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序
民國76年(1987)7月全國9所師範專科學校同時升格為師範學院,其中原省立學校,先改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80年(1991)再改制為國立。當時為加強師範教育社群的交流,由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顏秉璵院長等先進發起創立「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迄今已逾30年(24屆)。然而這段期間師範教育歷經巨變,83年(1994)將原本〈師範教育法〉修正為〈師資培育法〉,由原本計畫、公費及分發制,轉為多元、自費、儲備及甄選制。不只制度改變,連名稱從原本慣用的「師範教育」,也改為「師資培育」。更有人嘲諷師範學校(Normal
schools)的Normal是正常之意。殊不知該制不是緣自英美,而是來自法國的écolenormale, écolesupérieurenormale,而法文normale有規範、標準、模範之意。美國十九世紀前期引入法制,設立此類學校。日本明治維新時伊澤修二、高嶺秀夫等人到麻州就讀師範學校後,後將此制引入日本。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再予以引入。
由於倡議者對於市場機制過於樂觀,師資培育開放各大學辦理後,不到十年便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再加上遇到少子女化趨勢,而出現所謂近十萬的儲備教師(「流浪教師」)現象,於是政府政策轉向緊縮。教育部93年(2004)發布「師資培育數量規劃方案」,以三年時間將大學部師資培育數量遂減少50%,研究生修習教育學程人數比率維持在40%以下,於是自95年(2006)起師範校院名額減半。
又94年(2005)4月行政院核定「師範校院定位與轉型發展方案」。8月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六校,改名為教育大學。之後再要求其朝與綜合大學整併方向。於是97年(2008)花蓮教育大學併入東華大學,102年(2013)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合併為臺北市立大學,103年(2014)屏東教育大學與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為屏東大學。至於臺中教育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及臺北教育大學一直被政府「督促」與鄰近綜合大學做整併,其中只有新竹教育大學於106年(2017)與清華大學完成整合。而在此之前,嘉義師範學院已先於89年(2000)初與嘉義技術學院整合成嘉義大學,92年(2003)臺東師範學院改制為臺東大學,93年臺南師範學院改制為臺南大學。如此一來,原本具有特色的小學師範教育體制,經過這一連串的政策巨變後已動搖,過去的發展歷史與貢獻恐將逐步為世人淡忘,而原有的培育特色恐將消失,未來成敗更令人憂心。
有鑑於此,本會於106年初發想編撰「臺灣師範教育史叢書」,先以小學師範教育為對象,為34年迄今這一段發展的歷史,及其對臺灣教育的影響與貢獻留下紀錄。整套叢書預定分為「師範學校篇」、「師範專科學校篇」及「師範學院暨改大學篇」三卷,預定以三年時間逐年完成。此一構想先獲理監事會支持通過外,再獲得財團法人臺北市賈馥茗教授教育基金會及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認同,願意共同策劃與推動。
同年3月邀請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兼主任彭煥勝擔任本會副秘書長、本書副總編纂共同主持編纂事宜,首部曲「師範學校篇」編撰工作於是展開,共邀請鄭玉卿、洪福財、彭煥勝、林彩岫、劉馨珺、張耀宗、楊智穎、施冠慨及何俊青等九位教育史或師範教育專家學者參與,分別撰寫臺北女子師範學校、臺北師範學校、新竹師範學校、臺中師範學校、嘉義師範學校、臺南師範學校、屏東師範學校、花蓮師範學校及臺東師範學校等九校情形,而負責撰稿的師長或是該校校友,或在該校任教。惟43年(1954)所設高雄女子師範學校,因56年(1967)配合九年國教的推動,改設臺灣省立高雄師範學院並轉培育中等學校師資,且未邀到適當撰稿人選,只好暫從略。7月召開首次會議,溝通撰稿架構。107年(2018)初各章作者完成初稿後,每校分送兩位專家審查,審查者除學術聲望崇隆外,亦盡量安排其中有一位是該校校友或曾在該校服務。個人與副總編纂也閱讀所有文稿,並提出建議。審稿意見彙整後再送請原作者修改後始定稿,前後歷經近一年時間終於完成。
本書具有以下幾項特點:一、各章撰稿前先約定以下共通章節架構,(一)前言,(二)師範學校發展沿革,(三)課程與教學,(四)學生生活,(五)校友動向與發展,(六)對臺灣教育的貢獻或影響,(七)結論,以利進行綜合分析討論。另約定撰寫體例及附註與參考文獻格式。
二、有別於各校官方版校史,史觀上能有鉅觀,亦有微觀;能有進步觀,亦有批判觀;能有上層史觀,也有基層史觀。
三、所用資料,除用官方法規、官書、檔案,學校檔案、出版品外,另輔以部分校友訪談及今人論著。
四、全書希望能有雙重視角,一方面能看到各校教育在政府統一制度規範架構下,所呈現出的發展歷程與特色,另一方面期望看到此段時期整個小學師範教育的全貌。
五、有關「日據」或「日治」的名詞,牽涉撰稿者的史觀,為尊重各個撰稿者,本書不做統一規範。
儘管民國76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後,部分學者對於過去的師範教育制度、特別是小學階段教育方式,抱持強烈批判態度,而無視其對34年以來培育基礎教育人才及提供臺灣社會基層學子向上流動管道的貢獻。基於後現代史觀,歷史書寫只是一種「論述」(discourse),每個人有不同的說法與評價,對此種負面的觀點出現並不足為怪。既然故事人人可說,原師範校院同仁就該訴說自己的故事,且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與貢獻要大聲說,因為別人未必會幫你說,不過與後現代史觀的差別是,本書各作者的立論仍須本於史實與證據。
本書得以完成,謹代表本學會向各章作者及所有審查學者致謝,也向各章受訪校友的協助致謝;另感謝財團法人臺北市賈馥茗教授教育基金會及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共同推動此計畫及出版本卷。最後,感謝學富出版公司于雪祥經理長期對於教育學術著作出版的支持,及助理郭柏秀小姐的協調聯繫與編輯。至於「二部曲:師範精神的延續—師範專科篇」將在本書基礎上,接續進行,預定明年完成。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理事長
周愚文 謹誌
107年3月於臺師大教育系