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論文和評論,除了〈眾妙之門〉一篇是發表十幾年前的舊文之外,其他的都發表於最近這些年。按照我對出版社編纂這套書意圖的理解,這部自選集,不應當是回顧自己的歷史學研究經歷、把它變成自己的學術傳記,而是應當向讀者介紹自己在歷史學領域有價值的研究,所以,我盡量選錄能反映目前自己所思所想的新論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兆光
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本科、研究生畢業,現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提名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并曾擔任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臺灣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唐詩選注》、《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葛兆光自選集》、《中國思想史》(二卷)、《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等。譯有《通向禪學之道》(日本鈴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另有學術性的隨筆和評論結集出版的有《門外談禪》、《考檠在澗》、《佛影道蹤》、《作壁上觀——葛兆光書話》、《并不遙遠的歷史》和《在異鄉聽雨看云》等。
葛兆光
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本科、研究生畢業,現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提名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并曾擔任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臺灣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唐詩選注》、《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葛兆光自選集》、《中國思想史》(二卷)、《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等。譯有《通向禪學之道》(日本鈴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另有學術性的隨筆和評論結集出版的有《門外談禪》、《考檠在澗》、《佛影道蹤》、《作壁上觀——葛兆光書話》、《并不遙遠的歷史》和《在異鄉聽雨看云》等。
目錄
自序 1
上冊
歷史學四題 1
一 後現代與現代之間,歷史學如何自處 1
二 「中國」可以成為歷史敘述的空間嗎 2
三 在學術或歷史研究中應當有中國意識、中國視角和中國立場嗎 3
四 如何重新建立敘述歷史的方式 4
為什麼是思想史 7
一 爭論的緣起 7
二 中國哲學,可以理解的心情與問題 8
三 首先是歷史的思想史11
眾妙之門—— 北極、太一、太極與道15
一 引言15
二 「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18
三 「萬物所出,造於太一」31
四 「太一,道也」 40
五 「太極,中央元氣」 46
六 結束語 52
【附論】 55
作為思想史的古輿圖 57
一 邊緣與中央:歐洲古代世界地圖中的東方想像 59
二 從天下到萬國:古代中國華夷、輿地、禹跡圖中的觀念世界 65
三 佛教地圖:另類世界的想像 70
四 內諸夏而外諸夷:以明代海防地圖為例 73
五 大「公」無「私」:從明代方志地圖看當時人的公私觀念 76
六 小結 82
山海經、職貢圖和旅行記中的異域記憶——利瑪竇來華前後中國人想像異域的資源變化 85
一 想像和知識的差距:想像的異國 85
二 建構異域想像的三類資源:旅行記、職貢圖和神話傳說寓言 87
三 想像加上想像,故事加上故事:女國、狗國與屍頭蠻 90
四 利瑪竇之前的異域想像:來自古典知識和歷史記憶 96
五 利瑪竇來華之後:從「天下」到「萬國」101
嚴昏曉之節——古代中國日夜秩序觀念的意味 105
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傳統的日常生活秩序107
二 月黑風高與殺人放火 111
三 夜聚曉散與圖謀不軌 116
四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元夜觀燈的意義 122
五 城市生活與鄉村秩序之間:傳統日夜秩序的瓦解 126
「唐宋」抑或「宋明」——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視域轉變的意義 129
一 思想史與文化史:既連續又斷裂的唐宋 129
二 從唐宋到宋明:「視域」的變化 134
三 意義之一:兼顧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139
四 意義之二:關注新文化與新思想的制度化、世俗化與常識化 142
五 意義之三:拓展文化史思想史的資料範圍 150
六 小結:視域變化與方法變化 155
上冊
歷史學四題 1
一 後現代與現代之間,歷史學如何自處 1
二 「中國」可以成為歷史敘述的空間嗎 2
三 在學術或歷史研究中應當有中國意識、中國視角和中國立場嗎 3
四 如何重新建立敘述歷史的方式 4
為什麼是思想史 7
一 爭論的緣起 7
二 中國哲學,可以理解的心情與問題 8
三 首先是歷史的思想史11
眾妙之門—— 北極、太一、太極與道15
一 引言15
二 「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18
三 「萬物所出,造於太一」31
四 「太一,道也」 40
五 「太極,中央元氣」 46
六 結束語 52
【附論】 55
作為思想史的古輿圖 57
一 邊緣與中央:歐洲古代世界地圖中的東方想像 59
二 從天下到萬國:古代中國華夷、輿地、禹跡圖中的觀念世界 65
三 佛教地圖:另類世界的想像 70
四 內諸夏而外諸夷:以明代海防地圖為例 73
五 大「公」無「私」:從明代方志地圖看當時人的公私觀念 76
六 小結 82
山海經、職貢圖和旅行記中的異域記憶——利瑪竇來華前後中國人想像異域的資源變化 85
一 想像和知識的差距:想像的異國 85
二 建構異域想像的三類資源:旅行記、職貢圖和神話傳說寓言 87
三 想像加上想像,故事加上故事:女國、狗國與屍頭蠻 90
四 利瑪竇之前的異域想像:來自古典知識和歷史記憶 96
五 利瑪竇來華之後:從「天下」到「萬國」101
嚴昏曉之節——古代中國日夜秩序觀念的意味 105
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傳統的日常生活秩序107
二 月黑風高與殺人放火 111
三 夜聚曉散與圖謀不軌 116
四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元夜觀燈的意義 122
五 城市生活與鄉村秩序之間:傳統日夜秩序的瓦解 126
「唐宋」抑或「宋明」——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視域轉變的意義 129
一 思想史與文化史:既連續又斷裂的唐宋 129
二 從唐宋到宋明:「視域」的變化 134
三 意義之一:兼顧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139
四 意義之二:關注新文化與新思想的制度化、世俗化與常識化 142
五 意義之三:拓展文化史思想史的資料範圍 150
六 小結:視域變化與方法變化 155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174
-
新書9折$198
-
新書9折$198
-
新書9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