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臺有著什麼身世背景,是如何在中國大陸茁壯?來臺後如何雙源匯聚,兼容並蓄地向世界發聲呢?本書將帶領讀者一齊探索,九十載漫漫歲月之中,央廣走過的歷史軌跡。央廣的播音是許多民眾鮮活的記憶,過去克服各種艱難全力向各界播音,未來還要繼續努力向世界發聲。
歷經過熱戰與冷戰多次戰火的洗禮的中央廣播電臺,其歷史是中國和臺灣廣播史重要的一環,它曾經走過怎樣的艱辛困難?肩負何等重責大任?發揮什麼媒體功能?為聽眾帶來哪些回憶?在幾經轉型重生的歷程,又面臨哪些窘況困境。回顧央廣的發展史,可以一覽戰火下東亞地區民眾的生活史,也可以重新檢視二十世紀鉅變的媒體史。讓我們一起觀看這段歷史縮影,重溫你我共有的聲音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義麟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學術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專書著作:《矢內原忠雄及其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灣書房,2011年);《戰後在日臺灣人之處境與認同》(五南,2015年)等。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專書著作:《1950年代臺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和外來中文刊物為中心》(臺北:稻鄉,2016);《「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2005)等。
楊秀菁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書著作:《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稻鄉,2005);《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2015)(合著)、〈戰後初期《臺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1945-1972)〉、〈冷戰時期國際人權典章中新聞自由〉等,研究論文散見各學術期刊。
黃順星
黃順星,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現任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副研究員,學術專長為傳播史、媒介理論、傳播社會學、文化研究。曾出版專書《記者的重量:臺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巨流,2013),獲2011年「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研究論文散見於《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傳播研究與實踐》等學術期刊。
何義麟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學術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專書著作:《矢內原忠雄及其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灣書房,2011年);《戰後在日臺灣人之處境與認同》(五南,2015年)等。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專書著作:《1950年代臺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和外來中文刊物為中心》(臺北:稻鄉,2016);《「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2005)等。
楊秀菁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書著作:《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稻鄉,2005);《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2015)(合著)、〈戰後初期《臺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1945-1972)〉、〈冷戰時期國際人權典章中新聞自由〉等,研究論文散見各學術期刊。
黃順星
黃順星,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現任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副研究員,學術專長為傳播史、媒介理論、傳播社會學、文化研究。曾出版專書《記者的重量:臺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巨流,2013),獲2011年「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研究論文散見於《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傳播研究與實踐》等學術期刊。
目錄
推薦序:九十年歷史的新視角(邵立中)
前 言:聲音的歷史 (何義麟)
凡 例
Chapter 01 雙源匯流的廣播發展史(1928-1945)(何義麟)
Chapter 02 從臺灣之聲到自由中國之聲(1945-1949)(何義麟)
Chapter 03 在空中「反攻大陸」(1949-1974)(林果顯)
Chapter 04 向世界發聲與組織再造(1949-1980)(林果顯)
Chapter 05 政治變動下對外廣播的發展(1980-1997)(楊秀菁)
Chapter 06 開放天空的臺灣之音(1998-2017)(黃順星)
總 結:跨世紀的傳承(黃順星)
附 錄
前 言:聲音的歷史 (何義麟)
凡 例
Chapter 01 雙源匯流的廣播發展史(1928-1945)(何義麟)
Chapter 02 從臺灣之聲到自由中國之聲(1945-1949)(何義麟)
Chapter 03 在空中「反攻大陸」(1949-1974)(林果顯)
Chapter 04 向世界發聲與組織再造(1949-1980)(林果顯)
Chapter 05 政治變動下對外廣播的發展(1980-1997)(楊秀菁)
Chapter 06 開放天空的臺灣之音(1998-2017)(黃順星)
總 結:跨世紀的傳承(黃順星)
附 錄
序
前言
聲音的歷史
一、戰爭世紀的見證者
二十世紀初,人類社會最大的變化是聽眾的誕生。1920年代以後,廣播電臺在世界各地建立,只要收音機一打開,就可以聽到從遠地傳來的聲音,如此神奇的功能,不斷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廣播員開頭說的:「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等招呼語,一定讓聽眾記憶深刻。收音機廣播開始之後,對民眾的生活產生何種影響呢?這應該是大家都很感興趣的問題。不論在臺灣、在中國或其他東亞各地,廣播對大眾的生活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其影響力不下於報紙雜誌興起,以及後續電視的普及。因此,二十世紀大眾社會的誕生,首先有報刊讀者的誕生,接著有收音機聽眾的誕生,進而各種媒體更加多樣化,最後全體大眾被統稱為「閱聽者」。各種視聽覺媒體發達的結果,讓人類社會出現巨大的變化,其間收音機廣播的發展,大致是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電臺開播後,各地的聽眾如何誕生呢?一般而言,地方民眾能否成為聽眾?可能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但往往還會受國際局勢的左右。因為,廣播的發展與戰爭有著密切的關聯。
不論是東亞或世界,廣播很快地就被國家視為陸、海、空三戰線之外的第四戰線,廣泛被運用於國內宣傳與對外廣播。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央廣播電臺的發展,確實就是與國內外局勢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結。1928年中國國民黨北伐成功後,陳果夫體認到廣播電臺為宣傳主義、闡揚國策、報導新聞、推廣教育的無上利器,乃和中央宣傳部部長戴傳賢、中央委員葉楚傖二人商議,決定設立黨營的廣播電臺。同年6月,國民黨中央決定創辦「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線電臺」,簡稱「中央廣播電臺」,隸屬於中央宣傳部,並於8月1日,假南京中央黨部大禮堂,正式開播。爾後,隨著設備擴建、各地電臺成立,相繼於1931年更名為「中央廣播無線電臺管理處」,1936年更名為「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1937年以後抗日戰爭擴大,管轄的電臺數量迅速地擴增,隨著組織編制逐步擴充,管理處也進一步改隸於中央執行委員會。1943年11月,「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奉命擬定戰後廣播事業發展規劃,決定採行企業化之變革。1946年1月,經國防最高委員會第184次會議決定,管理處改組為「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廣)」,依「公司法」草擬章程,並送國民政府進行研議。但因內戰爆發,直到1949年底,中廣才真正在臺灣正式展開營運。
戰後,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統轄近40座大小廣播電臺(包含接收淪陷區電臺與臺灣各地的廣播電臺),但隨即因國共內戰失利,從1948年11月起,開始撤離相關設備。1949年夏,臺灣省主席陳誠將撤臺的中波、短波機各一部,由省庫撥出舊臺幣20億元,交臺灣廣播電臺裝設20千瓦短波機,做為國際宣傳之用。7月初在板橋機房動工裝置,雙十節開始以英語、國語,用「自由中國之聲」名義對美國與世界各地播音。面對內戰擴大與政府遷臺的情勢,當時負責播音的央廣擬定,以「反共剿匪」為目標,利用廣播吸引中國大陸聽眾,瓦解其信心與組織力量,同時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其具體的工作包括:加強節目陣容、充實電臺電力、干擾「匪方」音波等。
在這個大目標之下,1949年底起央廣隱身在中國廣播公司之內的「大陸廣播部」,直到1972年才又再度恢復央廣的名號,並進而在1980年改隸國防部。然而,經過一段摸索時期之後,1998年終於以財團法人的身分出現,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廣播電臺」,每日向世界播送臺灣之音,讓世界各國聽眾都能聽到來自臺灣的聲音。目前央廣的定位是國家廣播電臺,這是九十年來演變的結果。這段期間,國內與國際的局勢,出現了重大且劇烈的變化,電臺本身的歸屬、經營策略與聽眾的設定,也有很大的轉變。總言之,央廣見證了由熱戰到冷戰的時代變局,如今則面臨新時代無法預知的挑戰。生活在這樣的年代,我們必須鑑往知來,不僅要回顧電臺發展的歷史脈絡,也期待藉此提供央廣規劃前進方向的參考。
二、廣播與大眾日常生活
假如稍稍跳出嚴肅的電臺使命感問題,從庶民生活角度看待廣播的課題,廣播與現代人的生活,可說是息息相關。一般學生、通勤族、開車族、家庭主婦、辦公室、雜貨店、書店經常都能聽到廣播員聲音,廣播節目琳瑯滿目,人們收聽廣播有著各式不同動機,而廣播也盡力滿足人們不同需求,從古典樂到流行樂,從交通路況、教育、語言、政論、商業販售、電臺嘉賓等等,根據人們不同的需求與喜好的廣播節目,甚至已經進步到專門針對不同課題開發各種不同的頻道。廣播不需要特別的專注力,或者說,廣播正是做其他事卻能分心的最佳良伴,既可獨自享受,也可共同分享。也恰恰是這樣的特性,使廣播廣受大眾歡迎,自發明以來,至今歷久不衰。
廣播可以在無影無形之中提供人們聽覺享受,卻不要人們專心一致地聆聽,更因如此,用在政令宣導、各式宣傳、幼童和成人教育。戰時更能透過廣播干擾敵方的情報和意志,透過廣播達到自我宣傳和影響敵方戰鬥力,並具有帶動輿論風潮的強力效果。在戰爭時期,廣播還是人們唯一可以得知外界訊息、政府公告和躲避空襲的工具。伴隨著廣播員平穩柔和、慷慨激昂、幽默風趣的聲調,人們在物資缺乏、生活緊縮的大後方獲得難得的輕鬆時刻。這些有關民眾與廣播的關係,或許不是今日在臺灣的我們可以理解,但這在日治末期卻是臺灣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同個時期在中國大陸的央廣,為聽眾所帶來新知或娛樂的一部分。廣播在戰時的日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這樣的經驗放諸同時代的人們皆準。
人民各有不同的日常生活,但因為廣播卻讓相距百里千里之遙的陌生人有了共同的生活經驗,這樣的「共時性」體驗,到現在依然沒有改變,甚至更加豐富多元。因為網路時代的來臨,人們可以收聽世界各國的廣播,擁有更豐富多元收聽經驗。然而,讀者們試著想像,假如戰爭再次來臨,斷水斷電的情況下,網路也勢必中斷,由電波傳導的收音機廣播,還是有其備用的價值;又或者,在網路無法連結之處,也必須藉由電波與傳統的設備才能收聽。此外,在特殊情境下,廣播還是會有一些妙用,例如:從外國來臺工作的外籍人士,藉由收聽央廣的外語頻道一解思鄉之愁。總言之,新時代的來臨,固然為人們帶來不同以往的休閒娛樂方式,但是休閒生活中的變與不變,依然是探討廣播史時饒富趣味的一面。
三、回顧過往前瞻未來
或許有人認為,央廣發展史最主要的部分,可以納入東亞冷戰史的架構。因為,除了艱苦的八年抗戰史之外,央廣遷到臺灣以後,主要擔負著對中國大陸民眾「心戰廣播」的職責,同時還承擔對外宣傳的任務,長期宣揚反共的理念。然而,回顧整個央廣的歷史,其重要性並非僅止於此,東亞冷戰史只是其時代背景,心戰廣播是它的重要任務,但央廣不論在經濟社會史、科技史、生活史等方面,也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放寬視野,重新檢視電臺本身的發展脈絡,同時也要探討電臺對聽眾與整個社會的影響力,探討它在現代史的歷史定位。
要了解央廣的歷史,我們必須話說從頭,探討在國民政府與臺灣總督府,如何掌握並運用廣播新科技,進行對內與對外的宣傳。由於臺灣經歷特殊歷史脈絡,島上首先面對臺灣總督府的廣播經營模式,在戰後添加了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央廣播電臺經驗。這兩個不同發展脈絡,1949年以後在臺灣匯流,同為臺灣廣播事業的源頭。當然,我們也要同時認識,這項「及時性」與「共時性」媒體的出現,對於大眾生活產生何種衝擊。換言之,透過央廣九十年的歷史,我們不僅可一窺臺灣廣播「雙源匯流」的特殊歷史面貌,也可以重新思考,廣播對現代人生活的用途和意義。
今日的央廣,已經成為專門負責對國際及中國大陸傳播新聞與資訊的國家電臺,目前對各國的國際廣播,都能順利播送並獲得聽友良好的反應,唯有對中國大陸的廣播,還是受到嚴重的干擾。即使還有這項尚待突破的問題,但是央廣做為傳達臺灣的聲音,或是說傳播臺灣的價值的重要性是無可否認。回顧冷戰時期,在美國資助下的「自由歐洲電臺」(Radio Free Europe)持續發聲,才能達到讓柏林圍牆倒塌的功效。如今,西方世界把廣播的主要目標區,轉移到以中國為主的亞洲非民主國家,並且轉型為輸出各國民主價值的傳播工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國家廣播公司(RFI)、澳洲國家廣播公司(ABC)、德國之聲(DW)、美國之音(VOA)等,都積極加強對中國華語廣播。1996年,美國還另外設立涵蓋亞洲但以中國為主要對象的自由亞洲電臺(RFA),以傳達其國家信奉的民主自由理念。在這樣的情勢下,央廣當然不能妄自菲薄,必須堅持信念,持續的努力下去。
本書依照時間脈絡,概略地介紹央廣一路走來的歷程,除了前言與總結之外,全書共分六章,分別就匯流前央廣和臺灣廣播各自的發展,進而到合併後的情形,以及央廣如何肩負八年抗戰的熱戰與遷臺後冷戰時期之電波戰。冷戰時期,央廣之國際宣傳和心戰廣播,持續地與中共政權對抗。這樣堅持反共之廣播,如何撫慰海外僑民思鄉的心情,成為僑民支撐的力量。戰後,央廣在政治變遷的過程中經歷數次改組,再從黨政不分的階段走向財團法人化的過程。透過整個歷史脈絡之解說,期望能使讀者更加了解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經走過的歷史,而這也不僅是過去式,甚至還是繼續前進的進行式和未來式。本書希望可以用最深入淺出、簡潔有力的敘述,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央廣九十年來的發展史。
聲音的歷史
一、戰爭世紀的見證者
二十世紀初,人類社會最大的變化是聽眾的誕生。1920年代以後,廣播電臺在世界各地建立,只要收音機一打開,就可以聽到從遠地傳來的聲音,如此神奇的功能,不斷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廣播員開頭說的:「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等招呼語,一定讓聽眾記憶深刻。收音機廣播開始之後,對民眾的生活產生何種影響呢?這應該是大家都很感興趣的問題。不論在臺灣、在中國或其他東亞各地,廣播對大眾的生活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其影響力不下於報紙雜誌興起,以及後續電視的普及。因此,二十世紀大眾社會的誕生,首先有報刊讀者的誕生,接著有收音機聽眾的誕生,進而各種媒體更加多樣化,最後全體大眾被統稱為「閱聽者」。各種視聽覺媒體發達的結果,讓人類社會出現巨大的變化,其間收音機廣播的發展,大致是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電臺開播後,各地的聽眾如何誕生呢?一般而言,地方民眾能否成為聽眾?可能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但往往還會受國際局勢的左右。因為,廣播的發展與戰爭有著密切的關聯。
不論是東亞或世界,廣播很快地就被國家視為陸、海、空三戰線之外的第四戰線,廣泛被運用於國內宣傳與對外廣播。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央廣播電臺的發展,確實就是與國內外局勢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結。1928年中國國民黨北伐成功後,陳果夫體認到廣播電臺為宣傳主義、闡揚國策、報導新聞、推廣教育的無上利器,乃和中央宣傳部部長戴傳賢、中央委員葉楚傖二人商議,決定設立黨營的廣播電臺。同年6月,國民黨中央決定創辦「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線電臺」,簡稱「中央廣播電臺」,隸屬於中央宣傳部,並於8月1日,假南京中央黨部大禮堂,正式開播。爾後,隨著設備擴建、各地電臺成立,相繼於1931年更名為「中央廣播無線電臺管理處」,1936年更名為「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1937年以後抗日戰爭擴大,管轄的電臺數量迅速地擴增,隨著組織編制逐步擴充,管理處也進一步改隸於中央執行委員會。1943年11月,「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奉命擬定戰後廣播事業發展規劃,決定採行企業化之變革。1946年1月,經國防最高委員會第184次會議決定,管理處改組為「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廣)」,依「公司法」草擬章程,並送國民政府進行研議。但因內戰爆發,直到1949年底,中廣才真正在臺灣正式展開營運。
戰後,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統轄近40座大小廣播電臺(包含接收淪陷區電臺與臺灣各地的廣播電臺),但隨即因國共內戰失利,從1948年11月起,開始撤離相關設備。1949年夏,臺灣省主席陳誠將撤臺的中波、短波機各一部,由省庫撥出舊臺幣20億元,交臺灣廣播電臺裝設20千瓦短波機,做為國際宣傳之用。7月初在板橋機房動工裝置,雙十節開始以英語、國語,用「自由中國之聲」名義對美國與世界各地播音。面對內戰擴大與政府遷臺的情勢,當時負責播音的央廣擬定,以「反共剿匪」為目標,利用廣播吸引中國大陸聽眾,瓦解其信心與組織力量,同時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其具體的工作包括:加強節目陣容、充實電臺電力、干擾「匪方」音波等。
在這個大目標之下,1949年底起央廣隱身在中國廣播公司之內的「大陸廣播部」,直到1972年才又再度恢復央廣的名號,並進而在1980年改隸國防部。然而,經過一段摸索時期之後,1998年終於以財團法人的身分出現,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廣播電臺」,每日向世界播送臺灣之音,讓世界各國聽眾都能聽到來自臺灣的聲音。目前央廣的定位是國家廣播電臺,這是九十年來演變的結果。這段期間,國內與國際的局勢,出現了重大且劇烈的變化,電臺本身的歸屬、經營策略與聽眾的設定,也有很大的轉變。總言之,央廣見證了由熱戰到冷戰的時代變局,如今則面臨新時代無法預知的挑戰。生活在這樣的年代,我們必須鑑往知來,不僅要回顧電臺發展的歷史脈絡,也期待藉此提供央廣規劃前進方向的參考。
二、廣播與大眾日常生活
假如稍稍跳出嚴肅的電臺使命感問題,從庶民生活角度看待廣播的課題,廣播與現代人的生活,可說是息息相關。一般學生、通勤族、開車族、家庭主婦、辦公室、雜貨店、書店經常都能聽到廣播員聲音,廣播節目琳瑯滿目,人們收聽廣播有著各式不同動機,而廣播也盡力滿足人們不同需求,從古典樂到流行樂,從交通路況、教育、語言、政論、商業販售、電臺嘉賓等等,根據人們不同的需求與喜好的廣播節目,甚至已經進步到專門針對不同課題開發各種不同的頻道。廣播不需要特別的專注力,或者說,廣播正是做其他事卻能分心的最佳良伴,既可獨自享受,也可共同分享。也恰恰是這樣的特性,使廣播廣受大眾歡迎,自發明以來,至今歷久不衰。
廣播可以在無影無形之中提供人們聽覺享受,卻不要人們專心一致地聆聽,更因如此,用在政令宣導、各式宣傳、幼童和成人教育。戰時更能透過廣播干擾敵方的情報和意志,透過廣播達到自我宣傳和影響敵方戰鬥力,並具有帶動輿論風潮的強力效果。在戰爭時期,廣播還是人們唯一可以得知外界訊息、政府公告和躲避空襲的工具。伴隨著廣播員平穩柔和、慷慨激昂、幽默風趣的聲調,人們在物資缺乏、生活緊縮的大後方獲得難得的輕鬆時刻。這些有關民眾與廣播的關係,或許不是今日在臺灣的我們可以理解,但這在日治末期卻是臺灣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同個時期在中國大陸的央廣,為聽眾所帶來新知或娛樂的一部分。廣播在戰時的日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這樣的經驗放諸同時代的人們皆準。
人民各有不同的日常生活,但因為廣播卻讓相距百里千里之遙的陌生人有了共同的生活經驗,這樣的「共時性」體驗,到現在依然沒有改變,甚至更加豐富多元。因為網路時代的來臨,人們可以收聽世界各國的廣播,擁有更豐富多元收聽經驗。然而,讀者們試著想像,假如戰爭再次來臨,斷水斷電的情況下,網路也勢必中斷,由電波傳導的收音機廣播,還是有其備用的價值;又或者,在網路無法連結之處,也必須藉由電波與傳統的設備才能收聽。此外,在特殊情境下,廣播還是會有一些妙用,例如:從外國來臺工作的外籍人士,藉由收聽央廣的外語頻道一解思鄉之愁。總言之,新時代的來臨,固然為人們帶來不同以往的休閒娛樂方式,但是休閒生活中的變與不變,依然是探討廣播史時饒富趣味的一面。
三、回顧過往前瞻未來
或許有人認為,央廣發展史最主要的部分,可以納入東亞冷戰史的架構。因為,除了艱苦的八年抗戰史之外,央廣遷到臺灣以後,主要擔負著對中國大陸民眾「心戰廣播」的職責,同時還承擔對外宣傳的任務,長期宣揚反共的理念。然而,回顧整個央廣的歷史,其重要性並非僅止於此,東亞冷戰史只是其時代背景,心戰廣播是它的重要任務,但央廣不論在經濟社會史、科技史、生活史等方面,也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放寬視野,重新檢視電臺本身的發展脈絡,同時也要探討電臺對聽眾與整個社會的影響力,探討它在現代史的歷史定位。
要了解央廣的歷史,我們必須話說從頭,探討在國民政府與臺灣總督府,如何掌握並運用廣播新科技,進行對內與對外的宣傳。由於臺灣經歷特殊歷史脈絡,島上首先面對臺灣總督府的廣播經營模式,在戰後添加了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央廣播電臺經驗。這兩個不同發展脈絡,1949年以後在臺灣匯流,同為臺灣廣播事業的源頭。當然,我們也要同時認識,這項「及時性」與「共時性」媒體的出現,對於大眾生活產生何種衝擊。換言之,透過央廣九十年的歷史,我們不僅可一窺臺灣廣播「雙源匯流」的特殊歷史面貌,也可以重新思考,廣播對現代人生活的用途和意義。
今日的央廣,已經成為專門負責對國際及中國大陸傳播新聞與資訊的國家電臺,目前對各國的國際廣播,都能順利播送並獲得聽友良好的反應,唯有對中國大陸的廣播,還是受到嚴重的干擾。即使還有這項尚待突破的問題,但是央廣做為傳達臺灣的聲音,或是說傳播臺灣的價值的重要性是無可否認。回顧冷戰時期,在美國資助下的「自由歐洲電臺」(Radio Free Europe)持續發聲,才能達到讓柏林圍牆倒塌的功效。如今,西方世界把廣播的主要目標區,轉移到以中國為主的亞洲非民主國家,並且轉型為輸出各國民主價值的傳播工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國家廣播公司(RFI)、澳洲國家廣播公司(ABC)、德國之聲(DW)、美國之音(VOA)等,都積極加強對中國華語廣播。1996年,美國還另外設立涵蓋亞洲但以中國為主要對象的自由亞洲電臺(RFA),以傳達其國家信奉的民主自由理念。在這樣的情勢下,央廣當然不能妄自菲薄,必須堅持信念,持續的努力下去。
本書依照時間脈絡,概略地介紹央廣一路走來的歷程,除了前言與總結之外,全書共分六章,分別就匯流前央廣和臺灣廣播各自的發展,進而到合併後的情形,以及央廣如何肩負八年抗戰的熱戰與遷臺後冷戰時期之電波戰。冷戰時期,央廣之國際宣傳和心戰廣播,持續地與中共政權對抗。這樣堅持反共之廣播,如何撫慰海外僑民思鄉的心情,成為僑民支撐的力量。戰後,央廣在政治變遷的過程中經歷數次改組,再從黨政不分的階段走向財團法人化的過程。透過整個歷史脈絡之解說,期望能使讀者更加了解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經走過的歷史,而這也不僅是過去式,甚至還是繼續前進的進行式和未來式。本書希望可以用最深入淺出、簡潔有力的敘述,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央廣九十年來的發展史。
何義麟 謹誌
內容連載
Chapter 01 雙源匯流的廣播發展史(1928-1945)(何義麟)
回顧中央廣播電臺的發展史,首先當然要認識到,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並施行訓政體制,同時也開始發展廣播事業。但我們要注意到,在訓政體制之下,這項新媒體既非國營也非民營,而是交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來經營。另一方面,在殖民地臺灣,也從1928年開始設立廣播電臺,並且建立全島的廣播網。在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負責接收「臺灣放送協會」與各地的「放送局」,改組成立「臺灣廣播電臺」,並納入中央廣播電臺的廣播網。1949年政府遷臺,兩地的廣播人才與器材設備融為一體,進入另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兩個敵對國家不同體制下發展的廣播事業,在1945到1949年間整合起來,變成「中國廣播公司」,過去曾簡稱為「中廣」,但1998年以國家廣播電臺面貌出現後,則簡稱為「央廣」。央廣來臺後的演變過程,可以稱之為「雙源匯流」。因此,以下本章將焦點集中於1945年以前,首先介紹國民政府與臺灣總督府建立廣播事業的過程,接著要看看雙方如何經營與擴張,最後則要探討戰時中日雙方如何展開激烈的電波戰。
回顧中央廣播電臺的發展史,首先當然要認識到,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並施行訓政體制,同時也開始發展廣播事業。但我們要注意到,在訓政體制之下,這項新媒體既非國營也非民營,而是交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來經營。另一方面,在殖民地臺灣,也從1928年開始設立廣播電臺,並且建立全島的廣播網。在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負責接收「臺灣放送協會」與各地的「放送局」,改組成立「臺灣廣播電臺」,並納入中央廣播電臺的廣播網。1949年政府遷臺,兩地的廣播人才與器材設備融為一體,進入另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兩個敵對國家不同體制下發展的廣播事業,在1945到1949年間整合起來,變成「中國廣播公司」,過去曾簡稱為「中廣」,但1998年以國家廣播電臺面貌出現後,則簡稱為「央廣」。央廣來臺後的演變過程,可以稱之為「雙源匯流」。因此,以下本章將焦點集中於1945年以前,首先介紹國民政府與臺灣總督府建立廣播事業的過程,接著要看看雙方如何經營與擴張,最後則要探討戰時中日雙方如何展開激烈的電波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5折$468
-
新書9折$495
-
新書93折$512
-
新書95折$523
-
新書95折$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