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般而言,教育組織包含了機構層面(institution)與個人層面(individual),換言之,教育組織的機構層面包含組織的目標與權責結構等,它是靜態的,規範了組織中成員的行為。個人層面則指組織中的成員,它是動態的,它推動了靜態的權責結構,賦予權責結構活動力。
因此,教育組織是一個具有活動力的有機體,它透過權責機構與成員之間的交互作用交流,形成一具有生命力的有機整體。也因為教育組織是一個開放的組織體,所以它也必須透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及不斷地調適才能確保其永續發展。
由此可知,一般教育組織行為的研究可約略分為機構層面與個人層面。再者,這幾年隨著多層次分析(multilevel
analysis)的興起,研究多層次的文獻正快速累積中。在互動論(interactionist)的觀點下,個體行為乃是由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所交互決定。互動論是當今行為研究重要的主軸之一,它明白地指出,若我們單獨以個人因素或是環境因素分析個體行為時,都無法瞭解為何會產生每一特定行為的真貌,也因此,多層次分析逐漸受到教育研究學者的重視。所謂多層次分析,又稱為跨層次分析,乃是將不同分析層次的變數同時納入研究架構之中。由於過去組織行為研究並未重視多層次研究,故經常忽略構念(construct)的概念層次、測量層次、異層構念間關係命題之模型建立,故可能造成不同組織層次間的混淆,而導致爭議。
跨層次理論研究取向乃是研究方法典範遷移新趨勢,當其研究議題為:微觀的行為在不同脈絡下有不同的現象或不同的層次有不一致的意義;合適的跨層次理論進行時機,乃在宏觀及微觀層次皆有成熟構念及歷程,也就是不同層次皆有完整理論發展時;應以內生來源構念(endogenous
construct)為研究的主題,而非在一堆已界定的構念中尋求組合時,則為合適研究現象。跨層次模式的應用是未來研究的趨勢,也是我們瞭解真實組織運作的方法之一,畢竟真實組織的現象是套巢,鑲崁於層層現象中,因此跨層次研究方法是我們瞭解教育組織一個良好的方法。尤其社會科學研究問題所蒐集的資料有相當高比率是屬於「階層性」或是「多層次」之結構。以教育研究而言,絕大部分以學生為對象的研究,幾乎都不是以個別學生為抽樣單位,而是先以學校為抽樣單位,被抽中的學校再以班級為抽樣單位,被抽中的班級的所有(或部分)學生就是研究之對象。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多層次分析將在教育領域的相關研究中掀起一股熱潮。
過去這幾年,個人投入相當多心力於多層次研究中,更努力將「階層線性模式」作一通透的了解,並進一步將此一統計分析技術與相關理論應用於個人相當有興趣的研究主題中,其中有關於學生創造力與教師創意教學的相關主題,個人更是做了系統性地研究。
所以本書的撰寫乃是將階層線性模式的相關理論、原理與分析步驟等先作一完整的介紹,並且將個人過去研究成果作一系列性的整理,以創造力相關主題為議題;對象則包含了教師以及學生,研究層級則包含了學校層面以及個人層面,應用的統計方法則為階層線性模式中的二層次分析、三層次分析、縱貫性分析以及調節式中介效果分析等。
在此導論中,作者擬將本書各章做個綜覽的介紹。首先在第一章,作者簡單介紹了多層次分析的理論基礎、層次誤用的陷阱、多層次模式的建立、分析單位的測量,在最後一部份更搜羅了目前國內應用HLM
的相關研究有哪些;整體來說,此章對於多數對多層次分析有興趣的研究者提供一個全盤性的了解,尤其在分析單位的測量部分更提醒著研究者可能犯下的錯誤。第二章則討論了階層線性模式(HLM)的起點:迴歸的基礎,並且也一併介紹了迴歸中兩個重要的概念:調節效果與中介效果。第三章則以階層線性模式(HLM)的原理為主題,也討論了高層資料的聚合程序與效果衡量,最後也提出了基本模型。
整體而言,本書前三章乃是多層次模型、階層線性模式(HLM)的概念基礎篇。第四章開始,本書結合研究者過去的研究做為實例分析,分別導入不同的分析模型。首先第四章為二層次分析,第五章為三層次分析,第六章為縱貫性分析,這三章除了介紹分析模型與步驟之外,在實例分析部份也都以學生創造力為依變項,分別討論了學生個人因素、教師因素以及學校因素對於學生創造力的影響;甚至在第六章更是以縱貫性資料來了解學生創造力的動態歷程發展。第七章則為後設分析,因為目前有關於創造力的相關研究要進行後設分析還相當不易,所以作者也以自己所發表的文章作為實例介紹。
第八章則介紹了多層次分析的調節式中介效果,當前的中介效果更是已經發展到多重中介效果(multiple mediation)和多層次中介效果。這些效果使得研究者可以探討多層次數據間各層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彌補了簡單中介效應中容易忽略組織層面自變項的缺陷。中介變項與調節變項的組合效果,亦即調節式中介效果(moderated mediation)與中介式調節效果(mediated
moderation)。本章的目的是在探討多層次模型中的中介與調節效果,將研究重點放在2-1-1 模式(第一個數字代表解釋變項為組織層級、第二個數字代表中介變項為個體層級、第三個數字代表結果變項為個體層級),亦即多層次調節中介效果(multilevel moderated
mediation)的檢驗,在實例分析部份則是以學生學習動機為個體層次中介變項,學業成就為個體層次結果變項,而教師創意教學則為總體層次解釋變項。最後一章,第九章,則是介紹了階層線性模式(HLM)的特殊及延伸議題包含了樣本數議題、置中的問題、組平減、以及固定效果與隨機效果的討論,除此之外,也針對了本書所介紹實例的研究結果提出若干實務上以及未來研究進行時的建議。
最後,作者需強調的是,本書絕無意在已經是一大堆有關於階層線性模式、創造力的書單中、研究中又多增加一列以階層線性模式與創造力為題的書,本書主要目的除了是將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與各位教育先進分享,並接受各界的指教與回應之外,最要緊的是拋出一重要訊息,即是與教育組織行為研究中,特別是有關於創造力的相關議題,在多層次分析的浪潮之下,有著相當廣闊、亟待討論、開發的處女地。有感於目前與多層次分析相關的工具書,多數皆過於艱澀難懂、缺乏操作步驟的示範,以及論文發表的實例對應。因此本書以理論的介紹做為出發,了解每一個模式如何應用於教育領域中,並且輔佐以作者過去所發表的期刊文章作為實例,希望對於研究學子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