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只進不出、捨不得丟,是一種病。每25人,就有一人是囤積症患者。
★華文界第一本深入探討囤積症的專書
收集成癮、戀物成癖、塞爆全家,還樂此不疲……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
也許他們不是髒,不是懶,只是得了一種叫做「囤積症」的病。
二○一二年,Phyllis發表了《零雜物》一書。這本書令許多讀者獲得了清除雜物的勇氣和力量,並如願展開輕盈自在的嶄新生活。然而,在試圖說服親友去蕪存菁時,不少人卻遭遇到嚴重的挫折,雙方為此劍拔弩張、爭吵不斷,情況就像當年她與母親的翻版,這使她決定替母親的囤積行為解密,並為有同樣困擾的家屬解套。
在深入探索的過程中,她發現原來囤積是一種病,一種在消費社會中不算罕見的心理疾病。依國外的研究成果推估,台灣至少有近百萬人受「囤積症」影響,受牽連的親友更可達數百萬之譜!但台灣少有在地研究,社會大眾對囤積者也缺乏認識,更遑論有相關資源能提供必要的協助。
也因此,Phyllis希望藉由豐富的研究資料、精采的個案描寫(有趣的是,就連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也名列其中),以及含括文學、藝術、電影、媒體報導等多元視角,帶領大家了解大量積累和死守物品是怎麼一回事,進而對囤積者有更多同理,並讓囤積者及其家屬有機會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空間和生命品質。
★以下十大徵兆,如果你或親友符合三項以上,小心囤積症狀已悄悄上身!
□ 留下一堆多數人認為沒用或沒價值的東西。 □ 不管有沒有地方擺,先買再說。
□ 整間房子,都是我的儲藏室。 □ 家中動線受阻。
□ 無法對物品進行有效的取捨、分類和收納。 □ 長期婉拒訪客上門。
□ 室內用品出現在戶外。 □ 經常為雜物和親友爭吵。
□ 沒繳帳單。 □ 房子又髒又臭卻不打掃。
各界好評推薦:
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浩威
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 周志建
圖文作家 徐玫怡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依瑩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 吳玉琴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楊培珊
民視異言堂主持人/主播 李偵禎
作家/自由時報花編副刊主編 彭樹君
Phyllis在《零雜物》的實踐之後,再度從囤積雜物的探討中摸索人性內在的脆弱與物質焦慮所帶來的荒謬。──圖文作家 徐玫怡
當一個人的生命失去愛的來源,失去活力的能量時,割捨及收拾,都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蘇絢慧
這本書最觸動我的部分,還是作者不時流露出的真誠情感,讓我們能理解囤積者其實也嚮往和諧、整潔的居家環境,也期待和家人、鄰居有美好的互動。──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楊培珊
本書應是台灣第一本深入剖析囤積症的書籍,期許本書能帶給從事老人服務工作者重要參考,以愛出發,與囤積者建立友善的關係,耐心陪伴,當囤積者感受到愛與關懷時,才有可能改變囤積行為。──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 吳玉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Phyllis
六年級,在唱片圈和網路業待過十二年,其後成為自由工作者,逐漸熱中於身心靈書籍筆譯和室內設計。二○○六年時母親因胃癌辭世,從此陷入處理大量遺物與不斷搬家的夢魘中,直到二○一一年才脫離雜物的羈絆,重獲新生。二○一二年以自身經驗寫成的《零雜物》一書,獲得了廣大迴響。未來希望透過書寫,繼續傳遞讓生活更輕盈、讓心更自由的訊息。譯有《少,但是更好》《靛藍成人的地球手冊》《和尚賣了法拉利2》等書。
個人部落格:phyllischan.blogspot.com
Phyllis
六年級,在唱片圈和網路業待過十二年,其後成為自由工作者,逐漸熱中於身心靈書籍筆譯和室內設計。二○○六年時母親因胃癌辭世,從此陷入處理大量遺物與不斷搬家的夢魘中,直到二○一一年才脫離雜物的羈絆,重獲新生。二○一二年以自身經驗寫成的《零雜物》一書,獲得了廣大迴響。未來希望透過書寫,繼續傳遞讓生活更輕盈、讓心更自由的訊息。譯有《少,但是更好》《靛藍成人的地球手冊》《和尚賣了法拉利2》等書。
個人部落格:phyllischan.blogspot.com
目錄
推薦序:終止囤積的傷害,還給自己生命新的空間 蘇絢慧
推薦序:囤積並不能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徐玫怡
推薦序:面對囤積者,我們需要的是了解、接納和協助 楊培珊
推薦序:愛心與耐心,是幫助囤積者改變的開始 吳玉琴
前言:當年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
小測驗:囤積症十大徵兆,你符合幾項?
第一章:囤積者的畫像
電視囤積秀
知名的囤積者
第二章:什麼是囤積症?
囤積症的歷史
囤積症的定義
第三章:誰是囤積者?
收藏vs.囤積
雜亂vs.囤積
強迫症vs.囤積症
囤積者預備軍
第四章:囤積者囤些什麼?
報章雜誌
書籍
服飾
容器、空瓶
廢棄物
食物
動物
第五章:為何變成囤積者?
囤積者的認知扭曲
物品對囤積者的意義
為何囤積?
第六章:家有囤積者怎麼辦?
「修正」母親住處的執念──潔西.蕭
鬼門關前走一遭──金柏莉.蕾.米勒
囤積者子女的困境
給囤積者家人的建議
如何自我療癒?
練習寬恕
正面肯定句
我的經驗
第七章:如何改善囤積問題?
改善的前置作業
減害方案
結語:愛與關懷,是協助囤積者走出雜亂的良方
參考資料及註釋
中英人名、書名、節目名對照
推薦序:囤積並不能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徐玫怡
推薦序:面對囤積者,我們需要的是了解、接納和協助 楊培珊
推薦序:愛心與耐心,是幫助囤積者改變的開始 吳玉琴
前言:當年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
小測驗:囤積症十大徵兆,你符合幾項?
第一章:囤積者的畫像
電視囤積秀
知名的囤積者
第二章:什麼是囤積症?
囤積症的歷史
囤積症的定義
第三章:誰是囤積者?
收藏vs.囤積
雜亂vs.囤積
強迫症vs.囤積症
囤積者預備軍
第四章:囤積者囤些什麼?
報章雜誌
書籍
服飾
容器、空瓶
廢棄物
食物
動物
第五章:為何變成囤積者?
囤積者的認知扭曲
物品對囤積者的意義
為何囤積?
第六章:家有囤積者怎麼辦?
「修正」母親住處的執念──潔西.蕭
鬼門關前走一遭──金柏莉.蕾.米勒
囤積者子女的困境
給囤積者家人的建議
如何自我療癒?
練習寬恕
正面肯定句
我的經驗
第七章:如何改善囤積問題?
改善的前置作業
減害方案
結語:愛與關懷,是協助囤積者走出雜亂的良方
參考資料及註釋
中英人名、書名、節目名對照
序
推薦序
終止囤積的傷害,還給自己生命新的空間
在我國小四年級,十歲那年,是我有記憶以來初次見到親生母親。那是我與她相隔八年後,第一次見到她。相聚之後,我們再度分離,因為她已是另一個家庭的女主人,其他孩子們的母親。
那次重聚,母親送了我一盒美麗鉛筆,和一些書卡,至今我收藏了三十多年,不僅早已離開會使用鉛筆的小學年齡,也已遠離蒐集書卡的時代(如今一切都是手機功能快速提供)。而母親更是已在十年前過世。但那幾支美麗鉛筆和幾張書卡,卻始終占據我屋子內某個抽屜裡的某個位置。
當然,我的生命已成長到有太多類似的情感故事,有著不同的物品,象徵紀念某段特別的關係,及某份特殊的情感記憶。所以,物品總是一盒一盒、一箱一箱、一落一落地散布在屋內的不同角落、不同櫃子。
連續好幾年,我一直在面對及處理「我的人生」所留下的各類物品,也反覆思索物品與記憶的關連,還有物品與依戀情感的關係。我更用了不同的策略,從認知信念檢視、行為技術練習、對情感依戀進行探索,來學習割捨及接受失去事實(過去已然過去)的勇氣。
然而,我也明白,當一個人的生命失去愛的來源,失去活力的能量時,割捨及收拾,都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不論是心理空間裡的事,還是物理空間裡的物。無法否認的,情況已超過我們可以負荷的,我們卻無能為力去停止,及整理它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囤積者實際上無法處理的,是關於「分離」。任何人、事、物的終止及分離,都會引發強烈道德的罪惡感,或精神上的痛苦,不得已只能囤積、塞滿。
失去割捨的能力,也將失去建構秩序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欲望及依戀的失序表現。
在閱讀這本Phyllis 的新作後,我理解到,這本書試著和讀者溝通及澄清一些重要概念,我很願意向讀者分享:
囤積症並非只是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及習性,更非以這是一種收藏嗜好來看待之。囤積症,是一個人失能的徵兆,往往合併強迫症、憂鬱症及雙極性情感疾患,或是腦傷的可能。如果輕忽以待,不但無法協助囤積者改善生活,也將延遲了治療時機,更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憾事。
囤積症患者往往缺乏自覺,因此對其囤積行為,不僅無法發現已造成生活不便、人際關係的阻礙,也未能了解這無形間已使社會累積隱憂,造成公共災害的危險。
當然,如果我們以人文關懷角度切入,關心囤積者的生活,其實不難發現他們的生命都承受著難以承擔的失落及喪慟。他們的身上,都發生了許多哀傷及無助的遭遇。
囤積,其實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感阻礙。只有透過囤積,囤積者以為自己並未失去什麼。又或者,透過滿滿「舊物」的囤塞,囤積者不需要經歷必須與某段重要關係,告別、分離。這種「恐懼再被剝奪」的反應,不正是經歷重大失落後,最恐慌的反應嗎?
處理我們的心理空間,和整理我們的物理空間,都來自我們對秩序的安排、分化及歸納的能力。若是我們失去處理混亂苦痛的情感經驗能力,我們也將毫無能量整理這些,由情感意義外化出的物質東西。
基於對人心理,及生命健康的關注,請容許我向你推薦這一本探討囤積的好書。這一本依然有著Phyllis乾淨俐落的文字力量,讓我們能夠自覺,並且決心改善自己的生活。你值得告別及割捨生命裡過於沉重的負擔,為自己的生命擁有新空間,找到新秩序,允許自己的生命,真的過得好!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蘇絢慧
前言
當年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
二○○七年,雪倫.朵夫曼的住家屋況嚇壞了數百萬名《歐普拉秀》的電視觀眾,這使她瞬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人物。
這名身材微胖的中年婦女,和先生馬文住在一幢獨棟平房內。從房子的平凡外觀,完全看不出裡頭竟堆滿能將人活埋的大量雜物。多年來,他們在幾乎看不見地板的狹小空間中生活,在隨時可能坍方的羊腸小徑中穿梭。與其說這間八十四坪的大宅是住家,稱它為倉庫還更貼切一些。
雪倫的三名子女皆已成家,他們不忍心讓父母住在凌亂不堪的環境中,一直很想介入清理,卻始終難以如願;馬文則是欲振乏力,每次拜託妻子一起動手,得到的總是永無止盡的藉口和拖延,而明日復明日的結果就是,他們已經超過十年沒有訪客,就連五歲的小孫子也從沒進過家門。
「我是一個購物狂,我不停地買、買、買。」雪倫承認自己出了問題,也覺得屋內物品多到令人窒息,但她無法丟棄任何東西,這使她相當沮喪。為了幫助母親恢復正常生活,三名子女特別拍攝了一段紀實影片,向知名主持人歐普拉揭露老家的驚人屋況。
節目製作單位決定伸出援手。他們找來整理專家彼得.魏爾許為雪倫對症下藥。在觀察過雪倫的住處後,他評估有九成五的東西必須清除,而且他需要一百人的團隊協助,才可能在八週內將雜物清空。雪倫渴望改變,也嚮往和諧、整潔的居家生活,但還沒做好跟戰利品道別的心理準備。對於整個計畫,她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清理工作在延宕十多年後總算啟動。彼得在草坪上畫出保留、賣掉、捐贈、丟棄等四大區塊,要求夫婦倆指定每樣東西的去向。雪倫的焦慮程度明顯升高,她想保留半數物品,而這和彼得建議的百分之五相去甚遠。歷經了無數次的溝通和勸說,團隊共計清出一千八百箱、總重達七十五公噸的玩具、衣物、書籍、擺飾和各式雜物,其中甚至包括一九九四年製造的過期罐頭。
不僅如此,他們也在長年被雜物遮蔽的牆面、地毯和布織品上,發現了令人過敏的大片黑黴,角落裡更有恣意橫行的蟲鼠落地生根。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近兩個月,彼得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皮膚病,從頭到腳無一處倖免。不過雪倫時常抱怨的無名咳嗽,倒是隨著屋況的改善而逐漸消失。
節目中最震撼人心的段落,莫過於彼得向雪倫秀出倉庫的那一刻。事前清理團隊已租下面積逾兩百八十坪的倉儲空間,打算為雪倫舉辦清倉拍賣。經過分門別類,牆邊的活動衣架上掛滿了風格不一的各色服飾,長條桌面上下則是堆滿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小玩意兒。三千雙鞋子、三千只手提包和十幾台電視機不過是冰山一角,面對駭人的雜物之海,瞠目結舌的雪倫不禁痛哭流涕。
她知道自己買了許多東西,也明白物品使她失去與兒孫的親密互動,可是在彼得介入之前,她從未真正意識到物品的數量已然失控,並嚴重威脅到她和馬文的健康及安危。
雪倫是一名囤積者。看到她,我彷彿看見我媽。
二○○四年初,我對家中的亂象忍無可忍,決定離家租屋,留下原本相依為命的老媽一人獨居。兩年後她因胃癌辭世,我的罪惡感之深可想而知。其後數年,我一邊滿腹怨氣地清理遺物,一邊責怪自己放棄了她。如果我沒有被雜物給打敗,如果我早點明白老媽像雪倫一樣需要幫助,或許她至今仍活在這世上,而我也無須面對那些折磨人的物品和內疚。
二○一二年,與雜物長期奮戰的我發表了《零雜物》一書,內容記述我自中外達人著作中歸納出來的獨門清理技巧,以及我個人從實務、心理和風水層面,對雜物成因及其影響所進行的各項探討。書中還附上多張拍攝時間橫跨十年的彩色照片,清楚呈現出我離家前混亂的居住環境,和離家後在七個不同住處逐步去蕪存菁的變化和進展。
書出版後,有不少讀者問我離家前為何拍下雜物肆虐的驚人景象,是不是早有預謀要將它們刊在書裡?非也,在按下快門的二○○三年底,我壓根兒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寫書,更遑論能寫出一本談清除雜物的書。當時的我深陷在憤怒、羞恥、受挫、絕望等負面情緒中,覺得自己快被雜物給壓垮。既然無力化解老媽日趨嚴重的囤積行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暫時跳脫受害者的角色,以獵奇心態替瘋狂的屋況留下記錄。
回想起來,我家並不是一直這麼混亂。老媽後來為何搞得住處每下愈況,在她過世後成了我亟欲解開的謎團。我仔細搜尋舊時回憶,爬梳關於上一代的歷史,漸漸發現她堆積雜物除了個性使然,也涉及婚姻失敗、家族遺傳及能量的失衡。這是一個龐大的命題,而我越是深入探索,越是著迷於囤積行為和身心療癒的相關學問。
另一方面,許多讀者向我反應,他們在讀完《零雜物》後獲得了清除雜物的勇氣和力量,也如願展開輕盈自在的嶄新生活,但在迎向新生活的同時,卻眼睜睜看著父母與雜物為伍,老家像倉庫般堆滿不需要的陳年舊貨,跌倒摔傷的意外時有所聞。這些成年子女無法說服至親放棄囤積,雙方最後爭吵不斷,導致關係破裂到難以收拾。他們為此感到憤怒、羞恥、受挫、絕望,一如雪倫的子女和當年的我。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囤積症在美國的盛行率約百分之四,換句話說,每二十五人即有一人是囤積者,單單在美國就有上千萬人為程度不一的囤積症狀所苦。假使台灣出現囤積症狀的比例與美國相仿,那麼以兩千三百萬人來計算,國內至少有近百萬人受囤積症影響,受牽連的親友更可達數百萬之譜!
透過學者的研究和媒體的傳播,近幾年與囤積症相關的書籍、新聞報導和實境節目,陸續擄獲歐美大眾的目光。二○一三年五月問世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更將「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列為獨立的精神病症,不再屬於強迫症的一種。然而,台灣媒體對偶爾躍上新聞版面的囤積家庭,僅以窺奇角度做簡短的圖文報導,這種視野和格局,並不比十幾年前的我高明多少。
當時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也不明白老媽不是懶惰,不是骯髒,不是愛物品更勝於愛我,她只是病了,得了一種在消費社會中不算罕見的心理疾病。雖然老媽的囤積程度比起雪倫算是小巫見大巫,甚至以囤積症的評估標準而言,也只能勉強搆著「囤積者」的邊,但她的行為仍對我造成莫大的困擾,也使我們經常劍拔弩張、惡言相向。我不免擔憂,台灣究竟有多少囤積者的家人或配偶像當年的我一樣,因為誤解而破壞彼此的關係,並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慘痛代價?
儘管所有的囤積故事皆不盡相同,每個人的境遇也都獨一無二,但對捲入其中的親友而言,我們的心路歷程多少存在著類似的烙印。因此我想藉由這本關於囤積症的書,帶領大家認識它的歷史、成因、研究成果,和目前已知的治療方法,同時穿插一些與囤積相關的文學、藝術和電影介紹,讓更多人能透過不同的觀點,了解大量積累和死守物品是怎麼一回事。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喚起政府部門的注意,讓處理囤積問題不再只是環保單位的事,因為它是心理障礙而非單純的屋況失控。一時的打掃和清運僅能治標,唯有整合各界的力量來協助囤積者才是治本之道。
我不是心理學者、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專家,只是有過切身之痛並嘗試解謎而已。如果你是囤積者本人,願意拿起這本書證明你對自己的狀況有所覺知,這是非常好的第一步。如果你是囤積者的親友,請試著以對方的立場理解他的難處,或盡己所能地提供協助,別再重複我的錯誤。這本書或許最終仍無法讓你關心的人重返「正常」生活,但起碼你已找到同伴,明白自己並不孤單。
終止囤積的傷害,還給自己生命新的空間
在我國小四年級,十歲那年,是我有記憶以來初次見到親生母親。那是我與她相隔八年後,第一次見到她。相聚之後,我們再度分離,因為她已是另一個家庭的女主人,其他孩子們的母親。
那次重聚,母親送了我一盒美麗鉛筆,和一些書卡,至今我收藏了三十多年,不僅早已離開會使用鉛筆的小學年齡,也已遠離蒐集書卡的時代(如今一切都是手機功能快速提供)。而母親更是已在十年前過世。但那幾支美麗鉛筆和幾張書卡,卻始終占據我屋子內某個抽屜裡的某個位置。
當然,我的生命已成長到有太多類似的情感故事,有著不同的物品,象徵紀念某段特別的關係,及某份特殊的情感記憶。所以,物品總是一盒一盒、一箱一箱、一落一落地散布在屋內的不同角落、不同櫃子。
連續好幾年,我一直在面對及處理「我的人生」所留下的各類物品,也反覆思索物品與記憶的關連,還有物品與依戀情感的關係。我更用了不同的策略,從認知信念檢視、行為技術練習、對情感依戀進行探索,來學習割捨及接受失去事實(過去已然過去)的勇氣。
然而,我也明白,當一個人的生命失去愛的來源,失去活力的能量時,割捨及收拾,都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不論是心理空間裡的事,還是物理空間裡的物。無法否認的,情況已超過我們可以負荷的,我們卻無能為力去停止,及整理它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囤積者實際上無法處理的,是關於「分離」。任何人、事、物的終止及分離,都會引發強烈道德的罪惡感,或精神上的痛苦,不得已只能囤積、塞滿。
失去割捨的能力,也將失去建構秩序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欲望及依戀的失序表現。
在閱讀這本Phyllis 的新作後,我理解到,這本書試著和讀者溝通及澄清一些重要概念,我很願意向讀者分享:
囤積症並非只是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及習性,更非以這是一種收藏嗜好來看待之。囤積症,是一個人失能的徵兆,往往合併強迫症、憂鬱症及雙極性情感疾患,或是腦傷的可能。如果輕忽以待,不但無法協助囤積者改善生活,也將延遲了治療時機,更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憾事。
囤積症患者往往缺乏自覺,因此對其囤積行為,不僅無法發現已造成生活不便、人際關係的阻礙,也未能了解這無形間已使社會累積隱憂,造成公共災害的危險。
當然,如果我們以人文關懷角度切入,關心囤積者的生活,其實不難發現他們的生命都承受著難以承擔的失落及喪慟。他們的身上,都發生了許多哀傷及無助的遭遇。
囤積,其實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感阻礙。只有透過囤積,囤積者以為自己並未失去什麼。又或者,透過滿滿「舊物」的囤塞,囤積者不需要經歷必須與某段重要關係,告別、分離。這種「恐懼再被剝奪」的反應,不正是經歷重大失落後,最恐慌的反應嗎?
處理我們的心理空間,和整理我們的物理空間,都來自我們對秩序的安排、分化及歸納的能力。若是我們失去處理混亂苦痛的情感經驗能力,我們也將毫無能量整理這些,由情感意義外化出的物質東西。
基於對人心理,及生命健康的關注,請容許我向你推薦這一本探討囤積的好書。這一本依然有著Phyllis乾淨俐落的文字力量,讓我們能夠自覺,並且決心改善自己的生活。你值得告別及割捨生命裡過於沉重的負擔,為自己的生命擁有新空間,找到新秩序,允許自己的生命,真的過得好!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蘇絢慧
前言
當年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
二○○七年,雪倫.朵夫曼的住家屋況嚇壞了數百萬名《歐普拉秀》的電視觀眾,這使她瞬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人物。
這名身材微胖的中年婦女,和先生馬文住在一幢獨棟平房內。從房子的平凡外觀,完全看不出裡頭竟堆滿能將人活埋的大量雜物。多年來,他們在幾乎看不見地板的狹小空間中生活,在隨時可能坍方的羊腸小徑中穿梭。與其說這間八十四坪的大宅是住家,稱它為倉庫還更貼切一些。
雪倫的三名子女皆已成家,他們不忍心讓父母住在凌亂不堪的環境中,一直很想介入清理,卻始終難以如願;馬文則是欲振乏力,每次拜託妻子一起動手,得到的總是永無止盡的藉口和拖延,而明日復明日的結果就是,他們已經超過十年沒有訪客,就連五歲的小孫子也從沒進過家門。
「我是一個購物狂,我不停地買、買、買。」雪倫承認自己出了問題,也覺得屋內物品多到令人窒息,但她無法丟棄任何東西,這使她相當沮喪。為了幫助母親恢復正常生活,三名子女特別拍攝了一段紀實影片,向知名主持人歐普拉揭露老家的驚人屋況。
節目製作單位決定伸出援手。他們找來整理專家彼得.魏爾許為雪倫對症下藥。在觀察過雪倫的住處後,他評估有九成五的東西必須清除,而且他需要一百人的團隊協助,才可能在八週內將雜物清空。雪倫渴望改變,也嚮往和諧、整潔的居家生活,但還沒做好跟戰利品道別的心理準備。對於整個計畫,她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清理工作在延宕十多年後總算啟動。彼得在草坪上畫出保留、賣掉、捐贈、丟棄等四大區塊,要求夫婦倆指定每樣東西的去向。雪倫的焦慮程度明顯升高,她想保留半數物品,而這和彼得建議的百分之五相去甚遠。歷經了無數次的溝通和勸說,團隊共計清出一千八百箱、總重達七十五公噸的玩具、衣物、書籍、擺飾和各式雜物,其中甚至包括一九九四年製造的過期罐頭。
不僅如此,他們也在長年被雜物遮蔽的牆面、地毯和布織品上,發現了令人過敏的大片黑黴,角落裡更有恣意橫行的蟲鼠落地生根。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近兩個月,彼得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皮膚病,從頭到腳無一處倖免。不過雪倫時常抱怨的無名咳嗽,倒是隨著屋況的改善而逐漸消失。
節目中最震撼人心的段落,莫過於彼得向雪倫秀出倉庫的那一刻。事前清理團隊已租下面積逾兩百八十坪的倉儲空間,打算為雪倫舉辦清倉拍賣。經過分門別類,牆邊的活動衣架上掛滿了風格不一的各色服飾,長條桌面上下則是堆滿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小玩意兒。三千雙鞋子、三千只手提包和十幾台電視機不過是冰山一角,面對駭人的雜物之海,瞠目結舌的雪倫不禁痛哭流涕。
她知道自己買了許多東西,也明白物品使她失去與兒孫的親密互動,可是在彼得介入之前,她從未真正意識到物品的數量已然失控,並嚴重威脅到她和馬文的健康及安危。
雪倫是一名囤積者。看到她,我彷彿看見我媽。
二○○四年初,我對家中的亂象忍無可忍,決定離家租屋,留下原本相依為命的老媽一人獨居。兩年後她因胃癌辭世,我的罪惡感之深可想而知。其後數年,我一邊滿腹怨氣地清理遺物,一邊責怪自己放棄了她。如果我沒有被雜物給打敗,如果我早點明白老媽像雪倫一樣需要幫助,或許她至今仍活在這世上,而我也無須面對那些折磨人的物品和內疚。
二○一二年,與雜物長期奮戰的我發表了《零雜物》一書,內容記述我自中外達人著作中歸納出來的獨門清理技巧,以及我個人從實務、心理和風水層面,對雜物成因及其影響所進行的各項探討。書中還附上多張拍攝時間橫跨十年的彩色照片,清楚呈現出我離家前混亂的居住環境,和離家後在七個不同住處逐步去蕪存菁的變化和進展。
書出版後,有不少讀者問我離家前為何拍下雜物肆虐的驚人景象,是不是早有預謀要將它們刊在書裡?非也,在按下快門的二○○三年底,我壓根兒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寫書,更遑論能寫出一本談清除雜物的書。當時的我深陷在憤怒、羞恥、受挫、絕望等負面情緒中,覺得自己快被雜物給壓垮。既然無力化解老媽日趨嚴重的囤積行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暫時跳脫受害者的角色,以獵奇心態替瘋狂的屋況留下記錄。
回想起來,我家並不是一直這麼混亂。老媽後來為何搞得住處每下愈況,在她過世後成了我亟欲解開的謎團。我仔細搜尋舊時回憶,爬梳關於上一代的歷史,漸漸發現她堆積雜物除了個性使然,也涉及婚姻失敗、家族遺傳及能量的失衡。這是一個龐大的命題,而我越是深入探索,越是著迷於囤積行為和身心療癒的相關學問。
另一方面,許多讀者向我反應,他們在讀完《零雜物》後獲得了清除雜物的勇氣和力量,也如願展開輕盈自在的嶄新生活,但在迎向新生活的同時,卻眼睜睜看著父母與雜物為伍,老家像倉庫般堆滿不需要的陳年舊貨,跌倒摔傷的意外時有所聞。這些成年子女無法說服至親放棄囤積,雙方最後爭吵不斷,導致關係破裂到難以收拾。他們為此感到憤怒、羞恥、受挫、絕望,一如雪倫的子女和當年的我。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囤積症在美國的盛行率約百分之四,換句話說,每二十五人即有一人是囤積者,單單在美國就有上千萬人為程度不一的囤積症狀所苦。假使台灣出現囤積症狀的比例與美國相仿,那麼以兩千三百萬人來計算,國內至少有近百萬人受囤積症影響,受牽連的親友更可達數百萬之譜!
透過學者的研究和媒體的傳播,近幾年與囤積症相關的書籍、新聞報導和實境節目,陸續擄獲歐美大眾的目光。二○一三年五月問世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更將「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列為獨立的精神病症,不再屬於強迫症的一種。然而,台灣媒體對偶爾躍上新聞版面的囤積家庭,僅以窺奇角度做簡短的圖文報導,這種視野和格局,並不比十幾年前的我高明多少。
當時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也不明白老媽不是懶惰,不是骯髒,不是愛物品更勝於愛我,她只是病了,得了一種在消費社會中不算罕見的心理疾病。雖然老媽的囤積程度比起雪倫算是小巫見大巫,甚至以囤積症的評估標準而言,也只能勉強搆著「囤積者」的邊,但她的行為仍對我造成莫大的困擾,也使我們經常劍拔弩張、惡言相向。我不免擔憂,台灣究竟有多少囤積者的家人或配偶像當年的我一樣,因為誤解而破壞彼此的關係,並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慘痛代價?
儘管所有的囤積故事皆不盡相同,每個人的境遇也都獨一無二,但對捲入其中的親友而言,我們的心路歷程多少存在著類似的烙印。因此我想藉由這本關於囤積症的書,帶領大家認識它的歷史、成因、研究成果,和目前已知的治療方法,同時穿插一些與囤積相關的文學、藝術和電影介紹,讓更多人能透過不同的觀點,了解大量積累和死守物品是怎麼一回事。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喚起政府部門的注意,讓處理囤積問題不再只是環保單位的事,因為它是心理障礙而非單純的屋況失控。一時的打掃和清運僅能治標,唯有整合各界的力量來協助囤積者才是治本之道。
我不是心理學者、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專家,只是有過切身之痛並嘗試解謎而已。如果你是囤積者本人,願意拿起這本書證明你對自己的狀況有所覺知,這是非常好的第一步。如果你是囤積者的親友,請試著以對方的立場理解他的難處,或盡己所能地提供協助,別再重複我的錯誤。這本書或許最終仍無法讓你關心的人重返「正常」生活,但起碼你已找到同伴,明白自己並不孤單。
內容連載
電視囤積秀
拜電視真人實境秀之賜,歐美大眾對囤積症已不再全然陌生。除了前面提及的《歐普拉秀》偶有專題報導之外,A&E藝術娛樂頻道的《囤積者》和TLC旅遊生活頻道的《囤積:被雜物活埋》,堪稱是最具代表性的專門節目。前者從二○○九年至二○一三年為止共播出六季,八十三集節目中有逾百位囤積者接受拍攝;後者則於二○一○年開播,至今已在七季共七十五集的內容中,披露了上百位囤積者的心路歷程。
上述二者的構成元素大抵不脫惡劣屋況、親友訪談、專家學者的解析和勸說,以及清理過程的困難重重。被攝題材多數來自囤積者親友的主動報名,他們和雪倫的子女一樣憂心忡忡,希望得到專業人士的免費協助。而個案的源源不絕,一方面呈現出囤積行為的普遍性,一方面也反映出親友們在權衡過後,仍寧可讓「家醜」外揚的難堪窘境。
觀眾對這類節目的評價不一,有些人認為它們刻意強化囤積者缺乏自覺、骯髒污穢的形象,以協助之名行剝削之實,而且快速清空的做法也不利於後續治療;有些人則肯定它們讓囤積症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不僅鼓勵受影響者向外求助,也讓不少觀眾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模式和家中物品,或是對這類親友多了幾分理解和體諒。可以說,它們令人厭惡卻又鼓舞人心。
英國也有類似的節目。BBC新聞頻道早在一九九九年的《污垢人生》紀實節目中,便介紹過在房屋內外囤積大批垃圾,以致屢屢和市政當局發生衝突的艾德蒙.崔伯斯。二○○二年崔伯斯過世後,BBC還特別為他製播了長達一小時的紀念特輯。
將近十年後,形象陽光的知名主持人潔絲敏.哈曼,也以《我的囤積者老媽和我》這部紀錄片,公開了不為人知的家族秘辛:她老媽愛撿垃圾,她未成年的小弟因為無法進入被「回收物」塞爆的房間,而被迫住進大姊家中。哈曼與專家的介入令母女倆關係緊繃,所幸幾番角力之後女兒占了上風,隔年耶誕節一家人才總算得以回家團圓。
拜電視真人實境秀之賜,歐美大眾對囤積症已不再全然陌生。除了前面提及的《歐普拉秀》偶有專題報導之外,A&E藝術娛樂頻道的《囤積者》和TLC旅遊生活頻道的《囤積:被雜物活埋》,堪稱是最具代表性的專門節目。前者從二○○九年至二○一三年為止共播出六季,八十三集節目中有逾百位囤積者接受拍攝;後者則於二○一○年開播,至今已在七季共七十五集的內容中,披露了上百位囤積者的心路歷程。
上述二者的構成元素大抵不脫惡劣屋況、親友訪談、專家學者的解析和勸說,以及清理過程的困難重重。被攝題材多數來自囤積者親友的主動報名,他們和雪倫的子女一樣憂心忡忡,希望得到專業人士的免費協助。而個案的源源不絕,一方面呈現出囤積行為的普遍性,一方面也反映出親友們在權衡過後,仍寧可讓「家醜」外揚的難堪窘境。
觀眾對這類節目的評價不一,有些人認為它們刻意強化囤積者缺乏自覺、骯髒污穢的形象,以協助之名行剝削之實,而且快速清空的做法也不利於後續治療;有些人則肯定它們讓囤積症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不僅鼓勵受影響者向外求助,也讓不少觀眾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模式和家中物品,或是對這類親友多了幾分理解和體諒。可以說,它們令人厭惡卻又鼓舞人心。
英國也有類似的節目。BBC新聞頻道早在一九九九年的《污垢人生》紀實節目中,便介紹過在房屋內外囤積大批垃圾,以致屢屢和市政當局發生衝突的艾德蒙.崔伯斯。二○○二年崔伯斯過世後,BBC還特別為他製播了長達一小時的紀念特輯。
將近十年後,形象陽光的知名主持人潔絲敏.哈曼,也以《我的囤積者老媽和我》這部紀錄片,公開了不為人知的家族秘辛:她老媽愛撿垃圾,她未成年的小弟因為無法進入被「回收物」塞爆的房間,而被迫住進大姊家中。哈曼與專家的介入令母女倆關係緊繃,所幸幾番角力之後女兒占了上風,隔年耶誕節一家人才總算得以回家團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52折$150
-
新書79折$229
-
新書79折$229
-
電子書79折$229
-
新書79折$229
-
新書85折$247
-
新書9折$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