章 前往黑暗滿盈之地:《幽靈馬戲團》中的病體國際主義
第二十五章 Zomia,不受治理的藝術:安那其帳篷場
第二十六章 考現挪移與交換模式:當代藝術展演的交陪論
第四部 跨域論:亞際連帶與限界藝術
第二十七章 島嶼藝能・交陪舞台:從佐渡島到日惹
第二十八章 漁米召魂與起源神話:香港交陪記
第二十九章 藝術計畫與「待客之道」:仙台媒體中心參訪記
第三十章 交陪美學論與國家裝配:當代藝術祭革命與重新裝配論
第三十一章 地理學的策展部署:從蕭壠交陪境到東海岸大地藝術祭
第三十二章 限界藝術:大地藝術祭與藝術的當代性
本書收錄文章初刊處一覽
第一部 交陪論:後祭祀圈中的當代藝術
第一章 交陪美學論:後祭祀圈中的當代藝術處境
第二章 面向近未來的神祇:當代藝術・脫寺廟藝術
第三章 陌生的藝術意志・評論的空缺:洪通展與贊境展中的紋樣宇宙
第四章 神紋樣:從力量物件體系到宇宙萬物劇場
第五章 變換政府・跨越語言:民間信仰美學辯證及其三重否定
第六章 身體與影像的重新部署:邊緣藝術與媒介轉換
第二部 影像論:起咒出神的身影系譜
第七章 影像的占領・交陪的抗拒:信仰與民俗的攝影史辯證
第八章 破身影×民間藝術:《臺灣美學文件》中的身影系譜
第九章 起咒的姿勢:張照堂與攝影主體性的追尋
第十章 逆向:林柏樑・照明的邏輯與光線的邏輯
第十一章 存在部署、精神生產與生態智慧:林柏樑的「浮槎散記」
第十二章 注意力、聲光機器與生命政治:短論沈昭良的「STAGE」
第十三章 多孔廟埕・交陪大舞台:陳伯義的影像場域
第十四章 氣態分子・出神影像:港千尋的「超自然」攝影與民間信仰
第十五章 多孔世界與東南亞攝影:人類世中的交陪美學
第十六章 民族誌詩學(Ethno-poesia)的開展
第三部 展演論:館閣陣頭的身體與當代巫山水
第十七章 吟遊花園綿延時:「想要帶你遊花園」與館閣場所的當代時空
第十八章 「雲端香路・數位陣法:陣頭和他們的產地」的策展方法與歷程
第十九章 百褶之行・夢土之花:《行者》的觸覺影像
第二十章 百境練身勢・棲足巫山水:論《吃土》中的境身力場
第二十一章 多重附身:土方巽與孿主體的內在平面劇場
第二十二章 疾走的地靈・舞踏的交陪:鎌鼬美術館的鄉里藝術祭
第二十三章 激進寫實與集團交陪:論《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
第二十四章 前往黑暗滿盈之地:《幽靈馬戲團》中的病體國際主義
第二十五章 Zomia,不受治理的藝術:安那其帳篷場
第二十六章 考現挪移與交換模式:當代藝術展演的交陪論
第四部 跨域論:亞際連帶與限界藝術
第二十七章 島嶼藝能・交陪舞台:從佐渡島到日惹
第二十八章 漁米召魂與起源神話:香港交陪記
第二十九章 藝術計畫與「待客之道」:仙台媒體中心參訪記
第三十章 交陪美學論與國家裝配:當代藝術祭革命與重新裝配論
第三十一章 地理學的策展部署:從蕭壠交陪境到東海岸大地藝術祭
第三十二章 限界藝術:大地藝術祭與藝術的當代性
本書收錄文章初刊處一覽
序
自序
回歸庶民文化.交陪美學之路
當代藝術的厚實感,來自於當下庶民文化生活的回歸,而交陪美學之路,即是身體部署的一條迂迴曲折的民間藝能之道。自從我二〇〇七年進入藝術學院、踏入美學與評論的領域後,眼前展開的盡是西方現當代藝術的美學命題與表現形式,雖有頓挫之議,但仍然多是取消庶民文化與民間藝能的藝術美學思維。這種美學之思,崇尚西方現代性的啟蒙美學議論,不免時有「西方美術.台灣製造」的譏諷與喟嘆,形式、極簡、抽象、裝置、影像、行為,乃至環境藝術與社會參與藝術,追尾西潮,貶抑批判自身的文化脈絡,卻同時又有自成一格的台灣藝術主體性之反省,讓人覺得分裂而無所適從。究其根本原因:或因藝術家自行切斷與自身生命經驗相連的文化美學語彙,導致洪通之作被視為瘋狂靈怪;或因藝術機構與機制強調全球化的美學導向,民間藝能的藝術思維遂被全部驅逐於當代美學的認可範圍之外,最終剩下來的,只有跳脫了文化生活底蘊,在西方藝術史與理論影響下的藝術實踐。
當代藝術驅逐民間文化並不是一個意外,一九九九年鹿港「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展引起的爭議,其實是歷史的進程與折返點。當代藝術的美學話語發展,必須面向當時的全球化潮流,說出自己的批判話語,而藝術家、藝評者與策展人只能在西方理論的魔戒籠罩下,玩著當代藝術的形式批判遊戲。可是,對解嚴以後二十世紀末的藝術界來說,全球化藝術理論對藝術家的附魔程度已然減輕很多,一九九六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藝術主體性」的展覽企圖,顯示臺灣藝術家與策展人已經有足夠的文化自信,重新打通文化底蘊的藝術語彙與當代表現的活潑通道。
民間文化的藝術語彙,如何透過當代藝術的創作與策展行動,重建其內在的多孔通道?這正是我十幾年來在藝術學院的研究重心。由於我從二〇〇六年《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一書發表後,即採取身體現象學與身體系譜發展的文化心理路徑,所以對於身體感知的時空結構、身體文化的歷史系譜發展較為重視。有別於一般西方藝評與策展的方法,把創作表現的部署置放於當下現代化或後現代的生活脈絡,試圖從在後殖民的現代與後現代情境去捕捉藝術作品的意義。可惜的是,這樣的方法其實距離民間社會愈來愈遠,主要的問題在於——「後殖民的現代與後現代情境」並不能提供原本根著於庶民社會文化的意義土壤,充其量是讓我們更加依賴對於西方當代社會的參照。就全球化的潮流而言,這樣的藝術理論視角選擇,會想當然爾地讓藝術界以為已經融入了世界史的藝術發展趨勢,操持著國際藝壇也可以理解的語彙。但是,對於藝術家、藝評者、策展人與民間社會之間的感性配享與感性共同體來說,彼此在藝術理論上菁英與群眾間的陌異感卻日增其困擾,終至互為陌路,彼此扞格。
藝術力量的感性情動,很大的部分來自藝術生命自身的文化歷史。我們在庄頭廟會、遶境作醮、香科陣頭中的文化身體經歷,雖在藝術學院培養的當代藝術中被壓抑消音,但其內在情動透過身體記憶的重新激活,總是能夠尋得當下此刻的嶄新意義。也就是說,我們在任何時刻的藝術感受,都被過去的文化生活所滲透浸潤,我們的眼睛與身體,甚至行走的節奏與身體交接的韻律,一直沾黏著過去的身體經歷,然而,壓抑的重返並不是原模原樣地搬演回來,而是以我們當代的情況重新被看到、被經歷。最經常有的現象是,本書讀者或許在聽到南管北管、看到家將陣頭身體與隊伍的當下,並不會發現到什麼意義;總是要到後來,不管是經過一再重演的現場遭逢、或是經過藝術家重新擷取編造的作品的撼動,讓我們在後來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論是民俗圖誌中諸多的紋樣、繪畫與攝影影像,或是雲門、無垢、壞鞋子舞蹈劇場的展演,以及在東南亞、東亞文化生活中遇見同樣的節慶儀式或跨域表演,都會給我們這種似曾相識,但強度可能更加尖銳的感受。換句話說,我們的文化身體經歷過的部署與操演,在當下並不一定會呈現具體的意義,真正的理解與細部感受,反而多半是在後來才會知曉其蹊蹺,而當代藝術正是重新捕捉這些蹊蹺的善巧之道。
交陪美學論,正是在這般文化身體的前前後後、反反覆覆的再現、展演與跨域參照中,透過不同境域之間的對話聯結、儀式輪動,構造其庶民圖像學與民間藝能史內涵的美學思維。
《交陪美學論》從清代臺南府城的聯境組織出發,透過二〇一七年「近未來的交陪」策展的跨域研究,發展出一系列的藝術調查與藝評書寫,企圖落實《身體部署》出版時尚未接地的身體現象學、圖像學、影像論、文化系譜學與身體展演論,同時也藉由我在東南亞與東亞旅行訪問時的跨域參照,將過去文化生活中的圖像與身體文化脈絡,拉回當代藝術的策展實踐與藝術實踐場域,給予較有系統性的交陪論、影像論、展演論、跨域論的話語輪廓。
這一系列的書寫,是從二〇一七年《藝術家》雜誌何政廣先生與主編莊偉慈、蔣嘉惠邀約的「交陪美學論」專欄開始的,至二〇二〇年歷時三年多共四十五篇左右的系列書寫,在此擇要選粹重編,並向何先生與莊小姐致上最高的謝忱。其次,《典藏・今藝術》雜誌與《藝術觀點ACT》雜誌,關於交陪影像評論、舞踏與帳篷劇的文章重編選刊,亦給予此書重要的論述支持,無任感激。最後,近年的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也給了我自由藝評書寫的平台,選入兩篇文章,在此申謝。重新編輯的討論與勘定,有勞大塊文化的副總編輯林怡君小姐出手相助,實為我在南藝大課務繁忙、策展工作執行多如牛毛時的救星,恩情難以言表。除了林芳珍小姐幫忙整理超過百篇文章的參考編目、陳威儒協助校對書中引用文獻資料,使我免於捉襟見肘之外,本書出版最應該感謝的有力支柱,依然是牽手伴侶與美術編輯羅文岑,沒有她夜深人靜時面對千頭萬緒的案牘勞形,就沒有這一切。
回歸庶民文化.交陪美學之路
當代藝術的厚實感,來自於當下庶民文化生活的回歸,而交陪美學之路,即是身體部署的一條迂迴曲折的民間藝能之道。自從我二〇〇七年進入藝術學院、踏入美學與評論的領域後,眼前展開的盡是西方現當代藝術的美學命題與表現形式,雖有頓挫之議,但仍然多是取消庶民文化與民間藝能的藝術美學思維。這種美學之思,崇尚西方現代性的啟蒙美學議論,不免時有「西方美術.台灣製造」的譏諷與喟嘆,形式、極簡、抽象、裝置、影像、行為,乃至環境藝術與社會參與藝術,追尾西潮,貶抑批判自身的文化脈絡,卻同時又有自成一格的台灣藝術主體性之反省,讓人覺得分裂而無所適從。究其根本原因:或因藝術家自行切斷與自身生命經驗相連的文化美學語彙,導致洪通之作被視為瘋狂靈怪;或因藝術機構與機制強調全球化的美學導向,民間藝能的藝術思維遂被全部驅逐於當代美學的認可範圍之外,最終剩下來的,只有跳脫了文化生活底蘊,在西方藝術史與理論影響下的藝術實踐。
當代藝術驅逐民間文化並不是一個意外,一九九九年鹿港「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展引起的爭議,其實是歷史的進程與折返點。當代藝術的美學話語發展,必須面向當時的全球化潮流,說出自己的批判話語,而藝術家、藝評者與策展人只能在西方理論的魔戒籠罩下,玩著當代藝術的形式批判遊戲。可是,對解嚴以後二十世紀末的藝術界來說,全球化藝術理論對藝術家的附魔程度已然減輕很多,一九九六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藝術主體性」的展覽企圖,顯示臺灣藝術家與策展人已經有足夠的文化自信,重新打通文化底蘊的藝術語彙與當代表現的活潑通道。
民間文化的藝術語彙,如何透過當代藝術的創作與策展行動,重建其內在的多孔通道?這正是我十幾年來在藝術學院的研究重心。由於我從二〇〇六年《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一書發表後,即採取身體現象學與身體系譜發展的文化心理路徑,所以對於身體感知的時空結構、身體文化的歷史系譜發展較為重視。有別於一般西方藝評與策展的方法,把創作表現的部署置放於當下現代化或後現代的生活脈絡,試圖從在後殖民的現代與後現代情境去捕捉藝術作品的意義。可惜的是,這樣的方法其實距離民間社會愈來愈遠,主要的問題在於——「後殖民的現代與後現代情境」並不能提供原本根著於庶民社會文化的意義土壤,充其量是讓我們更加依賴對於西方當代社會的參照。就全球化的潮流而言,這樣的藝術理論視角選擇,會想當然爾地讓藝術界以為已經融入了世界史的藝術發展趨勢,操持著國際藝壇也可以理解的語彙。但是,對於藝術家、藝評者、策展人與民間社會之間的感性配享與感性共同體來說,彼此在藝術理論上菁英與群眾間的陌異感卻日增其困擾,終至互為陌路,彼此扞格。
藝術力量的感性情動,很大的部分來自藝術生命自身的文化歷史。我們在庄頭廟會、遶境作醮、香科陣頭中的文化身體經歷,雖在藝術學院培養的當代藝術中被壓抑消音,但其內在情動透過身體記憶的重新激活,總是能夠尋得當下此刻的嶄新意義。也就是說,我們在任何時刻的藝術感受,都被過去的文化生活所滲透浸潤,我們的眼睛與身體,甚至行走的節奏與身體交接的韻律,一直沾黏著過去的身體經歷,然而,壓抑的重返並不是原模原樣地搬演回來,而是以我們當代的情況重新被看到、被經歷。最經常有的現象是,本書讀者或許在聽到南管北管、看到家將陣頭身體與隊伍的當下,並不會發現到什麼意義;總是要到後來,不管是經過一再重演的現場遭逢、或是經過藝術家重新擷取編造的作品的撼動,讓我們在後來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論是民俗圖誌中諸多的紋樣、繪畫與攝影影像,或是雲門、無垢、壞鞋子舞蹈劇場的展演,以及在東南亞、東亞文化生活中遇見同樣的節慶儀式或跨域表演,都會給我們這種似曾相識,但強度可能更加尖銳的感受。換句話說,我們的文化身體經歷過的部署與操演,在當下並不一定會呈現具體的意義,真正的理解與細部感受,反而多半是在後來才會知曉其蹊蹺,而當代藝術正是重新捕捉這些蹊蹺的善巧之道。
交陪美學論,正是在這般文化身體的前前後後、反反覆覆的再現、展演與跨域參照中,透過不同境域之間的對話聯結、儀式輪動,構造其庶民圖像學與民間藝能史內涵的美學思維。
《交陪美學論》從清代臺南府城的聯境組織出發,透過二〇一七年「近未來的交陪」策展的跨域研究,發展出一系列的藝術調查與藝評書寫,企圖落實《身體部署》出版時尚未接地的身體現象學、圖像學、影像論、文化系譜學與身體展演論,同時也藉由我在東南亞與東亞旅行訪問時的跨域參照,將過去文化生活中的圖像與身體文化脈絡,拉回當代藝術的策展實踐與藝術實踐場域,給予較有系統性的交陪論、影像論、展演論、跨域論的話語輪廓。
這一系列的書寫,是從二〇一七年《藝術家》雜誌何政廣先生與主編莊偉慈、蔣嘉惠邀約的「交陪美學論」專欄開始的,至二〇二〇年歷時三年多共四十五篇左右的系列書寫,在此擇要選粹重編,並向何先生與莊小姐致上最高的謝忱。其次,《典藏・今藝術》雜誌與《藝術觀點ACT》雜誌,關於交陪影像評論、舞踏與帳篷劇的文章重編選刊,亦給予此書重要的論述支持,無任感激。最後,近年的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也給了我自由藝評書寫的平台,選入兩篇文章,在此申謝。重新編輯的討論與勘定,有勞大塊文化的副總編輯林怡君小姐出手相助,實為我在南藝大課務繁忙、策展工作執行多如牛毛時的救星,恩情難以言表。除了林芳珍小姐幫忙整理超過百篇文章的參考編目、陳威儒協助校對書中引用文獻資料,使我免於捉襟見肘之外,本書出版最應該感謝的有力支柱,依然是牽手伴侶與美術編輯羅文岑,沒有她夜深人靜時面對千頭萬緒的案牘勞形,就沒有這一切。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