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約公元前三一三年至前二三五年),名況,尊稱為荀卿,或稱孫卿,趙國人(今山西省安澤縣)。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雜出,能夠守護孔子志業,當時以荀子與孟子為最主要的人物。
荀子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荀子主性惡;法後王;隆禮義;非難諸子。重視道德倫理,提倡仁義、禮義和忠信,集先秦禮論之大成,重視以禮修身和禮制教育。荀子十分注重學習的重要性,認為人生下來都是沒有知識的,只有透過後天學習才能獲得知識。
荀子曾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祭酒、楚國蘭陵令等,宣揚儒學和傳授六經,有韓非、李斯等弟子,是先秦儒家最後一位大師,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唯物論思想家和教育家。到了後來,荀子定居蘭陵,著書立說,完成《荀子》一書,流傳後世。
本書擷取《荀子》原著中的理論精華,從現代生活的角度詮釋了荀子的智慧。書中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說理透徹。全書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論闡釋外,還選編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進行解說,並附有「老夫子點評」加以畫龍點睛。
目錄
版權訊息
內容提要
序言
荀子生平
一 人定勝天
二 學習是邁向成功的通行證
三 學以致用
四 做人應時常自我反省
五 人不能貪圖安逸
六 謹慎交友
七 言多必失
八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九 遠離浮躁
十 永遠不要自滿
十一 心動不如行動
十二 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
十三 棄惡揚善
十四 不被外物所支配
十五 專心致志才能成功
十六 貧而志廣,富而體恭
十七 揚長避短易獲成功
十八 與時屈伸的處世之道
十九 培養溫和敦厚的品德
二十 不憑自己的好惡行事
二十一 防微杜漸
二十二 不以貌取人
二十三 流言止於智者
二十四 做一個誠實的人
二十五 學會包容
二十六 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二十七 禍福相倚
二十八 做一個守信的人
二十九 如何面對「懷才不遇」
三十 崇尚節儉的美德
三十一 如何面對誹謗
三十二 見人不可全拋一片心
三十三 無爭才能無禍
三十四 人貴有自知之明
三十五 凡事量力而為
三十六 以謙遜的態度待人
三十七 做人要有自己的主見
三十八 先事慮事,先患慮患
三十九 勿怨天尤人
四十 做君子,不做小人
四十一 對小人敬而遠之
內容提要
序言
荀子生平
一 人定勝天
二 學習是邁向成功的通行證
三 學以致用
四 做人應時常自我反省
五 人不能貪圖安逸
六 謹慎交友
七 言多必失
八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九 遠離浮躁
十 永遠不要自滿
十一 心動不如行動
十二 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
十三 棄惡揚善
十四 不被外物所支配
十五 專心致志才能成功
十六 貧而志廣,富而體恭
十七 揚長避短易獲成功
十八 與時屈伸的處世之道
十九 培養溫和敦厚的品德
二十 不憑自己的好惡行事
二十一 防微杜漸
二十二 不以貌取人
二十三 流言止於智者
二十四 做一個誠實的人
二十五 學會包容
二十六 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二十七 禍福相倚
二十八 做一個守信的人
二十九 如何面對「懷才不遇」
三十 崇尚節儉的美德
三十一 如何面對誹謗
三十二 見人不可全拋一片心
三十三 無爭才能無禍
三十四 人貴有自知之明
三十五 凡事量力而為
三十六 以謙遜的態度待人
三十七 做人要有自己的主見
三十八 先事慮事,先患慮患
三十九 勿怨天尤人
四十 做君子,不做小人
四十一 對小人敬而遠之
序
序言
春秋戰國,是中國思想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諸子百出,百家爭鳴,到荀子這裡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荀子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他繼承了儒家學說,並有所發展,且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在儒家中自成一派。
荀子的一生和孔子、孟子一樣,懷抱治國宏願和文韜武略周遊列國,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遊說齊、楚、趙、秦等國,然而事與願違,終未能如願。荀子晚年隱居楚國蘭陵,著書立說,以畢生所學,著《荀子》一書。
《荀子》共三十二篇,係漢代劉向編訂。一般認為,前二十六篇為荀子所著,後六篇為荀子門人所記。綜觀《荀子》全書,視野開闊,內容豐富,體系嚴謹,思想深邃,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等眾多方面,充分反映了荀子的思想特點。
荀子是一位樸素唯物論者,他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因此,人的吉凶禍福,並不取決於天。不僅如此,荀子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制天命而用之」,即人不僅不取決於天,而且可以戰勝天。在「宿命論」流行的戰國時期,荀子能有如此見解,實在難能可貴。
在人性問題上,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與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對。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
因此不可能有天生的聖賢,「其善者偽也」,即經過後天的改造才能變善。實際上,荀子的人性論,是從人無休止的慾望的角度出發,從人的否定性的一面來警醒人、鞭策人。在荀子看來,唯有「積善成德」,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荀子主張禮治與法治並用。一方面提倡「禮法」,重視「王道」。
「禮」是指綱常和倫理道德,荀子認為禮在調節人與人關係上起重要作用;「王道」是指禮義和仁政,荀子繼承了儒家「為政以德」的傳統,認為治國應「平政愛民」,提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另一方面主張「法後王」,同意用武力兼併天下,用法禁、刑賞治理國家,因此他的一些思想為法家所汲取。
荀子十分注重學習的重要性,認為人生下來都是沒有知識的,只有透過後天學習才能獲得知識。荀子指出「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學至於行之而止矣」,這些在今天仍不失為至理名言。
荀子,這位先秦儒學的最後一位大師,其智慧、學識由此可見一斑。馮友蘭說:「孟子以後,儒者無傑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壘始又一新。」譚嗣同說:「兩千年來之學,荀子也。」梁啟超也說:「自秦漢以後,政治學術,皆出於荀子。」所以,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可不知荀子,不能不讀《荀子》。
本書擷取《荀子》原著中的理論精華,從現代生活的角度詮釋了荀子的智慧。書中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說理透徹。全書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論闡釋外,還選編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進行解說,並附有點評加以畫龍點睛,使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可以快速領悟《荀子》的精髓。
春秋戰國,是中國思想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諸子百出,百家爭鳴,到荀子這裡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荀子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他繼承了儒家學說,並有所發展,且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在儒家中自成一派。
荀子的一生和孔子、孟子一樣,懷抱治國宏願和文韜武略周遊列國,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遊說齊、楚、趙、秦等國,然而事與願違,終未能如願。荀子晚年隱居楚國蘭陵,著書立說,以畢生所學,著《荀子》一書。
《荀子》共三十二篇,係漢代劉向編訂。一般認為,前二十六篇為荀子所著,後六篇為荀子門人所記。綜觀《荀子》全書,視野開闊,內容豐富,體系嚴謹,思想深邃,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等眾多方面,充分反映了荀子的思想特點。
荀子是一位樸素唯物論者,他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因此,人的吉凶禍福,並不取決於天。不僅如此,荀子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制天命而用之」,即人不僅不取決於天,而且可以戰勝天。在「宿命論」流行的戰國時期,荀子能有如此見解,實在難能可貴。
在人性問題上,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與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對。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
因此不可能有天生的聖賢,「其善者偽也」,即經過後天的改造才能變善。實際上,荀子的人性論,是從人無休止的慾望的角度出發,從人的否定性的一面來警醒人、鞭策人。在荀子看來,唯有「積善成德」,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荀子主張禮治與法治並用。一方面提倡「禮法」,重視「王道」。
「禮」是指綱常和倫理道德,荀子認為禮在調節人與人關係上起重要作用;「王道」是指禮義和仁政,荀子繼承了儒家「為政以德」的傳統,認為治國應「平政愛民」,提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另一方面主張「法後王」,同意用武力兼併天下,用法禁、刑賞治理國家,因此他的一些思想為法家所汲取。
荀子十分注重學習的重要性,認為人生下來都是沒有知識的,只有透過後天學習才能獲得知識。荀子指出「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學至於行之而止矣」,這些在今天仍不失為至理名言。
荀子,這位先秦儒學的最後一位大師,其智慧、學識由此可見一斑。馮友蘭說:「孟子以後,儒者無傑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壘始又一新。」譚嗣同說:「兩千年來之學,荀子也。」梁啟超也說:「自秦漢以後,政治學術,皆出於荀子。」所以,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可不知荀子,不能不讀《荀子》。
本書擷取《荀子》原著中的理論精華,從現代生活的角度詮釋了荀子的智慧。書中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說理透徹。全書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論闡釋外,還選編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進行解說,並附有點評加以畫龍點睛,使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可以快速領悟《荀子》的精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198
-
新書85折$213
-
新書93折$233
-
新書95折$238
-
新書$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