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才是關鍵!共學共遊,啟發孩子的未來大能力!【16週年茁壯紀念版】

放學後才是關鍵!共學共遊,啟發孩子的未來大能力!【16週年茁壯紀念版】
定價:400
NT $ 316
  • 作者:黃能得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21-07-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845671
  • ISBN13:9789863845676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7 x 22.5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暢銷榜}博客來、誠品、金石堂、
【16週年茁壯紀念版】

「一起學」+「一起玩」
=父母、孩子都愛的課後教育新選擇!
從生活教育中,找到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孩子放學了,有幾種選擇?
  不上安親班,還能怎麼辦?

  看著孩子坐在安親班教室裡,寫著永遠寫不完的作業、評量,
  心裡OS說:「我好累,我都沒有時間做我想做的事……」
  父母難為,想給孩子快樂童年,又怕他輸在起跑點,焦慮矛盾,卻不知如何是好。

  作者黃能得,曾任商業周刊副總編,卻為了女兒的教育而辭職。
  為了女兒上小學,找不到合適的安親班,創辦「兒童學社」,
  親身帶領一群教師實踐「共學共遊」的課後學習模式:
  每四個孩子共聘一位老師、學社共同培訓老師,
  組成一種可複製、適合一般雙薪家庭的共學團體:雅德賽思兒童學社(取名自Art & Science音譯)。
 
  在這裡,老師們無不絞盡腦汁、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夢想融入教學創意,
  帶領孩子從學習「生活技能」進階到「未來職業實習」:
  繪畫也學英文、唸英文RAP也上舞台跳街舞;從練習針線、手作創意商品到創意市集擺攤;
  從寫日記、當記者寫逐字稿到辦雜誌社;從學會煎蛋、煮一桌菜到開一日餐廳;
  從身體律動練習、採訪導演、練唱、討論分鏡到陽明山拍MV……

  在一次次的虛擬實境下真實演練,孩子自然而然培養了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書寫、外語、表達力、獨立品格、膽識勇氣、團隊合作、行銷企畫、多元才藝……

  我們的目標,無非是希望孩子學會自主學習的關鍵能力!
  到了18歲,能真正獨立,及早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清楚選擇未來要走的路!

本書特色

  1.10位名人提供童年經驗與前瞻性教養觀點:十位名人經驗談,家長老師教養觀念大升級。
  2.反芻人生,思考教育方向:作者從自己的人生與工作經歷,思索並運用到學社的教育目標。
  3.創意課程規劃與成果全紀錄:兒童、少年學社創意課程規劃分享。
  4.親師生三贏的教育模式:孩子學得快樂、老師教得開心、家長也放心。

各界推薦

  王文靜(商周集團前執行長)、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沈進發(武林國小前校長)、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教授)
  游乾桂(親子教育作家)、蘇明進(國小POWER教師)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這裡你可以看見孩子們帶著一臉笑容,學會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王文靜(商周集團前執行長)

  ➢在都會裡營造「部落式」的教養環境──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擔任過荒野炫蜂團團長的能得兄,無私且詳實地整理了「共學共遊」實際運作的過程,提供給所有父母親如法炮製,也幫大家完成推廣古代部落同村共養精神、「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的心願……

  ➢共學共遊,培養知識社會競爭力──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教授)
  教育要跟得上腳步,就必需調整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的思維……本書提供一個新的教育方式,也是一帖培養知識社會能力的新處方。家長必讀,教育單位更不應錯過。

  ➢共學共遊的情境教育,讓孩子的能力與價值觀自然滋長──沈進發(新北市樹林區武林國小前校長)
  「共學共遊的情境教育」模式在教師的高度專業能力下,和家長、孩子共同討論、規畫、設計出符應孩子需求的學習方案,此種方案應可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能因應外界變化,讓孩子的能力與價值觀得以自然滋長。

  ➢課業是一時的,讓我們的孩子,為將來的能力做準備而學習吧!──蘇明進(國小POWER教師)
  希望家長能讓自己從焦慮中釋放出來,讓我們的孩子「更貼近實際生活」的學習;不只為了「衝刺學業」而學習,而是為了「將來的能力做準備」而學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能得


  雅德賽思兒童學社創辦人、商業周刊前副總編輯

  台大留美雙碩士,國小英語師資班、托兒所所長班結業,曾任:文化大學兼任講師、遠流出版公司企劃經理、波麗佳音唱片公司國外部經理、時報周刊企劃主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聯合勸募公關委員;他還是行銷奇才,曾經在<遠見雜誌>、<時報周刊>、<商業周刊>,創下空前的行銷佳績。

  但他卻在1999年當了爸爸、思考女兒的未來教育之後,在2000年辭掉令人稱羨的職位,轉換跑道,實現創辦一所理想學校的夢想。花了3年多籌備,在2003年設立「雅德賽思幼兒別墅」(2008年榮獲台北縣政府幼兒園評鑑「教保活動」優良獎)、2006年成立「兒童學社」。黃能得的想法與傳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剛好顛倒,而是「幼人幼以及吾之幼」,先把大家的孩子教好,自己的孩子身在其中就可以被教好。

  後來黃能得發現,不僅孩子需要同伴、家長和老師們也都需要一群夥伴。只有單打獨鬥而沒有夥伴,缺乏團隊合作的互動和支持,教育人才不會長久留下,家長也無法持續到底。如果想要號召更多家長和老師來加入和合作,一定要建立一個運作平台才行,因此2009年創立「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

  他的教育大夢正一步一步地在推行和實踐中,而這一切的夢想,就是從他在產房抱著剛出生的女兒開始的。他不但幫女兒開了幼稚園,更因為女兒不上安親班,毅然突破主流思維,又再創辦了「兒童學社」。 雖然女兒長大了,他這項小學課後教育理想,卻不曾中斷過,依然堅持推廣實現,至今正式邁入第16週年!16年了,「兒童學社」幫助了數以千計的孩子,擁有快樂又充實的童年。而這一切,本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後來卻為了別人的孩子,他的教育夢想竟然因此愈做愈大,也愈做愈美了。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
  官網 www.asks.org.tw    臉書 www.facebook.com/asks.org
 
 

目錄

[推薦]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這裡你可以看見孩子們帶著一臉笑容,學會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王文靜(商周集團前執行長)
在都會裡營造「部落式」的教養環境──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共學共遊,培養知識社會競爭力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教授)
共學共遊的情境教育,讓孩子的能力與價值觀自然滋長──沈進發(新北市樹林區武林國小前校長)
課業是一時的,讓我們的孩子,為將來的能力做準備而學習吧!──蘇明進(國小POWER教師)

[ 序 ] 從一個夢想、一位家長、一個孩子、一位老師開始……
[前言] 共學共遊,打造課後教育新模式──讓孩子體驗海闊天空的生活教育,創造快樂童年
 
【Part 】 Talk!名人童年當借鏡──生活教育才是關鍵!
●人格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態度:性格決定命運,生活教育最重要
──于美人(電視節目主持人)
●父母的角色該自己負責:點燃孩子對生命的熱忱,儲備實踐理想的能量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創辦人)
●做家事是未來成就與幸福的指標:給孩子空間,闖蕩屬於自己的童年
──金惟純(商業周刊創辦人)
●無視孩子特質卻想培植其他可能潛力,是父母最常犯的錯誤:野孩子也能「野」出希望,別讓制式規矩抹滅特質!
──蔡岳勳(金鐘獎最佳導演)
●別用過去的經驗教育孩子的未來:「共學」是積木,協力構築孩子能力的城堡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童年愈快樂,自我療癒能力愈高:人生是加法,別讓學業減損了活力童年
──游乾桂(臨床心理學家/作家)
●創造孩子的黃金快樂童年,大人責無旁貸:熱情、傻勁、過癮,課堂上學不到的生命素質
──粘峻熊(粘巴達假日學校創辦人)
●隱形的性格是沒有辦法量化的:歡迎加入第十名俱樂部,中等生反而出頭天!
──王文靜(商業集團前執行長)
●職場成功要看全方位,而非單一表現:除了快樂,也要送孩子邁向成功的七大能力
──邱文仁(104人力銀行前總監)
●再忙都要撥出時間陪孩子:跟孩子一起享受童年,發現人生的真幸福
──樊雪春(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研究人員暨諮商心理師)
 
【Part 】 Story!為了孩子辦教育──人生從此大轉彎
●理想學校的夢想萌芽:安親,不是課後生活唯一選擇
●童年美好經驗成為理想教育的基礎:童黨,凝聚孩子無比學習力量
.提早練習與體驗──讓學習從困難變簡單,也建立自信心
.童年一起成長砥礪的好朋友,是成功人生的最佳助力
●自主學習的訓練,是給孩子最佳的禮物:課輔,不該拂去孩子的學習能量
●找到好老師,替孩子儲備人生顧問:師友,是帶領孩子人生飛翔的翅膀
.老師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
●積極運用快樂與遊戲,有效培植孩子的競爭力:遊戲,讓教育與人生相通相繫
.每週三週五參訪活動,運用機關團體組織,拓展孩子的生命視野
.打開孩子敏銳的感受觸角,強化寫作力
.運動改造大腦,讓孩子頭好壯壯
.在生活中學英文,實用,孩子就記得住
.跨領域整合,多元學習國際觀
.從當小老師、主持週會,讓孩子習慣團隊溝通的能力與技巧
 
【Part 】 Enjoy!共學共遊,啟發大能力
──學習=遊戲=生活=練習長大,讓孩子愛上人生各式各樣的「第一次」!
●數理觀念準備期:從累積點數、比價、發行流通錢幣到記帳本──數學應用vs.新生活運動
.發行錢幣,練習記帳,培養「開源節流」好習慣
.打工賺取生活費=孩子的獨秀表演──鼓勵孩子打敗害羞、訓練台風 
.兩樣新法寶:自由點數+存款密碼=讓孩子自我評量與擁有「不能說的秘密」
.思考轉個彎,原來數學好好玩──讓孩子愛上數學的遊戲
.算數與生活不分離──大家合作算數學 
(BOX)在社會裡闖蕩,孩子需具備的能力
●實際演練期,在兩個月遊戲中虛擬人生:大富翁玩上手,理財不靠富爸媽──多元發展vs.創造大富翁版本新玩法
.從遊戲中體驗人生──凡事都得付出代價
.現金流遊戲中的社會縮影──原來大人要學這麼多!
.自己發明的大富翁遊戲──建立創新及邏輯觀念
(BOX)觀念延伸與遊戲
●小大人闖蕩江湖:這次來真的,練習自己當老闆
.初階版.第一次當老闆──瘋狂拍賣會
.進階版.「囝仔頭家」手創市場
.延伸版.「義賣會活動」──讓孩子打電話邀約
.真實版.天母創意市集擺攤──不只是玩玩,期許自己成為文化創意人
●外語能力養成:創造外語環境──英語生活化,生活化英語
.初階版.生活元素化身美語版,同步學習
.進階版.熟悉英文再活用,情境式會話訓練
(BOX)我們這樣教俄文!
●生活技能養成:從鍋鏟、針線中體會大學問──不怕動手做,孩子就不會怕失敗
.孩子第一次動手做點心──就算杏仁餅變成了雞蛋糕,還是自己做的好吃
.第一次進廚房拿鍋鏟──從不會煎蛋到做早餐給家人吃
.自製總匯三明治──實際配菜後,才發現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
.食物得來不易,三國演義饅頭店開張!
.做料理不只是「烹調」這麼簡單──讓孩子練習「整個」過程
.和育幼院孩子一起煮菜,讓孩子體會「施比受有福」
.讓孩子當美食節目主持人,延續孩子對烹飪的熱忱
(BOX)讓孩子拿針線,訓練專注力
●當生活技能變成創業夢想:從學做家事到當老闆──「一日餐廳」實習
.煮出一桌好菜──從餐點搭配、買食材,到全面掌控內場烹飪
.開餐廳好辛苦──從內場到外場與事前行銷準備
(BOX)用表格讓孩子學習「有條有理」的做事方法
.不只是扮家家酒:「小孩の琴夢」餐廳正式開幕
.小小插曲──媒體引起的小漣漪
(BOX)「小孩の琴夢」忙碌過後──小小心得
(BOX)「關於孩子是否上電視?」親師討論事件
●多元才藝養成:每個孩子都是小小明星
.街舞──展現帥氣與個性的身體語言
.舞蹈與律動──在音樂中舞動身體,訓練感覺統合、激發潛能
.戲劇課──在表演中遊戲、吵架,激盪想像+創造力的火花
.讓孩子扮小丑──從「小丑之心」入門,表演者的心意最重要
.台語歌舞劇──歌仔戲〈非常女〉的華麗演出
.演出俄國經典名著──挑戰第三外語演出
.繪畫課──從不同風格、媒材到用身體做畫,培養觀察與創造力
.開拓藝術的視野──培養鑑賞力
.將藝術帶進生活中──看展覽、在模擬中創作,也討論歷史文化
.美學創意創業──了解藝術產業是怎麼回事?
.那一年我們一起說相聲──表達練習,說出想法看法
●文學品味與寫作力養成:從閱讀、採訪到寫作,從文學中體驗生命力
.文學培養法1.讓閱讀成為悅讀
.文學培養法2.利用投射心理鼓勵閱讀
.文學培養法3.寫日記
.文學培養法4.常用成語
.進階版.編輯課──七手八腳辦雜誌
●用「心」出發,當孩子的心靈捕手:孩子也需要情緒管理                                  
.體貼=同理心──能引起無限漣漪的大能力
.孩子的情緒問題,罪魁禍首往往是家長!
.給孩子自信──一定要打分數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最重要!
.讓孩子懂得禮貌與尊重──生活習慣養成得從小事情一件一件來
.教孩子別愛生氣──難道別人真的不可原諒嗎?
(BOX)打開人氣箱──友愛大考驗,聽聽別人看到的自己!
.教孩子愛爸媽愛家不是只在節日裡──建立和父母、家人間的溝通橋樑
●體能訓練:做運動,改造孩子們的大腦與視野
.不比賽的體能課──為了自我升級而挑戰,孩子愈動愈起勁
.鐵馬逍遙遊──體力耐力意志力的訓練
.「任務型」情境投射──用偶像激勵,孩子動得更開心
.參觀運動比賽──體驗臨場感
.將孩子最愛的運動,變成進步獎勵
.登高而望遠,用腳感受大地
●自然觀察:在大自然的課堂裡深呼吸!
.讓孩子和自然有約──每週一次、次次有新發現
.意外的錯愕,帶來意外的大驚喜──和土地也能有「酷」關係!
.探尋祕密花園──找到了專屬孩子的樹木教室
.從展覽、影片,綜觀、微觀我們的生態世界
.這真的是台灣嗎?!──跟著魚鷹的翅膀飛翔,俯瞰我們腳下的土地
●急智應變:都市求生指南,緊急應變能力養成
.培養迷路抗體──訓練認圖認路能力
.捷運闖關──誰是找路達人
.捷運求生
●社會適應力養成:人生百態初體驗,社會就是最好的教室
.社會教育範例1:保護榕堤──認識政治第一課
.社會教育範例2:街頭表演募款──挑戰孩子的極限
●職業角色模擬:及早體驗工作,替未來作準備                     
.只要我長大!
.假設我已經三十歲!
.職業模擬1.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播音員
.職業模擬2.電視台主播
.職業模擬3.廣告導演及演員
●獨立品格養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透過寒暑假long stay深度旅行,孩子愈來愈獨立
.Part Ⅰ:彰化之旅──孩子獨立的第一大步
.Part Ⅱ:金門之旅──換孩子當導遊
.Part Ⅲ:墾丁之旅──十一天的悠遊與學習
.Part Ⅳ:台東之旅──親臨原住民文化,體會到一種迥然不同的淳樸人情
.Part Ⅴ:打開眼界──帶孩子們走向全世界
.世界不是永遠那麼美好──從體驗飢餓中,看見世界的角落
 
【Part 】   Bravo! 老師不簡單
●好老師要能看見孩子的人格特質,鼓勵孩子發揮潛力:有精采的老師,才有精采的教育
.老師不是教書匠,重要的是熱情、人生的廣度
.看見孩子的人格特質,鼓勵孩子發揮潛力
.老師要禁得起社會考驗,才能教孩子面對未來人生挑戰
●老師的人生歷練與夢想,就是孩子的創意教材:課程不在課本上,在老師的創意裡
.激發孩子主動學習興趣,比接受被動教導更重要!
.老師多元的人生經歷與夢想,造就多元創意課程
.一日老師──老師家長廣招親朋好友,幫助孩子拓展視野
●好老師要比孩子還愛玩,帶孩子跨越學習瓶頸:認真玩,孩子就能認真學
.製造機會,讓孩子從喜歡玩到認真玩
.時時磨練人際關係、溝通與表達能力,給孩子一輩子的貴人
.朋友需要培養,給孩子幸福成功人生的智囊團
●好老師也要創業,走在孩子的前面,引領孩子的未來:老師超能力,吸引孩子學習的魔力
.大挑戰=如何將idea轉化成可落實的課程規畫?
.能力1.膽大心細
.能力2.協調統馭
.能力3.生活常規導正
.能力4.活用生活教材
.能力5.隨時自我充實
BOX老師們的「情境式學習˙創意大樹法則」──一日餐廳、大富翁、創意市集、雜誌社情境學習
 
 
 

推薦序

在都會裡營造「部落式」的教養環境


  世界在快速改變中,我們身處的社會結構也跟我們小時候完全不同了,雖然每個家庭孩子愈生愈少,但是父母親的壓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隨著家庭支援體系的瓦解,而更加的焦慮與徬徨。勢單力薄的家長逐漸能體會到,即便我們竭盡全力照顧孩子,對孩子的正常發展與適應他們長大的未來世界,恐怕都是不足的。

  因此,這些年我們在荒野保護協會裡的親子團隊炫蜂團裡,推動平常假日共學共遊,寒暑假到不同家庭交換住宿,無非是想建構起古代部落那種同村共養的精神,也就是「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的氛圍,在真實的生活與社會參與中,幫孩子尋找他們能接受的典範。在這些共學共遊的過程裡,大人和孩子有真實的情感流動,讓孩子有機會看到更多大人的不同職業與工作環境,不同的生活圈,也一起參與社會的志工服務。

  這樣的理想,在荒野炫蜂團這個一千多個家庭組成的十多個「部落」中,進行得還不錯,不過,還是常常會想到「可是,台灣還有好幾百萬有孩子的家庭是不是有這個機會?」

  總算,在荒野炫蜂團担任過團長的能得兄,幫大家完成了推廣這個理念的心願,他除了無私的把他利用自己資源與努力所建構的「共學共遊」實際運作的過程,詳詳實實地整理出來,供所有父母親可以如法炮製之外,還創辦了雅德賽思兒童學社,讓忙碌的父母親或沒有太多人脈資源的家長,可以很安心而且很方便地幫孩子找到共學共遊的玩伴,以及可以信任的陪伴孩子的老師。

  當然,書中豐富的實例與故事,是有心投入兒童教育的朋友最好的教材教案設計的參考,家長也可以從中得到許多靈感,在自己平日與孩子的家居生活或假日戶外活動中運用得上,此外,相信這本書可以帶給父母親們在教養觀念的頓悟與棒喝,進而改變孩子的未來,改善未來的世界。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共學共遊,培養知識社會競爭力

  我教授「未來學」多年,持續呼籲大家已經進入知識社會時代。因此,教育要跟得上時代,就必需調整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的思維。

  但現在孩子面臨到兩個教育上最大的問題,一是大部分的家庭教育停留在農業社會,二是學校教育則停留在工業社會的思維。

  農業社會的觀念,要照顧小孩子到成家立業。可是,農業社會十六歲就外出工作已算成人,十七、十八歲結婚是正常的事。但現在有的到四十或五十歲還不結婚,父母親維持農業社會的觀念照顧四十、五十歲的兒女。尤其,很多父母總認為兒女在其眼中還是小孩子,所以要繼續照顧,這會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再加上少子化,對孩子呵護的無微不至,殊不知,這正在扼殺小孩子在知識社會所需要培養的能力,如:獨立自主、負責、挑戰、冒險、思考、分析、創新、溝通、吃苦耐勞。

  我經常到小學演講,常問老師或家長一個問題,如果小孩子上課東西沒帶齊,小孩會怎麼回答?大多回應:「媽媽沒有幫我帶。」認為這個「責任」是媽媽該負責的。

  我說,這就是錯誤的家庭教育。都進小學了,帶齊上課物品這樣的小事情,還不能自己負責,這是什麼家庭教育?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失去培養自我負責的機會。

  演講後,許多校長提到:學校辦親子座談時,一定會跟家長溝通,要讓孩子自己負責帶齊物品,讓孩子自己負起責任。同時,也希望家長送孩子上學時,離學校一段安全距離就應該放手,讓他走一段路自行進學校、班級。讓孩子分擔家中工作,培養身為家中一份子,家事當然要一起幫忙的觀念……

  其次要提醒父母的是,跟孩子討論事情,不要用指導高壓方式,要像朋友般溝通,除了增進親子關係,也會培養小孩溝通能力。再者,找機會讓小孩嘗試冒險挑戰的活動,培養積極勇敢的人格素質。這些在知識社會所需要的能力,都是家庭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們的……

  第二個大問題是,工業社會思維的學校教育。

  工業社會的教育方式著重反覆練習與背頌,讀書為了考試,考完試就可以將所學忘掉,還給老師。這種考試導向的教育,缺乏思考、分析、判斷、創新及活用知識等能力的培養。

  也由於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欠缺培養孩子在知識社會所需的能力。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後,因為沒有具備知識社會所需要的競爭力,而失去工作,甚至不願工作,形成回家吃父母的現象,產生愈來愈多的尼特族(NEET,Not currently engage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中國大陸稱「啃老族」,台灣則稱「米蟲」或「家理蹲」。

  經常在演講時指出,農業社會的觀念是「養兒防老」,在知識社會中應該思考的則是「養老防兒」,小心培養出「啃老族」回來啃自己。許多家長會問:「那到底怎麼辦?」

  雖然我曾提出不少解決方案,但,家長們還是希望有教育機構能直接協助培養孩子獲得知識社會所需的能力……

  看到《放學後才是關鍵》這本書之後,心想,家長們要的答案就在這本書中。它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個新的教育方式,一帖培養知識社會能力的新處方。經由「共學共遊」的教育模式,自然而然培養溝通、表達、思考、分析、創新、冒險挑戰、團隊學習等能力。

  此外,「情境學習」特別值得一提。像我持續研發「效率語言學習」,現在可以講十種語言,所採用方法的主要精神就是「情境學習」。而這本書除了外語學習,甚至整個「共學共遊」課後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情境學習」,難怪這群孩子無論是學習外語、數學、寫作等知識,或培養獨立、溝通能力、有同理心等人格特質,甚至是各種生活技能、才藝及未來職業的模擬演練……既有效率又十分有趣。孩子喜歡學、開心學,自然就能學得好。

  這本書不只家長必讀,教育單位更不能錯過,讓大家一起幫我們的孩子推動知識社會所需要的新教育方式!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教授)

課業是一時的,
讓我們的孩子,為將來的能力做準備而學習吧!


  身為一位教育最前線的國小老師,其實我自己很樂見像《放學後才是關鍵!》這類書籍的出版。

  帶了那麼多屆的高年級學生,我發覺現在的孩子比起以往,承受了更高度、前所未有的學業壓力。很多的孩子在放學後,隨即進入了另一所「學校」──安親班、補習班、或是才藝班,延續著白天的學習,繼續塞進更多艱澀的抽象知識。

  放學後的校門口,到處是準備開往安親班的娃娃車。我常在晚上九點、十點多,在路上還看見有孩子才正背著書包準備回家;我班上也有孩子每天晚餐都在安親班吃,必須等到學校功課、安親班考卷全寫完了,才能從安親班裡回到家裡。回到家裡都已經是晚上九點、十點多了,能再做些什麼學習、或學些什麼生活經驗呢?當然只能匆匆忙忙洗完澡、準備上床睡覺!
 
  國小學童的生活裡,只有學校、安親班、和家裡?這樣單調無趣的生活,光用想的就覺得可怕!事實上,很多孩子要坐上安親班娃娃車之前,臉上也是百般不願意的表情。有一回我很好奇的對班上孩子做了一項調查:「請問你們,放學後沒有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的有多少人?」我驚訝的發現:全班三十多位孩子,竟然只有四位孩子每天課後是沒有補習的!那麼,其他的孩子在哪裡呢?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這個年代,是一個對教育充滿著極度焦慮的年代。不只孩子無所適從、家長憂心,連老師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很多的家長為了消除自己心裡的焦慮、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只好不斷的把孩子的起跑時間提前偷跑……

  我對我們的下一代感到憂心忡忡,因為原本該是在家庭裡提供的親情功能,或是培養孩子自我學習的能力訓練,全部被補習班所取代了。孩子們的腦子裡只有艱澀到連自己都搞不懂的填鴨知識,他們如何在未來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如何擁有比別人高人一等的創意及生活適應力呢?

  放學後的安親班或補習班,絕對不是唯一、或必要的選擇。我常在想:孩子的教育模式,是不是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呢?很認同作者黃能得的理念:「我們不必想要改變學校,家長能改的只是放學後,能給孩子的是什麼?……家長能在課外教育大有所為,不只是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更要把它當做一個完整的教育領域用心營造。」這種「共學共遊」的教育模式,把「玩」當作重要的事;而且不只要玩,還要「認真的玩」,如此才能玩出大能力來:玩出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玩出與他人共處、溝通協調的能力;也才能玩出豐富的生活經驗與創意,在詭譎多變的未來裡擁有更多的競爭優勢!

  這樣的「共學共遊」的模式,其實是創造了三贏的局面:孩子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家長能安心將自己孩子託負在健全的教育理念下;而優秀的老師能有機會發揮所長、展現教學熱忱。雖然在費用方面、以及師資的生涯規畫方面,還有部分調整空間,但這樣的模式,卻是為我們描繪了另一格局的教育藍圖,很適合每一位有心改變教育現況的家長繼續推廣出去。

  歐美國家的國小學童,每天下午一、二點後,就是精采的自由學習時間。我也很希望我們的家長,能讓自己從焦慮中釋放出來,讓我們的孩子「更貼近實際生活」的學習;不只為了「衝刺學業」而學習,而是為了「將來的能力做準備」而學習!
 
──蘇明進(國小POWER老師)

共學共遊的情境教育,讓孩子的能力與價值觀自然滋長

  孩子放學到安親班,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尤其在都會區更是如此。在狹小空間做完學校功課大概是每個安親教室的首要工作。閉鎖的空間,過度聚焦於學校作業的完成,使得孩子放學後的生活變得單調、無趣,人生部分黃金時光埋葬其中。

  「共學共遊的情境教育」提供一種課後學習模式,讓孩子有更全面與多元發展的可能。其方式是一種主題發展的活動學習方案,方案中的概念來自於生活,包括理財、行銷、烹飪、文化以及體能冒險活動。每種主題活動的建構來自於孩子的需求為主,活動的發展除了知識與技巧外,尚且包括人際的溝通協調、學習態度、合作分工、社群服務、網際網路運用等之培養以及相關倫理道德層面的關注。每一種主題的學習有其結構性,並且貼近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活潑有趣,價值與能力於情境中自然地獲得滋長。

  學校教育提供的是基礎教育,以學習領域和能力指標架構出課程活動,仍無法完全因應外界的變化與需求,「共學共遊的情境教育」模式在教師的高度專業能力下,和家長、孩子共同討論、規畫、設計出符應孩子需求的學習方案,此種方案應可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沈進發(新北市樹林區武林國小前校長)

前言

共學共遊,打造課後教育新模式──讓孩子體驗海闊天空的生活教育,創造快樂童年


  人生的成功幸福到底有沒有法則可循?怎樣的教育才是正確的?也許我們不該求助於莫衷一是的學術空論,社會成功人士的人生和教育歷程,其實就是最好的參考實證。

  所以,到底家長該怎樣教育孩子,才最有助於孩子未來人生?也不能我一個人說了就算,趁此出書之際,我一口氣拜訪了十位名家,巨細靡遺的詢問他們的童年是怎麼過的?

  我很好奇地想知道,成功人士的童年是經歷怎樣的教育?因而成就了幸福成功的今天。怎樣的教育策略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答案究竟是什麼?十位名家的親身體驗,就留給讀者細細閱讀吧。

  我採訪完成功人士的童年歷程之後的最大感受是,更加堅定我們現在「共學共遊」課後教育模式的信念,那就是實踐生活教育。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目前台灣孩子最缺乏的也就是生活教育。整天埋首在虛擬無據的學校知識教育裡,放學後又繼續沉浸在重複學校教育的安親補習系統裡。

  我們所看到的惡果是,台灣的孩子變成了「知識大頭、生活白痴」。

  或許對許多人而言,這可以事不關己無動於衷,然而眼看我女兒上了小學之後,自己的孩子身陷黑暗的教育洪流之中,卻令我感到無比的不滿和義憤。

  難道不能逃離這樣荒謬的教育氛圍嗎?難道只能隨波逐流照單全收嗎?我終於忍無可忍地挺身而出,決心要打破流俗,不上安親班,幫孩子自創一條全新的教育道路,而我做到了,「兒童學社」終於三年有成。

  不上安親班,然後呢?教育好自己的孩子OK就足夠了嗎?

  如果台灣的孩子依然受到如此不良的教育,台灣的未來會有利於我的孩子嗎?

  其實獨善其身把自己孩子教好是不夠的,如能兼善天下把大家孩子的教育都做好,孩子未來所處的台灣社會才能真正進步安康。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想把這這歷經數年創新實踐的教育模式和內容,透過本書的出版流傳,或許可以讓更多父母參考運用,另闢教育自己孩子的多元道路。

  出書之外,我同時發起成立公益性質的「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雙管齊下期待號召更多有心的家長,為孩子找尋學伴,體驗海闊天空的教育,創造快樂童年。

  我們都想擺脫台灣教育的許多無奈和困境,家長心中始終都有一份深沉的苦悶和壓抑,這正是近年來教改呼聲震天動地的爆發源頭。

  然而有人批評說,教改愈改愈亂。教改失敗原因在於大多數人只看到制度不對要改,其實真正癥結是人心不對、觀念不對。家長需要改,教師更需要改。

  人不改,教育就無法改。然而人最難改,其實我們無法奢望政府實現理想的教改。果真等到那一天,恐怕我們的孩子已然白髮蒼蒼。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待,家長要自力救濟,趕緊自己做教改。

  強調「共學共遊」的課後教育模式可以算是我個人版的教改吧!而理想教育協會的成立,則是志在擴大推廣這個民間個人版的教育改革。
    
  第一任務就是師資改革。只要找到一群好老師,不管教什麼,都一定是好的、都是對的。所以我覺得成功的教改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定要先幫你的孩子找到好老師。

  再也不必被動地奢望學校給我們好老師,家長可以透過理想教育協會主動徵選聘請好老師。就像古代王公貴族,為了教好子弟,不惜一切尋找名師鴻儒。而協會對老師的嚴選過程就是教育品質的保證。

  本書的內容以這群教師的貢獻努力為主幹,好老師真不簡單,可以讓讀者看見我們因為有這些熱忱理念的好老師,因此有了這麼精采的教育內容。

  當本書把這群好老師的教育內容,廣泛傳遞給全國家長分享之後,大家應該會相信:好的教育不是王公貴族的專利。

  透過「邀集學伴、共聘教師」的課後教育模式,任何平凡父母都能找到好老師,都有可能給孩子不凡的好教育。

  理想教育協會主要專注於十八歲之前,中小學理想教育的開拓研發,要幫孩子打造好十八歲之前的教育,能夠獨立自主,茁壯成年。因此我認為這樣的教育模式最不同凡響之處是:老師會陪孩子成長到十八歲,一起度過孩子人生的黃金關鍵期。

  在「共學共遊」的教育模式下,除了孩子彼此有伴,也期待師生一起共學共遊、一起攜手追求成長。老師就等於是孩子一輩子的好朋友、好同伴、好的人生顧問。

  師生唯有建立如此長遠而良性互動的教育關係,才能深入人心,真正的影響孩子一輩子。

  從小學到高中,孩子們在老師的教育與陪伴下,到了十八歲時能真正獨立,能及早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清楚選擇未來人生要走的路。孩子如果希望有高學歷、好文憑,想要繼續升學的話,就要自己想清楚、竭盡所能考進理想的大學科系;或者孩子也可以決定,放棄學歷虛名,願意從基層做起,養活自己,珍惜金錢,不會依賴家長的供給,扎實的創造自己的事業。

  其實,放棄高等學歷沒有什麼不好?許多人不就是因為及早踏上這條路而成功非凡嗎?選擇追求高等學歷也可以,知道自己要獨立負責,選擇自己要走的路,這就是我認為十八歲該有的教育目標。

  除了好老師,好學伴也非常重要。有效學習的一大要件就是,孩子需要一群能彼此激勵互動的同儕學伴。

  尋找好學伴,正是我個人版教改的第二要務。這本書不是學術空談,而是一份教育改革的完整報告,更是一群「瘋」孩子快樂成長的精采實錄。自從創社以來,我覺得最值得欣慰的地方是,有這麼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被我們帶離既定的教育洪流,擺脫課業淹沒的黑白黯淡生活,盡情揮灑童年應有的艷麗色彩,寫下一章又一章豐富成長的歡樂歲月。

  緊接著,根除商業利益是我個人教改的第三任務。「共學共遊」的教育模式高貴不貴,把所有的學費資源都用在教師薪資和學生身上,花一樣的安親補習費用,卻沒有商人的中間利潤,透過所有費用由家長平均分攤的模式,就能創造出超值的理想教育,家長互助經濟實惠何樂不為呢?

  「共學共遊情境教學」是我教改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內涵。孩子最重要的能力,都要在真實情境中才能學會,但這樣的情境氛圍也正是台灣孩子普遍最欠缺的教育。

  我們精心構築設計各種生活學習情境,讓孩子身歷其中,自行體會歸納,時時喜獲無比珍貴的成長真諦。

  如同李偉文先生所言,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更有效的教育,正因為未來環境變化極快,知識爆炸、典範轉移,我們如果不能及早幫孩子找到更有效的教育,孩子面對未來挑戰鐵定吃盡苦頭。我們不必去想要改變學校,家長能改的只是放學後,能給孩子的是什麼?因為學校的部分家長改變不了,家長卻能在課外教育大有作為,不只是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更要把它當做一個完整的教育領域用心營造。

  走過這麼一段波折的課後教育推廣過程,三年終於有成,遂將我在這其中反覆思量的心得與體會,以及老師們創意的教學活動,點點滴滴集結成書,謹此野人獻曝,期盼得到全台灣父母師長的分享和指教。

作者序

從一個夢想、一位家長、一個孩子、一位老師開始……


  教育對一般人而言,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

  但在我的心中,「教育」其實就只是簡單的「體驗人生」。

  教育,就是教導孩子為人生負責,不是嗎?

  夢想中的好教育  

  我長久以來的夢想,是想辦一所小學,實現教育的理想。後來,我發現完成這件事情非常困難,所需的人力、財力,遠超過我的極限,辦小學成了我遲遲未能實現的夢想。雖然如此,但我的教育大夢並未就此打消,在女兒一歲多、我開始為她物色合適的幼稚園,但走訪了四十多家幼稚園後,仍未找到中理想的學校,於是,我索性把老家改建成幼稚園,創辦「雅德賽思幼兒別墅」,從此一腳跨進教育的領域。

  隨著女兒的成長,因緣際會之下,再創辦了「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總算是圓了這存在心裡多年的教育美夢。

  二○○六年,女兒準備升上小二的暑假,在安親班待滿一年的她,過得並不快樂,而當時我所經營的雅德賽思幼稚園正在應徵幼教老師,恰巧有位應試者具備合格的小學教師證。

  我突發奇想:不如聘她來擔任女兒的課後老師,輔導課業、帶領課外活動吧?

  心動馬上化成行動,急忙帶著女兒逃離暑期安親班,讓這位擁有小學教師資格的老師整天帶著她到處玩、參觀博物館、在公園裡散步,過著讓人羨慕的課後生活。

  幾天後,我問女兒是不是比較快樂了,很意外的,她搖搖頭,給了我三個字表達她的心聲。

  「沒有伴!」

  原來,安親班填鴨式教育讓她難受,但家教活潑的教育方式,若沒有年齡相近的孩子一起共學,也非最完美的安排。

  於是,我馬上打電話聯絡女兒同學家長們,詢問大家是否有意願成為女兒的學伴,一起加入這個「邀集學伴、共聘教師」的課後共學計畫。結果令人非常振奮!包括我的女兒在內,共有八位孩子參加,於是我們再加聘了一位老師,每位老師帶領四位學生,從此,開始了我們與眾不同的教育旅程。

  「兒童學社」的雛型於焉誕生。

  Art and Science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教育內容,「雅德賽思」則取自其譯音,也恰恰傳達了我的教育目標:「雅」是追求藝術品味、「德」是追求生活品格、「賽」是追求科學真理、「思」是追求智慧思想。 

  取名「兒童學社」想有別於坊間的安親班,不想讓孩子們被局限在狹小的空間裡,而是鼓勵他們走向廣闊世界,去拓展自己的視野。我們沒有教室,孩子們放學後先帶到其中一位學生的家中做完功課之後,由老師規畫室內或外出探索行程,進行參觀活動、運動或遊戲,體驗豐富快樂的課外生活。

  好教育絕非只是夢想

  我的教育夢想終於實現了,家長可以打破課後生活的現狀,孩子放學後,不一定只能到安親班裡「曬日光燈」,應該可以採用更有趣、更活潑、更有創意的「生活教育」共學方式。

  回頭看看台灣的教育環境,孩子的學習被深鎖於學校、安親班和補習班的填鴨牢籠,離實際生活經驗非常遙遠,當初成立這個課後教育新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這箝制,讓孩子多多走進生活中體驗和成長。著重以「生活情境」為活動主題,例如為了幫助孩子勇於表現,用「星光大道」主題請孩子思考,若自己是人氣王或大明星,需要具備哪些特質?並引導他們展現個人優點;為了讓孩子們學以致用,透過「大富翁」、「現金流」等情境學習遊戲,了解計算、買賣交易的流程,並籌畫舉行「二手物品市集」,企圖做到「讓數學生活化、在生活中學數學」。

  這樣的「生活教育」情境學習方式,有很多是連我自己都沒有過的經驗,而孩子們居然都辦到了,透過「自己動手」的體驗過程,實際應用所學,甚至「用然後知不足」,藉此引誘出孩子們進一步學習成長的欲望。

  為了擴大我的教育夢想,二○○九年更創立「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希望有朝一日能將這理想的共學方式,推廣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小學階段的「兒童學社」、「少年學社」之後,還計畫讓孩子們可以繼續在國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學社」、「青年學社」共學,追求學校以外更豐富充實的生活教育,培養健全人格和積極人生。

  .小一至小二的「兒童學社」,以參觀體驗為主軸,因為這期間正是孩子好奇心最旺盛的階段,能夠快速吸收各樣新知體驗。

  .小三至小六的「少年學社」,則希望孩子們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並勇於深入嘗試,例如街頭愛心募款、成立虛擬雜誌社等。

  .進入國中的「青少年學社」和高中的「青年學社」之後,孩子們準備要進入高等教育,要面對未來的生涯規畫,因此透過成立「網路商店」、參與「志工團隊」、認養「慈善機構」等實際操作活動,讓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先實證自己的志向,作為未來選擇科系的依據。

  我相信,當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志向之後,一定會全力以赴,主動克服任何困難挑戰,終將進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校系。將來就業之後,也會自我期許在所追求的專精領域,致力成為一位出類拔萃的人才。
 
──黃能得(商業週刊前副總編輯、雅德賽思「兒童學社」創辦人、理想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