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密爾班克紀念基金會(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是靠捐款運作的機構,該基金會致力於針對衛生政策中的重要議題,進行不分政黨的分析、研究,以及溝通工作。該基金會自從1905年以來,即鼓勵參與政策制訂和執行之相關人士參考現行最佳實證,來改善並維護人類健康。該基金會在與決策者的會面中提供研究成果,並出版報告和書籍,包括《密爾班克季刊》(Milbank
Quarterly)這本涵蓋眾多領域的人口健康(population health)和衛生政策期刊。
本書是加州大學/密爾班克健康與大眾叢書(California/Milbank Books on Healthand the Public)第十三本問世之作。透過基金會與出版界的出版合作關係,希望能夠鼓勵各類相關研究發現的整合與溝通,促成更有效的衛生政策。
彼得‧鮑德溫(Peter
Baldwin)是載譽國際的衛生和社會政策史學家,對於襲捲全球的愛滋/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傳染病之政策制訂方面,他有相當多貢獻。本書中鮑德溫強調歐洲和北美洲工業國家對此疫情處理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追溯到這些國家在十九世紀時針對傳染性疾病所採取的防治政策。鮑德溫的分析和結論,對於每個國家政策制訂者以及他們所服務的人民極為重要且切題。他提供了充分的證據,透過比較,有助了解各國之所以選用特定政策的原因,但他也很清楚愛滋/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疫情以及近來爆發的SARS疫情,都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他所稱的「相互依存」(mutual
dependence)以及「自我保護」(selfprotection)已經成為全球性和國家級的議題了。
丹尼爾 M. 福斯 會長
山繆爾 L. 密爾班克 主席
註釋
* 譯註:HIV雖然一般皆稱此病毒為愛滋病毒,但因為本書作者提及有另一派醫學觀點不認為HIV導致愛滋病,因此如果逕自譯為愛滋病毒,在文中或一再出現自我牴觸的文意矛盾,而既然HIV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縮寫,依國教院亦可譯為人類免疫不全病毒,在此即選用此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