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百年前,法國Marc-Antoine Jullien在《教育學報》(Journal d’Education)上,分別於1816年十二月份、1817年一月份和1817年二月份,分三期刊登〈關於比較教育工作之計畫與初步意見〉(Esquisse et vues préliminaires d’un ouvrage sur l’éducation
compare)。在該文中首次提出「比較教育」(éducqtion
compqrée)一詞,不僅指出比較教育此一研究領域,也促使比較教育研究邁向科學化的方向。雖然Jullien的構想在當時並未受到迴響,但往後的兩百年Jullien在呼籲設立國際教育機構、提倡建立師範學校、建議發行國際期刊、建構可資比較之教育指標等方面的主張皆已陸續實現,並且仍是當前比較與國際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2017年是Jullien提出「比較教育」一詞提出屆滿兩百週年,《比較教育》期刊編輯委員會適逢此極具意義之際,特以「比較教育200週年」為主題,分別以「比較教育科學研究」、「國際教育機構」、「師範學校與師資培育」、「國際教育學術期刊」、「國際教育指標」等主題進行徵╱邀稿,再經由嚴謹之匿名雙審程序後,共選取八篇重要的研究論文編輯成書出版。
本書第一章係由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並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長的楊深坑教授,撰寫「朱利安比較教育理論與方法評析」。第二章是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亦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長的李奉儒教授所撰「重新省思變遷社會中的教育改革與比較教育研究」,這兩篇論文歷史縱深地回顧與前瞻了比較教育研究200年來的演變。
第三章是國立中正大學詹盛如教授所撰的「亞洲國際組織與教育整合」,基本上回應了Jullien當年對於「國際教育機構」研究的呼籲。第四章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黃嘉莉教授所寫之「中小學教師核心能力國際趨勢之研究:兩層五力之建構」一文,針對「師範學校與師資培育」的國際研究提出前瞻性的建議。第五章則是國立中正大學鄭勝耀教授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侯雅雯教授共同撰寫之「『教育研究』中失落的一角:Educational
Researcher中『比較教育研究』的回顧與省思」,是回應了Jullien對「國際教育學術期刊」研究之期待。
第六、七、八三章都屬於Jullien「國際教育指標」的研究。也擔任過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長的臺中教育大學王如哲校長,撰寫「國際教育指標的發展及其應用」一文,整理分析了重要的國際教育指標;臺灣師範大學周愚文教授則透過歷史比較方法,討論了「以敵為師:晚清中國近代教育西化時對英日教育的引介」;最後,中國文化大學黃柏叡教授則以「歐盟Eurydice及其對Jullien比較教育研究精神之彰顯」一文,讚揚了Jullien
200年來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貢獻。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除感謝本書各篇作者共襄盛舉、惠賜鴻文外,各篇審查人審慎翔實地提供了修正建議,對本書之得以完成,助益匪淺。尤其,對本學會《比較教育》期刊主編楊洲松教授不辭辛勞負責主編本書,以及本書另一位執行主編王俊斌教授與黃柏叡教授承擔徵稿、邀稿與收稿之編輯重任,於此特致衷心謝忱。另外,若無學富文化出版社于雪祥老闆之鼎力支持與協助出版,本書更不可能付梓問世,謹併致謝!
今後本學會將賡續專業研究精神,積極促進比較教育學科的發展,並期盼在大家的共同支持與努力下,促成各界未來能對比較教育研究投入更廣泛的關注,以有助於我國比較教育領域知識的累積與創新發展。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長
楊瑩 謹識
中華民國1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