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情感角度,探討先秦儒家對情感與人生方方面面關係的理解和經驗。全書共九章,提出更適合理解情感的一種詮釋進路:心靈現象的重新發現——以「個體的心靈向度」為核心關注。先秦儒家重情,認為情感是人生而具有,是人性本有的內涵,來源於天。在先秦儒家的理解和經驗中,人是有情的活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妮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受邀於東海大學擔任客座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先秦儒家哲學、情感現象、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曾開設愛與生死、先秦儒家哲學中的情感與道、家庭、政治與情感、基督教與先秦道家思想、現代中國思想史等課程。
劉妮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受邀於東海大學擔任客座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先秦儒家哲學、情感現象、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曾開設愛與生死、先秦儒家哲學中的情感與道、家庭、政治與情感、基督教與先秦道家思想、現代中國思想史等課程。
序
序
前言
1 導論
第一節 研究主題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先秦儒學中的情感現象
第一節 欲求、志向與終極價值的追求:欲仁與志於仁
第二節 愛人與追求真理:仁與道
第三節 生命中最重要情感的探求:愛與仁
第四節 生命中的情感迷惑:愛與惡
第五節 社群與家庭中的情感:惻隱之心與親親
第六節 小結
3 情感與「詩」、「歌」、「禮」、「樂」
第一節 情感與「詩」
第二節 情感與「歌」
第三節 情感與「禮」
第四節 情感與「樂」
第五節 小結
4 情感與家庭
第一節 仁與敬
第二節 喜、懼與君子之樂
第三節 親親與愛親
第四節 小結
5 情感與生死
第一節 知生與知死
第一節 恐、懼與生死
第三節 樂、哀與生死
第四節 欲、惡與生死
第五節 顏回之死與孔子的情感經驗
第六節 有情與無情
第七節 荀子論生死
第八節 小結
6 情感與道
第一節 仁與道
第二節 義與道
第三節 孔子後學論情感與道
第四節 孟子論情感與道
第五節 荀子論情感與道
第六節 小結
7 情感與德
第一節 仁與德
第二節 義與德
第三節 孟子論情感與德
第四節 荀子論情感與德
第五節 小結
8 情感與道德
第一節 「道德情感」與「自然情感」的詮釋進路
第二節 「四端」作為倫理品質的詮釋進路
第三節 「道德情感」與「感性情感」的詮釋進路
第四節 小結:一種可能的詮釋進路:「心靈現象」的重新發現
9 結論
參考及徵引目錄
前言
1 導論
第一節 研究主題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先秦儒學中的情感現象
第一節 欲求、志向與終極價值的追求:欲仁與志於仁
第二節 愛人與追求真理:仁與道
第三節 生命中最重要情感的探求:愛與仁
第四節 生命中的情感迷惑:愛與惡
第五節 社群與家庭中的情感:惻隱之心與親親
第六節 小結
3 情感與「詩」、「歌」、「禮」、「樂」
第一節 情感與「詩」
第二節 情感與「歌」
第三節 情感與「禮」
第四節 情感與「樂」
第五節 小結
4 情感與家庭
第一節 仁與敬
第二節 喜、懼與君子之樂
第三節 親親與愛親
第四節 小結
5 情感與生死
第一節 知生與知死
第一節 恐、懼與生死
第三節 樂、哀與生死
第四節 欲、惡與生死
第五節 顏回之死與孔子的情感經驗
第六節 有情與無情
第七節 荀子論生死
第八節 小結
6 情感與道
第一節 仁與道
第二節 義與道
第三節 孔子後學論情感與道
第四節 孟子論情感與道
第五節 荀子論情感與道
第六節 小結
7 情感與德
第一節 仁與德
第二節 義與德
第三節 孟子論情感與德
第四節 荀子論情感與德
第五節 小結
8 情感與道德
第一節 「道德情感」與「自然情感」的詮釋進路
第二節 「四端」作為倫理品質的詮釋進路
第三節 「道德情感」與「感性情感」的詮釋進路
第四節 小結:一種可能的詮釋進路:「心靈現象」的重新發現
9 結論
參考及徵引目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