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縱向上將中國歷史上耶儒互動的哲學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利瑪竇的「適應哲學」(以耶為體、以儒為用);康有為、譚嗣同的「改良哲學」(以儒為體、以耶為用);洪秀全、孫中山的「革命哲學」(洪秀全:雜糅耶儒、非儒非耶;孫中山:兼取耶儒、亦儒亦耶);趙紫宸、謝扶雅、徐松石、何世明等人的「本色神學」(趙紫宸、謝扶雅等:以耶為體、以耶合儒;徐松石、何世明等:以耶為體、以儒合耶)。從橫向上將耶儒互動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個方面:「上帝觀與祭祀觀」(三位一體與三命一德、一神信仰與多神崇拜、基督本位與中華本位);「原罪論與性善論」(神性之愛與人性之愛、他律倫理與自律倫理、神學的道德學與道德的神學);「來世觀與今世觀」(靈肉二分與心物一體、個體主義與群體主義、宗教之教與教育之教)。旨在從縱橫兩個角度對中國歷史上的耶儒互動作系統疏理,希望對關心當前儒家文化如何與基督教文化和同存異的讀者提供理論上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