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由宋神宗定名,「資治」兩字意謂著幫助、治理,「通」則意謂著博通古今的「通史」,「鑑」則有引為「借鏡」之意
人生的進退更迭、一個企業會興起和衰落,總有其根由,唯有在事件發生時掌握關鍵,發生後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才可能「勝者為王」。
本書精選152篇,按照原書的年代序次逐篇加註「副標題」,簡括意旨,以清眉目,盼重將舊時帝王之「借鑑」,轉化為現代民眾的「明鏡」,為自己打造人生的瑰麗舞台。
贏在知己知彼,一本在職場、商場、戰場與人生各方面的智慧之書!
《傳習錄全鑑》
修心,可以強化自我的靈魂,
讀懂了,助你煉出「攻敵必克」的不壞金身。
王陽明的理學,
是融會東方文學與哲學的兩顆明珠,
它很難,
很多人在還沒接觸它之前,
就先因文言、玄學這些標籤敬謝不敏,
它其實也很簡單,
其實只想一個概念,從「心」出發。
若單從文學的角度去看,
王陽明和徐愛的對答書信,
隱約可窺見明代盛行的清言體一斑,
長句短詞,皆幅短旨詠。
實修實證‧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經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資治通鑑》司馬光/原著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他立志編撰《通鑑》,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鑑,從起例到刪定稿都親自動筆。遺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還有諸多名著被眾人所流傳。
《資治通鑑》東籬子/解譯
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出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年)、《素書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年)等。
《傳習錄全鑑》王陽明
原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是中國儒學界的泰斗之一,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心學的集大成者。
因他曾隱居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後又創辦陽明書院,所以世稱他為「陽明先生」,其學說被叫做「陽明學」。王陽明一生頗有成就,他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武全才。
《資治通鑑》司馬光/原著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他立志編撰《通鑑》,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鑑,從起例到刪定稿都親自動筆。遺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還有諸多名著被眾人所流傳。
《資治通鑑》東籬子/解譯
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出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年)、《素書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年)等。
《傳習錄全鑑》王陽明
原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是中國儒學界的泰斗之一,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心學的集大成者。
因他曾隱居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後又創辦陽明書院,所以世稱他為「陽明先生」,其學說被叫做「陽明學」。王陽明一生頗有成就,他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武全才。
目錄
《資治通鑑》
周紀
◎智伯無德而亡(威烈王二十三年)
◎商鞅立木為信(顯王十年)
◎廉頗負荊請罪(赧王中三十六年)
◎田單巧用火牛陣(赧王中三十六年)
◎長平之戰(赧王下五十五年)
秦紀
◎春申君貪色而亡(始皇帝上九年)
◎王翦裝糊塗防猜疑(始皇帝下二十二年)
◎蒙恬被奸臣所害(始皇帝下三十七年)
◎李斯不得善終(二世皇帝下二年)
漢紀
◎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
◎項羽兵敗垓下(太祖高皇帝中五年)
◎張良功成身退(太祖高皇帝中六年)
◎韓信謀反被夷三族(太祖高皇帝下十一年)
◎張釋之以法治國(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
◎景帝殺晁錯平叛亂(孝景皇帝下前三年)
◎汲黯為政,以民為本(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六年)
◎俠士犯法,與民同罪(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二年)
◎主父偃驕橫被殺(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二年)
◎張騫出使西域(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二年)
◎李陵事件(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天漢二年)
◎漢武帝教子無方(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二年)
◎漢武帝的一生功過(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二年)
◎蘇武北海牧羊(孝昭皇帝上始元五年)
◎霍氏滅門(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節四年)
◎貢禹奏事避重就輕(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
◎漢元帝親讒遠忠(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
◎王莽專權(孝平皇帝上元始元年)
◎王莽稱帝(王莽上初始元年)
◎王莽新朝的覆滅(淮陽王更始元年)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
◎劉秀善用忠厚之臣(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
◎劉秀平定隴西(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二年)
◎強項令董宣(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九年)
◎伏波將軍馬援(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
◎班超出使西域(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六年)
◎明德皇后馬氏(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二年)
◎外戚竇憲仗勢欺人(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八年)
◎才女皇后鄧綏(孝安皇帝建光元年)
◎真假隱士(孝順皇帝上永建二年)
◎跋扈將軍(孝恒皇帝本初元年)
◎崔寔上書建言(孝恒皇帝元嘉元年)
◎梁冀被誅(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二年)
◎五處士拒絕為官(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二年)
◎太學生領袖郭泰(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
◎黨錮之禍(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
◎郭泰擇安去危,申屠蟠見機行動(孝靈皇帝上之上建寧二年)
◎漢靈帝的三互法(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四年)
◎黃巾起義(孝靈皇帝中光和六年)
◎十常侍之亂(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
◎誅滅宦官集團(孝靈皇帝下中平六年)
◎董卓討伐戰(孝靈皇帝下中平六年)
◎董卓自取滅亡(孝獻皇帝乙初平三年)
◎孫策威震江東(孝獻皇帝丙興平二年)
◎挾天子以令諸侯(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
◎白門樓殺呂布(孝獻皇帝丁建安三年)
◎官渡之戰(孝獻皇帝戊建安五年)
◎三顧茅廬(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二年)
◎赤壁之戰(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三年)
◎荀彧之死(孝獻皇帝辛建安十七年)
◎劉備定蜀(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
魏紀
◎魏文帝登基(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劉備稱帝(世祖文皇帝上黃初二年)
◎白帝城托孤(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
◎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六年)
◎揮淚斬馬謖(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
◎諸葛亮星落五丈原(烈祖明皇帝中之上青龍二年)
◎魏明帝時期關於用人的爭論(烈祖明皇帝中之下景初元年)
◎司馬昭以仁德奪取壽春(高貴鄉公下甘露三年)
◎司馬懿裝病騙曹爽(邵陵厲公中正始九年)
◎司馬昭之心(元皇帝上景元元年)
◎鄧艾出奇兵滅蜀(元皇帝下景元四年)
◎劉禪樂不思蜀(元皇帝下咸熙元年)
晉紀
◎司馬炎稱帝(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
◎吳國陸抗克西陵(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八年)
◎三國歸晉(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
◎石崇王愷鬥富(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三年)
◎興風作浪的賈南風(孝惠皇帝上元康元年)
◎清談之風(孝惠皇帝上元康七年)
◎白癡皇帝司馬衷(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
◎八王之亂(孝惠皇帝上之下永康元年)
◎李特的流民大營(孝惠皇帝中之上永甯元年)
◎英明的何曾(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
◎謀士的傑出代表張賓(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
◎祖逖聞雞起舞(孝湣皇帝上建興元年)
◎西晉滅亡(孝湣皇帝下建興四年)
◎晉成帝用人不當(顯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四年)
◎石勒聽書(顯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
◎暴君石虎(顯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二年)
◎桓溫北伐(孝宗穆皇帝上之上永和二年)
◎殷浩一錯誤終身(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十年)
◎一代良相謝安(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
◎苻堅拒諫(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七年)
◎淝水之戰(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
◎司馬曜醉酒被殺(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二十一年)
◎劉裕大開殺戒(安皇帝庚義熙六年)
宋紀
◎宋武帝駕崩(高祖武皇帝永初三年)
◎劉義符貪玩喪命(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
◎統萬之戰(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四年)
◎劉義隆慘殺功臣(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
◎國史之獄(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七年)
◎後廢帝劉昱(順皇帝升明元年)
齊紀
◎蕭道成即位(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
◎無神論者范縝(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
◎鬱林王機關算盡(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
◎昏庸荒淫的東昏侯(東昏侯上永元元年)
梁紀
◎梁武帝蕭衍繼位(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
◎蕭宏位列三公(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七年)
◎君子湛僧智(高祖武皇帝七大通元年)
◎魏孝莊帝誅殺爾朱榮(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
◎昭明太子被冤(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
◎侯景之亂(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
卷九 陳紀
◎昏庸殘暴的齊顯祖(高祖武皇帝永定二年)
◎北齊後主因女色誤國(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八年)
◎北周高祖賞罰不明(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八年)
◎周武帝勝而不奢(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
◎獨孤皇后與隋文帝(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
◎陳後主陳叔寶(長城公下至德二年)
卷十 隋紀
◎隋文帝滅陳(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
◎趙綽的誠直之心(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七年)
◎窮奢極欲的隋煬帝(煬皇帝上之上大業元年)
◎瓦崗農民起義(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
卷十一 唐紀
◎房謀杜斷(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中武德四年)
◎玄武門之變(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九年)
◎唐太宗善於納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
◎史上最著名的賢后(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十年)
◎文成公主進藏(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十五年)
◎諫臣魏徵(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十七年)
◎李世民廢嫡立庶(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十七年)
◎李世民駕崩(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二十三年)
◎武則天垂簾聽政(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麟德元年)
◎唐室砥柱狄仁傑(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
◎唐明皇節儉治國(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元二年)
◎安祿山起兵謀反(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天寶十四年)
◎中唐名將郭子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
◎唐德宗體察民情(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
◎﹁小太宗﹂李怡(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下會昌六年)
◎唐末宦官亂政(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復三年)
卷十二 後梁紀
◎後梁太祖荒淫喪命(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下乾化二年)
◎朱友珪悲劇重演(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下乾化三年)
卷十三 後唐紀
◎戲子皇帝(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上同光元年)
◎有道明君李嗣源(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中之上天成四年)
◎高從誨和梁震(潞王下清泰二年)
卷十四 後晉紀
◎「兒皇帝」石敬瑭(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
◎晉高祖為信用不顧法度(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
◎南唐主罪責逃兵(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五年)
卷十五 後漢紀
◎劉知遠稱帝(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
◎後漢高祖無治國之能(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
卷十六 後周紀
◎後周太祖勵精圖治(太祖聖神恭肅文孝皇帝上廣順元年)
◎五個朝代的宰相馮道(太祖聖神恭肅文武皇帝中顯德元年)
◎後周世宗不愛其身而愛民(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上顯德二年)
參考文獻
《傳習錄全鑑》
錢德洪序——成書之緣
上卷
一、徐愛錄——心即是理
◎ 1 徐愛引言
◎ 2 親民與新民
◎ 3 至善是心之本體
◎ 4 求孝道於內
◎ 5 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 6 知行合一
◎ 7 行是知的功夫
◎ 8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
◎ 9 盡心即是盡性
◎ 10 身之主宰便是心
◎ 11 去其心之不正
◎ 12 知是心之本體
◎ 13 「禮」即是「理」
◎ 14 天理人欲不並立
◎ 15 虛文勝而實行衰
◎ 16 務本尚實,返樸還淳
◎ 17 因時致治
◎ 18 事即道,道即事
◎ 19 孔子刪《詩經》
◎ 20 徐愛跋
二、陸澄錄——格物無動靜之分
◎ 1 主一之功
◎ 2 念念存天理
◎ 3 相下得益,相上遭損
◎ 4 人心天理渾然
◎ 5 心如明鏡
◎ 6 義理無定在,無窮盡
◎ 7 人須在事上磨
◎ 8 下學與上達
◎ 9 唯精唯一
◎ 10 知行不分
◎ 11 以循理為生
◎ 12 三子是有意必
◎ 13 志與功
◎ 14 心即性,性即理
◎ 15 理不容分析
◎ 16 反省慎獨
◎ 17 性、理關係
◎ 18 省察與克治
◎ 19 非鬼迷,心自迷
◎ 20 定是心之本體
◎ 21 孔子正名
◎ 22 毀不滅性
◎ 23 有是體即有是用
◎ 24 陽明與易經
◎ 25 存養夜氣
◎ 26 動靜無端
◎ 27 「道」無所謂上下
◎ 28 仁者惻隱心懷
◎ 29 權變之道
◎ 30 自願原則
◎ 31 良工心獨苦
◎ 32 「治生說」誤人
◎ 33 陽明與道教
◎ 34 克制私欲
◎ 35 哭則不歌
◎ 36 防微杜漸
◎ 37 儒家與科技
◎ 38 後天修養之功
◎ 39 道無精粗
◎ 40 私欲如塵土
◎ 41 克己功夫
◎ 42 道無方體
◎ 43 陽明的自然觀
◎ 44 隨才成就
◎ 45 做學問要有源泉
◎ 46 貫通古今
◎ 47 心統五官
◎ 48 一念發動
◎ 49 靜中體悟
◎ 50 持其志
◎ 51 聖人如天
◎ 52 理在心性中
◎ 53 已發與未發
◎ 54 顏子沒而聖學亡
◎ 55 現成良知
◎ 56 本體不動
◎ 57 主客消融
◎ 58 心外無物
◎ 59 時時用力
◎ 60 「格」為「正」
◎ 61 做功夫的目標
◎ 62 孝悌為仁之本
◎ 63 陽明批評佛教
三、薛侃錄——一以貫之
◎ 1 心之神明
◎ 2 不假外求
◎ 3 不能「只管求」
◎ 4 王朱異同
◎ 5 純乎天理方是聖
◎ 6 朱子之悔
◎ 7 侃去花間草
◎ 8 為學頭腦
◎ 9 志向真切
◎ 10 主宰常定
◎ 11 不務空名
◎ 12 以改之為貴
◎ 13 道德實踐
◎ 14 體用一源
◎ 15 不肯移
◎ 16 善用俱是
◎ 17 主體性覺醒
◎ 18 體未立,用安從生
◎ 19 在心地上用功
◎ 20 立志貴專一
◎ 21 無所偏頗
◎ 22 居敬窮理
◎ 23 知是理之靈處
◎ 24 本體無一物
◎ 25 戒懼慎獨
◎ 26 尊孟貶荀
◎ 27 保全真己
◎ 28 貴目賤心
◎ 29 蕭惠好仙、釋
◎ 30 真知即是行
◎ 31 死生之道
◎ 32 性、道、教
◎ 33 解偏救弊
◎ 34 功夫是恢復明德
中卷
一、答人論學書——知行合一
◎ 1 特倡誠意
◎ 2 與空虛頓悟之說相反
◎ 3 功夫次第
◎ 4 知行合一的理論基礎
◎ 5 陽明的進學路線
◎ 6 合心與理為一
◎ 7 學、問、思、辨、行
◎ 8 格物致知說之意旨
◎ 9 誠意、致知、格物
◎ 10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
◎ 11 知行合一之功
◎ 12 拔本塞源之論
二、答周道通書——在事上磨煉
◎ 1 心意之所向
◎ 2 何思何慮
◎ 3 聖人氣象
◎ 4 能實致其良知
◎ 5 格物是致知功夫
◎ 6 身體實踐
◎ 7 性氣一體
三、答陸原靜書——良知學說
◎ 1 妄心與照心
◎ 2 良知無起處
◎ 3 精、一、理、氣
◎ 4 元神、元氣、元精
◎ 5 良知即是未發之中
◎ 6 理無動者
◎ 7 未發與已發
◎ 8 良知的情感因素
◎ 9 戒慎恐懼為良知
◎ 10 照心妄心
◎ 11 去欲存理
◎ 12 儒佛之辯
◎ 13 去此病自無此疑
◎ 14 明則誠矣
◎ 15 良知即是道
◎ 16 樂是心之本體
◎ 17 無所住處
◎ 18 錢德洪跋
四、答歐陽崇一——萬物皆備於我心
◎ 1 良知與見聞
◎ 2 在良知上體認
◎ 3 素其位而行
◎ 4 先知先覺
五、答羅整庵少宰書——正心誠意
◎ 1 實有諸己
◎ 2 古本之復
◎ 3 不可不辨
◎ 4 公道、公學
◎ 5 不敢縷縷
六、答聶文蔚——人即天地之心
◎ 1 聖人之治天下
◎ 2 良知之學不明
◎ 3 思以此救之
◎ 4 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 5 彷徨四顧
◎ 6 伏枕草草
◎ 7 全在「必有事焉」上用
◎ 8 必有事就是致良知
◎ 9 天地間只有此性
◎ 10 本體即是良知
◎ 11 孝為人的良知本性
◎ 12 良知乃無「執」之大知
◎ 13 「盡心」三節
◎ 14 至當歸一
七、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貴在引導
八、教約——神而明之
下卷
一、陳九川錄——戒慎恐懼在心念
◎ 1 破數年之疑
◎ 2 格物猶造道
◎ 3 無欲故靜
◎ 4 雖聞見而不流
◎ 5 在事上磨煉做功夫
◎ 6 合內外
◎ 7 只是粗些
◎ 8 理障說
◎ 9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
◎ 10 功夫愈久,愈覺不同
◎ 11 人人自有
◎ 12 委曲謙下
◎ 13 只要解心
◎ 14 事上為學
◎ 15 有詩別先生
◎ 16 傷食之病
◎ 17 學知與生知
二、黃直錄——陽明四句教
◎ 1 學存此天理
◎ 2 學思非兩事
◎ 3 四句教
◎ 4 陽明格竹
◎ 5 童子格物
◎ 6 強調「合一」
◎ 7 知覺便是心
◎ 8 格物即慎獨戒懼
◎ 9 尊德性
◎ 10 致廣大
◎ 11 見性
◎ 12 聲色貨利之交
◎ 13 實去用功
◎ 14 後天的感應
◎ 15 超越見聞
◎ 16 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 17 一摑一掌血
◎ 18 何足為恃
◎ 19 立命功夫
◎ 20 性相近即性善
◎ 21 著不得一念留滯
◎ 22 靈明
◎ 23 嚴灘之辯
◎ 24 不擇衰朽
◎ 25 無我自能謙
◎ 26 唯變所適
◎ 27 故曰非助
◎ 28 國裳請題字
◎ 29 見在良知
◎ 30 聖賢非無功業氣節
◎ 31 隨人分限所及
◎ 32 一念發動就是行
◎ 33 聖人本體明白
◎ 34 善惡只是一物
◎ 35 誠意之極
◎ 36 分上事
◎ 37 動靜只是一個
◎ 38 矜持太過終是弊
◎ 39 作文作詩
◎ 40 是無輕重也
◎ 41 此心廓然
◎ 42 佛氏不著相
三、黃修易錄——生之謂性
◎ 1 既去惡念,便是善念
◎ 2 良知存久
◎ 3 無根之樹
◎ 4 調習此心
◎ 5 不為心累
◎ 6 氣亦性,性亦氣 /
◎ 7 隨人譭謗,隨人欺慢 /
◎ 8 天植靈根 /
◎ 9 與人為善 /
◎ 10 卜筮是理 /
四、黃省曾錄——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 1 義即是良知 /
◎ 2 思無邪 /
◎ 3 道心人心 /
◎ 4 因人施教 /
◎ 5 自家本體 /
◎ 6 看穿生死 /
◎ 7 譭謗自外來的 /
◎ 8 不厭外物 /
◎ 9 因人而異 /
◎ 10 簡化「知識」 /
◎ 11 聖人之志 /
◎ 12 與物無對 /
◎ 13 只是致良知三字無病 /
◎ 14 內外兩忘 /
◎ 15 道即是教 /
◎ 16 人心與天地一體 /
◎ 17 順其良知之發用 /
◎ 18 養心不離事物 /
◎ 19 告子病源 /
◎ 20 同此一氣 /
◎ 21 心與物同體 /
◎ 22 盡性至命之學 /
◎ 23 剜肉做瘡 /
◎ 24 實落用功便是 /
◎ 25 至誠前知 /
◎ 26 能處正是良知 /
◎ 27 天理即是良知 /
◎ 28 重功夫不重效驗 /
◎ 29 巧、力非兩事 /
◎ 30 是非之心 /
◎ 31 日之餘光未盡處 /
◎ 32 七情與良知 /
◎ 33 知行即是功夫 /
◎ 34 本體未嘗有動 /
◎ 35 不妨有異處 /
◎ 36 父子訟獄 /
◎ 37 其心只空空而已 /
◎ 38 自家經過 /
◎ 39 元聲只在心上求 /
◎ 40 自家解化 /
◎ 41 在心上用功 /
◎ 42 善與人同 /
◎ 43 良知妙用處 /
◎ 44 無未發已發 /
◎ 45 圓融的人性論 /
◎ 46 不為氣所亂 /
◎ 47 狂者的胸次 /
◎ 48 反其言而進之 /
◎ 49 須做得個愚夫愚婦 /
◎ 50 泰山和平地 /
◎ 51 念謙之之深 /
◎ 52 天泉證道 /
五、錢德洪跋——輾轉刊行
主要參考文獻
周紀
◎智伯無德而亡(威烈王二十三年)
◎商鞅立木為信(顯王十年)
◎廉頗負荊請罪(赧王中三十六年)
◎田單巧用火牛陣(赧王中三十六年)
◎長平之戰(赧王下五十五年)
秦紀
◎春申君貪色而亡(始皇帝上九年)
◎王翦裝糊塗防猜疑(始皇帝下二十二年)
◎蒙恬被奸臣所害(始皇帝下三十七年)
◎李斯不得善終(二世皇帝下二年)
漢紀
◎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
◎項羽兵敗垓下(太祖高皇帝中五年)
◎張良功成身退(太祖高皇帝中六年)
◎韓信謀反被夷三族(太祖高皇帝下十一年)
◎張釋之以法治國(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
◎景帝殺晁錯平叛亂(孝景皇帝下前三年)
◎汲黯為政,以民為本(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六年)
◎俠士犯法,與民同罪(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二年)
◎主父偃驕橫被殺(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朔二年)
◎張騫出使西域(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二年)
◎李陵事件(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天漢二年)
◎漢武帝教子無方(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征和二年)
◎漢武帝的一生功過(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后元二年)
◎蘇武北海牧羊(孝昭皇帝上始元五年)
◎霍氏滅門(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節四年)
◎貢禹奏事避重就輕(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
◎漢元帝親讒遠忠(孝元皇帝上初元二年)
◎王莽專權(孝平皇帝上元始元年)
◎王莽稱帝(王莽上初始元年)
◎王莽新朝的覆滅(淮陽王更始元年)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
◎劉秀善用忠厚之臣(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
◎劉秀平定隴西(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二年)
◎強項令董宣(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九年)
◎伏波將軍馬援(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
◎班超出使西域(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六年)
◎明德皇后馬氏(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二年)
◎外戚竇憲仗勢欺人(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八年)
◎才女皇后鄧綏(孝安皇帝建光元年)
◎真假隱士(孝順皇帝上永建二年)
◎跋扈將軍(孝恒皇帝本初元年)
◎崔寔上書建言(孝恒皇帝元嘉元年)
◎梁冀被誅(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二年)
◎五處士拒絕為官(孝桓皇帝上之下延熹二年)
◎太學生領袖郭泰(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
◎黨錮之禍(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
◎郭泰擇安去危,申屠蟠見機行動(孝靈皇帝上之上建寧二年)
◎漢靈帝的三互法(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四年)
◎黃巾起義(孝靈皇帝中光和六年)
◎十常侍之亂(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
◎誅滅宦官集團(孝靈皇帝下中平六年)
◎董卓討伐戰(孝靈皇帝下中平六年)
◎董卓自取滅亡(孝獻皇帝乙初平三年)
◎孫策威震江東(孝獻皇帝丙興平二年)
◎挾天子以令諸侯(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
◎白門樓殺呂布(孝獻皇帝丁建安三年)
◎官渡之戰(孝獻皇帝戊建安五年)
◎三顧茅廬(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二年)
◎赤壁之戰(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三年)
◎荀彧之死(孝獻皇帝辛建安十七年)
◎劉備定蜀(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
魏紀
◎魏文帝登基(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劉備稱帝(世祖文皇帝上黃初二年)
◎白帝城托孤(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
◎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六年)
◎揮淚斬馬謖(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
◎諸葛亮星落五丈原(烈祖明皇帝中之上青龍二年)
◎魏明帝時期關於用人的爭論(烈祖明皇帝中之下景初元年)
◎司馬昭以仁德奪取壽春(高貴鄉公下甘露三年)
◎司馬懿裝病騙曹爽(邵陵厲公中正始九年)
◎司馬昭之心(元皇帝上景元元年)
◎鄧艾出奇兵滅蜀(元皇帝下景元四年)
◎劉禪樂不思蜀(元皇帝下咸熙元年)
晉紀
◎司馬炎稱帝(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
◎吳國陸抗克西陵(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八年)
◎三國歸晉(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
◎石崇王愷鬥富(世祖武皇帝中太康三年)
◎興風作浪的賈南風(孝惠皇帝上元康元年)
◎清談之風(孝惠皇帝上元康七年)
◎白癡皇帝司馬衷(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
◎八王之亂(孝惠皇帝上之下永康元年)
◎李特的流民大營(孝惠皇帝中之上永甯元年)
◎英明的何曾(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
◎謀士的傑出代表張賓(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
◎祖逖聞雞起舞(孝湣皇帝上建興元年)
◎西晉滅亡(孝湣皇帝下建興四年)
◎晉成帝用人不當(顯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四年)
◎石勒聽書(顯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
◎暴君石虎(顯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二年)
◎桓溫北伐(孝宗穆皇帝上之上永和二年)
◎殷浩一錯誤終身(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十年)
◎一代良相謝安(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
◎苻堅拒諫(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七年)
◎淝水之戰(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
◎司馬曜醉酒被殺(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二十一年)
◎劉裕大開殺戒(安皇帝庚義熙六年)
宋紀
◎宋武帝駕崩(高祖武皇帝永初三年)
◎劉義符貪玩喪命(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
◎統萬之戰(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四年)
◎劉義隆慘殺功臣(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
◎國史之獄(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七年)
◎後廢帝劉昱(順皇帝升明元年)
齊紀
◎蕭道成即位(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
◎無神論者范縝(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
◎鬱林王機關算盡(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
◎昏庸荒淫的東昏侯(東昏侯上永元元年)
梁紀
◎梁武帝蕭衍繼位(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
◎蕭宏位列三公(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七年)
◎君子湛僧智(高祖武皇帝七大通元年)
◎魏孝莊帝誅殺爾朱榮(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
◎昭明太子被冤(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
◎侯景之亂(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
卷九 陳紀
◎昏庸殘暴的齊顯祖(高祖武皇帝永定二年)
◎北齊後主因女色誤國(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八年)
◎北周高祖賞罰不明(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八年)
◎周武帝勝而不奢(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
◎獨孤皇后與隋文帝(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
◎陳後主陳叔寶(長城公下至德二年)
卷十 隋紀
◎隋文帝滅陳(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
◎趙綽的誠直之心(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七年)
◎窮奢極欲的隋煬帝(煬皇帝上之上大業元年)
◎瓦崗農民起義(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
卷十一 唐紀
◎房謀杜斷(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中武德四年)
◎玄武門之變(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九年)
◎唐太宗善於納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
◎史上最著名的賢后(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十年)
◎文成公主進藏(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十五年)
◎諫臣魏徵(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十七年)
◎李世民廢嫡立庶(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十七年)
◎李世民駕崩(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二十三年)
◎武則天垂簾聽政(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麟德元年)
◎唐室砥柱狄仁傑(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
◎唐明皇節儉治國(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元二年)
◎安祿山起兵謀反(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天寶十四年)
◎中唐名將郭子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
◎唐德宗體察民情(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
◎﹁小太宗﹂李怡(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下會昌六年)
◎唐末宦官亂政(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復三年)
卷十二 後梁紀
◎後梁太祖荒淫喪命(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下乾化二年)
◎朱友珪悲劇重演(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下乾化三年)
卷十三 後唐紀
◎戲子皇帝(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上同光元年)
◎有道明君李嗣源(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中之上天成四年)
◎高從誨和梁震(潞王下清泰二年)
卷十四 後晉紀
◎「兒皇帝」石敬瑭(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
◎晉高祖為信用不顧法度(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三年)
◎南唐主罪責逃兵(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五年)
卷十五 後漢紀
◎劉知遠稱帝(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
◎後漢高祖無治國之能(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
卷十六 後周紀
◎後周太祖勵精圖治(太祖聖神恭肅文孝皇帝上廣順元年)
◎五個朝代的宰相馮道(太祖聖神恭肅文武皇帝中顯德元年)
◎後周世宗不愛其身而愛民(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上顯德二年)
參考文獻
《傳習錄全鑑》
錢德洪序——成書之緣
上卷
一、徐愛錄——心即是理
◎ 1 徐愛引言
◎ 2 親民與新民
◎ 3 至善是心之本體
◎ 4 求孝道於內
◎ 5 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 6 知行合一
◎ 7 行是知的功夫
◎ 8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
◎ 9 盡心即是盡性
◎ 10 身之主宰便是心
◎ 11 去其心之不正
◎ 12 知是心之本體
◎ 13 「禮」即是「理」
◎ 14 天理人欲不並立
◎ 15 虛文勝而實行衰
◎ 16 務本尚實,返樸還淳
◎ 17 因時致治
◎ 18 事即道,道即事
◎ 19 孔子刪《詩經》
◎ 20 徐愛跋
二、陸澄錄——格物無動靜之分
◎ 1 主一之功
◎ 2 念念存天理
◎ 3 相下得益,相上遭損
◎ 4 人心天理渾然
◎ 5 心如明鏡
◎ 6 義理無定在,無窮盡
◎ 7 人須在事上磨
◎ 8 下學與上達
◎ 9 唯精唯一
◎ 10 知行不分
◎ 11 以循理為生
◎ 12 三子是有意必
◎ 13 志與功
◎ 14 心即性,性即理
◎ 15 理不容分析
◎ 16 反省慎獨
◎ 17 性、理關係
◎ 18 省察與克治
◎ 19 非鬼迷,心自迷
◎ 20 定是心之本體
◎ 21 孔子正名
◎ 22 毀不滅性
◎ 23 有是體即有是用
◎ 24 陽明與易經
◎ 25 存養夜氣
◎ 26 動靜無端
◎ 27 「道」無所謂上下
◎ 28 仁者惻隱心懷
◎ 29 權變之道
◎ 30 自願原則
◎ 31 良工心獨苦
◎ 32 「治生說」誤人
◎ 33 陽明與道教
◎ 34 克制私欲
◎ 35 哭則不歌
◎ 36 防微杜漸
◎ 37 儒家與科技
◎ 38 後天修養之功
◎ 39 道無精粗
◎ 40 私欲如塵土
◎ 41 克己功夫
◎ 42 道無方體
◎ 43 陽明的自然觀
◎ 44 隨才成就
◎ 45 做學問要有源泉
◎ 46 貫通古今
◎ 47 心統五官
◎ 48 一念發動
◎ 49 靜中體悟
◎ 50 持其志
◎ 51 聖人如天
◎ 52 理在心性中
◎ 53 已發與未發
◎ 54 顏子沒而聖學亡
◎ 55 現成良知
◎ 56 本體不動
◎ 57 主客消融
◎ 58 心外無物
◎ 59 時時用力
◎ 60 「格」為「正」
◎ 61 做功夫的目標
◎ 62 孝悌為仁之本
◎ 63 陽明批評佛教
三、薛侃錄——一以貫之
◎ 1 心之神明
◎ 2 不假外求
◎ 3 不能「只管求」
◎ 4 王朱異同
◎ 5 純乎天理方是聖
◎ 6 朱子之悔
◎ 7 侃去花間草
◎ 8 為學頭腦
◎ 9 志向真切
◎ 10 主宰常定
◎ 11 不務空名
◎ 12 以改之為貴
◎ 13 道德實踐
◎ 14 體用一源
◎ 15 不肯移
◎ 16 善用俱是
◎ 17 主體性覺醒
◎ 18 體未立,用安從生
◎ 19 在心地上用功
◎ 20 立志貴專一
◎ 21 無所偏頗
◎ 22 居敬窮理
◎ 23 知是理之靈處
◎ 24 本體無一物
◎ 25 戒懼慎獨
◎ 26 尊孟貶荀
◎ 27 保全真己
◎ 28 貴目賤心
◎ 29 蕭惠好仙、釋
◎ 30 真知即是行
◎ 31 死生之道
◎ 32 性、道、教
◎ 33 解偏救弊
◎ 34 功夫是恢復明德
中卷
一、答人論學書——知行合一
◎ 1 特倡誠意
◎ 2 與空虛頓悟之說相反
◎ 3 功夫次第
◎ 4 知行合一的理論基礎
◎ 5 陽明的進學路線
◎ 6 合心與理為一
◎ 7 學、問、思、辨、行
◎ 8 格物致知說之意旨
◎ 9 誠意、致知、格物
◎ 10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
◎ 11 知行合一之功
◎ 12 拔本塞源之論
二、答周道通書——在事上磨煉
◎ 1 心意之所向
◎ 2 何思何慮
◎ 3 聖人氣象
◎ 4 能實致其良知
◎ 5 格物是致知功夫
◎ 6 身體實踐
◎ 7 性氣一體
三、答陸原靜書——良知學說
◎ 1 妄心與照心
◎ 2 良知無起處
◎ 3 精、一、理、氣
◎ 4 元神、元氣、元精
◎ 5 良知即是未發之中
◎ 6 理無動者
◎ 7 未發與已發
◎ 8 良知的情感因素
◎ 9 戒慎恐懼為良知
◎ 10 照心妄心
◎ 11 去欲存理
◎ 12 儒佛之辯
◎ 13 去此病自無此疑
◎ 14 明則誠矣
◎ 15 良知即是道
◎ 16 樂是心之本體
◎ 17 無所住處
◎ 18 錢德洪跋
四、答歐陽崇一——萬物皆備於我心
◎ 1 良知與見聞
◎ 2 在良知上體認
◎ 3 素其位而行
◎ 4 先知先覺
五、答羅整庵少宰書——正心誠意
◎ 1 實有諸己
◎ 2 古本之復
◎ 3 不可不辨
◎ 4 公道、公學
◎ 5 不敢縷縷
六、答聶文蔚——人即天地之心
◎ 1 聖人之治天下
◎ 2 良知之學不明
◎ 3 思以此救之
◎ 4 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 5 彷徨四顧
◎ 6 伏枕草草
◎ 7 全在「必有事焉」上用
◎ 8 必有事就是致良知
◎ 9 天地間只有此性
◎ 10 本體即是良知
◎ 11 孝為人的良知本性
◎ 12 良知乃無「執」之大知
◎ 13 「盡心」三節
◎ 14 至當歸一
七、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貴在引導
八、教約——神而明之
下卷
一、陳九川錄——戒慎恐懼在心念
◎ 1 破數年之疑
◎ 2 格物猶造道
◎ 3 無欲故靜
◎ 4 雖聞見而不流
◎ 5 在事上磨煉做功夫
◎ 6 合內外
◎ 7 只是粗些
◎ 8 理障說
◎ 9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
◎ 10 功夫愈久,愈覺不同
◎ 11 人人自有
◎ 12 委曲謙下
◎ 13 只要解心
◎ 14 事上為學
◎ 15 有詩別先生
◎ 16 傷食之病
◎ 17 學知與生知
二、黃直錄——陽明四句教
◎ 1 學存此天理
◎ 2 學思非兩事
◎ 3 四句教
◎ 4 陽明格竹
◎ 5 童子格物
◎ 6 強調「合一」
◎ 7 知覺便是心
◎ 8 格物即慎獨戒懼
◎ 9 尊德性
◎ 10 致廣大
◎ 11 見性
◎ 12 聲色貨利之交
◎ 13 實去用功
◎ 14 後天的感應
◎ 15 超越見聞
◎ 16 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 17 一摑一掌血
◎ 18 何足為恃
◎ 19 立命功夫
◎ 20 性相近即性善
◎ 21 著不得一念留滯
◎ 22 靈明
◎ 23 嚴灘之辯
◎ 24 不擇衰朽
◎ 25 無我自能謙
◎ 26 唯變所適
◎ 27 故曰非助
◎ 28 國裳請題字
◎ 29 見在良知
◎ 30 聖賢非無功業氣節
◎ 31 隨人分限所及
◎ 32 一念發動就是行
◎ 33 聖人本體明白
◎ 34 善惡只是一物
◎ 35 誠意之極
◎ 36 分上事
◎ 37 動靜只是一個
◎ 38 矜持太過終是弊
◎ 39 作文作詩
◎ 40 是無輕重也
◎ 41 此心廓然
◎ 42 佛氏不著相
三、黃修易錄——生之謂性
◎ 1 既去惡念,便是善念
◎ 2 良知存久
◎ 3 無根之樹
◎ 4 調習此心
◎ 5 不為心累
◎ 6 氣亦性,性亦氣 /
◎ 7 隨人譭謗,隨人欺慢 /
◎ 8 天植靈根 /
◎ 9 與人為善 /
◎ 10 卜筮是理 /
四、黃省曾錄——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 1 義即是良知 /
◎ 2 思無邪 /
◎ 3 道心人心 /
◎ 4 因人施教 /
◎ 5 自家本體 /
◎ 6 看穿生死 /
◎ 7 譭謗自外來的 /
◎ 8 不厭外物 /
◎ 9 因人而異 /
◎ 10 簡化「知識」 /
◎ 11 聖人之志 /
◎ 12 與物無對 /
◎ 13 只是致良知三字無病 /
◎ 14 內外兩忘 /
◎ 15 道即是教 /
◎ 16 人心與天地一體 /
◎ 17 順其良知之發用 /
◎ 18 養心不離事物 /
◎ 19 告子病源 /
◎ 20 同此一氣 /
◎ 21 心與物同體 /
◎ 22 盡性至命之學 /
◎ 23 剜肉做瘡 /
◎ 24 實落用功便是 /
◎ 25 至誠前知 /
◎ 26 能處正是良知 /
◎ 27 天理即是良知 /
◎ 28 重功夫不重效驗 /
◎ 29 巧、力非兩事 /
◎ 30 是非之心 /
◎ 31 日之餘光未盡處 /
◎ 32 七情與良知 /
◎ 33 知行即是功夫 /
◎ 34 本體未嘗有動 /
◎ 35 不妨有異處 /
◎ 36 父子訟獄 /
◎ 37 其心只空空而已 /
◎ 38 自家經過 /
◎ 39 元聲只在心上求 /
◎ 40 自家解化 /
◎ 41 在心上用功 /
◎ 42 善與人同 /
◎ 43 良知妙用處 /
◎ 44 無未發已發 /
◎ 45 圓融的人性論 /
◎ 46 不為氣所亂 /
◎ 47 狂者的胸次 /
◎ 48 反其言而進之 /
◎ 49 須做得個愚夫愚婦 /
◎ 50 泰山和平地 /
◎ 51 念謙之之深 /
◎ 52 天泉證道 /
五、錢德洪跋——輾轉刊行
主要參考文獻
序
序
《資治通鑑》
解譯者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史學著作中,有兩部堪稱「史學雙璧」的不朽史書,如同突兀的雙峰並峙於歷史峻嶺之中,大放光彩,它們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另一部就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晚清名臣曾國藩評價《資治通鑑》說「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資治通鑑》成書九百餘年來,仍歷久彌新,長盛不衰,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後世,為世人讚揚推崇。
《資治通鑑》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史學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親賜名。
《資治通鑑》全書卷帙浩繁,分為二百九十四卷,洋洋灑灑三百多萬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四百零三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九百五十九年),前後跨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書中描繪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生動地描述了帝王將相們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之事。
《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他自幼愛好歷史,出仕為官以後,仍讀史不倦,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馬光撰成一部戰國至秦共八卷本的編年史,名為《通志》,進呈宋英宗,英宗命其設局續修。此後,司馬光無論在政治上如何進退沉浮,書局一直隨身而設。西元一零六七年神宗即位,開經筵,司馬光進讀《通志》,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鑑》。
王安石行新政時,司馬光極力反對,於熙寧三年(1070年)出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陽,專心編撰《資治通鑑》,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從治平三年開局,前後共用了19年的時間。
《資治通鑑》在編撰的過程中,所參考的史料除十七史以外,徵引雜史諸書達三百二十餘種,選取其中的精華而成一家之言。中國古代學者王充對古今關係有過這樣精闢的見解:「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讀史的最終目的無非知古通今,以期古為今用。《資治通鑑》就是這樣一部史書。
它通過翔實的歷史記載,闡述了歷史經驗對於封建社會政治統治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資治通鑑》所提供的歷史教訓,是以往任何一部史書都不可比擬的,對於後來歷代的統治階級都發揮了較大的指導作用。
《資治通鑑》內容思想博大精深,通古今之變,兼收並蓄,拾遺補缺,自成書以來,受到中國古代歷朝統治者的青睞和讚譽,成為他們常看不厭、常看常新的案頭必備的治政、為人的教材。「馬上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視《資治通鑑》,專請儒士為他講解其中的治國之道,用蒙古語言寫了《通鑑節要》作為教材。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對此書倍加推崇,他每天清晨早起研讀《資治通鑑》,認為「習聞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體力行《通鑑》原則」,並常常以此訓誡左右大臣。清聖祖康熙對《資治通鑑》更是達到了癡迷程度,經常翻閱,認為《資治通鑑》「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於治道」。
《資治通鑑》以時間為敘事線索,浩繁並且瑣碎,對於今天的普通讀者來說,閱讀起來已顯吃力。為了幫助讀者更加輕鬆地領悟《資治通鑑》一書的精華,我們精心編撰了這本《資治通鑑全鑑》。
在書中,我們依照《資治通鑑》原典的時間順序,將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精彩的篇章輯錄成書,並在每一段原典之後做了簡要的解讀,力求更加真實、全面地將中國歷史的豐富與精彩呈現在讀者面前,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考察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進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本書平裝本自出版以來,廣受讀者歡迎和喜愛。為滿足大家的收藏、饋贈需要,現特以精裝形式推出,敬請品鑑。
《傳習錄全鑑》
解譯者
王陽明,原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中國儒學界的泰斗之一,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和心學的集大成者。陽明先生生於公元1472年的一個官宦世家,其遠祖為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卒於公元 1529年。因他曾隱居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後又創辦陽明書院,所以世稱陽明先生。後世一般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他死後,明穆宗詔諡文成,故又稱王文成公。王陽明一生頗有成就,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陽明生在明朝中葉,當時學術頹敗,階級鬥爭繼續激化,統治集團日益腐朽,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經歷了400年、已經僵化了的程朱理學對此無能為力。王陽明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發明「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
《傳習錄》也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總體而言,《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集,與孔門的《論語》相似。「傳習」一詞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王陽明的哲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傳習錄》《大學問》等著作裡,其中以《傳習錄》最為典型,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尤其是他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傳習錄》在形式上打破了程朱理學的理論框架,重新建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為基本範疇的心學思想體系,在本體論和方法論上改造和革新了宋明理學,並在內容上強調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反對迷信權威、依傍書本,具有強烈的平民意識,由此還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為後世一些進步的社會改革家所讚賞和推崇。他的思想衝破了數百年來中國思想界為程朱理學所壟斷的沉悶局面,對明朝後期哲學與文藝方面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一直延續到我國近代並擴展到東亞,後來,其影響又逐漸深入到東南亞諸國、北美洲和歐洲。可見其思想的價值和魅力。
以東亞為例,在日本,陽明學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
在朝鮮,陽明學也暗中流傳,並影響了不少思想家。在經濟騰飛期的韓國,陽明學被奉為精神的垘本。
《傳習錄》是在王陽明生前及死後陸續編錄和刊行的,分為上、中、下三卷,包含了王陽明主要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究修習陽明學的基本著作,堪稱王門之聖書,心學之經典。
雖然陽明學是唯心思想,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但在朱學衰頹之際,它倡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內聖之道發展到了極致,其思想價值是很高的,對後人的啟迪是深廣的。即使到了現代社會,它仍然歷久彌新,閃現著美妙的光芒。這正是經典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
鑒於《傳習錄》語言大多比較晦澀,難以理解,該書在原汁原味地呈現先賢的智慧的基礎上,採用標題式,將徐愛等語錄及七封分書信均分成小節來講解,主題明顯;外加清晰流暢的譯文,精闢的解讀,讓讀者翻閱之,頓覺愛不釋手。衷心希望此書能夠使讀者朋友在品讀國學博大精深的同時,能夠讀透經典,開啟智慧,指導生活。
《資治通鑑》
解譯者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史學著作中,有兩部堪稱「史學雙璧」的不朽史書,如同突兀的雙峰並峙於歷史峻嶺之中,大放光彩,它們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另一部就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晚清名臣曾國藩評價《資治通鑑》說「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資治通鑑》成書九百餘年來,仍歷久彌新,長盛不衰,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後世,為世人讚揚推崇。
《資治通鑑》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史學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親賜名。
《資治通鑑》全書卷帙浩繁,分為二百九十四卷,洋洋灑灑三百多萬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四百零三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九百五十九年),前後跨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書中描繪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生動地描述了帝王將相們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之事。
《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他自幼愛好歷史,出仕為官以後,仍讀史不倦,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馬光撰成一部戰國至秦共八卷本的編年史,名為《通志》,進呈宋英宗,英宗命其設局續修。此後,司馬光無論在政治上如何進退沉浮,書局一直隨身而設。西元一零六七年神宗即位,開經筵,司馬光進讀《通志》,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鑑》。
王安石行新政時,司馬光極力反對,於熙寧三年(1070年)出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陽,專心編撰《資治通鑑》,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從治平三年開局,前後共用了19年的時間。
《資治通鑑》在編撰的過程中,所參考的史料除十七史以外,徵引雜史諸書達三百二十餘種,選取其中的精華而成一家之言。中國古代學者王充對古今關係有過這樣精闢的見解:「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讀史的最終目的無非知古通今,以期古為今用。《資治通鑑》就是這樣一部史書。
它通過翔實的歷史記載,闡述了歷史經驗對於封建社會政治統治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資治通鑑》所提供的歷史教訓,是以往任何一部史書都不可比擬的,對於後來歷代的統治階級都發揮了較大的指導作用。
《資治通鑑》內容思想博大精深,通古今之變,兼收並蓄,拾遺補缺,自成書以來,受到中國古代歷朝統治者的青睞和讚譽,成為他們常看不厭、常看常新的案頭必備的治政、為人的教材。「馬上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視《資治通鑑》,專請儒士為他講解其中的治國之道,用蒙古語言寫了《通鑑節要》作為教材。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對此書倍加推崇,他每天清晨早起研讀《資治通鑑》,認為「習聞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體力行《通鑑》原則」,並常常以此訓誡左右大臣。清聖祖康熙對《資治通鑑》更是達到了癡迷程度,經常翻閱,認為《資治通鑑》「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於治道」。
《資治通鑑》以時間為敘事線索,浩繁並且瑣碎,對於今天的普通讀者來說,閱讀起來已顯吃力。為了幫助讀者更加輕鬆地領悟《資治通鑑》一書的精華,我們精心編撰了這本《資治通鑑全鑑》。
在書中,我們依照《資治通鑑》原典的時間順序,將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精彩的篇章輯錄成書,並在每一段原典之後做了簡要的解讀,力求更加真實、全面地將中國歷史的豐富與精彩呈現在讀者面前,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考察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進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本書平裝本自出版以來,廣受讀者歡迎和喜愛。為滿足大家的收藏、饋贈需要,現特以精裝形式推出,敬請品鑑。
《傳習錄全鑑》
解譯者
王陽明,原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中國儒學界的泰斗之一,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和心學的集大成者。陽明先生生於公元1472年的一個官宦世家,其遠祖為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卒於公元 1529年。因他曾隱居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後又創辦陽明書院,所以世稱陽明先生。後世一般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他死後,明穆宗詔諡文成,故又稱王文成公。王陽明一生頗有成就,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陽明生在明朝中葉,當時學術頹敗,階級鬥爭繼續激化,統治集團日益腐朽,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經歷了400年、已經僵化了的程朱理學對此無能為力。王陽明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發明「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
《傳習錄》也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總體而言,《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集,與孔門的《論語》相似。「傳習」一詞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王陽明的哲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傳習錄》《大學問》等著作裡,其中以《傳習錄》最為典型,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尤其是他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傳習錄》在形式上打破了程朱理學的理論框架,重新建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為基本範疇的心學思想體系,在本體論和方法論上改造和革新了宋明理學,並在內容上強調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反對迷信權威、依傍書本,具有強烈的平民意識,由此還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為後世一些進步的社會改革家所讚賞和推崇。他的思想衝破了數百年來中國思想界為程朱理學所壟斷的沉悶局面,對明朝後期哲學與文藝方面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一直延續到我國近代並擴展到東亞,後來,其影響又逐漸深入到東南亞諸國、北美洲和歐洲。可見其思想的價值和魅力。
以東亞為例,在日本,陽明學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
在朝鮮,陽明學也暗中流傳,並影響了不少思想家。在經濟騰飛期的韓國,陽明學被奉為精神的垘本。
《傳習錄》是在王陽明生前及死後陸續編錄和刊行的,分為上、中、下三卷,包含了王陽明主要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究修習陽明學的基本著作,堪稱王門之聖書,心學之經典。
雖然陽明學是唯心思想,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但在朱學衰頹之際,它倡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內聖之道發展到了極致,其思想價值是很高的,對後人的啟迪是深廣的。即使到了現代社會,它仍然歷久彌新,閃現著美妙的光芒。這正是經典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
鑒於《傳習錄》語言大多比較晦澀,難以理解,該書在原汁原味地呈現先賢的智慧的基礎上,採用標題式,將徐愛等語錄及七封分書信均分成小節來講解,主題明顯;外加清晰流暢的譯文,精闢的解讀,讓讀者翻閱之,頓覺愛不釋手。衷心希望此書能夠使讀者朋友在品讀國學博大精深的同時,能夠讀透經典,開啟智慧,指導生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5折$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